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时髦的绿色工业财富

    在中国,很多家长吓唬孩子的时候喜欢说:“你再不好好读书,将来就只能去捡破烂了。”虽然到现在,在很多中国人的眼里,捡破烂依然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职业”,但至少人们已经意识到垃圾是可以变废为宝,循环利用的。

  而在美国,捡破烂并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情。美国的大学甚至会在垃圾堆中推广“循环”的理念——让学生志愿者们在一堆10英尺高、20英尺宽的臭垃圾堆中,找出被丢弃掉的可循环物,送往循环工厂。

  循环,是一种生态,也是一种平衡。与世界潮流一样,“循环经济”近年来也成为中国政经界的一个时髦词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循环经济可以理解为生态工业,也可以理解为绿色GDP。当然,还有人称其为一种时髦的绿色工业财富。

  不是简单的废品回收

  翻看现代可持续发展史,在每次的浪潮中几乎都出现了里程碑式的人物与事件。从1962年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寂静的春天》,1966年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人类社会需要由 “牧童经济”向“飞船经济”转变,到1989年美国通用汽车研究实验室的Frosch和Gallopoulo指出未来的产业应该全方位地对资源开展循环使用而非一次性使用。

  循环经济就起源于 “飞船理论”。但它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是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美国是这一方面的佼佼者,其学术界仍在引领世界循环经济的理论潮流,其政府在推行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方面的努力也走在各国的前列。

  循环经济是一种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以 “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行为准则,称为3R原则,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减量化原则就是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达到既定的生产或消费目的,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再使用原则,即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产品和包装容器能被多次和反复的使用;再循环原则,即产品完成其使用功能之后能够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建设工业生态园,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能源在这个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这正是循环经济想要达到的目标。

  循环经济的核心是我们过去所说的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但作为相对于传统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经济形态,两者又不完全相同。循环经济显然不是简单的废品回收。

  过去我们讲废旧物资回收,主要是因为物资匮乏,通过节约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来缓解供应短缺;现在是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过去我们强调的是生产资料,如废钢铁、废玻璃、废橡胶等的回收利用,而循环经济中要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回收的废弃物,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生活领域。

  循环经济改变了传统的线性发展模式,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布局,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降低了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社会成本和经济成本,实现了环境与经济发展“共赢”。循环经济是解决结构性污染、治理区域性环境污染,促进区域经济规模化发展的有效途径。[next]

  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而工业化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早在100多年前,法国作家司汤达在《红与黑》中就曾描述过工业化初期法国的污染情况:“在法国休想看到像在德国的莱比锡、法兰克福、纽伦堡等工业城市那种明媚如画的花园”。

  这是第一代工业园区的情况,后来工业化国家又发展了第二代工业园区,即所谓的“高新技术园区”,这些打着高新技术旗号的园区,与传统的制造业园区相比,污染程度降低了不少。而近十年来,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生态工业园区开始蓬勃发展。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工业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但目前存在着由于粗放经营造成的资源低效率使用及由于高污染排放造成的环境破坏等问题,如何同时高效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延续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末端治理模式,将难以保证实现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为确保我国的环境安全,必须转变现行发展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正是这种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表现。

  2000年以来,中国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境“双赢”的一个重要举措,循环经济建设在中国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并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

  循环经济发展建设已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

  同时,相关的立法工作也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在2008年8月2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并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9月17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环境与发展中国(国际)论坛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名誉主席张榕明透露,截至目前,中国共有26个省市,33个产业园区,包括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等84个重点行业,以及再生资源加工基地、废气包装物回收利用等34个重点领域,开展了循环经济的试点工作。

  在北京现代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兴利看来,中国对循环经济的探索、思考与实践,不仅是解决节能减排问题,也是在寻找一条有别于经济发达国家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循环经济将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长久亮点。”他说。[next]

  孵化器:生态工业园

  如果一个企业的废物没有资源化利用,直接的排放将造成会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单独处理将成倍地增加企业成本。如果将几个企业组合成一个共生体系,彼此利用对方的废物,则可大大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可取得明显的经济收益。

  这其实就是所谓的生态工业——把若干工业生产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规律,然后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物质循环流动生产过程,这无疑是循环经济在工业体系中的理想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的重要形态是生态工业,生态工业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建立工业系统“食物链网”,即工业链网。在工业园区采用废物交换、清洁生产等手段把一个企业产生的副产品或废物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投入或原材料,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形成相互依存、类似自然生态系统食物链的工业生态系统。

