技术创新与印刷企业发展

人类已进入了一个信息时代。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即信息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正推动着经济领域的一场空前革命。作为信息产业中图像制作传播的印刷企业,随着改革开放、科技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迅猛,日新月异。信息化、知识化为印刷企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企业的技术创新正是顺应了这一经济发展的趋势。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及意义
  (一)技术创新的经济分析
  创新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熊彼特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引入新产品;(2)引入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的市场;(4)开拓并利用原材料新的供应来源;(5)实现工业的新组织。他进一步提出,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在今天看来,熊彼特的创新包含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创新类型中的第一、二项为技术创新,即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
  熊彼特之后,人们继续对创新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归纳前人的观点和从经济角度进行分析,技术创新就是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了获取商业利益而引进新产品或新工艺,从而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在市场上获得成功的一系列过程。所以技术创新不仅是指技术系统本身的创新,更主要是把科技成果引入生产过程所导致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并把它转化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或工艺的全过程。这个定义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技术创新正成为现代化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
  (二)技术创新的作用及意义
  1.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首先,企业经济增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依靠资本(K)、劳动力(L)等要素的投入而使总量增加:Q=F(K,L),即数量型增长;另一种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要素的生产效率来使总量增加:Q’=F’(K,L),即质量型增长。
  这两种增长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技术作用不同。在数量型增长方式中,要素投入是主要的,总量增长只是要素投入的倍数。在不考虑边际效益递减情况下,两倍于原来要素投入将获得两倍总量,而技术在其中的作用是微乎其微。在质量型增长方式中,在相同要素投入的情况下,依靠技术进步可以获得产出数量持续不断地增长。
  作为传统印刷行业,更多地是从手工作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其中发展过程中,数量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占了主导地位;而以“数字、网络化”为发展方向的现代印刷中,技术进步势在必行。这主要是因为数量型增长方式其总量增长潜力是有限的,而依靠技术进步的增长是可持续的。
  其次,技术创新之所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因素,是因为一般说来,一项发明甚至重大科技成果,如果不能市场实现,就不能推动经济增长;而当一项技术创新,经过大面积推广和扩散,由于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使其获得比平均利润更高的利润,这就必然引起众多的企业效仿,从而又牵动了新一轮至高更多的技术创新。如此不断循环,推动经济增长。
  2.技术创新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创新不仅导致首先使用新技术的企业生产效率提高,而且能使更多模仿者生产效率提高。在印刷企业中,正是计算机在印前技术中的成功的应用,由 “铅与火”发展到“光与电”,促使整个产业生产效率提高,最终引起传统印刷产业结构的改善,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
  3.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只有获利才能生存。长期以来,国有印刷企业冗员过多,劳动生产率低下;印刷业中低档单色生产能力过剩,高档多色生产能力不足;部分印刷企业现代经营观念淡薄,管理不规范,导致企业竞争能力不定,获利微薄。而技术创新就是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最重要的途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超规模、超国界,对企业来讲,要么死亡,要么创新。
  二、印刷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在改革开放的20年来,企业技术创新层出不穷,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关资料分析说,至少落后 15~20年。外部环境压力巨大,同时内部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表现:
  1.企业创新主体不明确。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然而,多年来,印刷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大多数作用有限,而科研机构、大学是创新活动的主要力量,它不仅占国家科研投入的绝大部分,而且拥有大多数科研人才。长期以来,科研与生产脱节状况相当严重,真正需要技术的企业得不到研究发展经费,而得到投入的又不能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无论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还是推动经济发展,明确企业是应用技术的创新主体很必要。
  2.印刷企业整体创新意识差。
  印刷企业对市场和技术变化程度反应迟钝,缺乏创新意识,满足现在所拥有的,给不少企业造成:
