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书籍的加工操作

第三节 精装书籍的加工操作



  精装指书籍的一种精致制作方法。精装书籍主要在书的封面和书芯的脊背、书角上进行了各种造型加工。加工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书芯加工有圆背、方背、方角和圆角等之分。封面加工有全面、半面(布腰纸面或皮腰布面),在封壳面上再给以烫印字迹花纹图案的装饰,使书籍显得格外大方,富有艺术感。

  精装书籍的工艺加工,主要分书芯、书封、套合加工三个工序。采用精装工艺加工制作的书籍精致美观、牢固耐用,易翻阅好保存,一般较厚的经典书籍或常用工具书均用这种装订形式进行加工。

  精装书书芯的加工工艺过程与平装书相比,在切书之后还要增加压平、刷胶烘干、扒圆、起脊,贴纱布、贴堵头布、贴背脊纸、上书壳、压槽成型等工序。此外,还有加工书壳、烫金等一系列辅助工序。精装书的工艺流程比平装书的工艺流程要长得多,精装书的订书主要使用锁线订,有些精装书也改用无线胶订。

一、精装书造型加工



  精装书造型加工主要分三大类,即书芯造型、书封造型和套合造型三种。

  1.书芯造型。书芯的造型,一般指折、配、订、切成后的光本书进行变形装饰的加工。

  (1)方背和圆背。将切完的光本书芯,不做任何变形就进行其它装饰加工的称方背(图3-34A),即保持裁切后的书背与书身互为垂直。

  将切完后的光本书芯,经扒圆、起脊加工为圆背(图3-34B)。脊部突出书面的书脊为“真脊”。不突出书面的脊为“假脊”。

  (2)方角和圆角。将切完的光本书芯的书角切成圆式(45°左右)的称圆角。不切圆式的称方角,圆角和方角在加工圆背和方背的书册均可使用(见图3-34C、D)。

  (3)堵头布。堵头布,也称花头布或堵布、花头。

  精装书在加工时,为了装饰书芯及使其牢固,还可将光本书的后背两端粘上各色的花(堵)头布(一般用白色较多)将书帖痕迹盖住,一般常用在圆背或较厚的方背书刊上。

  (4)软衬和硬衬。为了配合套合加工,书芯的上下环衬中还有软衬、硬村之分。

  软衬,指常用的一般精装书班的65g/m2~120g/m2克胶版纸的上下环衬。软衬是直接与书封壳粘贴联结在一起使用的。硬衬,指一般活络套精装书册加工中的硬质上下衬。这种硬村大多粘贴在书芯上下环村上,使其有挺括作用,也便于插入活络套的塑料软质书封面内。硬衬材料大多用灰纸板,一般厚度为0.3~0.5mm。软衬是一折的两负,硬衬是单张用来与环衬粘连。



图3-34 书芯造型

A-方背 B-圆背 C-圆角 D-方角


  2.书封壳造型。书封壳的造型,是指在精装书封(软质封面)壳(硬质纸板)制作加工中的各种形式。

  (1)全面,也称整面。在书封壳糊制中,用一张织品或皮革等料,将两块书壳纸板联结后糊制在一起的精装书封壳为全面(图3-35A)。

  (2)半面,也称接面。先用一张较小的织品(称腰)或皮革,把两块书壳纸板联结起来,再用织品或纸张糊上两面的形式称半面。半面的精装书封壳可节省材料,但不如全面坚固耐久。而且加工麻烦(图3-35B)。



图3-35 书封壳造型

A-全面 B-半面 C-方角 D-圆角


  (3)圆角、方角书封壳。将书壳纸板前口两角切成圆式为圆角;不切圆角的(即保持切后90°)为方角。圆角书壳纸板在糊制封面时要塞角,比较费工,但牢固耐久木易损坏,只在一些较为精致的书籍或讲究的书刊上使用(图3-35C、D)。



图3-36 成册后的造型

a-全面 b-半面 c-包角半面


  (4)包角与不包角。包角是在书封壳的前日两角上包一层皮革或织品(图3-36c)。包角的封面一般是纸面较多,因纸张的耐磨力较织品差,包上织品(或织品封面包上皮革角)的书角可以延长书刊的使用寿命。

  (5)活套与死套。精装书封加工中还分活套(即活络套)与死套(粘死在书壳纸板上)的制作。活套书封面的书芯与书封可以随便分开或更换。制作时书封的封二和封三另外一层相当于书册幅面一半左右的封兜(套),将加工好书芯的硬衬插在封兜里合起后成为一本精装书册(图3-37a)。

  死套,将糊制的书封壳与书芯套合时,书芯的上下环衬着粘剂后直接粘贴在书封壳的封二封三的纸板上(图3-37b)。



图3-37 书封壳造型

a-活套封壳 b-糊制后死套封壳

1-封里(封二) 2-活套书兜 3-封面包边


  (6)烫印。烫印是在精装书封壳的封一或封四及书背部分烫上色箔等材料的文字和图案,或用热压方法压印上各种凸凹的书名或花纹等。这种形式的书封装饰加工更显得富有艺术感。

  3.套合造型。套合的造型加工,是将经过各种造型加工后书芯和书封壳进行的组合加工形式。套合造型除进行活套和死套之外,还有以下各形式的加工。

  (1)方背的套合造型。方背书籍套合造型有三种:一种是利用书封壳中径部分糊上相当于书芯与书封壳厚度的高来进行的造型,称它为方背中的假脊(图3-38a),即书芯不经造型只通过会合压沟成有脊的方背书册。另一种是方背平脊,即按书芯的实际厚度糊上中径纸板,套合时压出阶梯或不压阶梯的造型(图3-38b、c)。

  (2)软背、硬背、活腔背。套合后的书背分软、硬、活腔背三种。

  软背,即利用书封中径纸的柔软性,在套合时与书芯的后背纸直接粘联。这种套合形式在翻阅时可以任意打开铺平,但由于书背部分与书封壳中径直接粘联,因此翻阅次数一多,书背所烫的字迹等容易弄掉影响外观质量(图3-39a)。



图3-38 方背造型

a-方背假脊 b-方背平脊 c-方背方脊




图3-39 套合造型

a-软背 b-硬背 c-活腔背


  硬背,即将书封壳中径部分粘土硬质纸板后再与书芯后背纸直接粘联。这样书背可以不变形,保持了烫印的耐久效果,但由于书背被中径硬纸板所固定,阅读时铺不平,摊不开,很不方便(图3-39b)。

  以上两种的套合造型也可称为死背加工。由于前两种套合方式都各有欠缺之处,经过工艺上不断改革和提高,这两种加工形式已基本被活腔背套合所代替。

  活腔背,也称活背或腔背。将书芯脊部与书封壳中缝相粘联,再利用环衬作用,将书册套合牢固。这种套合加工的书册,在阅读时既能翻得开,摊得平,又不影响烫印效果,是现在常用的一种精装书套合形式(图3-39c)。

二、精装书芯加工



  精装书芯的加工,指折、配、锁以后的加工,精装书的工艺加工,主要分书芯、书封、套合三大工序。一般情况先加工书芯,再加工书封,最后进行套合完成精装书的全部制作过程。

  1.书芯加工的过程和要求。书芯加工过程主要有压平、第一次刷胶、裁切、扒圆、起脊、第二次刷胶、粘书签丝带和堵头布及粘纱布与书背纸等。

  (1)压平。即将锁线成册的书芯压实平整的过程。经锁线订缝后的书芯,由于线条浮穿在计缝内,锁得松紧不一致,纸张之间的空气未排除掉,书班暄松不平,特别是书背部分高凸书面。为了便于下工序的加工造型,书册订锁后都必须通过压平过程。压平的作用是将书芯内的空气排除掉,使书背高凸部分缩小。使书芯平整、结实、厚度均匀,提高书芯造型的质量,以利于后面工序的加工。压平后的书芯厚度应与制成的书壳相适应。

  操作时要求:

  ①根据所压书芯的实际厚度及松喧情况,调好压力机的压力(高低)规矩,试压检查无误后进行正常工作。

  ②书芯要碰撞整齐,不能有缩帖不齐、歪斜倾倒现象,压平时要放平、放正。

  ③历平后的书芯,各本之间的厚度要一致,并要错叠后平放在纸台上每层数量一致,四角不溢出,每码齐一层,压垫一层板(最上一层也要垫板),以保持书芯厚度基本一致而不变形。

  ④压平时,压力要得当,不可过大或过小。压力过大书背扒圆时受影响;压力过小不能起到压平作用,扒圆起脊后书背圆度增大,而影响套合。

  (2)第一次刷胶。书芯压平之后在书背上刷胶,把书帖粘结在一起,其作用是使书芯基本定型,防止后面工序加工时书帖之间的相互错动。

  刷胶所用的胶料要求稀薄(粘度低的只起定型作用),只在书背表面涂刷一薄层或间隔地刷上几条狭长条状的粘剂即可。胶固的程度应使书芯在后面起脊工序的压力下不致散开,刷胶后应进行干燥,干燥的程度要适当,一般在扒圆时书芯以干燥到80%左右较合适,过分干燥则影响扒圆工作。

  压平后的书芯要进行刷胶,有的先刷胶后裁切,也有的先裁切后刚胶。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均可采用。先刷胶可使书芯中的各帖不易移动,后刷胶有利于扒圆定型。

  操作时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手工刷胶。手工刷胶时,用刷子蘸胶水在书背的表面,轻轻地(或间隔地)涂上一层薄薄的稀胶水。当书背胶水干燥到七八成时(以不粘书页和手为适),即可进行下道工序的加工。

