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书封面烫印加工

第四节 精装书封面烫印加工



  精装书封面(即书封壳)的烫印加工,是精装书封装饰加工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精装书的外观质量。烫印,指根据要求在书封壳的面部和背部用热压方法烫上各种颜色、材料的文字、图案等,或不用烫料直接烫压出凸凹不平的字迹图案等。即通过温度、时间、压力将所需要的文字、图案等印在书封壳表面的工艺加工。

  精装的烫印工艺,是书刊装订的一种装饰加工。它是根据封面设计者按书刊的品级(价值)、出版者要求及书刊内容来确定加工方案的。操作时按加工方案进行各式各样的烫印装饰。一般的精装书刊封面,所烫印的方式是比较简单的,书封壳上只烫印书名、出版者(或作者),稍讲究些的要烫印一些花纹图案,或再用各种颜色的烫料搭配、套烫在书封壳的表面。

一、烫印加工形式



  烫印加工形式有多种,分别烫印在不同的加工物上,并根据出版者要求选择其中一种。

  1.单一种烫料形式。指在书封壳表面用一种烫料且烫一次就完成的烫印形式。这种烫印形式是在有烫料烫印加工中最简单的一种。

  2.无烫料形式。指仅用烫版凸凹不平的图文,不使用任何烫印材料,直接在封面上烫压图文痕迹的形式。这种烫印形式还称压烫火印或压痕的加工。

  3.混合烫印形式。旨在一个封壳面上既用烫料烫印,又用烫版压印痕的加工。混合烫印形式,特别是有凹版版压凸的混合烫印形式,操作难度大,必须有较高的烫印技术才可完成。

  4.多种烫印形式。指一个书封壳表面上烫印两种以上不同的烫印材料的加工形式。如在同一书封表面既烫电化铝箔又烫色箔或多种不同颜色的铝箔或色箔。由于烫印材料种类的不同,烫印时所需压力、温度、时间也不同,有时一种烫料或一一种颜色就要烫印一次,有的书封壳要经过十几次的烫印才可完成,所以要求技术性很高。

  5.套烫。指在同一烫迹上再进行装饰的烫印形式。如突出字迹的主体感或突出图文的艺术性,在文字的边缘再进行烫印的加工。这种加工形式如同印彩色版的套印,要求准确、无误差,才能达到套烫的理想效果。

二、烫印操作过程及要求



  烫印操作,无论是选择哪种烫印形式和方法,或采用哪种烫印机,其烫印工作过程和要求是基本相同的,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1.烫印前的准备工作。烫印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指各种烫料、粘料及版材选择制作和上版等操作。准备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烫印工作的顺利与否及质量的优劣,因此是一项很重要、细致的工作。

  (1)烫料的准备。烫印所用材料有各色电化铝(以金黄色为主)、各种色片、色箔、赤金银箔等多种。常用的烫料是电化铝和色箔,因为电化铝耐热、耐磨、使用方便,可代替金银箔进行烫印,由于电化铝的成品包装是卷筒状的,因此便于自动连续操作使用,是一种很受欢迎的烫印材料。

  电化铝在使用前,要根据所烫印的面积、字迹图案的尺寸规格,将大卷的电化铝分切成所需的规格或幅面,以便分别在手动式或半自动式烫印机上使用。

  色箔与电化铝的包装相同,也是卷筒状,使用方法也相同。

  色片烫料的使用均是手工上料形式,因此在操作时需将大幅面的色片裁切成所需烫印的幅面规格即可。

  各种烫料在裁切时都要注意掌握裁份,既要留有余地又不浪费材料。

  (2)粘料的准备。常用的烫印粘料有两种,即粘料粉和粘料液,作用是增强烫料与书封壳表面的联结力。粘料粉是事先配制好的,可直接擦抹在烫印位置的书封壳表面。粘料液一般均由工厂自己调制,主要材料和配制方法是:漆片投入到酒精溶液内,经浸泡溶解后使用。一般配料比例为:一斤酒精加入2-4两漆片(或漆皮),溶解后的效果应是既保持颜色的最低限度(即漆片的色深度),又能擦抹顺利即可。特别是当封面颜色较浅时更应注意,不要因漆片色深(即酒精量少漆片量多)而影响书封面的外观质量。