  ①印刷设备落后。如印前设备基本上是传统的制版设备,效率低,质量差;印刷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水平低,稳定性、可靠性差;印后设备高效装订设备少,装订和印后整饰还存在大量手工操作。
  ②印刷工艺落后。目前大部分印刷企业还是采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只有少数企业采用先进的数字化工艺流程。
  ③印刷材料适性差。某些企业甚至还使用先进国家已经淘汰的材料和技术。
  这些现象表明印刷企业整体创新意识差、思想僵化,更不用说积极主动采取策略。
  3.创新投入少,创新水平低。
  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费用(R&D)占产品销售额的1.5%左右,印刷企业则更少,而发达国家则占5%左右。同时,在利润分配上重非生产品消费,轻生产性消费;在再投入时重规模、轻挖潜。
  4.不重视企业创新的市场导向
  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这种组合只有通过市场来实现。所以,创新的真正实现是在市场中。否则,企业即使有新发明、新工艺,但对市场没有把握或缺乏开发,都将导致失败。印刷企业在这方面的教训也不算少。
  5.缺乏一个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外部环境。
  创新机制不健全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原因。如融资困难;没有形成风险投资体制;作为知识载体的人的素质及人力资源的开发被忽视;人才的流动仍有许多障碍(如工资、住房、社会保障体系),结果使技术创新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三、印刷企业技术创新策略
  没有创新、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印刷企业将面临淘汰的危险。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只有看到目前印刷企业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制定企业创新的策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措施才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启动技术创新—— 企业腾飞的引擎,使我国印刷业走向发展、发达之路。
  1.努力形成企业全员创新意识。
  “企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一个企业即使有先进设备,而掌握它们的人缺乏先进意识,先进技能,墨守成规,企业终将步入死亡。只要有创新意识的企业人,就会有创新的产品,创新的企业。所以企业必须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特别是要造就具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
  2.创新时机和创新技术的选择。
  创新时机与技术的生命周期密切相关。我们可以按技术的成熟程度把技术划分为四个阶段:引进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引进技术能使企业绕过研发阶段,而直接进入设计试验阶段甚至进入生产阶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因而,企业技术创新时机的最佳选择是在新技术引进期和增长期的早期。例如我国许多印刷企业都是抓住了这个良好的时期,成功地引进了激光照排技术,彻底改变了印前技术,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先进的数字化制版设%--CTP技术已经在发达国家迅速推广,在我国也已进入试用阶段,对许多印刷企业来说,如何选择最佳时期引进该项技术已摆在面前。
  创新技术的选择必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来决定,为此企业必须了解自身的技术类型、技术发展方向、竞争对手的技术创新策略、自身的技术开发能力,从而确定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根本性创新、模仿性创新、先模仿再创新和跟随性创新。
  3.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同时加强与科研机构的联系。
  企业经济实对直接决定技术创新的规模强度,增加投入一方面依靠自身实力,另一方面搞好融贸活动。在发达国家中资主投入较稳定,有充分的资金保障,促进了知识的生产、传播、应用,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竞争能力。
  要改变科研机构脱离市场的现状,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模式,把教学与传统的产业改造相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和先进应用技术、新材料开发相结合,发展各自优势,促进科技迅速转化内生产力。
  4.面向市场,勇于创新。
  需求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源泉,用户和市场是创新成功实现的最终落脚点。印刷企业应积极建立面向市场的技术创新系统,以市场为导向,推进创新。
  5.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
  建立完善的创新机制,不仅是企业的事,更是政府的事。只有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度环境——是技术发生作用的主要前提;政策环境——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具体步骤和程序;融资环境——是技术创新的资金保证:法制环境——保证了市场环境的有序,才能为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和条件。
  6.搞好印刷企业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的技术创新从灵感的“火花到付之于行动,到最终走向市场,无不是人的活动。只有搞好人力资源开发有效服务于创新系统,才能取得技术创新的成功。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有意识的通过人才发现、培养、使用、激励等手段,把企业各类人员的智慧和潜能挖掘出来,加以发展、利用,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其在企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应当坚信,“新的科学技术给印刷带来新的推动和新的发展前景而不是堵塞印刷的发展”。技术创新是企业增长的根本动力,经济的持续增长来源于技术创新的持续活跃。认真研究印刷技术创新问题及策略,是印刷界同仁特别是每一个企业家的应有之题。

[时间:2002-04-22  作者:陈 梅  来源:中国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