  另一种是机器刷胶,机器刷胶是利用精装书生产线的刷胶烘干机进行操作的。即先由凑齐辊将压平后的书芯震齐,再由夹书板将书芯夹紧,通过传动使移动的胶辊和胶板将胶水涂在书芯后背的表面,然后进行烘干。

  操作时要求:

  ①所用胶水要稀薄(不得用面浆),过稠的胶水粘性强,影响扒圆弧度的准确性,不易定型。

  ②刷胶时要薄而均匀一致,特别是书芯的两端必须刷匀,不得有漏刷的书帖。

  (3)裁切。精装书刊的裁切与一般书刊成品裁切相同,通常放到三面切书机上进行裁切。为了提高工效,薄的书芯在切书机上往往是几本叠在一起进行裁切。如果用精装生产线加工,在裁切时则是一本一本地进行。

  (4)扒圆。将裁切后的书背做成圆弧形,使书芯的各个书帖以至书页相互均匀地错开,切口形成一个圆弧的操作过程称扒圆。扒圆的作用是使书籍便于翻阅,同时也提高了书芯与书壳的联结牢度。为了提高扒圆质量,有时在扒圆之前又加上“冲圆”或“初扒圆”工序。

  书背的圆势是以书芯厚度计算,书册扒圆后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一般应在120°~140°之间较合适。

  扒圆有手工和机器操作之分。手工扒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竹板刮背使书芯变形,一种是用木锤敲打书背使之成形。机器扒圆在精装生产线的扒圆起脊机中进行。

  用竹板刮背扒圆的方法是:拿起一本书芯,后背朝外,前口朝里(靠身处),双手大拇指伸进书芯内,位置在其厚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处。另外四指压在书芯表面,大拇指顶住书芯,四指向里柔动将书芯的各页由最外侧到书芯厚度的中间部位逐渐拉开一定的距离(微量),此时的书芯前切口边便呈现出一个圆弧。然后一手压住书芯平放的表面,另一手用竹板压在书背部分来回用力刮动,使书背变成圆弧状。再捏住书芯翻身用同样方法刮另一面,直至将书芯后背变为两头对称的圆背状。

  用木锤敲背扒圆的方法是:将一本切完刷胶后的书芯,后背朝里(靠身一边),前口朝外(与上一种摆放方法相反),用左手四个手指(除大拇指外)伸进书芯(前口)内,位置约在书芯厚度的一半或三分之二部分,大拇指压在书芯表面;上下手指相互配合捏住书芯上半部,向前口部分柔动或两手推拉(书芯位置不可挪动);诗书芯上半部柔拉成一定圆势后,一手压住书芯拉出的圆势,另一手用木锤沿书背推出部分敲打数次(一般敲打3~5次);再捏住书芯并翻身,用同样方法再去敲打另一半,直至书芯后背圆势符合要求为止。

  抓圆后的书芯,书背和前口部分要平整地交叉错开堆放(不可过高以避免倒塌),在一本本交叉堆积时,每一摞最上一本都要用铁块等物压住、压紧,以避免圆势消失或趋于消失回复到原来现象。

  操作时要求:

  ①扒圆的圆度大小要根据书册的薄厚、幅面大小而定。一般情况书册薄,圆度就应大些,书册厚圆势度就应小些。

  ②扒圆后的书芯,圆度大小始终保持一致,不得一端大一端小,不得歪斜,切口边的上下四角应垂直。

  ③扒圆时发现有两端漏胶散帖时,应立即进行补胶,防止起脊时书背两端撕裂。

  (5)起脊。也称砸脊或敲脊。为了防止已扒好圆的书芯回圆变形,也为了装上硬质书壳后书籍外形整齐美观。即将书芯在较大压力下把扒圆后的书脊揉倒,并在书背与书表面联结处做出一条由于凸起而形成的沟槽。起出的书脊好象书的耳朵,因此又有书耳之称。起脊高度一般与书壳纸厚度相同,起脊是精装书装订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对书籍的经久耐用有很大影响。

  起脊有手工和机器两种操作。机器起脊在精装生产线的扒圆起脊机中进行。

  手工起脊的工具有一带楔形夹板起脊架和砸脊所用的榔头,榔头有木制和铁制两种。操作时将扒圆后的书芯后背朝上平整地放在起脊梁的夹板内,旋转扳手轻轻地将书芯夹住,使书脊背过线同夹板边线相平行,书脊部分露在夹板外面约3mm,比封面纸板的厚度略大些,因为书脊的高度应相当于封面、胶层、硬纸板三个厚度的总合(即书脊=封面+胶层+硬纸板)。按规定选好位置后再转动扳手将书芯夹紧定位,进行敲或砸脊操作。

  砸脊时,拿榔头,先从书背的中间着力,用力要得当,先轻后重,软硬劲兼用。书背受力方向偏向两边,敲时不可垂直用力正面砸敲(特别是书进的两边),要单边着力,迫使后背书帖向两边弯曲,敲到所需程度即可。起脊后的书芯,从夹板架取出后放在垫书板上(图3-40a、b),并将凸出的书脊露在垫板的外面,交叉错口堆积成摞。

  操作时要求:

  ①书芯夹紧定位时要平整,四角垂直不歪斜,书背露出部分上下要平行一致。

  ②起脊时用力要得当,不可砸裂或硕皱,砸完的书背结实、挺直并保持正确的圆势。

  ③起脊的高度要一致,一般为3mm,书脊的凸出部分与书面之间的夹角一般保持在60°左右。



图3-40 起脊

a-砸脊 b-垫书板 c-正确的书册 d-不正确的书册

1-起脊架夹书楔板 2-木制敲锤 3-铁制敲锤 4-垫书板


  ④起脊后的书芯要交叉错口堆放整齐,每摞要垫板,以防止书脊变形(图3-40c、d)。

  (6)第二次刷胶。精装书芯加工的第二次刷胶,是指将起脊后的书芯后背两端刷上一层粘剂,为粘贴堵头布和书签带所用。因此,只刷书背的上下两端,刷胶的宽度比堵头布稍宽一些即可。

  第二次刷胶的手工操作,先将起脊后的书芯,后背与前口互相交叉错开,整齐堆放成摞,书背外露在两边,然后进行刷胶。刷胶时,要从书芯中间向两端推刷,不可来回刷动,以避免胶水刮刷在上下切口上使书页粘税或撕页等。第二次刷胶的机器操作,是先粘纱布后粘堵头布。

  操作时要求:

  ①胶刷蘸胶水不宜过多,防止胶水溢到切口上。

  ②涂胶要均匀(用稠胶),胶层薄而不花,厚而不堆积。

  (7)粘书签带和粘堵头布。刷完胶后立即粘书签带和粘堵头布。书签带一般为丝制,长度以所粘书册对角线的长度为标准,粘进书背大头上端约10mm,夹在书页的中间,下面露出书芯的长度为10~20mm(图3-41a)。

  粘好书签带后立即粘堵头布。堵头布贴在书脊两头,使书帖联结得更加牢固,并起装饰作用。堵头布的宽度约10~15mm,长度与书背的圆弧大小相同。

  手工粘堵头布时,一手压住待粘的一摞书芯,一手拿起堵头布,用大拇指捏住堵头布的线棱粘在书背的上下两端正确位置上(图3-41b),粘后的堵头布,线棱要露在书芯外面,以起到挡盖各书帖折痕并使之外观漂亮及牢固书背两端的作用。机器粘堵头布在精装生产线中进行。



图3-41 粘书签带和粘堵头布

a-粘书签丝带 b-粘堵头布

1-纱布 2-背脊纸


  操作时要求:

  ①堵头布粘贴位置要正确,不歪斜,其棱边应与书芯上下切口面平行,粘紧不弯曲、无皱褶。

  ②堵头布的长度与书脊背的弧长要一致(±1mm)。

  粘完堵头布后进行第三次刷胶,用于粘贴纱布和书脊纸。第三次刷胶方法与要求和第二次刷胶基本相同,只是着胶面不得超过堵头布,以免影响书籍外观质量。

  (8)纱布与背脊纸。粘纱布与背脊纸的目的是掩盖书脊的线缝,提高书脊牢固程度;纱布的长度应比书芯的长度要短15~20mm,宽比书背厚度大40mm左右。背脊纸的长度一般比书芯的长度要短4mm,以稍压住堵头布边沿为准,宽与书脊背弧长相同(或与纱布相同)。操作时,将预先裁切好的纱布粘贴在刷完胶水的书背上,粘完纱布后,透过的胶水可立即粘上书脊纸。

  操作时要求:

  ①纱布和背脊纸的宽窄与长短要居中,平整粘贴,不得歪斜和皱褶。

  ②粘后要刮平,纱布和背脊纸与书背粘结牢固。

  2.精装书芯加工的质量标准。

  ①书背平整,厚度一致,裁切规格符合规定。

  ②圆背书芯的圆势在90°~130°之间,起脊高度为3~4mm,书脊高与书芯表面的倾斜度为120°±10°。

  ③扒圆起脊的书背不开裂、皱褶和破衬,四角垂直,无回缩变形。

  ④堵头布粘贴平服牢固。方背堵头布的长度以书背的宽度为准,允差1.5mm;圆背堵头布的长度以书背的弧度为准,允差1.5mm。

  ⑤书背布贴正、居中,粘乎粘牢。书背布的长度应短于书芯15~25mm;圆背书背布的宽度应长于书背弧长40~50mm;方背书背布的宽度应长于书背宽40~50mm。

  ⑥书背纸粘贴位置准确,粘平粘牢。书背纸的长度应短于书芯4~6mm;圆背书背纸的宽度与书背党相同;方背书背纸的宽度与圆背弧长相同。

  ⑦丝带粘贴在书芯背部上方的中间,长度与书芯的对角线长相同。

三、精装书封壳加工



  1.书封壳的制作过程及要求。在精装书封壳制作中,除塑料压制的活套书封以外,常见精装书封壳(即死套的)是由硬质纸板、软质封面、中径纸等经加工所组成的。

  表面层的封面料通常用各种织品(绸、缎、布、麻、人造革)。皮、漆涂布和漆涂纸、塑料压纸、塑料纸张等软质材料制成。制作时,可以整幅面糊制成书封壳,称全面。也可用两种材料拼幅联接制成书封壳,称半面。