  (3)制版。烫印的制版,指所烫印字迹和图案的烫版制作。烫版材料一般有铜版和锌板两种,其中使用铜版较多,因为铜版耐热性强、性质适中,烫印效果比其它版材好。

  制版时可直接将所烫印的字迹和图案粘牢在平板上,或经照相制版将原稿翻在铜版上,并在制好的版面上将多余的棱角毛剌等不需要部分(即影响烫面效果的)腐蚀掉,达到版面光滑、平整、图案清晰。烫印版面分凹面版和凸面版两种,凹版,即经烫印后的书封表面图案(或字迹)是凸出的,富有立体感,常用于花纹图案、人物等无烫料形式,少部分用于字迹有烫料形式,便于衬托使其凸出表面;凸版,即烫印后的字迹和图案凹进在书封壳表面的烫印,常用于有烫料的烫印形式,经烫版压印后图文被粘压在封面凹进部分,可以保持其牢固不易磨损。

  2.上版操作。上版,即将制好的铜或锌版牢固地粘在上平板上和将下规矩板调定妥当的工作过程。

  上版前首先要详细检查与核对原稿,是否一致合格。版面的光洁度、平整度是否一致。与加工方案核对书名、册卷有无差错、烫印方式有无问题等,检查核对无误方可开始上版。上版的方法多种多样,可根据要求采用其中的一种。一般的烫印机在上版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步定位,试烫无误后再做第二步的紧固粘牢定位,第二步定位后才可进行正常生产。

  (1)上封面烫版操作与要求。上封面烫版,指烫印书壳表面部分的烫版。操作时,先将一张相当于180g/m2左右的白色胶版纸的表面的带有油性的光滑面磨掉,裁切成书封壳全幅面的1/2。然后按印样尺寸画在上面,再用砂纸打掉铜版背面一层腐蚀剂并涂抹上粘剂,按照白纸尺寸位置粘好粘平,同时在下版上(机器的底台板上)先粘三块(长为30-50mm、宽为15mm左右)厚度相当于所加工书封壳纸板厚的规矩板(天头一块、前面两块)。将粘好铜版的反面白纸朝上铜版字朝下地放在书封面的适当位置摆齐,天头地脚各距离要符合版面设计要求。在反面白纸上涂一层粘着力较强的胶粘剂后连同书封壳一起平稳地放入底台上面的三块规矩板内,经上台板轻轻地下压与烫版反面白纸上的胶粘剂接触并粘连后,烫版被粘贴在上台板上(上台板的温度一般为40℃左右)。下板上面可粘垫一层薄纸板,面积与烫印版相同,这样可防止烫版与底台板面直接接触而受损坏。再依封壳的厚度,增加规矩板条的厚度,同时在规矩板条上面可粘一条带有弹性的钢片,使贮(续)壳时操作方便。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的压烫后,上版的各规矩做完后便可试烫。

  操作进要求:粘版的胶粘剂粘着力要强,各版之间要相互粘牢,不可有任何间隙起翘等;烫版的各间距(两块版之间或与书封四边的距离)要符合书刊幅面和版面设计的要求,不可歪斜或超出规定要求;烫版与下底台铁板之间的粘结纸板厚度一般为0.5mm,薄厚要一致,不能因纸板粘结不好而影响烫印的效果;下规矩板的位置要整齐不歪斜,天头边与前口边保持垂直,规矩板厚度要低于所烫书封壳厚度的0.3mm左右。

  (2)上圆背腰部版。烫圆背腰部的字迹和图案时,采用以中径宽为规矩的上版法。操作时,先将一块厚纸板切成与中径纸板同宽,与书壳同长的尺寸,用胶粘剂粘在底台适宜的位置。再用一张白纸裁切成同样尺寸后,取竖向画一条垂直中心线,按其规格把版粘在白纸上,准确地反放在底台上的圆背纸板上,在背面涂胶粘剂后热压(温度保持在20℃-40℃之间),粘牢为止。

