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看来,未来的社会将会走向山寨化,这将是完全不同于目前的一种社会形态。阿甘总结出了八大趋势,很多人看完会觉得简单是离经叛道、不可思议。不过,你相信也好,不信也罢,趋势已经在你我的身边发生,而且还将持续下去。
一、纸媒的消失
《山寨革命》在网络上写博客,点击率还可以,但是,几乎没有带来一点点销量的提升,IT相关行业的人已经不读纸媒了,现在进入了加速期。前不久,Google已经放弃了救助报业的计划,美国政府对纸媒的消失也很头疼,但是拿不出方案来拯救。
书没有人读了,报纸没有人看了,出版、言论、报业率先被山寨化了。依我看,这不是好事。一个缺乏激励、缺乏审核和质量把关的知识行业将充斥着大量的垃圾。例如现在很难看到好的电视剧了,金庸的每部作品都被拍过N遍了,因为在演员又风光又有高收入,而作者默默无闻不挣钱的模式下,已经没有最好的人来写好作品了。快餐化的文化将失去精品,所谓文化、文学等将陷入乱哄哄、充斥着垃圾的境地。内容垃圾就像飞机草、薇甘菊这些顽强的植物一样,占领每一片土地和每一个角落,将把所有的精品或者用心思的创作驱逐出去,形成强大的淹没效应。
这其实已经不是趋势,而是事实了。只是现在写书偶尔还能卖出去几本,杂志社并没有关门歇业,媒体行业的记者编辑尽管辛苦,但还没有失业。我预测这种情况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一个没有人看的杂志、没有人看的报纸,厂家仍然掏钱在上面做广告,这只是习惯的延续,很快就会改变的。在此,我也呼吁,每个靠写字为生的人,赶紧想辄转型,哪怕你再热爱这份工作,再有这方面的天赋也无济于事,这就叫生不逢时。
二、知识和人才不再值钱
人人都在讲知识经济,讲人才战略。我则认为,知识和人才未来越来越不值钱。这并非哗众取宠、故弄玄虚。大家只要想到一个概念就明白了,这个世界上值不值钱几乎完全取决于稀缺和竞争强度。亚当·斯密说空气和水是最有用的,却一文不值,而钻石看来没有任何用途,却价值连城就是这个意思。
早年,我也曾朴素地担心过,我们很多最聪明的人都到美国留学,并且不回来了,将来对中国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后来,我通过观察和实践才明白了一个道理:几乎在任何组织中,人才的稀缺都是假象,真实的情况则是由于私利、机制等原因,人才被普遍压制,这个问题在历朝历代都存在,个人潜力远没有得到发挥才是常态。
过去只有很少的人才有获得知识的机会,绝大多数人终生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这些有潜力的人既不觉得自己是人才,也理所当然没有什么机会。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几乎所有人都能获得知识,“人才”被无声无息掩埋的概率越来越小。
虽然社会整体上给智力劳动创造了很多机会,但其增长率远远满足不了人才和知识的增长,这一问题日后会越来越突出。所谓人才和知识像其它商品一样,供过于求自然会降价。
大家回想一下,现代工业管理之父泰勒干的是什么呢?就是消灭知识、经验和手艺的价值,把一切操作都变得非常简单、高效。泰勒管理方式造就了福特公司的“无脑人”,福特曾经说过,我只要一双手,你却给我带来了一个多余的脑袋。就是这个意思。
现代科技、尤其是IT行业的发展似乎扭转了“不需要脑袋”的趋势,知识工人、创新、白领成为社会的主流,并且人数众多。但是,这种趋势不会长久,人们会发现,我们很快又回到了整整一百年前的福特世纪,所谓知识和人才不再值钱。
我琢磨了很多行业,例如化工、机械、IT、生物等等。IT行业可能对智力工作的需要是最多的,因为它有惊人的多样性、分化出数不胜数的设计需求。机械也需要一部分人才和知识,但加工的比重明显很大。而化工和生物则是科学家+工人模式,很少数的人发明创造,接下来就是与手艺无关的生产和复制。比如袁隆平自己搞杂交稻就可以,其余的再多也不过就是种地,就是这个模式的写照。有人问我,儿子上大学读化学专业如何?我说,如果能成为科学家就读这个专业,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和前途。如果没有能力成为科学家就不要读这个专业,基本上没有多少意义。
那么,反过头来看看IT行业会不会无限的需要知识和人才呢?似乎这是不需要质疑的。我却不这么看。我并不假定这个行业因为超出人们的需求停止发展,因为这种假设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使这个行业还会无限发展下去,但是它对知识和人才的需求也会下降。我们看看网络上无穷无尽的免费资源就明白了,现在生产一个复杂的程序比以前做一个简单的程序要容易,原因就是免费资源,而免费资源激增的本质则是知识和人才的过剩。
最后,持续需要才能的行业就剩下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情形好比下棋,不存在“过剩”的棋艺,水涨船高。我们在中学课本中知道,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句话只是部分正确,创造人(主要指智力)有两个最重要因素,其一是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其二才是劳动。前者即使在未来社会也不太可能消失,尽管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与人之间斗争的形式有重大区别,生杀掠夺是一种斗争,勾心斗角也是一种斗争。文化因素是有很大的调节作用,但你若指望有一个没有斗争的世外桃源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斗争是我们之所以是人的成因。
[时间:2009-08-25 作者:阿甘 来源:数字出版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