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缺失 质问印刷低质谁之过

  提高印刷质量,避免恶性竞争,这对于印刷企业的健康发展,并最终形成一个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对于主管部门如何让质量意识深入人心,贯彻执行起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一直以来走精品印刷之路,我们往往把更多的关注焦点集中在印刷企业的身上,要求企业有良好的管理制度,优良的设备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但作为整个印刷产业链的最终加工产品,实现精品印刷实际上更需要印刷链上游出版商对质量的高度重视。如果出版商只为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一味压低印刷工价,在当前这个买方市场,印刷企业也只能无奈接受,而在有限的成本下其结果必然是导致大量质量不合格的书刊流入市场。

  而印刷工价标准的出台也正是印刷协会为平衡各方利益实现最终精品印刷的一个折中方案,对于印刷工价的调整,这是协会插手市场经济,对自由竞争下印刷市场的一次监管。从这次金融危机中恰恰反映出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因为现在的市场经济并不完善,放任不管完全交由市场来运作是危险的,但印刷协会毕竟不是政府机构,力量有限,这份印刷工价准备也难以强制各方认真执行,所以其最终的结果恐怕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监督出版单位强迫他们重视印刷质量?笔者就此问题曾经同行业内的某资深人士有过交流,他告诉笔者印刷品特别是书刊印刷的印制质量,我们存在着国家标准,也有印制质量监测中心,但对于监测出来不合格的产品谁来管?对于流入市场的印制不合格的书刊谁来惩罚相关出版社?

  我们知道对于不合格的家电不合格是不能流入市场的,进入市场的话企业需要负责任,但是书就不是这样,虽然不合格的书不会导致人死亡,但她担负着文化和知识传播的作用,应该有监管部门对不合格的书籍进行打击,现在我们有人在监管图书的内容,传播反动、不健康内容的图书,相关出版社会受到惩处,但印制质量不合格怎么办?

  显然这是相关部门监管的缺失!虽然存在着相关的标准和法规但监管却是空白,如果我们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严格要求出版社,如果出版社流入市场的书有多少不合格,我们调查出来,严惩出版社,这样出版社就会提高印刷工价,追求高质量的书籍。

  全国的各个省都有检测中心,但从整个行业来说对印刷质量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出版社对印刷质量更不就不关心。出版社也是媒体,媒体就应该把印制质量当做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时间:2009-07-20  作者:李亚星   来源:慧聪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