  被封面包的里层纸板(也称封骨)一般用硬质材料,厚度在1.5~2.5mm。圆背书籍的中径纸可用120~180g/m2的胶版纸或200g/m2的卡纸。方背书籍为了造型可采用硬质纸板进行装饰。

  通过表层封面、里层纸板、中径纸(或纸板)的牢固粘结,组成前、后封和有脊背的精装书封壳。书封壳制成后,里层的中间(即两块硬纸板衔接距离处)距离称中径(图3-42)。表层的中间距离称中腰。中径和中腰包括书册的脊背和两个书沟(槽)的宽。



图3-42 书封壳

1-封(里) 2-封(里)三3-中径 4-中缝 5-包边


  根据不同开本尺寸,将预先裁切好的封面(或中腰布)、纸板、中径纸(即中缝纸)等书壳材料,按一定的规格搭配、衔接、粘联在一起成为书封壳的工艺操作称制壳。

  书壳的制作加工分手工制壳和机器制壳两种。无论哪种方法,为使硬质纸板在糊制加工后能平服,套合后不易翘起,一般情况均要先将整张硬纸板用压平机进行压平。压平时通过压平机的热辊滚动将硬纸板中的水分排除,使纸板压实平整定型,热辊温度一般在65~70℃之间。

  制封壳的加工分全面和半面两种,有手工操作和机器操作。

  (1)全面手工制壳。手工糊制全面书封壳(全布面或全漆布面、全皮革面等)的加工过程可分刷胶、摆壳、摆中径(即中缝纸)纸板、包壳、压平、干燥等。

  ①刷胶。刷胶是在软质封面料的反面着胶。操作前先熔化和调制适合封面料的胶粘剂,将胶盒放在工作台的适当位置,着胶的封面料放在操作者的前方工作台板上,选用与封面材料幅面相应规格的毛刷。

  刷胶时,用毛刷蘸胶水直接涂抹着胶面的中间部分,然后分别向四周均匀涂刷。

  操作时要求:

  a.刷胶时要均匀,胶层薄厚要适当,不刷花,书封四边无胶水堆积。

  b.刷胶包壳后,书封壳清洁无胶脏,不起泡,包边角光溢胶。

  ②摆壳。指将硬纸板和中径纸板摆放在着胶后封面的一定规矩内的位置上的操作。

  手工摆壳操作,是书壳加工的关键,它不仅关系到书壳的造型,还决定书封壳的规格及书刊的外观质量。因此,摆壳前要预先做好中径规矩板(即中径宽度距离尺寸的样板)。中径规矩的宽度是根据书芯的厚度或书脊背的弧长计算和测量出来的。

  摆壳操作顺序是:将刷好胶水的封面横放在工作台板上,根据四周的包边尺寸,固定好第一块硬纸板的位置(一般先摆放左面的一块纸板),并用目测方法使纸板三面的包边基本一致(图3-43),再将纸板放平,压实定位;将中径规矩扳平整地紧靠书壳纸板的脊背位置放好,再放第二块纸板;放时要与第一块纸板子齐,并沿中径规矩板紧靠,压实定位。然后取出中径规矩,取时要按住两边的纸板,以防移动,取出中径规矩板后再放上中径纸板或中径纸条,所放位置在两个书壳纸板的中间,上下与两块纸板平齐,摆平压实固定。最后,检查前、后两块纸板的上下边线是否手齐,四面是否歪斜,四边的包边宽度是否一致,无误后即可包壳。

  ③包壳。即将软质封面经摆壳后包住硬质纸板的操作。它包括包四边和塞角两个内容。

  操作顺序是:先包上、下两边(即天头、地脚两边),再塞角后包前口两边。包亮时可用较厚的纸张垫在书壳下兜着包,这样效果好(图3-44)。

  操作时要求:

  a.组合后的书壳四条边要紧紧粘合牢固,不能松、泡、皱褶等。



图3-43 摆壳操作

1-第一块纸板 2-中径规矩板 3-第二块纸板




图3-44 包壳操作


  b.书封壳的表面与四角要平服压实,塞角时要整齐均匀,圆角不出尖棱,方角有棱角且四角垂直。

  c.包角书封壳、角料无双层或露粘角等。

  d.包完的书封壳,要面对面地堆放,以避免粘剂弄脏书封壳的表面。

  ④压平。压平是将包壳后的封面与纸板粘合得紧密贴实,以使书壳牢固和外现平整。

  书亮在压平时,可根据书壳胶粘材料干燥的快慢与温度高低和天气的变化进行。如果书壳过于干燥,出现翘角,隆起不平,可用压平机逐个进行压平。如书壳干燥程度一般,就可用堆放成摞的压实方法使其自然压平,但要注意堆放时要撞整齐,也可用中径垫纸板等方法配合进行压平。

  (2)半面手工制壳。手工糊制半面书壳,也称布腰纸面的制壳。半面制壳在加工时比全面操作工序多,因为半面书壳是由一块中腰布(或皮革)。两块纸(或布)拼凑组合而成的,操作时与全面制壳基本相同,方法可分先接面和先糊中腰两种。

  ①先接封面制壳法。也称蒙面法。即将中腰布(或皮革等)与两块封纸(或布)先粘接起成为一整幅封面,再将粘好的整幅封面刷胶后按一定规格蒙糊在纸板上,包边后加工成半面书封壳。

  操作时,根据书壳规格先调整接面架的规矩,将两块纸板放入接面架的规矩内,再把拼凑接好有中腰的封面蒙粘在纸板上,使封面与纸板粘乎、贴牢,最后取出粘好的书壳翻身后包边、塞角。压平成书封壳(图3-45a)。



图3-45 半面书壳制作

a-先接封面制壳法 b-先糊中腰制壳法

1-封面 2-纸板 3-中腰 4-中径纸板


  操作时要求:

  a.拼接封面的粘口要一致,粘正不歪斜,不露白边,一般粘压口在3~5mm之间。

  b.蒙面时,手势要轻稳、准确,切勿使纸板移动,蒙面后双手平整地给封面以压力,使纸板与封面粘贴牢固。

  ②先糊中腰制壳法。也称糊面法,即先将中腰布刷胶,再把两块纸板和中径纸,按中径宽度糊制好,并包上中腰的上下边,使中腰布与两块纸板固定成型。然后再将切好前口两角的封面纸(或布)刷胶后粘糊在前封纸板和后封纸板上包边后成书封壳(图3-45b)。

  操作时要求:

  a.中径规矩要居中摆,不歪斜,纸板压边要均匀一致。

  b.糊面时粘剂要刷得适量,接粘口边无溢胶现象。

  c.糊面时用目测定位,要求基本准确,封面纸边压中腰布沿边宽约3~5mm,并不得歪斜,两面纸边上下留份一致,不得一面宽一面窄。

  d.粘贴的封面纸与纸板要平服、无起泡、皱褶等,四边角兜紧包平实。

  (3)机器制壳。用机器制壳的设备称为糊封机或制书壳机。可以包全面、半面方用的书封壳。主要操作过程有输送封面、刷胶。送纸板和送中径纸板、包书壳边塞角、压实输出、整理检查等工序。

  2.烫印加工。精装的烫印工艺,是书刊装订的一种装饰加工,它是根据封面设计者按书刊的品级、价值、出版者要求及书刊内容来确定加工方案的。操作时按加工方案进行各式各样的烫印装饰。

  烫印,指根据要求在书封壳表面用热压方法直接烫压出各种颜色的、凸凹不平的文字和图案的工艺加工。精装书封壳的烫印加工,是精装书封装饰造型加工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精装书的外观质量。

  烫印操作采用烫印机,其烫印工作过程和要求主要分以下几部分。

  (1)准备工作。烫印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指各种烫料、粘料及版材选择制作和上版等操作。

  ①烫料的准备。烫印所用材料有各色电化铝、各种色片、色箔、赤金、银箔、电化铝、色箔在使用前,要根据所烫印的面积、字迹图案的尺寸规格,将大卷的烫料分切成所需的规格或幅面。色片、赤金、银箔烫料使用时需将大幅面的裁切成所需烫印的幅面规格即可。

  ②粘料的准备。常用的烫印粘料有两种,即粘料粉和粘料液,作用是增强烫料与书封壳表面的联结力。粘料粉是事先配制好的,可直接擦抹在烫印位置的书封壳表面,粘料液一般均由工厂自已调制。

  粘料的配制方法是:漆片投入到酒精溶液内,经浸泡溶解后使用。一般配料比例为,500g酒精加入100~200g漆片(或漆皮),溶解后的效果应是既保持颜色的最低限度,又能擦抹顺手。特别是当封面颜色较浅时更应注意,不要因漆片色深(即酒精量少漆片量多)而影响书封面的外观质量。

  ③烫印版的制作。烫版材料一般有铜版和锌版两种,其中使用铜版较多,因为铜版耐热性强,性质适中,烫印效果比其他版材好。

  制版时可直接将所烫印的字迹和图案粘牢在平板上,或经照相制版将原稿翻在铜版上,并在制好的版面上将多余的棱角毛刺等影响烫面效果的部分腐蚀掉,达到版面光滑、平整,图案清晰。烫印版面分凹面版和凸面版两种。凹版,即经烫印后的书封表面文字图案是凸出的,富有立体感,常用于花纹图案、人物等;凸版,即烫印后的字迹和图案凹进在书封壳表面的烫印,压印后图文被粘压在封面凹进部分,可以保持其牢固不易磨损。

