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字行活版字体:铅字印刷

  作家柏杨多年前写了一本小说“打翻铅字架”(1987 林白出版),用短篇小说讥讽当时的社会百态。书里最后一篇标题就叫打翻铅字架,有一位新诗诗人写了一本诗集,拿到印刷厂付印,铅字房排好版正待印刷,诗人来说要加一页献词,要把这本诗集献给一位小姐,铅字房工头一看,那位小姐正是他的老婆,一怒之下跟诗人扭打成一团,把铅字架与排好的诗集全部打翻,打过之后诗集仍要如期印刷出版,工头情急之下,叫工人乱抓铅字排成诗的格式,就拿到机房印刷,没想到诗集出版之后大获好评,认为是新潮巨着。

  友人传来一篇联合报网站的文章台北最后一家铸字行,友人又说我是谋杀铅字的“祸首”,我不得不承认,确实参加了早期“打翻铅字架”的计算机印字“罪行”。事隔多年,看到文章介绍仅存的“日星铸字行”,不禁对老板张介冠先生维护传统的执着,非常敬佩。计算机出版在效率上固然胜于铅字,但在字体美观上,尤其是展现风格的细小线条,计算机仍无法绘制如铅字那么精致。文章说张先生脸上泛出微笑,把检视铅字好像母亲凝视初生的婴儿,确实令人感动。

  下图是几种常用的计算机字体,如果仅作小字使用,看上去很工整,但把字体放大(点选),就看出来笔画的平滑,丧失了汉字风格的优美。像粗体的“创”字最后一笔,一竖到底的那一勾,仅靠一条弧线带过,展现力道之美的棱角,完全不见。这多半不是字体原稿的问题,而是原稿经扫瞄与多层转换的失真,现在大家既然习惯于低质量的网络字体,恐怕没有多少人关注印刷字体了。

打翻铅字架

(图1 以“创造”为例的几种计算机字体)

  计算机字体虽说缺欠个性,确仍是累积了几十年的艰苦经验,才发展到今天,计算机技术不断进展、输出设备分辨率不断提高、编辑需求不断的增加,都冲击到字体的制作。最初的计算机字体与输出机绑在一起,扫瞄后的字体必须与输出技术与分辨率搭配,而且各厂牌输出机有自己的字体储存格式,各厂牌户不相通。当时的字体是以点阵表示,无论用精密的阴极射线管 (CRT) 照相、或是雷射照相输出技术,还能把原字忠实印出。

  但点阵但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字体的分辨率固定,所以仅能用镜头缩放,比例受到限制。缩的太小会糊作一团,放得太大分辨率降低、字体就会模糊。为了解决缩放问题,同一种字体必需建造几种大小不同的字组,有如铅字同一种字体的不同号数,来应付编辑的需要。这虽然成为计算机印字的一大负担,却展现了大字与小字在笔画结构上应有的差别。可是这一时代随着 Adobe 公司创建的PostScipt 技术,改变了计算机印字的生态,延续到现在。

  Adobe 设计了一套标准的字体储存规格,任何字体只要按这个规格储存,各厂牌输出机又能解译这个规格输出,那字体就可以搬动、不必受限于固定输出设备了,用户多了输出系统的选择,自然欢迎,各输出设备厂商也都发展解译这一规格的硬软件。这一规格的理念简单,不储存字型的固定点阵,仅储存字型的外框,而整个字型的外框,则是由一段段的直线与弧线连接而成,如下图的小写英文字母m。

打翻铅字架

(图2 英文小写“m”)

  外框字的好处是可以任意大小,不受输出机分辨率的限制,外框不是绝对值,仅相对一个基点,只要把基点的数值加大或减少,外框字就跟着放大缩小。外框的储存,则用三次方的 Bézier 曲线,来记录每一线段的点,如果是直线,仅有起点与终点,如果是弧线,除了起点与终点,另在线外还有两个点,调整这两点的位置,就能画出任意形状的弧线(如图、点选放大)。

打翻铅字架

(图3 三次方的 Bézier 曲线)

  有了这个标准,字型原稿扫瞄进入计算机,先用软件找出外框,然后把外框分割成直线与弧线的线段,再设定每一线段的起终与控制点,就算完成。输出的时候用相反的流程,根据每一线段的控制点,把字型的外框还原,然后把框内涂黑,再送到输出机印制。这一流程,对以圆形为主的欧文字母颇为恰当,但对以直竖笔画为主的汉字,就没有那么恰当,很多细小的棱角,因为仅能用近似的弧线替代,而丧失了展现风格之美的细节。


(图5 Bézier 五次方)

  报载张介冠先生正筹划“日星铸字行活版字体复刻计划”,把这一批保存中国书法美感的汉字字形,从铅字转为计算机字体,让它们重新站上书本,和下一代世代的读者对望,我举双手赞成。但把铅字转为计算机字体,仍是一大挑战,让计算机重现铅字的细腻,或可用Bézier 四次方(右图、点选放大)、或五次方(左图、点选放大),更精准的描绘字型的外框,但计算机的运算能量必然大幅度消耗。当然,如果计算机造字专家朋友能共襄盛举,应可发展出比外框字更好的技术。

[时间:2009-09-02  作者:那福忠  来源:崭新资讯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