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央党校新闻出版署分校2001年春季班学员,今年5月中旬,先后参观调研了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广东)有限公司(简称“中华商务”)、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利丰雅高”)等单位。
一、基本情况
“中华商务“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的全资附属机构,于1995年注册成立。利丰雅高印刷集团有限公司始创于1960年,为香港联交所之上市公司。利丰雅高印刷(深圳)有限公司是集团经过精心策划,于1992年在深圳注资成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总投资1500万美元。通过多年来的努力,两家公司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两家公司成功的经验主要有
1.以质量管理为中心,提高管理水平。
中华商务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确立了“以客为尊,以质取胜”的质量方针,在公司内部,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质量管理制度。多年来,公司的决策层和广大员工,对于不断以科学的管理方式强化企业管理付出了很多的心血,全面推行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于1999年1月(此时公司投产还不到两年),取得了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并同时获得CNACR和UKAS双证。同时,正逐步推广“全面优质管理”的管理模式。该公司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国内一流水平,不少产品获广东省书刊产品印制质量检测优质产品。利丰雅高也一贯注重产品质量,曾连续五年被评为“香港最佳英文书籍印刷奖”。
2.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相结合,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华商务根据市场的变化、印刷技术地发展趋势,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目前,公司拥有各种先进制版、印刷及装订设备数十台套,其中包括德国罗兰全开四色胶印机、海德堡对开四色和五色机,各种精装、平装、骑马订装联动生产线多条,以及各种票据、存折印刷设备。该公司不断追逐世界最先进的印刷技术,近两年先后引进海德堡M-600A24八色商业轮转机3台(其中两台已投入生产),是属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高速轮转机之一。是在香港和中国内陆都是最先引进这种机型的厂家。利丰雅高经过数年发展,现已成为集团主要生产基地,拥有近20部海德堡、罗兰、三菱平版印刷机,2部罗兰8色商业轮转机以及上百部装订设备,每天可处理6万册精装书和20万本高档期刊的印刷装订。产品现已外销美、英、法、加拿大、日本等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年产各类印刷品二千余万册。公司把握住印刷技术脉搏,与当今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发展,近年来,先后筹巨资分次购置了大量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印刷设备,其中包括国内目前最先进的德国产“罗兰”大型商业滚筒式印刷机。
3.保持良好的客户关系。
中华商务为了开拓业务,先后在上海、北京、广东等地设立了办事处。员工们以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印制了大量精美产品。质量之美受到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好评,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他们为客户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与客户的合作关系日益巩固。利丰雅高有近60%的全彩色杂志的固定客户是来自中国大陆地区。近年保持以每月2-4本的业务量递增。然而这些业务只占公司业务总量的45%,余下的55%是承印海外精装图书。公司的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25%。
4.追求一流的企业文化。
多年来,中华商务创造了许多的“最好”、“最佳”和“第一”,她的最坚强的基石就是追求一流的企业精神和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公司的企业文化集中表现在她对人的影响力上。中华商务建立企业文化的对象是人,是凝聚人和开发人,凝集人的力量,开发人的潜能。中华商务建立企业文化的目标是追求“第一流的品质。第一流的服务,第一流的管理,第一流的效益”和落实对客户“印刷服务,一步到位”的承诺。利丰雅高也积极倡导“敬业、协作、服务”的企业精神,造就出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和业务骨干,使各类人才与公司共同发展。
5.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华商务、利丰雅高公司都非常注重加强现场管理,从领导层仡至每一个职工,都把企业内部环境-常常被人忽视的工作看得十分重要,把它作为塑造企业形象的大事来抓。在整治内部环境上下了很大功夫,建立了一整套规程,保证了内部完善的持续性。当我们走进两家公司的时候,看到的是内环境整洁,物料、半成品和成品存放规范,生产秩序良好,员工紧张有序地工作。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极为美好的印象。
三、从中华商务、利丰雅高公司成功经验引出的思考
中华商务和利丰雅高的实践,对加强我国国有印刷企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参考价值。我以为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管理正面临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转变,必须加快这一进程。
中华商务和利丰雅高的成功经验,集中到一点来说:就是一切“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一切以市场为导向。我们的国有印刷企业最根本的差距就在这里。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国有印刷企业总体上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不断增强,但也确有不少企业对市场竞争还很不适应。或经营观念落后,缺乏创新意识,缺乏进入市场的勇气和办法;或管理不严,劳动纪律、工艺纪律松驰,职工素质极待提高;或领导体制权责不清,决策水平低,缺乏监督和自我约束机制;或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落后;或技术落后,产品结构不适销;或资产负债率高,资金周转不灵。这些严重不适应市场的弊病的存在致使一些企业因此陷入困境。然而,管理落后的另一面则是向管理要效益的潜力很大,市场拓展的空间很大。
当前,在市场体制逐步取代计划体制、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对外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优胜劣汰作用逐步强化,特别是面监加入WTO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真正走向市场正早已成为现实。这样的形势要求企业的管理必须向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管理转变。
(1)树立新观念。观念落后是管理落后的重要根源,企业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办企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市场,用户是企业的食食父母。企业的兴旺,在于市场的青睐,企业的成败,在于用户的确认还是否决,因此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活动的前提在于对市场的判断,企业的业绩最终通过市场竞争来体现。转向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要把市场作为企业一切活动的中心;追求长远、持续的效益,避免可能的风险是企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没有效益的项目不能投资,亏本的产品不能生产;国有企业的摒弃面对政府“等、靠、要”的旧观念,克服“懒、散、软”的惰性,树立追求卓越,开拓创新的观念;将生产经营与资产(本)经营、实物形态与价值形态、有形资产与开形资产并重,克服重生产经营,轻资本经营,重实物形态,轻价值形态,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错误观念;以及树立以人为本,诚实可信,依法经营的观念等等。