  操作时要求:圆背纸板宽度要一致,不得一端宽一端窄,长度要与纸板长相等或大于纸板长度,但不能小于纸板的长;烫背字要居中,不得歪斜或偏左、偏右;规矩底板(即圆背纸板)要粘牢,不得移动;上版后要保证烫印的字迹工整,版框直正等。

  (3)上方背腰部版。烫印方背腰部的字迹和图案时,由于方背精装书的背部经套合加工后是齐整地露在外面的,因此要求烫印时的规格及尺寸比例的精确度要比圆背更加严格,即烫完后的字迹一定要居中,不允许有一点歪斜。

  为了保证方背的烫印质量,在上版时,采取用中缝铅条为规矩的上版方法。操作时,用150g/m2胶版或铜版白纸,裁切成与中径纸板同样规格的白纸条,竖向对折后打开取中心线,将擦掉腐蚀剂的烫版背面涂上胶粘剂。按版面规格要求粘在白纸条的中心线上,然后将白纸条翻过来放齐在底板粘好的中径纸板上,并将其背面涂胶后使上版慢慢下降,把定好规格的白纸条,连同白纸条下的烫版一起经加热粘合在上版下面。待烫版粘齐粘牢合格后,再用相当于中缝宽的两个铅条,齐中径纸板两边靠紧靠齐,粘平粘牢,铅条的高度以不碰上面烫版为宜。并在天头或地脚的一端粘一挡规以便操作时使用。方背腰部的烫版上好后,要先试烫一两个检查核对样张,无误才可开始正常的加工。

  (4)压烫火印的上版。压烫火印的上版,指无烫料只压烫火印的上版操作。这种上版方法与以上几种基本相同,但压烫火印的烫版,一般是凹面版,经上版烫印后图案是凸出在书封壳上的,因此烫版的版面要干净整洁,多余的棱角要修掉,以保证烫面的质量。

  烫印的上版基本包括以上几种,无论是上哪一种版,都要使上下版面平齐,有不平齐处应予修正,以避免造成版面破损或烫印的图文虚实不一致等现象。如果因大批量的烫印或其它等原因需在中途更换新的烫版时,必须严格检查新烫版所烫印的质量规格是否与样张或已加工好的产品规格一致,无误后才可进行加工。

  上方背腰部版与上压烫火印版的操作要求与以上两种上版要求基本相同。

  (5)烫样定位。烫版及规矩板上好后,将温度调到所需数字,压力调好,用废书封壳根据时间长短的要求先 烫一两个样子,检查与原样的规格是否一致符合标准,如深度是否合适,烫面有无深浅不均等现象。当发现所烫样张有某一项不合格时,要先分析并找出原因是在上版还是底板,然后进行调整。

  一切调整完毕,烫样数个并符合标准后,再将各版加粘牢固定位,以待进行正常的烫印加工(图10-22)。



图10-22 烫印调定规矩

a-烫面定位 b-烫腰部定位 c-烫图案定位


  3.上料。指将所烫印的各种材料放在应烫位置的操作。上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放有烫版上,一种是放在书封壳上,包括铺金、银箔、烫料和上电化铝等。上料的操作分手工和机器两种。机器上料只限于电化铝和色箔在半自动或全自动式烫印机上使用,因为这两种烫印均有一层塑料膜,可以伸拉,而且是卷筒式包装。使用时,可根据烫印面积,先裁切成适当宽度规格的小式包装。使用时,可根据烫印面积,先裁切成适当宽度规格的小型卷筒料,放在自动给料烫印机的贮料架上。烫料将由输料轨道引送到烫印处,然后再调定好所用规格的长短距离,使烫印机每烫一个书封壳,烫料都能准确地送到预定位置,使之工作正常。

  手工上料早将所烫印的材料依烫印面积事先裁切成小尺寸规格,用手工放在书壳表面上供烫印使用。上料前可事先用纸板做一个与书壳的一个面相等规格的并把所烫位置(放料部分)用剪刀剪空的上料模板。操作时用模板比好书封壳的一个面,将粘料或烫料涂在或放在剪空的位置上,上完料后再将模板取出进行烫印。

