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出版:“热”推动与“冷”思考

      全媒体出版引发出一场怎样的革命? 
      怎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  
      全媒体出版是否赢利以及怎样赢利? 

       实现价值最大化 
          
      “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还没有为广大的读者所了解,在出版业的认识也有待深化。”中国编辑学会会长桂晓风鲜明地指出。在他看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文化产品传播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手段、载体与途径,而其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传播功能的延长和扩大,更是革命性的变化。“全媒体出版意味着除了依靠纸质出版,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以及手机、手持阅读器等各种移动终端,使阅读进一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为广大受众提供最便利、最有效的服务。”桂晓风说。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则将全媒体出版概括为:一种内容,多种媒体,多种渠道,同步出版。童之磊指出,这简单的16个字背后意味着对于传统的冲击。全媒体出版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得任何内容,而这种通过最密集的信息发布、最有效的全媒体整合营销,将带来信息传播的广泛化与版权价值的最大化。 
          
      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潘凯雄看来,全媒体出版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和革命。“传播速度快、覆盖空间广、开放性强,互动性和参与度高等使得数字媒介完全不同于原来的传统媒介,这也决定了全媒体出版必然要引发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潘凯雄说。

      仍依附于传统出版
         
      今天的全媒体出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据童之磊介绍,目前全媒体出版已成为中文在线的一个清晰有效的模式,该公司先后运作了《非诚勿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等作品的全媒体出版。
       
      业内人士称,目前的全媒体出版还处于起步阶段,仍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潘凯雄指出,目前全媒体出版案例的一个共性是,其纸质出版相对独立。如果没有全媒体出版,依然可以期待这些书在原来传统出版领域里畅销。目前全媒体所发挥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传播,数字媒介只是一种传播工具和方式,纸质出版和数字出版只是一种内容的平移和传播工具的丰富。
          
      潘凯雄认为,未来的全媒体出版绝不仅仅是现在这样一种内容的平移,而是针对数字媒介的特性,在原有内容资源的基础上为其量身制作出一些新的文体。“互联网、手持阅读器、手机阅读平台固然有一些共性,但是同时又有各自的独特性及核心竞争力,同样的内容不可能同时适用于3种媒体,必须要有与其特性相适应的文体。只有当这种新的文体产生之后,完整意义上的全媒体出版时代才会到来。”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称,在中文在线的产品里已经有了不同的媒体、载体同时出版、同时营销、同时获取回报的实践,但整个全媒体出版还在萌芽状态。现在呈现出的技术路线还是零散的,带有很强的传统痕迹,仍没有整合。

      赢利模式尚不清晰 

      作为国内首部全媒体出版作品《非诚勿扰》的操盘手之一,长江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黎波对于这一新兴的出版模式感慨良多。 
          
      “尽管目前网络出版还没有成熟的赢利模式,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一方面是技术发展的速度非常快,另一方面,新一代人群的消费习惯逐步形成,网络阅读、手机阅读已经成为14岁~22岁读者的普遍消费方式。因此,不注重新媒体、不重视未来的终端,肯定要走在后面。”黎波同时提出,传统出版应积极介入到网络出版及全媒体出版之中。 
          
      而如何利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利用中国手机用户的规模优势,去解决传统出版行业面临的挑战,去解决数字出版的盗版和赢利问题,去寻求新的增长点和新的增长模式,也成为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们正在着力探索的问题。“手机阅读在低的编辑成本下,可以开拓新的‘蓝海’。”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总编傅晨舟指出,“手机阅读能比较有效地应对传统出版业和数字出版所面临的挑战,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我们也希望依托6亿多的手机用户及巨大的空间,助力出版产业升级,做加法、乘法。”

[时间:2009-07-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