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版是印刷行业重要的消耗材料之一。在我国印刷业发展历程中,印刷技术的进步是与印刷消耗材料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实现“告别铅与火、迎接光与电”的印刷技术革命中,PS版的国产化、规模化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伴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PS版制造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印刷制造业中为数不多的可以与国外抗衡的力量。
回顾
我国PS版制造业始创于1979年。国内第一家PS版生产企业是北京印刷二厂,当时的生产方式为槽式电解、氧化,离心式感光液涂布,手工生产,年产量也很低,仅有10多万平方米。此后,国内陆续又有一些企业上马手工PS版生产线,但生产能力一直不高。这个时期是我国PS版制造业的初创期,这时我国的PS版生产企业不多,产量不大,水平不高,基本不存在竞争问题。
1985年前后,我国PS版生产掀起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高潮。这个过程,最初源于包括北京新华字模厂、文字六零五厂、承德县印刷厂等在内的5、6家企业从日本引进富士药品公司的单张PS版生产线。这些生产线的引进,使我国PS版生产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械化生产的飞跃。之后,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的卷筒式PS版生产线投产,整体提升了我国PS版制造业的技术水平。而化工部第二胶片厂引进美国柯达保丽光公司的生产设备,则是大幅提高了我国PS版的生产规模。这个时期是我国PS版制造业的第一次高速发展期,这时,我国PS版制造业已经初具规模,企业数量、产量及技术水平均有大幅度增加,国内生产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印刷业发展的需要。为了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PS版制造业的竞争已经出现了。
90年代中后期至今,我国的PS版制造业开始了第二个高速发展期。这个时期,国内PS版生产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年生产能力超过30万平方米的PS版生产企业至少有50-60家,小企业、PS版再生企业更是不计其数,而且仍有不少企业在向这个市场中挤。现在,PS版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
关于PS版行业现状的分析
我们关于国内PS版市场的一些思考,是建立近3年的一些数据基础上的。在切入正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一看1998、1999、2000这三年,国内PS版制造业的一些基本数据(见表1)。
表1 国内主要PS版生产企业1998-2000年5项主要数据
名称 | 生产能力万平米/年 | 实际生产(万平方米) | 实际销售(万平方米) | 销售额(万元) | 出口(万平方米)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 2000年 | 1999年 | 1998年
|
二胶 | 1500 | 1179.6 | 898 | 690 | 1160.7 | 864 | 700 | 36990 | 122.6 | 99.7 | 80
|
天龙 | 600 | 259 | 194.5 | 170 | 230 | 158 | 110 | 7000 | 130 | 120 | 15
|
炬光 | | 500 | 400 | 300 | 500 | 400 | 250 | 16000 | 20 | 20 |
|
中国所 | | 360 | 300 | 260 | 350 | 290 | 250 | 12000 | 20 | 10 | 10.6
|
康尔达 | 226 | 226 | 193 | 130 | 330 | 193 | 130 | 12000 | 0 | 37 | 32.5
|
上海界龙 | | 220 | 220 | 85 | 210 | 200 | 78 | 8000 | 15 | 10 |
|
605厂 | | 100 | 76.6 | | 100 | 76.6 | | 3800 | 33 | 25.6 |
|
龙马 | | 200 | 230 | | 190 | 230 | | 6650 | | |
|
泰州东方 | | 180 | | | 175 | | | 6000 | 19 | |
|
河南环球 | 300 | 55 | | | 52 | | | 1976 | 18 | |
|
扬州兴达 | | 80 | | | 80 | | | 2800 | 15 | |
|
广东富士 | 110 | 88 | | | 86 | | | 2924 | 36 | |
|
合计 | 8328 | 5007.2 | 4347.76 | 3145.51 | 4901.8 | 4164.32 | 3035.84 | 116140 | 463.6 | 547.32 | 298.2 |
