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溪:金融海啸中的一丝曙光

  金融海啸已爆发接近半年,后劲的冲击依然猛烈,全球金融体系及各国经济实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前景看似晦暗,但黑暗中仍然存在一丝曙光。金融海啸带来的不只是挑战,更潜在着机遇,中国有望凭藉自身特有的优势,化「危」为「机」。香港印刷业商会理事长杨金溪先生与多位香港同业应邀出席「2009 广东印刷复制发展论坛」,杨理事长发表了题为「金融海啸中的一丝曙光」的演讲,分析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印刷业可能仍有种种机遇,盼望大家对未来保持希望,把握机会,争取更好的明天。

  前言

  金融海啸冲击全球,各地面临着种种问题,尤其是越富有的地方,遇到的困难就越大。中国的经济好比跷跷板的中间位置,处于较为稳定的水平,虽然与过往中国的发展势头相比,现在的情况并不好,但有比较才见好坏;宏观全球,中国的现况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已经是最好的了。尽管金融海啸给我们带来很多困难、冲击和破坏,但从中也为中国带来了不少潜在的机遇。因此,我们可以说,「曙光的光源就在中国」。

  内需市场:有待开发,前景广阔

  首先,从国内市场方面看,中央政府正全力推行四万亿元投资计划,推动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等建设。从表面看来,印刷业似乎未能直接受惠于这计划,但仔细想一想,其实当中已经包含了巨大的订单源头。

  这四万亿元计划的实行,主要受惠于农民工等低收入群体,由于资金数量庞大,得益的人数将会非常多。政府又积极鼓励消费,扩大内需,而该部分人群的资金,主要会用于日常生活用品的开支,例如到超级市场消费,实行储蓄的人极少。试想一下,超级市场的商品几乎没有不需要包装的。假设每人多为孩子购买一包糖,从中增加的印刷市场就极为可观了。因此,只要把这个消费市场带动起来,这四万亿元将会以杠杆效应把几十倍、几百倍的资金撬动起来;只要民众的消费能力和意欲提高,作为各种商品配套服务的印刷业,就能够从中得到非常可观的机会。

  近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大力推行「农家书屋」的建设,以中国庞大的农村数量,以及每个农村都需要一个书屋来计算,所需的书量就是印刷业发展的机会。

  此外,中国的内需印刷市场还有许多空间尚未开发。以前的商品都没有包装,或是只有随便进行包装;现时,由于民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对健康的要求亦越来越高,食品趋向进行小包的独立卫生包装,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还有不少未曾以包装形式出售的产品,需要印刷业去引导进行包装,利用创意发掘市场,创造需求,因此,国内市场还有很大空间可以开拓的。

  海外市场:中国占优势,需把握机会

  文化差异突显中国优势

  国际市场方面,一直以来,中西方拥有不同的经济、文化背景,理财观念差异较大。中国人继承了祖先留下来的法宝─懂得量入为出,大多数人都有储蓄的习惯,以备不时之需。西方国家则鼓励「花明天的钱」,超前消费,大部分企业根据估算得来的可能盈利进行贷款。银行业在金融海啸中遇上最困难的局面,资金链面临着断裂的危险,因而抓紧一切机会让资金回流,大幅收紧信贷,却令企业难以为继。不过,因为中国的企业向来都有储蓄的习惯,因此,大部分企业仍有相对充足的储备,有望熬过逆境。尽管部分企业倒闭,但情况并未如过年前估计的那么差,仍然比预期好,西方国家企业倒闭的情况比中国严重得多。

  买家减少库存 小额订单或增

  现时全世界对经济情况都有共识,就是经济不好,大家都紧张起来,不敢乱花钱,消费意欲急速下降,降低了更换新产品的频率,而西方的买家也选择尽量减少库存,不轻易下新单,保存更多现金流,导致这段时间的订单急剧减少。

  到了今年下半年,当买家的库存量快将耗尽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少急单,让我们承接生产,不过,也有可能以小批量、多次性的下订单。待经济复甦时,民众的消费、投资欲望回升,印刷业才会随之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贸易壁垒望打破 价廉物美增订单

  在金融海啸发生之前,部分西方国家的民族保护意识比较强。但早前美国国务卿希拉莉访华时表示:「美国希望中国能够继续购买美国债券,帮助美国经济重回正轨,并刺激美国对中国产品的进口。」这是一个交换条件,欧美等地区的贸易壁垒或许能够因此而打破。

  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企业为了生存发展,必须把印刷订单交予生产成本更低的地区和企业承接。这些订单或会流到中国,因为中国拥有比欧美发达国家更低的印刷成本,而印刷技术亦已追上国际水平,可以凭藉「价廉物美」的产品服务赢取这个机会。所以,我个人认为,希望还是在我们中国这边。现时的国际市场是区域性的竞争,因此,我希望业内能够尽量避免不健康的竞争,让区内同业有更多发展的机会,共渡难关。

  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今年,中国首次成为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展的主宾国,我们也应该藉此机会积极向各国宣传中国印刷业,增加他们对中国印刷的认识和了解。我们或许能够从中争取到新的订单,推动中国出版物「走出去」。

  此外,我们也不可忽视第三世界国家的需求。随着中国政府与更多第三世界国家建交,贸易往来日益密切,印刷业也应该跟随中央政府「走出去」,争取更多机会。也许第三世界国家的订单数量并不如欧美市场般可观,但潜在着巨大的市场基数,若能适当地开拓、发掘,将会为印刷业的发展带来莫大的好处。

  结语

  在金融海啸发生后,负责任的政府已经通过一系列务实的政策,为各行各业构建了一个较为宽松、有利于营商的大环境,比如最近广东省正式公布的「30 条」政策(注:详细内容已于第37 期《香港印刷》刊载),直接减轻了港澳台资企业的压力,支持行业继续发展。因此,我衷心希望,政府能够采取更强而有力的措施,为经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的困难,舒缓企业压力。同时,希望政府以宽容鼓励的政策,例如适当调整修改新《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让劳动者与企业能够寻找到平衡点,使法规政策更切合企业的生产特点,推动行业的发展和升级。

  我大胆设想,这次的金融海啸对中国印刷业在世界上的排名来说,将是一个进步的契机,因为我们拥有更持久的耐力,能够走得更远,可以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已经拥有曙光的光源,希望政府能够大力推动和支持,那么,中国印刷业要从世界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将不会是甚么难事了。

  摘自《香港印刷》2009年3月38期

[时间:2009-08-18  作者:杨金溪  来源:香港印刷]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