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和发展



  印刷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书籍装订技术的起源比印刷术产生的时间大约早两千年。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文字是“甲骨文”,从考古发现的甲骨文证明,早在三千三百多年前,我国的文字就有了完善的基础。随着 象形文字、形声文字的进化,最原始的书籍形式也开始问世,即“龟册”。后来由于经济、科学、文化的发展,经过一系列不断地改革,由龟册、简策、卷轴、蝴蝶装等,到今天的平、业、骑马订装等共经过了三千多年的历史,改变了十多种订和装的方法,基本上实现了书籍装订技术的完整化。

一、书籍制作中的装法发展



  书籍制作装法的发展是从萌芽阶段的扎结穿联龟册形式开始的,到现在共有14种之多。

  1.龟骨册装。龟骨册——我国最早的装订形式。产生于公元前1500——前1100年的殷商时代,持续到西周初年,使用有约七百多年的时间。制作龟骨册的材料是甲和骨,即用乌龟壳(称“甲”,以腹甲为主,背甲为辅)和牛羊的肩胛骨(也有极少数的胁肌和其它动物骨类),刻上文字(即象形文字)后联排扎缀成册的。当时人们对龟册的总结是“叠而成编,繁之以革,珍而藏之,便于检阅”。可见龟册的出现在当时给人们带来多大的好处。经查证,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中,已证实了殷商时代甲骨图书的整理就已经开始采用订装成册的方法了。现在书籍之所以称为“册”,其来历就在于此。

  2.简策装。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逐渐地感到用龟甲、兽骨记录文字,材料缺少且制作困难,使用也不方便。在公元前770——前221年的春科战国时期,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人们对文化科学的需要也越来越迫切,笨重的龟册装已适应不了当时的要求。因此,人们逐渐把竹子或木头削成(或直接使用)狭长条(或片状),(或木片)上的取代甲骨用来书写文字。写有文字的竹条(或竹片)称为竹简,写有文字的木条(或木片)称为木简,统称为“简”,如同现在“页”的称呼。把文字写在较宽大的木板或木块上称之为木牍。

  将简用皮条或藤、丝编排扎联起来称为“韦编”和“丝编”(即订联方法的意思)。简经编联之后,成为一篇文章,称之为“策”,策的含意来源于,相同于现在的册。在我国发现的大批古代竹、木简中,保存比较完整的有《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些书有简几千支,其时代约在汉武帝初年,即公元前140多年。

  刻或书写文章时以用简为多(尺寸规格一般有长6、8、12寸,宽约10mm左右,厚度1-3nn不等),每支简条上可写一至两行字,扎联时可用二或三道皮、藤、丝均匀分道编排;阅读时摊平,阅毕可将简策卷起扎捆后保存。

  简的尺寸规格,实际上已为现在的开本尺寸奠定了基础;简可记载较长的文章。

  艇木板刻文字的书称“木牍”或“版牍”,一块木板制成书称“版”,刻写文字后的称“牍”。一尺见方(一平方市尺)的牍称“方”,在牍上面刻写较短的文章和极少的字成为版牍。版牍适用短篇、省悟文章或当作信件、通信用。《仪礼·聘礼》中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用方”。说明文章长短选用材料与书籍形式的不同(图5-2)。

  这种装法与龟骨册相比虽有进步,但必竟十分笨重不便。古书上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如:秦始皇的统一天下以后,他每天批阅的奏章是“以衡石量书”的(秦朝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130市斤)。由此可见,秦始皇一天批阅的文件是用120市斤的秤来称书。同时还要有侍从为他用车拉书,搬书。汉代学者东方朔,向汉武帝上书,就有竹简三千支,汉武帝整整看了“二月乃尽”。

  简策装书籍由于笨重及阅读困难,所以被卷轴装所代取(图5-3、4)。

  3.卷轴装。由于简策装使用笨重,占地面积大,到了公元前5世纪与简策装盛行的同时,由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和发展,又发明了把文字写在缣帛等丝绸织品上的办法。缣帛性质柔软轻便,把文字写在上面,可以折叠或卷起来,根据文章的长短,图面的大小任意剪裁成不同的幅面尺寸,每当写完一段或一章、节卷起来叫作一卷,现在的“卷”就来源于此。用缣帛写书也称“帛书”,但价值帛贵和不易广泛使用。