  (2)上版。即将制好的铜或锌版牢固地粘在上平板上,并调定规矩的工作过程。

  上版前首先要详细检查与核对印版与原稿内容是否一致。一般的烫印机在上版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步定位,试烫无误后再做第二步的紧固粘牢定位,第二步定位后才可进行正常生产。

  ①上封面烫版。封面烫版,指烫印书壳表面部分的烫版。操作时,先将一张180g/m2左右的白色胶版纸表面的带有油性的光滑面磨掉,裁切成书封壳全幅面的1/2。然后按印样尺寸画在上面,再用砂纸打掉铜版背面一层腐蚀剂并涂抹上粘剂,按照白纸尺寸位置粘好粘平,同时在下板上先粘三块(长为30~50mm、宽为几毫米左右)厚度相当于所加工书封壳纸板厚的规矩板(天头一块,前面两块)。将粘好铜版的反面白纸朝上,铜版字朝下地放在书封面的适当位置摆齐,天头地脚各距离要符合版面设计要求。在反面白纸上涂一层粘着力较强的胶粘剂后连同书封壳一起平稳地放入底台上面的三块规矩板内,经上台板轻轻下压与烫版反面白纸上的胶粘剂接触并粘联后,烫版被粘贴在上台板上皮),溶解后的效果应是既保持颜色的最低限度,又能擦抹顺手。特别是当封面颜色较浅时更应注意,不要因漆片色深(即酒精量少漆片量多)而影响书封面的外观质量。

  ②烫印版的制作。烫版材料一般有铜版和锌版两种,其中使用铜版较多,因为铜版耐热性强,性质适中,烫印效果比其他版材好。

  制版时可直接将所烫印的字迹和图案粘牢在平板上,或经照相制版将原稿翻在铜版上,并在制好的版面上将多余的棱角毛刺等影响烫面效果的部分腐蚀掉,达到版面光滑、平整,图案清晰。烫印版面分凹面版和凸面版两种。凹版,即经烫印后的书封表面文字图案是凸出的,富有立体感,常用于花纹图案、人物等;凸版,即烫印后的字迹和图案凹进在书封壳表面的烫印,压印后图文被粘压在封面凹进部分,可以保持其牢固不易磨损。

  (2)上版。即将制好的铜或锌版牢固地粘在上平板上,并调定规矩的工作过程。

  上版前首先要详细检查与核对印版与原稿内容是否一致。一般的烫印机在上版时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步定位,试烫无误后再做第二步的紧固粘牢定位,第二步定位后才可进行正常生产。

  ①上封面烫版。封面烫版,指烫印书壳表面部分的烫版。操作时,先将一张180g/m2左右的白色胶版纸表面的带有油性的光滑面磨掉,裁切成书封壳全幅面的1/2。然后按印样尺寸画在上面,再用砂纸打掉铜版背面一层腐蚀剂并涂抹上粘剂,按照白纸尺寸位置粘好粘平,同时在下板上先粘三块(长为30~50mm、宽为几毫米左右)厚度相当于所加工书封壳纸板厚的规矩板(天头一块,前面两块)。将粘好铜版的反面白纸朝上,铜版字朝下地放在书封面的适当位置摆齐,天头地脚各距离要符合版面设计要求。在反面白纸上涂一层粘着力较强的胶粘剂后连同书封壳一起平稳地放入底台上面的三块规矩板内,经上台板轻轻下压与烫版反面白纸上的胶粘剂接触并粘联后,烫版被粘贴在上台板上(上板的温度一般为40℃左右)。下板上面可粘垫一层薄纸板,面积与烫印版相同,这样可防止烫版与底台板面直接接触而受损坏。再依封壳的厚度,增加规矩板条的厚度,同时在规矩板条上面可粘一条带有弹性的钢片,使贮(续)亮时操作方便。经过一定时间和温度的压烫后,上版的各规矩做完后便可试烫。

  操作时要求:

  a.粘版的胶粘剂粘着力要强,各版之间要相互粘牢,不可有任何间隙起翘等。

  b.烫版的各间距要符合书刊幅面和版面设计的要求,不可歪斜或超出规定要求。

  c.烫版与下底台铁板之间的粘接纸板厚度一般为0.5mm,薄厚要一致,不能因纸板粘结不好而影响烫印的效果,下规矩板的位置要整齐不歪斜,天头边与前口过保持垂直,规矩板厚度要低于所烫书封壳厚度的0.3mm左右。

  ②上圆背腰部版。烫圆背腰部的字迹和图案时,采取以中径宽为规矩的上版法。操作时,先将一块厚纸板切成与中径纸板同党,与书壳同长的尺寸,用胶粘剂粘在底台适宜的位置。再用一张白纸载切成同样尺寸后,取竖向划一条垂直中心线,按其规格把版粘在白纸上,准确地反放在底台上的圆背纸板上,在背面涂粘剂后热压(温度保持在20~40℃之间),粘牢为止。

  操作时要求:

  a.圆背纸板宽度要一致,不得一端宽一端窄,长度要与纸板长相等或大于纸板长度。

  b.烫背字要居中,不得歪斜或偏左、偏右。

  c.规矩底板(即国背纸板)要粘牢,不得移动。

  上版后要保证烫印的字迹工整,版框直正等。

  ③上方背腰部版。烫印方背腰部的字迹和图案时,由于方背精装书的背部经套合加工后是齐整地露在外面的,因此要求烫印时的规格及尺寸比例的精确度要比圆背更加严格,即烫完后的字迹一定要居中,不允许有一点歪斜。

  为了保证方背的烫印质量,在上版时,采取用中缝铅条为规矩的上版方法,操作时,用150g/m2胶版或铜版白纸,裁切成与中径纸板同样规格的白纸条,竖向对折后打并取中心线,将擦掉腐蚀剂的烫版背面涂上粘剂。按版面规格要求粘在白纸条的中心线上,然后将白纸条翻过来放齐在底板粘好的中径纸板上,并将其背面涂胶后使上板慢慢下降,把走好规矩的白纸条,连同白纸条下的烫版一起经加热粘合在土板下面。待烫版粘齐粘牢合格后,冉用相当于中缝宽的两个铅条,齐中径纸板两边靠紧靠齐,粘平粘牢,铅条的高度以不碰上面烫版为宜,并在天头或地脚的一端粘一挡规以便操作时使用。方背腰部的烫版上好后,要先试烫一两个检查核对样张,无误方可开始正常的加工。

  上方背腰部版的操作要求与以上两种上版要求基本相同。

  ④压烫火印的上版。压烫火印是指无烫料只压烫火印。这种上版方法与以上几种基本相同,但压烫火印的烫版,上版是凹面版,经上版烫印后图案是凸出在书封壳上的,因此烫版的版面要干净整洁,多余的棱角要修掉,以保证烫面的质量。

  烫印的上版基本包括以上几种,无论是上哪一种版,都要使上下版面平齐,有不平齐处应予修正,以避免造成版面破损或烫印的图文虚实不一致等现象。

  ⑤烫样定位。烫版及规矩板上好后,将温度调到所需数字,压力调好,试烫后检查与原样对比,符合标准后,再将各版加粘牢固定位,以待进行正常的烫印加工。

  (3)上料。指将所烫印的各种材料放在应烫位置的操作。上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放在烫版上,一种是放在书封壳上,包括铺金、银箔、烫料和上电化铝等。上料的操作分手工和机器两种。

  手工上料是将所烫印的材料依烫印面积裁切成一定规格,用手工放在书壳表面上供烫印使用。上料前可事先用纸板做一个与书壳相等规格的,并把所烫位置掏空的上料模型。操作时将粘料或烫料涂在或放在掏空的位置上,上完料后再将模型取样进行烫印。

  有的烫料还需直接放在烫版上(铺金),如赤金箔每张金页重量特别轻,一遇气流金箔就能飞卷成团无法铺在版上而浪费掉,因此在铺这种烫料时要特别小心。赤金箔是与一层毛边纸(有时两层纸)复合在一起的,可在事先将切好的一叠金箔平放在(或斜放)操作者面前的工作台板上。操作者左手食指和中指夹住一小团棉花,右手拿一把医用镊子,轻轻地将金箔上面的毛边纸掀开扔掉,再将金箔连同金箔下面的一张毛边纸一起摄任其长条面的一端,镊子夹住金页后向前移动并准确的铺在烫版上。

  机器上料只限于电化铝和色箔在半自动式烫印机上使用,因为这两种烫料均有一层塑料模,可以伸拉,而且是卷筒式包装。使用时,可根据烫印面积,先裁切成适当宽窄规格的小型卷筒料,放在自动给料烫印机的贮料架上。烫料将由输料轨道引送到烫印处,然后再调定好所用规格的长短距离,使烫印机每烫一个书封壳,烫料都能准确地送到预定位置,进行烫印。

  操作时要求:

