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迎来WTO和信息技术时代


  随着中国加入WTO日期的临近以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中国出版业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在分析加入WTO与信息技术给出版产业带来的冲击时,分析一下出版产业所面临的一些问题,看一看我们与出版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差距,会使我们有一个比较清醒的头脑。

  毋庸置疑,几十年来我国出版业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中是功不可没的,尤其是随着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辽宁出版集团等大型出版集团的建立,我们具备了和国外出版企业一定的竞争实力。然而,与欧美等出版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出版产业无论在观念、体制、规模、运营方式,还是在利润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综观我国出版产业,凸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出版格局还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目前各省不仅几乎都有人民社、文艺社、少儿社、科技社等专业出版社,而且规模几近相同,体制基本一致,出版范围则完全相同,这种明显带有人为分割痕迹的出版资源与市场专业分工,在计划经济时代本无可厚非,而在市场经济面前则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弊端。不仅容易造成重复生产、资源浪费,而且容易形成彼此之间相互倾轧、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恶意竞争局面。

  信息观念淡漠,游离开国际大出版环境之外。以前的出版理念比较单一,受社会生活的影响比较少,而现在的图书出版受多种信息的冲击与影响,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连。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对出版产业的信息收集、新出版资源的开发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我们目前的出版情况基本还是基袭传统,还是按照传统的思维模式在运作市场,目光仅限于国内市场,甚至一省市场,对世界图书市场、信息的最新资讯了解、研究都很欠缺,明显滞后于国际图书市场的变化。

  出版理念滞后,包装模式际旧。虽然有些出版社已经开始注重图书的视觉冲击力,但更多的出版社更多注重的是图书的实用性,在编排上既不讲艺术,也不讲究审美效果,图书的整体包装乏善可陈,难以满足现代读者对图书的多层次审美需求。

  出版跟着感觉走,既不注重培养作者,也不注重培养读者,对新一代读者的阅读心理与价值取向缺乏必要的了解。目前,许多出版社还没有把选题策划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所策划的选题想当然的因素、盲目的成分很多,不了解新一代阅读群体的审美观与价值观,所策划的选题与图书市场背道而驰,如此,便出现了出版资源不断浪费、库存积压日趋严重、企业效益越来越差等现象。此外,许多出版社的市场意识还十分淡漠,既没有强大的作者队伍,也不注重目标市场即读者的培养,在选题方面往往具有较强的跟风意识,很少对图书市场做比较全面科学的考察与预测。

  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问题与困难还没有化解,而加入WTO与信息技术又使国内出版产业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

  出版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随着新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出版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已经具备了生存的物质基础。电子图书虽然还没有成功为出版与阅读潮流,在一定的时间内也不会取代纸质图书,但它的发展潜力却是不容忽视的。

  国内出版业将经历一次“洗脑内暴”。加入WTO之后,图书市场虽然会受到政府的一定保护,但国外出版资源的涌入,并以各种方式参与国内图书市场的竞争却是毋庸置疑的,其利弊虽然还无法预测,但所给予国内出版行业的冲击,尤其是在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等方面将是巨大的。这种冲击的结果,将会使国内出版行业发生裂变,走向两极分化。

  人才的流失与匮乏。加入WTO之后,国外出版企业要想在中国发展,便面临着人才本地化问题。国外出版行业先进的经营模式、优厚的待遇、合理的用人机制,势必会吸引一些懂得国内市场运作方式,并有一定的出版经验的优秀人才的加入。目前,具有先进的出版理念并懂得市场运作方式的人才的相对匮乏,已经成为一些出版社发展的瓶颈,如果再流失,将使一些出版社的日子举步维艰,更加缺乏市场应变能力。

  新旧问题堆积在一起,使中国出版产业走到了发展、改革的关键时刻。面对困难,面对挑战,面对新的机遇,国内出版产业,谁能先行更新观念、更新技术、更新机制、更新管理,谁便能抢得市场先机。具体地说,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寻求对策:

  改变现有的用人机,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现代出版企业。严格地说,我们的出版企业还不是完全意义的现代出版企业,还停留在小作坊阶段,还有许多计划经济的痕迹。如用人机制缺乏灵活性、论资排辈现象还十分明显,那些懂出版、懂市场的一线编辑很难进入社里的决策层,等等,不一而足。打破传统观念,激活用人机制,这是出版社寻求发展的先决条件。

  树立全球选题理念,图书包装、设计与世界接轨。一些成功的选题个案,已经证明选题具有全球特征,如《穷爸爸 富爸爸》系列,该书在国内、国外图书市场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这就要求优秀的选题策划人员要具有全球观念,把眼光放得远些。包装设计更是如此,我们的图书只注重内容,而忽视包装,不注重图书的审美效果,严重地束缚了图书的传播与流通。

  选题内容要有时代感,操作要市场化。最近一两年一些出版社图书之所以积压,不是市场不行,而是选题却没有发生变化所致。选题操作的市场化更是当务之争,只有按市场规律运作的选题,才有可能成为畅销图书,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目前,国内的出版社大都是纯粹意义上的图书出版社。这种情况,便容易造成一旦图书市场不景气,或选题策划失当,经营便会陷入困境的局面。改变这种经营格局,向多元化经营方向发展,逐渐建立起具有现代意义的出版企业集团,应该是每一位有头脑的经营者思考的战略。

[时间:2001-10-30  作者:张树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9第2701期]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