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泉州晚报》印刷告别“铅与火”

  1991年11月12日,排字工人终于和灰色的铅字挥手告别,每天加班拣字排版的日子从此终结。从这一天起,创刊6年多的《泉州晚报》结束了传统人工铅字排版工艺的历史,奔向了电脑激光照排技术“光与电”的征途。

  在报纸的铅字印刷时代,刻字工人要先刻好字模,铅字工再把需要的字一个一个挑出来。印刷厂里,每种铅字都由一个个大架子支起来,占地面积足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铅字工要死记硬背记住每个字的大概位置。普通的铅字工一个小时只能排出近1000个字来,一篇文章往往要经过好几个小时才能排完。在使用铅字排版的时候,工人体力消耗很大,眼酸手累,如果遇到铅字库里没有的汉字,还要手工现刻。早期的铅字工老陈向记者提起当年工作的场景时感慨不已。

  “每篇文章字数的计算要非常精确:少了几行字,排出的版就会有个‘窟窿’;多出来,就要重新删减。”泉州晚报社最早的版面编辑郑文娥介绍说。那时设备落后,工作中只要一环有变,其他环节也要“大动干戈”,校对人员张曙光说:“当时,校对的工序很复杂。通常,每篇文章要先打成小样,一篇一篇校对,然后再组版打样,整版校对。为了保证准确率,每篇文章至少要校对3-4次。”校对一旦发现错误,就得调版,“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碰上换稿件,所有环节就要重头来过。那时,排出来的版最少要改3次以上,每天都要到天亮了才能开始印刷。

  这一陈旧局面的改变,直到印刷科技前进的脚步逼近泉州。1990年,在当年广告收入仅50万元时,泉州晚报社投入80多万元引进精密汉字编辑照排技术,迈出这场变革的第一步。1991年11月12日,泉州市新闻出版历史上第一张全部用电脑激光照排的报纸出版发行,当日的《泉州晚报》1至4版全部采用电子排版,“铅与火”的场景从此走向幕后,退出历史的舞台。此后,这一技术开始在泉州印刷业推广,在宽敞明亮的电脑室里,印刷机大量引进,平版胶印取代凸印,四五个排版工人工作一两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需要耗时一天的工作,泉州印刷真正迈向现代化产业之路。

  告别铅与火,只是泉州印刷技术发展历史长河的片段之一。早在清代,泉州就跻身全国出版中心行列,与南京、北京、苏州、杭州、徽州齐名。1949年10月,与共和国同龄的泉州晚报社印刷厂创建。到上世纪80年代,泉州印刷企业已达到300多家的规模,泉州晚报印刷厂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1991年的飞跃后,1994年1月8日,泉州晚报社启用桑拿高速轮转多色印报机,《泉州晚报》在全省报界和全国地市报界率先走进了“彩报时代”。7年后的2001年7月1日,泉州晚报社在全国报业和全省印刷业首家淘汰传统制版工艺,率先百分百应用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迎来又一次技术应用的高潮。

  如今,泉州市的各类印刷企业已形成1600多家的庞大规模,从业人员约4万人,产值近100亿元,占全省的13。这些企业涵盖了出版物印刷品、包装装潢印刷品、其他印刷品和复印打字的印刷企业等丰富的门类,其中,25家企业产值超亿元,3家位列全国印刷百强,并有3家企业正摩拳擦掌迈向资本市场。值得期待的是,在晋江磁灶6000亩的土地上,一个总投资70亿元人民币的印刷城正渐渐崛起,规划面积1万多亩,分为生产加工区、标准厂房区、市场物流区、商住区等四个功能区。该基地将以包装印刷生产为核心,产品交易为主线,物流配送为基础,设计、科研、人才培养、产品检验、机械制造为支撑,并引进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印刷机械,预计10年后将形成年产值200亿元的产业集群,带领泉州印刷迈向崭新的高地。

 

[时间:2009-09-27  来源:泉州晚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