  而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包括自然、工业和社会的地域综合体,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成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是生态工业的聚集场所。它通过成员之间的副产物和废物的交换、能量和废水的逐级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来实现园区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走进中国首个煤炭循环经济园区——山西大同煤矿集团塔山工业园区,你可以发现,在这里,煤炭被彻底“吃干榨尽”。这个以千万吨矿井为龙头的园区,包括坑口电厂、甲醇生产、粉煤灰砖厂、水泥厂、高岭土加工等10个项目。

  经过不断技术改造和创新探索,园区现已形成了煤-电-建材和煤-化工两条循环产业链条,使所有工序中产生的“废弃物”均被消化在循环链条之内,按照园区的说法,这里实现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

  与塔山工业园区类似的,在中国已经有很多生态工业园区。它们正在成为循环经济的孵化器。

  生态工业园区的设计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强调实现工业体系中物质的闭路循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建立工业体系中不同工艺流程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横向共生。世界一些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规划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最早的当属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

  生态工业园区把循环经济的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具体应用在生态工业的产品、企业以及产业三个层次上。园区内不同企业或工艺流程间达成横向耦合及资源共享,为废物找到下游的“分解者”,从而形成一个工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链和闭路循环,尽量减少废弃物,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

  在当时力推绿色GDP的背景之下,从1999年开始,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启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试点工作,并在“十五”期间确立一批国家级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这被视为为中国“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提供实践经验。

  两年多的时间,总局主持通过论证了6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同时正在进行2个循环经济试点的工作,并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和循环经济试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特色,初步总结形成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规划指南等,逐步将中国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建设引入科技含量高、规范和高效的轨道。

  当时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确定了八大示范园区,根据当地各自的情况,选择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不同,如广西贵港以甘蔗制糖为主,辽宁着眼于老工业基地改造,包头是重化工污染行业的整治,南海是新兴工业园的尝试等。

  如今,这些试点工业园区越来越多,环境保护部希望,依托这些生态工业园区的试点,使得国家从 “循环经济”到“循环社会”发展,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并实现社会经济全面的可持续发展。[next]

  时髦的绿色工业财富

  一边“吃进”废布废料,另一边“吐出”精美的汽车内饰,这不是变戏法,在全国循环经济试点省份江苏省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你就可以看到这真实的一幕。这不仅使该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也解决了困扰常熟市很久的大量废布角料问题。

  据了解,每年该企业在常熟市及周边地区收购1500多吨废布废料,然后加工成1300多吨毛毡,再制成门板、衣帽架等汽车内饰,作为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汽车制造企业的配套产品。而整个过程全部是物理处理,不存在二次污染。

  循环经济下的生态工业已为地方经济效益带来了新来源,而成为各地效仿的对象。

  以广西贵糖集团为核心的 “国家生态工业(制糖)示范园区——贵港”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它实现了工业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生产全过程控制的转变,形成生态工业园的雏形。目前已建成制糖、造纸、酒精、水泥、轻质碳酸钙的工业共生体系。

  安徽铜陵是中国重要的铜产品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硫磷化工基地,铜水淬渣、硫酸渣、磷石膏堆曾被称为铜陵市污染物的“三座大山”。近年来,铜陵市利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生态工业,推翻了“三座大山”,每年并可创经济效益近10亿元。

  再以宁波北仑区的区域循环经济体系为例。2004年,北仑在宁波市率先制订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区域大循环、产业中循环、企业小循环。

  北仑区投资10亿元建立区域水循环系统,将全区生产、生活污水汇集到污水处理厂,每日可提供10万吨再生工业水满足周边企业生产需要。海螺水泥厂每年要接受北仑电厂40万吨粉煤灰用于生产复合水泥,可节省成本600万元。

  宝新公司建造了废酸、废油、废纸回用再生系统,每年可回收进口油250吨,废次不锈钢等实现100%回收再用;申洲公司建成国内最大的印染废水回用系统工程,每天使1万吨水得到重复使用,相当于新增一个中型水库。

  目前,北仑78个循环经济项目已投入资金27.7亿元,至今已节约能源21万吨标准煤,节约成本20多亿元。全区工业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城区大气环境质量常年稳定在一、二级水平。

  就全国范围而言,循环经济带来的效应也很明显。截至2008年末,仅环保产业就已涵盖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众多领域,环保企业总数已达3.5万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00万,产品数量达到3000多种,年产值7900亿元,而且正以每年12%到15%的速度增长。

  另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十一五”以来,中国单位GDP能耗从2006年至2008年分别下降了1.79%、4.04%和4.59%。按单位GDP能耗下降计算,3年来共节约2.9亿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6亿吨。

  在8月29日举行的“第四届绿色财富(中国)论坛”上,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李干杰说,中国循环经济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极大地推动了绿色经济的发展。其相关产业也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时间:2009-09-27  来源:经济观察报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