从这三年的统计数据,我们不难发现,近几年,中国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四川炬光印刷版材有限公司、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一直稳居国内PS版生产、销售的三甲。1998年、1999年、2000年,这三强的生产总量、销售总量分别占当年全国合计的39.7%、39.5%,36.8%、37.3%,40.7%、41%,也就是说,仅此3家,就占据了全国1/3以上的市场,而且其市场占有率有进一步增加的趋势。这三家企业各具特点。二胶多年从事胶片生产,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感光材料生产经验,而且创建了国内最大的感光材料方面的研发队伍,与柯达保丽光的合作更使他们如虎添翼。目前,在技术力量上,在技术储备上,在销售网络的建设上,国内其他PS版生产企业尚难望二胶之项背,二胶也因此而雄居榜首多年。而炬光则以其经营机制称雄。作为一家股份合制作企业,他们在适应市场变化方面,显示出了最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而不会有太多的瞻前顾后。因此,这几年,四川炬光以惊人的速度,声速发展成为国内一个在PS版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企业。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一度是国内位居第二的PS版生产企业,只是由于四川炬光的迅速崛起,他们才被迫退居三甲之末。但是,无论从技术力量上、从潜在的发展能力上,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都是一支任何人不能忽视的力量。去年,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事日本富士软片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合资企业将完成设备的改造,届时,他们的产品将更具市场竞争力。依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如果没有新的更强大的力量加入中国的PS版制造业,这三家均将保持其领路地位。
在这三家的后面,约有6、7家企业处于势力敌的状态,他们构成了国内PS版生产的第二集团军。这些企业中,除个别一、两家外,其他大部分企业在技术上、在设备上,彼此之间不相上下。在这个集团当中,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天津兆维印刷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企业以其特立独行的销售策略颇受业内人士关注。而且,这家企业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有独立开发能力的企业之了。包括天津兆维印刷材料有限公司在内的一些技术力昨比较强、机制比较灵活的第二集团的企业,经过努力,有望向第一集团靠拢。但也有一些企业可能会在更加残酷的竞争中,沦落到第三集团中甚至遭到淘汰。
除此以外,其他的企业可以归为PS版生产的第三集团军。在这个集团中,既有PS版制造业的新生力量,也有许多国内PS版生产的老牌企业。实际上,PS版生产企业的兼并重组正是从这个集团中的一些老牌PS版生产企业开始。熟悉PS版制造业的人士也许知道,东北某PS版生产厂曾经是国内一家颇具规模的PS版生产企业,也曾经在市场上有过辉煌的成绩,但现在市场上已经难觅其踪。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今后,肯定还会有在技术、质量、营销诸方面无法适应激烈的竞争要求的企业退出市场。
关于发展趋势的分析
作为一种常规的印刷耗材,SP版已经诞生几十年了。在我国,它已经存在了20多年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现在,业内人士更多关心的已经不再是PS版将如何发展,而是它会在什么时候来亡。
1995年,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CTP)及配套版材在Drupa展览会上展出,从此时开始,人们甚至开始为PS版的灭亡倒计时了。但几年过去了,人们并未看到想象中的情景出现。业内人士不得不静下心来,重新分析一下这个市场。
诚然,自Drupa 95以来,CTP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有报道称,截至2000年底,全球CTP系统的装机总量已经达到7000多台(也有报道称已经超过万台)。但是,如果将其与数以十万计的激光照排机相比,CTP系统的数量还是很少。具体到国内,现在上马的各种CTP设备加在一起,尚不足百台。因此,仅就目前的情况看,讨论几年后PS版将彻底灭亡的确为时过早。
这几年国内PS版市场的统计数据,也可从一个侧面印证这个说法。从1998年到2000年,国内PS版市场,无论是产量还是销售量,均保持增长的态势。1999年与1998年相比,生产与销售分别增长了38.22%帮25.97%;2000年与1999年相比,产、销增长分别为15.17%和17.70%。这种增长速度,显示国内PS版市场,目前仍处于成长期。而且,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不足10%的增长率相比,PS版市场的增长虽然有放绘的趋势,但速度仍然是非常可观的。
预计,未来影响国内PS版市场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CTP及其他印刷新技术的发展情况。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耗材高昂的价格是制约CTP应用的障碍,但实际上,制纸CTP应用的更订要的障碍,还在于人们面对这项技术时的无所适从。CTP诞生后,就面临着采用热敏技术还是采用光敏技术的分歧。迄今,这两种技术也难分伯促,很难说将来哪种技术会一统天下。而CTP系统昂贵的价格,也使人们不马轻下决心。有PS版业内人士笑言,如果哪天激光成像系统的能量足够大了,传统PS版也可以直接制版也未可知。如果真是这样,岂不是为传统PS版开辟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应用天地吗!