  4.烫印。烫印是将书封壳(或烫版)放在规矩板内经热压后烫印成字迹图案的操作。目前烫印有三种操作形式。

  第一种,在操作时只移动下面规矩板,即将下面规矩板拉出,将上好料的书封壳放在规矩板条内再将其推进,经上烫版下压后进地烫印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常用的一种,因为目前所用的烫印机一般均是手动和半自动两种,续书封壳时都要手工操作,另外所用的烫料电化铝为数最多,其次是色片、色箔等,赤金箔用量很少,所以较多的单位是采用这种操作形式的。

  第二种,在烫印时上面烫版和下面规矩都要移动拉出后进行操作的形式,常用于烫赤金箔的加工或无加热版装置的烫印机。

  第三种,上下版都不进行移动就可烫印的操作形式。这种形式在烫印续书壳时规矩板条见不到,全凭手触动规矩的感觉将书封壳顶到规矩板条内后进行烫印的。

  烫印操作,关系到精装书封面的造型效果,因此必须掌握到烫印的温度、时间、压力这三者的关系。一般情况压力可依据封面材料性质、纸板厚度及烫印形式决定。如封面材料厚、软或纸板较厚可将压力加大些,反之压力可小些,但要以烫得光滑、清晰和牢固、耐久为好。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烫印形式、烫印材料及封面材料来确定其高低和长短,二者可以相互弥补,当温度低于正常要求时可将烫印时间拉长些。温度高于正常要求时可将时间适当缩短些,但不可过分,以避免造成烫不上或烫糊版等现象。

  在操作中烫印的速度也影响着烫印的质量(特别是一些无加热装置的烫印机,烫版要抽出放在加热炉上加热),烫印速度越快,加热时间越短,温度就越低,所烫书封壳的质量就不能达到预想效果,因此在操作中还要掌握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使其既能保证质量又不降低产量。

  烫印时的操作:首先将下面规矩板拉出(或不拉出)和露出规矩挡板条;一手拿起上好烫料的书封壳,放入挡规内顶齐板条,放平稳,勿使烫料移动位置;踏动(或扳动、摇动)烫印机门使烫版下压,将烫版上的字迹、图案烫印在书封壳上;烫完后立即抬起,并将下面规矩板拉出,一手取出烫好的书封壳,另一手再拿第二个进行烫印。

  烫完的书封壳在取出时要粗看一遍,检查有无质量问题,如发现有规矩移动等应及时调整。

  烫印操作时要求:

  ①根据所烫书封壳的要求,调整好温度,掌握好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见表10-1。

  
表10-1 烫印温度与时间掌握参考表




烫料 时间及温度 面料 PVC涂布料 布绸、皮革 纸张 覆膜类
时间(s) 温度℃ 时间(s) 温度℃ 时间(s) 温度℃ 时间(s) 温度℃
色片 2 100-140 2 120-150 2 120-150 2 80-120
电化铝 1 110-145 1 120-150 1 120-150 1-2 100-130
色箔 1 110-145 1 120-150 1 120-150 1-2 100-130


  ②所烫温度要与时间相互调配弥补;压力要适当、均匀(特别是手动式烫印机),不可过大(深)或过小(浅),压力过大书封壳容易压坏或出现图文不清楚等现象,过小容易烫不上料或烫料脱落出现返工等质量问题。

  ③贮书封壳时要顶齐各挡规板条,放平正,不歪斜,并随时检查所烫质量的好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保证烫印工作的顺利。

  遇有多次套烫的工作物时,要按其套烫顺序一步步进行,要求套烫准确,不出双影和重版、漏烫等。如有接面烫书背字的书封壳,可在糊完中腰后就先烫印,然后再糊面,这样就可保证书封表面的干净整洁。