  ①胶粘料要涂匀,薄厚要适当。

  ②上料位置要准确不可移出烫印部位,并要层次适中一致,如有烫料缺角等不够烫面规格时应及时补救。

  ③铺赤金箔时,用镊子掀金页要准确,平稳准确地铺在烫印位置。

  (4)烫印。烫印是将书封壳(或烫版)放在规矩板内经热压后烫印成字迹图案的操作。目前烫印有三种操作形式。

  第一种,在操作时只移动下面规矩板,即将下面规矩板拉出,将上好料的书封壳放在规矩板条内再将其推进,经上烫版下压后进行烫印的形式。

  另外所用的烫料电化铝为数最多,其次是色片、色箔等,赤金箔用量很少。

  第二种,在烫印时上面烫版和下面规矩都要移动拉出后进行操作的形式,常用于烫赤金箔的加工或无加热板装置的烫印机。

  第三种,上下版都不进行移动就可烫印的操作形式。这种形式在烫印续书壳时规矩板条见不到,全凭手触动规矩的感觉将书封壳顶到规矩板条内进行烫印。

  烫印的操作必须掌握好烫印的温度、时间、压力这三者的关系。一般情况压力可依据封面材料性质、纸板厚度及烫印形式决定(见表3-6)。加封面材料厚、软或纸板较厚可将压力加大些,反之压力可小些,但要以烫得光滑、清晰和牢固、耐久为好。温度和时间可根据烫印形式、烫印材料及封面材料来确定其高低和长短,二者可以相互弥补,当温度低于正常要求时可将烫印时间拉长些。温度高于正常要求时可将时间适当缩短些,但不可过分,以避免造成烫不上或烫糊版等现象。

  
表3-6




  漆布 布或皮 纸张 塑料
赤金箔 时间(s) 2 2 2 2~3
温度(℃) 100~130 120~150 120~150 80~100
银铝箔 时间(s) 2 2 2 2~3
温度(℃) 120~140 130~160 130~160 90~110
铜箔 时间(s) 2 2 2 2~3
温度(℃) 120~140 130~160 130~160 90~110
色片 时间(s) 2~3 2~3 2~3 2~3
温度(℃) 100~140 120~150 120~150 80~100
电化铝 时间(s) 1 1 1 2
温度(℃) 110~140 120~150 120~150 90~110
色箔 时间(s) 1 1 1 2
温度(℃) 110~140 120~150 120~150 90~110


  烫印时的操作:首先将下面规矩板拉出(或不拉出)和露出规矩挡板条;一手拿起上好烫料的书封壳,放入档现内顶齐板条,放平稳,勿使烫料移动位置;将烫版下压,使烫版上的字迹、图案烫印在书封壳上;烫完后立即抬起,并将下面规矩板拉出,一手取出烫好的书封壳,另一手再拿第二个进行烫印。烫完后进行检查。

  操作时要求:

  ①根据所烫书封壳的要求,调整好温度,掌握好时间长短及压力的大小。

  ②所烫温度要与时间相互协调,压力要适当、均匀。压力过大书封壳容易压坏或出现图文不清楚等现象,过小容易烫不上料或烫料脱落。

  ③贮书封亮时要顶齐各档规板条,放平正,不歪斜。

  (5)清理烫面。即将烫完后的书封壳表面的多余烫料清理干净,使字迹清晰。花纹细致、封面整洁美观。

  操作时,可用棉布或光滑的竹板顺着图文的边沿,将多余的烫料擦抹或刮掉,使烫面光洁符合要求,擦抹时要注意不可将图文面碰掉或损坏。

四、书封壳翘曲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精装书刊的质量优劣,一看书刊制版、印刷的效果如何;二看装订的加工造型设计、书籍的外观是否美观平整、牢固耐用等。

  精装书壳发翘是精装书刊的外观质量问题。

  1.书壳发翘的原因。

  (1)由于没有一个专门供装订书刊所用材料的加工厂,因此,硬纸板等材料,就不能满足所需的要求。生产出的硬纸板横、坚纹的配用、粘剂的配用、水分大小、烘干程度、贮存设备和条件等不能按书刊加工厂的要求去做。这就给书刊装订加工带来很大困难,难以保证精装书封壳平整美观的效果。

  (2)由于各地区气候干湿度不同或科学管理原材料条件有限,许多书刊装订厂和装订车间贮存纸板、封面料的库房条件较差,如温度不当,通风设备不好,干燥与潮湿度不符合贮存纸板的要求,纸板存压时间过短等都影响书壳制作后的质量。

  (3)在加工时,不能根据现有原材料的质量好坏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和选择粘料的粘度,因而使加工完的书封壳变形翘曲。

  由此可见,书壳发翘的原因,最主要是水分的蒸发与干燥程度和方法间的影响。所以,在贮存材料和加工方法等方面,都应着重从水分与干燥程度和方法上分析解决。

  2.书壳发翘的解决方法。对于印刷厂或装订厂来讲,解决精装书封壳发翘(主要是向上翘曲),应以加工方法为主,其他为辅,依其材料情况进行适当掌握。

  (1)热压烘干。在加工前,先将原张纸板用热压烘干(热压温度一般为70℃左右)处理,使纸板内部的纤维孔内的水分尽快蒸发出去。还可以使纸板表面的粗糙部分经一定的压力后,变得光滑乎整。当书封壳糊制成后,还可再进行一次热压,排除粘剂的水分。这样经过两次热压(或不热的压力),书封壳的表面平整压实,翘曲的可能性就可变小。

  (2)选用适当的粘剂。在糊封面时要选用水分含量少、粘结能力强的粘剂,常用的几种粘剂中骨胶的水分小、干燥快,比其他粘剂优点多,很适合用于糊制精装书封壳。

  (3)处理好书壳封面与封里拉力。无论是糊制书封壳还是套合扫衬时,在加工时原则上封里的拉力要超过封面的拉力,使书封壳表面经套合加工后没有向上(外)翘的能力。因此,一般精装书刊的封面在糊制时用骨胶,封里扫衬时用面粉浆糊。加工大画册时封面糊制和封里扫衬同样均用骨胶,然后在封里与衬纸之间再加一层里子纸(粘里子纸时可用浆糊),这样使封里部分多一层粘剂,以便向里产生强拉力,控制封面向上翘的力量。同时,在选裁封面料时应以横纹为宜,横纹翘曲的可能性较小。

  (4)书刊加工后的处理。精装书刊经套合、扫衬、压槽后,交叉错口堆放在纸台上,要平整不歪斜。压平的时间要长些(最少不低于12h),待书册完全自然干燥后,再进行成品检查、包护封或包装。

五、精装书壳的质量标准



  1.书壳的质量标准。

  (1)中缝尺寸:纸板厚度为1.5~3.0mm,中缝宽度为7~10mm。

  (2)中径宽:书壳为圆背时,中径宽为弧长加两个中缝宽;方背时,为书背宽加两个中缝宽;方背假脊时再加两张纸板的厚度。

  (3)飘口宽为2~3mm。

  (4)包边宽为12~16mm;联接边宽为10~15mm。

  (5)封皮硬纸板:长度等于书芯的长度加两个飘口的宽度,宽度比书芯的宽度短2~4mm。

  (6)中径纸板长:等于封皮硬纸板的长度。中径纸板宽:书壳为方背时,与书芯厚度相同;书壳为方背假脊时,应再加两张纸板的厚度;书壳为圆背时,与弧长相同。

  (7)接面书腰:长度等于封皮硬纸板的长加两个包边的宽。宽度等于中径宽加两个联接边的宽。

  (8)接面书壳的表面材料:长度与书腰的长度相同或大3~5mm,宽度为硬纸板宽加7mm左右。

  (9)整面书壳的表面材料:长度等于中径宽、两个书壳硬纸板宽为两个包边宽之和。宽度等于书壳硬纸板长加两个包边宽。

  2.烫印的质量标准。

  (1)烫印的版材用铜版或锌版,厚度不低于1mm。

  (2)烫印的压力、时间、温度与烫印材料、封皮材料的质地应适当,字迹和图案烫牢,不糊。

  (3)有烫料的封皮:文字和图案不花白、不变色、不脱落,字迹、图案和线条清楚干净,表面平整牢固,浅色部位光洁度好、无脏点。

  (4)无烫料的封皮:不变色,字迹、图案和线条清楚干净。

  (5)套烫两次以上的封皮版面无漏烫,层次清楚,图案清晰、干净,光洁度好。套烫误差小于1mm。

  (6)烫印封皮版面及书背的文字和图案的版框位置准确,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封皮烫印误差小于5mm,歪斜小于2mm。书背字位置的上下误差小于2mm,歪斜不超过10%。

六、精装书套合加工



  精装书芯加工完后,在书芯两衬纸表面涂上胶液,然后套上预先制作好的书壳,再施加一定的压力后书壳便粘在书芯上,完成扫衬套合的操作。

  加工时是光扫衬后套合。由分本、刷胶、扫衬、套合等工序完成。

  操作时,根据书芯厚度调走好扫村刷胶辊的间距,再根据书封壳的幅面及中径宽度调好贮书封壳台及套合定位规矩,以保证书芯与书封壳接触套合时位置正确。

  操作时要求:

  ①刷胶辊的间距应比所加工书芯的厚度稍小3~5mm,以能将粘液均匀地刷在环衬上即可。

  ②书芯上、下环衬接触书壳后要粘平无卷边角和皱褶。

  ③套合后的书册,环衬平整无皱褶无折角,三面飘口均匀一致不歪斜。

七、精装设备和精装生产线



  1.精装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精装过程是对已锁好线的书芯进行后一阶段的加工,直至成书为止的全部工艺过程。

  书芯前一阶段的加工,如裁切、折页、配页、锁线等与平装书大致相同,这些工序完成之后,进行精装的一些特有工序,如压平、刷胶烘干、裁切、扒圆、起脊、贴背、上书壳、整形压槽等。完成这些工序的设备有书芯压平机、刷胶烘干机、三面切书机、扒圆起脊机、书芯贴背机、上书壳机、压槽成型机等。

