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图书按需印刷及其生产组织模式


  图书的按需印刷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就有人试图用激光打印机(Hewletter-PackardLaserJetIID)从事单本图书的印刷。但是,直到最近三年有关其是否具有商业价值的疑问才逐渐消除。随着科技进步,具有双面印刷功能的黑白数码印刷机的出现和数码彩色印刷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加之不少先行者的成功实践,使得图书的按需印刷再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1998年是标志图书按需印刷趋于成熟的一年,进入2000年,数家大的出版集团已经宣布建立自己的数码印刷中心,众多专业印刷厂也跃跃欲试,带动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据统计,1998年全球按需印刷图书为540亿美元,仅占整个图书出版印刷市场的5%。而这一份额在2003年预计将会达到30%。

  从目前美国及欧洲几家按需图书印刷中心来看,其主要承印的订单有来自出版社和图书经销商的脱销书、样书、再版图书的尺寸多大51/2×8in到81/2×11in之间。成书装订,以平装无线胶订为主(90%),精装图书仅为50%,其余是骑马订、打孔简装等。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图书的按需印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产组织模式:一是大规模的集中生产模式,另一种是小规模的分散生产模式。这两种经营模式主要承接批量在1000本以下的订单。

  集中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适合出版社和那些希望转入短版图书生产的专业印刷厂家。以大量的图书订单为基础,它采用每分钟100印以上的高速数码印刷机,并配备齐全的印后装订设备。它的投资一般在100万美元左右。这种集中生产模式的优点是生产手段高效齐全,可以以物美价廉的基础上满足顾客的多种需求;但是,由于图书是集中在同一地点印刷,然后再往各地配发,这使得每本图书增加的运输或邮递费用较高。在美国,每本图书的邮递费用约2美元(对那些印量极少图书,邮递费用甚至会增加更多)。

  分散生产模式

  这是许多书店或快印店拓展按需图书印刷业务的模式。顾客可以从书店的书架上选取自己喜欢的书,几分钟后就可以得到新书;顾客也可以从因特网上下订单,然后就近取书,即订即取的订单特点,使得这种生产模式不可能采用任何大型高速数码印刷机,而多采用印刷速度在每分种20-40印的中速数码印刷机和手工操作的印后装订设备。

  两种生产模式最明显的差别体现在生产效率不同带来的每本图书的印刷成本上。据调查,集中生产模式印刷一本规格6×9英寸300页的图书,批量在10本时,每本书的印刷成本约5美元。而这对分散生产模式几乎是无法达到的。难怪一位快印店主抱怨:“我仅印刷300页就需要15美元。现在你说,我除了印刷,还要作排版、印后装订,而且我也只能得到5美元(怎么行?)。”调查还发现,订单批量的大小只影响每本图书印刷成本中的50美分左右。

  其次,两种生产模式的区别还存在于人们容易忽视的生产过程中,如生产组织、组版、纸张处理、耗材管理、覆膜和其他印后工序上。鉴于众多厂家已经将每本书耗材成本降到了2美元(有些甚至接近1美元),加上其他费用(员工工资、房租和设备折旧),结论是在5美元的成本条件下,生产的规模越小利润率将越低。

[时间:2001-11-20  作者:江苏印刷信息  来源:江苏印刷信息2001第9期]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