  5.清理烫面。清理烫面,即将烫完以后的书封壳表面的多余烫料清理干净,使字迹清晰、花纹细致、封面整洁美观。操作时,可用棉布或竹板(光滑的)顺着图文的边沿,将多余的烫料擦抹(或刮)掉,使烫面光符合要求,擦抹时要注意不可将图文面碰掉或损坏。

  清理时还要边操作边检查,如有不合格品及时剔出或返修。检查合格的产品顺序堆放整齐过数,待下工序的加工。

三、烫印质量标准及要求



  (1)烫箔后的书封字迹、图案清晰,不糊版、无花版、烫箔牢固、光泽度好。

  (2)烫压痕清晰、印痕一致;凹版烫印底板粘垫适当,保证凸出部分牢固无变形。

  (3)烫印后书背字居中,偏移允差1/10,歪斜允差1/10(均以书背中心线为准)。

  (4)烫后的书封表面无脏迹,保证书封外观的整洁。

四、烫印常见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



  
表10-2 烫印常见故障原因与解决方法




表现形式 原因 解决方法
烫花或烫印不牢。 A.烫印压力轻或温度低。

B.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A.加大压力或增加温度与时间。
B.选用适当的烫印材料。
烫印后无光泽、糊版。 A.烫印温度过高。
B.压力过大。
降低温度、减轻压力。
同一块版烫印后受力不等,烫后字迹深浅不均。 A.图文面积大小悬殊,压力相同、受力不等。
B.烫版不平。
A.将大面积图文受力加大,可在书壳下用垫纸方法调整,使大小面积受力相同。

B.烫版要事先检查,有不平处用砂纸打平。
烫不上或烫迹脱落。 A.烫印材料与被烫物不符合。
B.电化铝胶层质量不佳。

C.温度过低压力过小。
D.烫印色片和赤金箔无助粘料。
E.印刷喷粉过多。
A.正确选用电化铝等烫印材料。
B.重新调整烫印温度与时间。
C.电化铝用前先检查,有问题暂时更换。
D.烫印材料无粘剂层时要加助粘料。
E.印刷后喷粉过多,烫前要进行清除。
相同材料,正常烫印中时好时坏。 A.材料质量不稳定。
B.温度不正常。
C.压力(手动)不等。
D.纸板厚度不均匀。
A.烫前对烫印材料要检查,并做记录。
B.检查温度、时间、压力,并调整。
C.纸板厚度悬殊时要剔出,统一使用。
烫细线条图文断线不清晰。 A.被烫物花纹过深。
B.压力过轻而温度又略低。
A.凹凸过大的花纹面料不适宜烫印细线条图案。

B.适当提高温度(一般加5℃即可)与压力(一般加0.1mm)。
烫后漏底 A.被烫物花纹过深。
B.压力过小、温度略低。
A.加大压力。
B.温度提高5℃。
烫后字迹棱角不明显。 烫版不平或烫版溜角。
A.上烫版前检查图文棱角是否合格,不适当立即修理。
B.有溜角现象,可在下版上垫纸使版面棱角与其它图文平衡。
凹形烫版、烫后凸印迹不突出或凸出部分不牢。 底版没垫凸形版或所垫凸形版不适当。 将底版烫迹处垫起与上面凹版相同的凸形版,粘垫凸形版时表面要光滑、无微小凹凸不平状。
烫色片或赤金、银箔与被烫物不粘结或粘结不牢。 A.色片与赤金箔底层无粘结剂。
B.烫印温度或压力略低。
A.织品类封面烫印要加助粘粉,光滑无孔或少孔封面要加助粘液。

B.烫印温度可略高些(最多5-10℃)。
烫印织绒封面滑版。 耸立的绒毛造成。
可用两次烫印方法解决,即第一次不用烫料,只在封面上涂助粘粉,将耸立绒毛压倒,再放烫料进行烫印字迹或图案。
软塑料封面无法烫出立体字迹。 烫印压力不够,一次烫印无法解决。
可用两次烫印方法解决,即第一次将烫料烫上,再进行第二次压烫,将立体感烫压出效果。

[时间:2001-10-20  作者:王淮珠  来源:《精、平装工艺及材料》第十章 精装书籍装帧加工]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