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也是影响PS版市场的重要因素。PS版在我国得到迅猛发展,究其原因,既得益于淘汰铅印的印刷技术革命,更得益于我国经济整体的飞速发展。如果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现在的良好发展势头,与之相适应,印刷市场肯定会有更广阔空间,版材市场自然也会水涨船高。
再者,虽然跟自身比,我国的PS版市场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与国外先进水平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国外几家大PS版生产商,设备车速可以达到100m/min以上,而我国的生产线最快的也就是二胶的25m/min。像柯达保丽光、富士软片等企业,一家的年产量就比我国全国的总产量都高。而我国的年PS版消耗量、人均印刷品的年消耗量,与美国、日本及欧洲等发达国家、地区相比,相去甚远。中国政府曾经郑重承诺,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争取时入中等发达国家的行列。届时,我国在各方面的发展与现在相比,又会大不一样。即便是以欧美国家现在的人均消费水平作为参照,那也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因此,国内PS版生产企业完全没有必要过分担心害怕,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办好自己该办的事,在市场竞争中求得一线生存空间应该是可以办到的。
关于入世与出口
我国出口PS版已经有些年了,但是出口量一直不高,而且不太稳定。表2、表3、表4分别列出了1998、1999和2000年出口PS版居前10位的企业。
表2 1998年出口居前10位PS版生产企业的实际销售量和出口量(万平方米)
出口量 | 二胶 | 北海海龙 | 承绅 | 康尔达 | 泰仪 | 泰州东方 | 天龙 | 中国所 | 器材厂 | 泰州高钜 | 合计
|
80 | 48 | 39.4 | 32.5 | 20 | 20 | 15 | 10.6 | 10 | 9.5 | 285 |
表3 1999年出口居前10位PS版生产企业的实际销售量和出口量(万平方米)
出口量 | 天龙 | 二胶 | 万国 | 承绅 | 康尔达 | 605厂 | 山东包装 | 炬光 | 器材厂 | 合计
|
120 | 99.72 | 80 | 46 | 37 | 25.6 | 21 | 20 | 20 | 469.32 |
表4 2000年出口居前10位PS版生产企业的实际销售量和出口量(万平方米)
出口量 | 天龙 | 二胶 | 广东富士 | 605厂 | 炬光 | 中国所 | 泰州东方 | 河南环球 | 界龙 | 泰州兴达 | 合计
|
130 | 122.6 | 36 | 33 | 20 | 20 | 19 | 18 | 15 | 15 | 428.6 |
从中不难发现,除了二胶、兆维以外,其它企业的出口情况基本上没有规律可循。如果细究出口的去向,主要是东南亚、南美、东欧等地区。应该承认,我国PS版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这种竞争力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价格上,而不是表现在产品的质量、技术含量上。据了解,我国PS版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在4美元/平方米左右,而国际市场上PS版售价一般为6美元/平方米左右。今后,国内PS版生产企业应该更多从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从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入手,提升国产PS版的档次,否则很难站稳脚跟。在这方面,二胶、中国所、兆维已经走在了前面,其他企业还需要迎头赶上。
今年11月,中国将加入WTO。可以想见,届时竞争本已白热化PS版市场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毕竟我们现在还只是在打内战,而入世后我们的对手将不仅是国内的各路诸候,还将包括外国列强。
有竞争、有压力,对企业而言、对整个行业而言,都不是坏事。只有在压力下,才会发人奋进。国内的PS版行业正是因为有了竞争,才会得到发展和壮大,才会将进口版材的市场越挤越小。入世后,可以保护我们的贸易壁垒没有了,竞争对手实力更大了,这就要求国内的生产企业进一步在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一成本等方面下功夫。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入世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这又为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入世是把双刃剑,把握得好,可以所向无敌,把握不好则会伤了自己;入世又是试金石,只有真金才能经受住考验。我们不认为入世后国内PS版生产企业会从此一蹶不振。肯定会有一些技术实力比较强、经营比较灵活的企业生存下来,并得到发展与壮大;当然,也肯定会有一批企业适应不了竞争而遭淘汰。入世并不可怕,贵在企业应该知难而进,及早动手,主动出击,争取在即将到来的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关于国内PS版市场,我们在此仅阐述自己的一些观点,希望能够给业界提供一些参考。
附表
简称 | 全称
|
二胶 | 中国乐凯集团第二胶片厂
|
河南环球 | 河南环球版材有限公司
|
天龙 | 原为天津天龙科技有限公司,现更名为兆维科技天津印刷材料分公司
|
扬州兴达 | 江苏扬州兴达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炬光 | 四川炬光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广东富士 | 广东富士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中国所 | 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
|
北海海龙 | 北海海龙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康尔达 | 温州康尔达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龙马 | 华北龙马铝材有限公司
|
上海界龙 | 上海界龙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高钜 | 泰兴高钜印刷器材发展公司
|
605厂 | 文字605厂
|
万国 | 郑州万国印刷版材有限公司
|
泰州东方 | 泰州东方印刷版材厂
|
山东包装 | 山东包装技术开发总公司
|
器材厂 | 北京新华器材厂
|
承绅 | 河北承绅印刷有限公司 |
[时间:2001-11-28 作者:商言 来源: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