  (1)书芯压平机。对书芯压平的目的是将书芯书页间残留的空气挤出,使书芯子整、结实、厚度均匀,以利于后面工序的加工和提高书籍质量。压平的压力应适当,在达到上述目的后书芯不应产生过大的变形。

  书芯压平机采用卧式结构,将传送来的书芯后背朝下,进行压平工作为了使输送来的半成品书芯压平、压实和书芯厚度基本一致。压平机的加压机构采用了一对力的放大机构,主轴每转一周完成一次挤压动作。

  操作时要求:

  ①压平前应依书芯实际厚度调好压平机的压力,不得过紧或过松。

  ②书芯压平后要整齐,无歪斜卷帖、缩帖等。

  ③压平后的书芯厚度基本一致。

  (2)刷胶烘干机。书芯压平之后在书背上刷胶,使书芯基本定型,防止后工序加工时书帖之间的相互错动。刷胶后应进行干燥,干燥的程度要适当,一般在扒圆时书芯以干燥到80%左右较合适,过分干燥则影响扒圆工作。

  刷胶时,在书芯下方有一个刷胶辊,它随胶盒一起沿书背作往复移动,在往复刷胶辊移动的同时,刷胶辊在书背上作纯滚动,把胶转移给书背,使书芯后背均匀地刷上一层粘剂。在刷胶辊的同一轴线上,还装有一个毛刷辊,它以与刷胶辊相反的方向旋转,以便进一步把胶揉入书帖和刷掉多余的胶液,使书背的胶膜保持均匀。

  刷胶后的书芯被传送至烘干槽,烘干槽的加热装置可以是远红外线装置,也可以由电炉丝组成。加热装置放在书背的下方,并通有吹风管道,一定流速的冷空气经过后变为热风吹在书背上,并通过循环管道将蒸发的水分排走,使书背烘干。

  操作时要求:

  ①所用胶粘剂要适当,以能将各帖之间联结即可。

  ②胶刷辊的高度,以能将胶液均匀适量地刷在书背为宜。

  ③刷胶后的干燥程度,可依书芯厚度、纸质、胶液的稠稀而定,书芯干燥程度以80%左右较合适,否则将影响机圆工作。

  (3)三面切书机。刷胶烘干后的书芯放到三面切书机上进行我切。三面切书机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在第二节已讲过,在此就不叙述了。

  (4)扒圆起脊机。扒圆起脊机是用来完成扒圆和起脊两个工序的机器。扒圆起脊机的加工操作分为两步,但机器的结构是连在一起的,是先扒圆后起脊。

  ①扒圆。扒圆是把书背做成圆弧形,使书芯的各个书帖以至书再相互均匀地错开,切口形成一个圆弧以便于翻阅,同时也提高了书芯与书壳的连结牢度。在有的机器上,为了提高扒圆质量,在扒圆之前又加上“冲圆”或“初扒圆”装置。根据书芯厚度和幅面大小调走好夹书器及扒圆辊的规矩,再使书芯进入夹书器内并送到机圆辊之间,由一对扒圆辊,将书芯压紧后作相对旋转,同时转过一个角度,于是书芯在扒圆辊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图3-46a所示),使书背扒成圆弧状。扒圆弧度的大小与扒圆辊压力大小和转角有关。



图3-46 扒圆起脊的操作

a-扒圆 b-起脊


  操作时要求:

  a.夹书器对书芯的夹紧程度应依书芯实际厚度为标准,以能夹住书芯即可。当扒圆辊接触书芯时,夹书器应正是处在松开的位置。

  b.两扒圆辊要保持平衡一致,不可上下歪斜和偏心等。

  c.扒圆辊对书芯的压紧力,应依书芯厚度进行调定,一般情况压紧程度比书芯的实际厚度小5~8mm为宜(薄本可再少3mm左右)。

  d.书芯扒圆后,圆弧所对的圆心角α应在120°~140°之间较适宜(图3-47)。



图3-47 扒圆弧度




图3-48 楔形板与书芯脊部的距离


  ②起脊。为了防止已扒好圆的书芯回国变形,也为了装上硬质书壳后书籍外形整齐美观,将书芯在较大压力下把机圆后的书脊揉倒,起脊高度一般与书壳纸厚度相同,起脊是精装书装订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对书籍的经久耐用性有很大影响。

  扒圆起脊机在起脊时,是将扒完圆的书芯由起脊楔形夹板在距离书背边一定位置时将书芯夹紧(图3-48)。由起脊槽板将夹紧好的书芯沿书背部分压住后作往复摆动,使书背沿书脊两边变形,并依模块板的外形压挤,使书芯的背槽明显出现棱线为止。

  起脊槽板的规格有多种,均依书芯厚度(或曲率大小)而制作,加工时可以书芯厚度选择。

  操作时要求:

  a.换形极与书芯夹紧程度应以书芯厚度为标准,一般应比书芯实际厚度小5~8mm为宜(当书册薄时可略小些)。换形板与书芯脊部的距离h,可依书脊所需高度决定,一般为3mm。

  b.起脊槽板的规格应与书芯厚度相符合,要选择比书芯实际厚度大10~15mm左右。起脊槽板中心线与书芯厚度中心线相垂直,不能歪斜,以保证圆弧和起脊的正确。

  c.扒圆起脊后的书芯切口应光滑无阶梯状,对称,外形呈凹圆弧状,书脊高度一致,书芯四角上下垂直不歪斜,脊背结实不开裂、无皱褶等。

  (5)书芯贴背机。书芯贴背包括在书背上粘纱布,粘背脊纸(又称卡纸)、粘堵头布(又称花头)三道工序,故又称“三粘”,在扒圆起脊后进行。其目的在于掩盖书脊的线缝,提高书帖与书帖之间、书壳与书芯之间的连结牢度,使上壳后的书籍耐用。美观和便于翻阅。

  书芯贴背机加工的次序为上胶、粘纱布、上二遍胶、粘背脊纸、粘堵头布(图3-49)。



图3-49 书芯贴背机


  ①刷胶。为粘纱布,书背全部着胶。机器刷胶时采用一组凹形胶轮,通过传胶轮的传送使凹形着胶轮在旋转中使书背上着胶。胶轮规格一般有两种,即用于特薄本与用于特厚本,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用。

  操作时要求:

  a.粘剂要合适,其稠稀程度以能将纱布粘住粘牢,又不被再次刷胶拖下为宜。

  b.刷胶面积以纱布长为标准,一般情况书背两端各留10mm为宜,胶粘剂要刷匀,胶辊与书背接触距离要正确,不可过高或过低。

  c.胶轮两侧的刮胶板要经常清理,以避免失去作用,并应注意由于温度或稠稀程度、接触程度不当而出现的拉胶(即胶液拉丝后溢到切口上),如发现应及时处理。

  ②粘纱布。刷胶后,在书背上粘贴一块比书芯的长少20mm,比书背宽40mm的书脊纱布。

  操作时要求:

  a.书脊纱布的长与宽,要与所加工书册的长和书背相适应,并调整好自动切断及自动粘纱布装置的规矩。

  b.书脊纱布要居中地粘在书背上,要粘正不歪斜,粘牢不掉落或被拖下。

  ③上二遍胶。上二遍胶是将胶涂在粘有纱布的书芯书背上。工作原理同前一次刷胶相同。

  操作时要求:刷胶要均匀,书背两端着胶要满,但不可溢出或漏刷,其稠稀度以不将纱布拉下又能使堵头布和背脊纸粘牢为宜。

  ④粘背脊纸和粘堵头布。为了使堵头布的定位更加简便可靠,书芯贴背机先将堵头布粘贴在背脊纸的两端,然后裁成所需的宽度一起贴向书背。

  机器采用了自动切断和同时粘贴的方法进行,即先依书背长度事先裁卷好背脊纸,然后再依书背宽或弧长调定好所输送的长短规格及正确位置,使堵头布与背脊纸粘败在书背的正确位置上。

  操作时要求:

  a.粘贴好的堵头布,线棱部分应整齐地露在切口上,不歪斜且不与切口齐平。

  b.背脊纸应粘正不歪斜,两端留量(2~4mm)均匀居中地粘在书背上。

  c.粘后的堵头布与背脊纸要平整粘牢无皱褶起泡或掉落。

  (6)上书壳机。上书壳是将贴背好的书芯经压辊将其压平粘牢后,把加工好的书壳套到书芯外面,进入扫衬套合的工作过程。书壳是由制书壳机制成。



图3-50 套合扫衬加工

1-书封壳 2-送书壳 3-扫衬 4-套合 5-套合成册


  机器加工时是光扫衬后套合。即书芯进入套合装置后,先由分本器将书芯中间分开送入套壳传送板内(图3-50)。由于传送板的上升,使书芯经过两个相对旋转的刷胶辊给予的一定压力,使胶液传送后刷粘在书芯前后环衬上(图3-51)。套合传送板的不断传送,使到位的书封壳准确地套在书芯上,经套合好的书册被夹辊和夹板合拢平实后送入压槽装置。



图3-51 扫衬卷边


  操作时,先依书芯厚度调定好扫衬刷胶辊的间距,再依书封壳的幅面及中径宽度调好贮书封壳台及套合定位规矩,使书芯与书封壳接触套合时正是理想的位置。规矩调好后要先套几本检查是否合格,无误后方可正常加工。

  操作时要求:

