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参数分类


第四节 质量参数分类


一、印刷图像的非信息面



  印刷品的表面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两部分:信息表面和非信息表面。在评价这两种表面时所用的评判依据也不同,将这两种表面分开处理,会使问题讨论得更清楚、更富建设性。

  印刷品的信息面包含印刷品要表达的信息或图像,非信息面通常形成一个背景,借助于反差或期望的气氛衬托信息面。

  印刷品的非信息面又可分为三种:未被印刷的纸面(或其它末被印刷的承印表面)、实地印刷面或均匀的网目调面。非信息面的一般特点是整个区域外观均匀。对非信息面的评价,一般是根据它跟原稿的接近程度和整个非信息面的一致程度。

  表6-1表明了影响非信息面质量高低的因素。主要包括漫反射性质、在整个非信息面上漫反射的一致性、光谱分布或色彩。镜面反射和光泽也是很重要的,但透明度和不透明度只影响纸张本身,纹理主要与表面的平整性和几何凹凸有关。

  表6-1 影响印刷品非信息质量的参数




影响质量的参数 是否影响
特性 对非信息面产生的影响 纸面 实地 网目调
漫反射 亮度成密度
色彩成光谱分布
密度的一致性
镜面反射 光泽
光泽的一致性
组织结构 不透明度
透明度
纹理 表面粗糙度
浮凸模式
微观质量 网点覆盖率
分辨力
密度值


  对于这些性质主要从两个方面考虑,对于反射密度和光泽主要考虑它们的平均值、在整个非信息面分布的偏差和纹理的影响。另外还要考虑这些性质的主观和客观评价问题。印刷图像质量评价的根本标准是视觉评价,是眼睛在印刷品上实际感受到的东西。因为这种观察得到的结果具有主观和非量化的特点,技术上总致力于有关物理性质的测量,以便建立客观量化的物理评价方法。因此,就许多外观特性而言,往往是从视觉观测和物理测量两方面入手。

二、评判图像优度的依据



  研究质量的根本目标主要是决定样本“好”的程度,即评定印刷质量的“优度”。评价的依据一般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用作评价的标准是理想的,以最好的印刷品为比较基准,对光泽度的一致性,在印刷品中没有跳跃就属于这种质量评价方法。第二种情况是把产品要达到的目标作为鉴别的依据,这个目标可能是一个打样样张或原始的线条原槁,这时对质量的评判主要从偏差大小着眼。第三种情况是从美学角度考虑,即印刷品对观察者感染力的大小,这种情况主要侧重于对印刷成品的评价,并不侧重于拿原稿进行比较。总而言之,在印刷品质量评判中,目标必须十分清楚。

三、印刷图像的信息面



  印刷图像信息面的功能是传送印刷品所要表达的信息,它们通常要跟背景部分形成反差对比。信息面可能是线条图像,也可能是单色网目调图像和多色网目调图像,文字和城画原稿再现的图像都属于线条图像,它是通过图像信息面的形状和布局传送图像信息。这种图像通常是具有足够高的色彩强度而没有层次,一般希望它跟背景形成清楚的反差对比。在图像信息面,以前叙述过的与非信息面有关的质量参数仍然是适用的,但图像的形状、边缘反差对线条图像质量具有特殊意义,线条图像独特的质量参数见表6-2。

  在印刷品上传递信息的第二种方法是利用网目调密度等级产生图像。网目调印刷品应当具有一个好的“均匀网目调”所应有的特性及预期的密度分布,以便达到图像的预期效果。对这种印刷图像有影响的质量参数列于表6-3。

  这种印刷品能够通过细节的表达传递一个场景、物体或人物的大量信息。

  这种图像的信息量很大,即使主观印象很快地传给观察者,客观地评价印刷品质量也是很困难的。表6-3所列的内容很简短,不要误认为其评价是容易的。

  第三种方法除了密度等级外,还利用色彩变化传递更多的信息。这种能力是通过叠印几种不同色彩的网目调图像获得的。用三原色油墨可以获得满意的印刷色彩,用黑墨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得到更好的质量。这类印刷品的质量参数比前几种要复杂得多,多色网目调印刷品质量参数粗略地列在表6-4中。这类印刷品涉及到复杂得多的色彩平衡等问题。

  这些都不过是评价印刷品质量时涉及到的主要参数的粗略轮廓,在具体实施检测和控制的时候,在这些参数下边还包含着更具体的参数和指标。印刷品质量分析和其它术语还面临着许多有趣和复杂的问题。

  表6-2 文字及线条图像的印刷质量参数




图像质量参数 包括的内容
图像形状质量 几何尺寸偏差
几何形状失真
缺损及断线
细节的分辨力
套准正确性
反射率或密度 图像的
背景的
边缘的分辨力 清晰度
平滑度和直线度
凹凸的影响 文字印刷的印痕
有意加高的图像


  

  表6-3 单色网目调印刷质量参数




质量参数 包括的内容
调值 每个部位的密度

色彩
细节的清晰度 特别在暗调和高光部位
缺陷 脱印
网点变形


  表6-4 多色网目调的印刷质量参数




质量参数 括的内容
阶调和色彩 每个位置的色彩
灰平衡
每个位置的密度
网点叠印效果 套准
龟纹
细节的清晰度 特别在暗调和亮调

[时间:2001-11-05  作者:刘世昌  来源:《印刷品质量质检测与控制》·第六章 印刷图像质量评判]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