(2)最根本的是转变企业经营机制。转变机制是企业求生的惟一希望,不彻底转变机制的企业必死无疑。所谓企业经营机制是企业经营观念、组织体制、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的综合。转变经营机制,就是要使我们的企业真正成为自主自立、走向市场、自负盈亏、适应市场、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形成以市场为中心,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形成掌握市场信息准确及时、决策程序科学、追求效益、避免风险的决策机制;形成跟踪市场迅速调整产品,营销策略灵活,对用户服务周到的市场反应机制;形成适时调整产品结构、资本结构和组织结构,不断优化配置生产要素的机制;形成既调动经营者和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又规范各自行为,依法从严治厂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能够面向市场和未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开拓发展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形成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加快这一进程已是当务之急,决不能再等闲视之。当然机制创新需要体制创新,体制创新是机制创新不可缺少的重要前提。
2.强化基础管理是企业急待炼好的内功。完成面向市场经济的企业管理的转变,还要以扎实的基础管理来支持。然而基础管理薄弱是目前国有印刷企业几乎普通存在的缺憾。要尽快抓好基础管理,我以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抓好全面质量管理。产品质量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企业要把质量管理做为集约经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质量振兴纲要》,迅速扭转质量管理不严、产品质量不高、不良品损失严重的状况。企业要以用户满意为最终目的去制定质量管理的方针和目标,抓好从产品开发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健全各级质量责任制度,实行质量否决,深入开展群众质量管理活动,提高职工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提高产品和工作质量,争创优质产品和名牌产品。要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不生产和销售没有标准或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产品。要积极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特别要正确理解和落实“八项质量管理原则”。ISO9000系列标准是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企业要创造条件积极贯彻,根据系列标准的要求,调整、充实、完善企业的质量体系,努力达到ISO9000系列标准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争取通过国内或国际认证机构的认证。
(2)加强技术进步的管理。一些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效益不高,造成了严重后果。要根据市场需求、国家产业政策、技术发展趋势和本企业的优势,以投入产出效益为原则,通过科学论证,选好技改项目。投资风险是企业经营中最大的风险,要防止盲目扩大规模或低水平重复引进、重复建设。要加强技术改造的市场研究,提高成功效率。有的企业在上项目时“拍脑袋”、“赶浪头”,没有经过细致的市场分析和投资分析,不从企业的自身优势、特点和可能性出发,缺乏长远眼光。市场和地业技术信息的收集、分析不足,一些重大投资方案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以致投资效益差,造成企业资产的浪费。对于资金十分短缺的国有印刷企业来说,上述现象却时有发生,这不能不说是技术管理中的重大不足。
(3)加强营销管理,积极开拓市场。企业要把市场作为生产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树立用户至上的市场营销观念,面向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占领市场。市场是企业投身竞争的第一线,企业的各项工作都应服从和服务于提高市场竞争力。营销是许多企业在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特别书刊印刷企业,由于长期存在的“坐等”习气和靠政府行政手段获取大量印刷业务的保护政策的影响,无论从营销观念、营销手段,还是在营销队伍的建设上,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企业要敢于将已出台的有关加强营销的政策,用足用够,同时要建立灵敏的信息网络,加强对用户和市场的调查与预测,要分析市场动态、了解竞争对手、选准目标市场、搞好市场定位,研究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经营战略和营销策略,采取合法的促销手段扩大市场;要加经营销网络的管理,建立稳定的客户网络;要全心全意替客户着想,满足客户的要求;要加强营销力量,培养高级专业营销人才,强化对营销队伍的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企业信誉。中华商务和利丰雅高的营销网络遍布国内及其世界各地,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4)强化制度管理,优化管理系统。企业对市场的灵活应变能力,来源于企业对内部各环节的控制能力,这就要对生产、经营的行为有规章、有监督、有奖惩,坚持不懈抓基础工作,健全和完善各项规间制度,彻底改变无章可循、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现象;建立各级、各个环节的严格 责任制度,加强考核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人负责;抓好各项工厂标准的建设,以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建立健全包括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质量标准在内的标准化体系。
企业管理中领导人的随意性,与现代企业要求的制化管理是根本矛盾。从本质上说,这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封建家长意识在企业管理上的出表现,是极待解决的原则问题。“A管理模式”是对国际社会普遍采用的行政管理方法的总结,我们的印刷企业应当学习和研究。
(5)优化现场管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两个基本环节-市场与现场。要坚持外抓市场,内抓现场。抓现场管理,要在注重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定置管理、不良产品管理、设备管理、在制品管理的改进和加强。现场管理差的企业,一定要从严格工艺纪律、劳动纪律入手,彻底改善生产秩序和作业环境。要继续围绕提高质量、降低消、安全生产、提高效益的目标,通过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实现生产线的整体优化。使生产现场做到“环境整洁、纪律严明、物流有序、设备良好、信息准确、生产均衡”。中华商务实行的“5S”管理法,也是值得学习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6)培育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整体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价值标准、管理哲学、企业精神、经营理念、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明生产、文化生活等。企业文化建设既要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发挥职工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要使每个人充分发挥其潜能,就必须要有一定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相互激励的文化氛围。中华商务和利丰雅高一直坚持的信条是:以事业来凝聚人,以创新来吸引人,以爱心来团结人,以机制来稳定人。企业只有结合生产经营的特点,培育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使企业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企业的目标就大限度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焕发职工的献身精神,使企业立于不败。
[时间:2001-11-06 作者:章红 来源:中国印刷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