  ①扫衬的胶粘剂一般用冷胶,较稀薄,其粘度以能将环衬粘在书壳上即可。

  ②刷胶辊的间距应比所加工书芯的厚度稍小3~5mm,以能将粘液均匀地刷在环衬上即可,两辊间距过小易溢胶,过大则接触不到胶。

  ③书芯上、下环衬接触书壳后要粘平无卷边角和皱褶。

  ④输送书壳与上升书芯要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接触后应垂直准确地套合在一起。

  ⑤套合后的书册,环衬平整无皱褶,无折角,三面飘口均匀一致不歪斜。

  (7)压槽成型机。压槽成型是使上书壳的书籍再次加压定型,并在前封和后封靠近中脊边缘处压出一道凹糟,牢固书封与书芯的联接,使书籍更加美观和便于翻阅。

  压槽成型机是利用机器的压槽器将书封压成深3mm左右的沟槽。由于精装书封壳质地较硬,为了成型效果在加压时还应有一定温度。操作时,先根据书册幅面、厚度调好压槽器、压平板、夹书器及成型模板的规格,然后试压检查,无误后再进行压槽成型的操作。

  操作时要求:

  ①夹书器(即夹紧爪)规格应以书册厚度为标准,不可过紧或过松。

  ②成型模板规格按书册厚度及圆弧进行调定,要使书册平齐并能保证弧度的正确。

  ③压平板间距应比书册厚度小6mm左右,其程度以能将环衬与书壳压平,不起泡,无皱褶为标准。

  ④压槽器的间距,应比书芯实际厚度小4mm左右。

  ⑤压槽后的书册,沟槽整齐一致,深度适当,并保证书册放平后书角不扭斜。

  (8)制书壳机。根据书芯尺寸规格,相互粘联成书封壳的机器,称为糊封机或制书壳机。糊封机一般均是单机独自操作,在操作时可以包全面、半面方角的书封壳。

  糊封机的操作过程主要由封面输送、刷胶、送纸板和送中径纸板、包书壳边塞角、压实输出、整理检查来完成。

  操作前根据加工的书册、书壳幅面尺寸调定好工作台上的各个规格;检查胶液;贮好封面、纸板和中径纸板。

  ①输送封面刷胶。先用手工将封面续送到滚筒位置。滚筒的咬牙夹住封面后旋转,使封面的反面(封里)通过胶辊后涂上胶层,然后咬牙松开,拉纸器将封面拉到与纸板接触的规定位置,完成输送封面与刷胶工作过程。

  操作时要求:封面要整齐,输送时要平稳正常;封面输送滚筒与刷胶辊的接触要合适,一般情况输送滚筒与刷胶辊的间隙应比封面厚度多0.3mm。

  刷胶要均匀,不可刷花也不可过厚,过厚易溢胶。

  ②输送纸板与中径纸板。在输送封面的同时,纸板推送器又将两边的纸板从纸板架内推出一张并送到预定位置,再由吸盘经旋转动作把两块纸板和中径纸板吸起旋转180°后平稳地压在工作台上封面的表面,完成输送的过程。

  操作时要求:

  a.纸板高度要合适,不可过高,过高压力太大,纸板走不动,输送木平稳。

  b.中径纸板距两块纸板的距离相同,一般各为5~8mm。

  ③摆壳吻合与包边粘联。当封面与纸板(包括中径纸板)接触后,按规定位置吸盘和工作台紧紧压在一起并下降至前后(即书封的上下边)方向的包边装置,由包进器先把上下两边包好。然后工作台与吸盘继续进行第二次下降至左右方向的包边装置,由左右包边器把书封左右两边包好,完成包边的工作,在每次包边动作完成后,工作台都自动往上顶动一次,使包边(即封面达)与纸板在顶动的压力下紧密粘牢;最后工作台第三次下降,吸臂上升复位,输出装置将糊制好的书封壳推出到压平部分进行压实,粘牢后由传送带将书封壳送至收书封壳台上完成摆壳吻合与包边压平粘联的全过程。

  操作时要求:

  a.摆壳位置和中径距离要标准,中缝距离要妥当,无歪斜等现象。

  b.封面的包边要平整不空边,无皱褶,四角要平服,棱角齐整。

  c.封面切角要合适,封面切角过大包不住纸板(露板角),切角过小易堆积胶液或造成空皱不平等现象。

  d.压平时的压力要合适,压平后的书封面平整不起泡,无皱褶,四角平整,封面与纸板粘牢后不变形。

  ④整理检查。压平粘牢后的书封壳要进行检查、整理,将歪斜、皱褶不平、溢出粘剂等不合格品进行清理,并将合格品撞齐堆放好,使其自然干燥后进行烫印或套合加工。

  加工时如果是半面的书封壳时,可分两步加工,即先将布腰与纸板(包括中径纸板),按一定规格调好其各位置,机器转动后布腰与纸板、中径纸板先进行粘连并包好上下的包边,压平后输出。第二步则是把切好角的纸面分别贮在封面架的两边,机器转动后两边的纸面同时被咬牙叼住随滚筒旋转动作着胶后送到预定位置,再将糊好中腰的书壳毛坯推出吸到纸面上方,经夹紧下降动作使其压紧粘牢,包边后送出卖收书壳部分进行整理检查,完成半面糊制书壳加工的全过程。

  在糊制有包角书封壳时,可根据书刊幅面大小来确定包书角的规格大小,一般16开的包角在30mm×30mm左右,32开的包角在20mm×20mm左右。包角时要平整、均匀一致,塞方角的棱角要分明,塞圆角的皱褶要均匀,圆滑无棱。机器糊制书壳中无色角装置,因此均为手工操作。

  2.精装生产线的工艺要求。精装书生产联动线是一条利用机械动作将订锁后需要加工的半成品书芯,经过各种造型加工成为精装书籍的生产线。即将压平、裁切、刷胶烘干、扒圆起脊、粘贴纱布、背脊纸和堵头布、扫衬、压槽成型等十多个工序联接起来进行加工的一条生产联前线。

  精装书生产线,还可依加工需要全部开动或某个单机单独使用。机器的结构上虽有些不同,但工艺原理、操作要求是基本相同的,均是从锁线后的半成品书芯加工开始,到压槽成型为止。精装书生产线中,除了各种完成各道工序的单机外,还需要有各种中间连接运输装置,如输送翻转机等,生产线两头的进本和收本装置,如自动供书芯机、自动堆积机等。图3-52为JZX-1型精装书箱生产线。



图3-52 精装书籍生产线

1-供书芯机 2-书芯压平机 3-刷胶烘干机 4-书芯压平机 5-书芯堆积机 6-三面切书机
7-扒圆起脊机 8-输送翻转机 9-书芯贴背机 10-输送翻转机 11-上书壳机 12-压槽成型机


  (1)供给书芯。供给书芯的工作是由供书芯机完成,是精装书生产联动线第一个加工部分。主要工作是将经订锁后的半成品书芯,按规定好的位置和轨道贮齐堆放好以供给下面工序使用。

  (2)第一次压平。书芯经供给机被传送到第一次压平的工作位置上。将传送来的书芯后背朝下进行第一次压平工作,其主要作用是将供给输送来的半成品书芯压平实和书芯厚度基本一致,以使下面造型加工能够顺利进行。

  (3)刷胶烘干。书芯经第一次压平后被传送至刷胶烘干装置。压平后的刷胶是半成品书芯加工的第一次书背着胶,其作用是将订锁的书帖订缝线及散帖粘结在一起,使书芯达到能初步正确定型,防止下工序加工时书帖之间脱散相互错动而影响书芯造型加工效果。

  书芯第一次刷胶是起联结定型作用的,原则上要求干燥程度达到70%~80%即可。否则将影响扒圆起脊的效果。

  (4)第二次压平。为了保证精装书加工的顺利及质量的稳定性,精装书生产联动线在加工中有两次压平,所用设备与第一次压平相同。书芯第二次压平的作用是;将着胶后的书背经历后,宽度或厚度一致,平整定型,以供裁切或堆积后裁切以及其他的造型加工。

  (5)自动堆积。书芯经压平机压紧后,被输送轨道送入书芯堆积机,使一本本书芯堆积成所需高度。书芯堆积作用是为三面切书机的自动送书裁切所用,如果所加工书册厚度大或幅面大也可不进行堆积可单本直接裁切。

  (6)三面切书。精装书生产线所使用的三面切书机与一般三面切书机基本相同,为了能自动切书并与其他单机合拍,在输入书芯部分采用了自动贮本形式,即由自动进本器将书芯自动送入夹书器下进行切书。切完书册后,再由推本器将书芯逐本地推出经传送后进入下工序加工。

  (7)夹书签丝带。对需要书签丝带的精装书籍,在切书机与扒圆起脊机之间增加了书签丝带装置。即将切完的书芯,用分本器分本,再由输放丝带器将丝带夹入书芯的中间靠订缝一边。再经切断,在天头部分着胶、压实完成夹书签丝带过程。

  (8)扒圆起脊。书芯经裁切后,继续传送,并做90°翻转,使平放书芯变为后背朝上或朝下而进入扒圆起脊机。扒圆起脊是先扒圆后起脊。

  扒圆是由一对扒圆辊,将书芯压紧后作相对旋转动作,使书背扒成规定的圆弧状,使整本书芯中各个书帖以至书页相互均匀地错开,以便于翻阅。起脊是使每个书帖背部受压变形倒向两侧,目的是防止扒圆后的书芯回圆变形,也为了装上厚书壳的书籍外形整齐美观。

  (9)粘贴纱布。书芯经扒圆起脊后又进入第二次书背刷胶工序,然后在书背上粘贴一块书背纱布。其作用是:牢固精装书背和书背与书封壳的粘连。

  (10)粘贴堵头布与背脊纸。书芯粘完纱布后立即被传送至三次书背刷联,着胶后进行粘贴堵头布与书脊纸的加工。为了书帖联结更加牢固,书籍美观。

  (11)上书壳(扫衬套合)。精装书芯加工完后,在书芯两衬纸表面涂上胶液,然后套上预先制作好的书壳,再施加一定的压力后书壳便粘在书芯上,完成扫衬套合的操作。

  (12)压槽成型。上完书壳的书本经压槽和成型工序以完成精装书的最终加工。压槽是在硬封精装书刊的前后封皮与背背联接的部位压出一条宽约3mm左右的沟槽,为了保护书芯不变形,增加书籍的美观。成型是用成型模板从书的切口处向脊背方向加压,把上壳后衬页与书壳之间的残留空气排除掉,使书壳与书芯粘得更加牢固和平整,书籍外形稳定、平整美观。

