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印刷业企业,人,事回顾(二)

  关键词:复苏、成长

  2008年9月15日,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拉开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序幕。如果将这一天视为这场危机的起点,到今天,这场危机整整一周年。回顾这一年来发生在印刷行业的所有冲击,其中不仅仅有倒闭、亏损还有宝贵的成长和机遇。慧聪印刷网的编辑将过去的一年有代表性的企业、人物、事件整理后呈现在您的面前,让我们从危机中收获最宝贵的经验,明确未来成长的方向!

  企业:

  龙港印刷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陷入困境,甚至通过减薪裁员的办法应对危机,不过,在龙港镇一些印刷龙头企业,记者却看到了另一番景象,车间里的印刷机每天都不停地运转,工人们也在不同的岗位忙碌着。除曙光外,新雅、富康、新大等多家印刷龙头企业2009年年初的业务量均稳中有升,这不仅留住了大量技术人工,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美国印刷设备制造商:杰夫·奥顿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一家印刷设备制造商的经理。尽管全球贸易萎缩,奥顿所在公司去年12月仍然接到巴西经销商打来的电话。但问题在于,当地银行的贷款利率过高令奥顿的潜在客户无从贷款。眼看到手的生意就要泡汤,不甘心的奥顿动用所有关系,找到以前客户的贷款机构、联系美国进出口银行,最终说服它们为自己的巴西客户提供贷款。奥顿认为,即使在全球贸易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也有不少潜在客户,但他们很可能因为无法筹措资金而放弃交易。“你可以闲坐一旁,你也可以置身其中,特别是涉及那些与你交往颇深的客户,”他说。

  人物:

  慧聪网CEO郭江:在需求紧缩、融资困难的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中小企业为摆脱困境,都试图在各自的领域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不断寻求创新突破。对此,慧聪网CEO郭江深有感触,“‘危机中有机会’恰如其分地描述了目前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境况。也因此,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慧聪的稳定发展,同时也要帮助中小企业们在危机中寻找发展机会。”

  谭浩辉:由2009 年起实施的九项与投资、税收、进口设备等方面相关的利好政策,直接惠及印刷业。同时,《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将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带来正面冲击,为本地区的现代印刷复制产业的协调发展带来新思路、新机会、新探索,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换代。

  谭俊峤:我国标签行业的发展很快,产量增速高于世界标签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回顾08年,八大新亮点点亮中国标签行业:1、2008年中国标签工业总产值155亿。2、RFID扩大市场,上海世博会也将采访这种方式。3、北大方正喷墨数字印刷机发展可人。4、部分印刷企业增长较快,实现厂房扩大。5、电子监官码崭露头角。6、油板印刷企业快速发展。7、首届标签大赛受到很好的效果。8、成立中国标签协会,有会员100多家。这些新亮点是支撑中国标签行业发展的希望。

  事件:

  英国印刷业:可以预计,能够度过这次经济危机的将是那些在生产中引进数码印刷,并辅以制版胶印,而能够灵活调整生产周期以适应需求的公司。此外,建立网络订单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这一系统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些公司的网络订单系统能够就名片,小型传单或海报业务与客户直接对话;有些公司则凭借该系统对顾客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以便和客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并降低生产及购买成本;还有些公司则借此来缩短从订单到运输的生产流程所需的时间,同样也为顾客节省了开支。最后的制胜策略是,未来属于那些能够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出色成绩的公司。另一方面,这次经济危机使得各国由国际市场转向本地市场。这一转变在食品和服装市场尤为明显,而我们期待能够在印刷市场看到同样的变化。

  新商机:随着经济危机的愈演愈烈,很多客户都把自己的印刷采购工作转交给了印刷管理者,他们现在最重视的不是其他增值服务,而是如何降低成本。AccessPlus公司的经营主管Mike Conveney认为当前的经济衰退对印刷管理公司来说是一个宝贵的发展机遇,他说:“人们对节约成本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而这恰恰是印刷管理公司最擅长做的事情。”

  总结:

  对于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金融危机只是企业经营问题的表现而非问题本身。这场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最终席卷了中国乃至全球大部分国家,对于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中国,此次危机终于让我们痛下决心改变经济发展模式,逐渐以内需型经济增长为主。与此同时对于国内的众多企业也应该积极的转变单纯依靠初级产品简单加工出口的发展模式,逐步强化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的能力。

  金融危机给了我们改变的勇气,同时还给了我们一个放眼全球的好机会,在这此全球经济危机中还有许多优秀的企业,依靠完善的企业管理在危机到来之初及时调整企业的经营策略,由被动变为主动让企业风险降低到最小

  从这场危机中我们应该看到,对于我国的印刷企业,积极谋求转型,进军中高档印刷市场,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无疑才是应对任何一次“危机”的法宝。当代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是创新的竞争,是意识的竞争。寒流来袭之前,企业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希望企业能突破故有的模式,进一步转变观念,从市场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时间:2009-09-18  作者:李亚星  来源:慧聪]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