  (13)翻转堆积。压槽成型后的书册,经翻转传送至自动堆积部分,由自动堆积装置将传送来的书册逐本错开堆积成一定本数后供检查、包装,完成精装联动线的全过程。

八、精装书籍加工用料的计算方法



  精装书刊加工时常用的材料,包括书芯(书脊背在内)和书封壳(包括烫料)所用的。这些材料在加工中使用的规格是根据书芯实际开本的尺寸、书芯的厚度及书刊在加工中造型的要求不同来计算的。只有准确计算加工材料,才能使书芯和书封壳完整而精确地配套成册。

  1.用料计算方法。精装书刊常见的书芯分圆背有脊(真脊)、圆背无脊(假脊)和方背平、方脊等几种造型。在确定用料规格时,同样的开本尺寸和厚度,而不同的书芯造型,用料也不同。

  在精装书刊加工中,书芯和书封壳分别加工完后才进行套合成册,因此,在计算时,首先利用书芯的规格计算出书背(包括脊)的弧长,以供正确地戴出书脊背和书封壳的各种用料的实际规格,下面介绍两种可求得用料规格的计算方法。

  (1)测量法。测量法是将书芯裁切、扒圆或扒圆起脊后做出的半成品样本,用纸条按扒圆(或起脊)后的书芯后背圆势,沿书脊两边直接量取其弧长的实际尺寸。如果所加工的书册是方背,则可按书芯半成品的一般厚度量取,见图3-53。

  (a)测量法 (b)半面书封壳各组成材料



图3-53 用料计算方法

a-半面表层宽 b-半面表层长 c-中腰宽 d1-纸板宽

d2-纸板长 e-中径纸板宽 f-中缝宽 g-中径宽 h-包边宽


  由于书刊加工中书芯所用的纸张薄厚、订联的松紧、成册后所受压力等的不同,造成书芯的实际厚度和一般厚度有所差别。因此,这种事先利用样本,采取纸条测量书脊背实际尺寸的方法要与大批量加工出书脊背的尺寸相符合。

  (2)计算法。计算法是根据书芯厚度计算书背弧长而得出用料规格的方法。

  根据精装书刊造型习惯及生产中实际情况,精装书刊扒圆或扒圆起脊的圆弧所对的圆心角为130°左右,那么它所对的圆弧就是扒圆无脊书芯的实际圆弧长。同样如以书芯厚度加上书脊高(即书芯厚度加两块封面纸板)为直径,其所对的角度仍不变,而所对的圆弧就是书芯经起脊后的实际弧长。

  计算公式分别为:

  因为:

  130°×π/180≈2.3(弧度)

  所以:


  L1= 2.3b1

  L2=2.3 b2

  其中:b1为书芯厚度一半;

  b2为书芯厚度加书壳厚度的一半;

  L1为扒圆无脊书背弧长;

  L2为扒圆有脊书背弧长。

  在取书芯厚度时,不要以一本为标准,应取经过压平后书芯的自然厚度,即不可将书芯捏紧,也不可翘起而弄得过松,应将多本书芯平放,量取中间适当的一本,或将几本书芯厚度加起求总平均值来进行厚度的计算。

  2.常用材料的各种规格。精装书刊常用材料规格分书脊背和书封壳用料两种。书脊背用料规格有堵头布、书背纱布、书背脊纸、书签丝带(画册、特装用料例外)四种。书封壳用料规格有硬质纸板、封面软料、中径纸(或纸板)、中腰料、包角料五种。

  (1)书脊背材料规格。

  ①堵头布。

  长:书背弧长(圆背)或书芯厚度(即方背的宽)。

  宽:由加工厂固定尺寸,一般为10~15mm。

  ②书背纱布。

  长:比书芯长少20mm(两端均分)。

  宽:比书背弧长或书芯厚度多40mm(两端均分)。

  ③书背脊纸。

  长:比书芯长少4(或3)mm(两端均分)。

  宽:书背弧长或书芯厚度(也可与纱布同宽)。

  ④丝带书签。

  长:所加工书芯开本尺寸的对角线±3mm。

  小16开本对角线≈320mm,大16开本对角钱≈322mm。

  小32开本对角线≈226mm,大32开本对角线≈247mm。

  小64开本对角线≈156mm,大64开本对角线≈164mm。

  (2)书封壳材料规格。

  ①硬质纸板。

  长:书芯长加上、下两个飘口宽。

  宽:书芯宽减3mm(即书芯宽减沟槽宽加一飘口宽)。

  ②中径纸板。

  长:书芯长加上下两个飘口宽(即与纸板同长)。

  宽:书背弧长或书背党(广背假脊例外)。

  ③全面封面。

  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再加两个包边宽。

  宽:两个硬纸板定加中径宽和两个包边宽。

  ④半面封面。

  中腰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和两个包边宽。

  中腰宽:中径宽加两个联接边宽(每联接边为10mm)。

  表面纸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和两个包边宽。

  表面纸宽:纸板宽减去联接边(10mm)加一个包边宽(12mm)和一个粘接边(3mm)宽。

  ⑤包角。

  包角规格可依书刊开本尺寸大小而定,一般常用规格为:

  16开本为60mm×60mm左右;32开本为35mm×35mm左右;64开本为30mm×30mm左右。

  以上三种均包括包边的尺寸。其中:

  中径宽:书背弧长或书背宽加两个中缝宽。

  中缝宽:书槽宽(一般为5mm)加纸板厚。

  包边宽:纸板厚度加10mm包边。

  3.计算例题。

  例1:计算一本圆背为130°无脊全面的精装书。

  已知:《现代汉语词典》一书为大32开本,书芯厚度为46mm,纸板厚度1.5mm。

  求:书脊背和书封壳料的尺寸规格。

  解:大32开本尺寸为:203mm×140mm;

  书芯厚度一半为23mm。

  L1=2.3 b1=2.3×23=53(mm)

  即得到圆背无脊弧长为53mm。

  (1)求书脊背料:

  堵布长=弧长53mm;

  书背纱布长=书芯长减 20mm=203-20=183mm;

  书背纱布宽=书背弧长加40mm=53+40=93mm;

  书脊纸长=书芯长减4mm=203-4=199mm;

  书脊纸宽=书背弧长=53mm。

  (2)求书封壳料。

  纸板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203+6=209mm。

  纸板宽=书芯宽减2mm=140-2=138mm。

  中径纸长=纸板长=209mm,

  中径纸宽=书背弧长=53mm;

  全面长=纸板长加纸板厚度和包边宽(两个)。

  =209+3+20=232mm;

  全面宽=两个纸板宽加中径宽加两个包边宽

  =276+67+24=367mm。

  例2:计算一本圆背为130°真脊半面有丝带书签的精装书。

  已知:《内科学》一书为小16开本,书芯厚度为52mm,纸板厚度2mm。

  求:书脊和书封壳材料的规格。

  解:小16开本尺寸为260×185mm;书芯厚度一半为26mm。

  L2=2.3 b2=2.3×26≈65mm

  即得到圆背真脊的弧长为65mm。

  (1)求书脊背料:

  堵头布长=书背弧长65mm;

  书背纱布长=书芯长减20mm=240mm;

  书背纱布宽=书背弧长加40mm联接边=105mm;

  书脊纸长=书芯长减4mm=256mm;

  书脊纸宽=书背弧长65mm;

  丝带书签长=书芯对角线≈320mm。

  (2)求书封壳料:

  硬纸板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260+6=266mm ;

  硬纸板宽=书芯宽减2mm=185-2=183mm;

  中腰布长=硬纸板长加两个包边=266+22=288mm;

  中腰布宽=中径宽加两个联接边=79+22=101mm;

  中径纸板长=硬纸板长=266mm;

  中径纸板宽=书背弧长=65mm;

  表面料长=硬纸板长加两个包边=266+22=288mm;

  表面料宽=纸板宽减去一个联接边加一个粘口边宽和一个包边宽(即纸板宽加5mm即可)

  =183-10+3+12=188mm。

  例3:计算一本方背假脊全面的精装书。

  已知:《北京风光》画册一书为12开本,书芯厚度为18mm,纸板厚度3mm。

  求:书脊和书封壳材料的规格。

  解:12开本尺寸为:410×380mm。

  (1)求书脊背材料:

  堵头布长=书芯一般厚度18mm;

  书脊纱布长=书芯长减20mm=410-20=390mm;

  书脊纱布宽=书背厚度加 40mm=18+40=58mm;

  书脊纸长=书芯长减4mm=410-4=406mm;

  书脊纸宽=书背厚度(宽度)+40mm=18+40=58mm。

  (2)求书封壳料:

  硬纸板长=书芯长加两个飘口宽=410+6=416mm;

  硬纸板宽=书芯宽度减2mm=380-2=378mm;

  中径纸板长=硬纸板长416mm;

  中径纸板宽=书背宽加两个硬纸板厚=18+6=24mm;

  全面料长=纸板长加两个包边=416+30=446mm;

  全面料宽=两个纸板宽加中径宽和两个包边宽

  =378×2+38+30=824mm。

[时间:2001-10-12  作者:王淮珠 张海燕  来源:《平装混合工精装混合工》·第三章 专业知识]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