  公元二世纪东汉和帝时,宦官蔡伦改革发明了新的造纸方法以后,纸的生产量扩大和使用普遍起来,因而推动了书籍装订技术的发展。公元三世纪竹简已被纸书所代替,纸张成为写书(或印书)的主要材料。

  卷装所用的材料有纸和缣两种,一可将纸裱糊在缣上称为“缣帛”:其规格可依书长短,随事裁之,装订成卷;二也可先将文章书写在纸上,然后再裱糊装成卷。

  轴装在卷的两端或一端,当作卷的轴心支撑纸张(或缣),使其平整、挺括、便于阅读。轴的材料有竹、木两种,其设计十分考究。轴为圆柱形,轴的两头露在卷外,配以珊瑚、牙料、紫檀等珍贵质材镶饰,以区别书籍的内容和品级。还有的在轴的两头用质地较好的丝织品,将木(或竹)轴头粘包住,称“漂”,漂根上系有丝织物,称“带”,总称为漂带,起书籍的装饰作用。



图5-2 木牍

a-方牍 b-三棱柱形木版




图5-3 竹简书


  将卷的两头或一头粘裹上一支圆轴(即轴心),阅读时将卷轴平摊在桌子上,也可将卷轴的一头(竖挂时用)或两头(横挂时用)扎绳挂在墙或房屋的柱子上。阅读后摘下好成为一卷用带绳扎上保存起来。文章若长可多分几卷。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出版日期的,我国印刷和装订的《金刚经》一书,就是采用卷轴装形式加工的。这部书出版于公元868年的唐朝,幅面宽为一市尺,长为一丈四尺(4620mm)。此经书装订得精致美观大方,图文并茂,可当时卷轴装技术的高超水平。这种装订形式至今仍保留着,但一般只用写诗作画,当成一种艺术装饰品供人们欣赏。如图5-4所示。



图5-4 卷轴装

a-横幅卷轴装书籍 b-竖幅卷轴装书籍


  卷轴装盛行时期,由于印刷技术的发明,雕刻版印刷产生,书籍装订形式改革为经折装。这一过程经历了很长一段时期。卷轴装书籍在阅读时占地面积较大,携带不便,而旋风装和经折装则解决了这些困难。

  4.旋风装。由于纸张的出现和使用,促进了社会文化的进步,书籍形式在卷轴装使用的同时,旋风装随之问世。这种装法外形似卷轴装,打开卷轴后,里面是一张张顺序排列并重叠(错开)地粘连起来的书页(图5-5),阅读时将卷轴打开一张张地掀阅,阅后卷好成一卷。用这种装法打开后书页掀口部分呈龙鳞(或鱼鳞)状,故又得名龙鳞装(辞海中有解)。现有故宫博物院保存的唐代版本《唐韵》,即唐朝吴彩鸾手写本《刊谬补缺切韵》五卷,就是这种龙鳞形状的旋风装。后来又由这种装法改革为经折装。



图5-5 旋风装


  5.经折装。经折装也称“折子装”、“梵来装”,盛行于公元9世纪的唐朝。这种装法是将大幅面的卷轴,改革成可以随意携带的重叠起来成为小幅面的书籍形式。其方法是按一定规格裁切成长条形状的纸张,然后按版面标准要求,向左、右来回反复折叠整齐(折口垂直整齐,一般折数10至12折),成为长方形册。册子的前后面可裱上硬纸板,纸板上面粘包一层纸张或织品(一般用水青或蓝青布)作为书衣(即封面、封底),阅读时将册子拉开或翻开即可。另有一种形式是封面和封底在加工时联在一起,如同现在平装封面,但不粘其折口(因当时书籍还没有开成书背),只粘封面和封底的表面部分,书册不能拉开只能翻阅。

  经折装幅面可大可小,一般为80mm×60mm或200mm×300mm左右。现在一些字帖、名人书法、儿童读物等还采用着这种形式,只是封面很少包硬纸板,均与书芯一起印刷,折完即可。经折装的折口由于全部暴露在外,长时间的翻阅被磨损而折缝易断开出现散页,但其装帧形式为以后的平装装帧奠定了基础。又因此种装法问世于佛教经书盛行的隋唐时代,为书写经书,便于唪诵而用,故又称经折装(图5-6)。



图5-6 经折装

a-面与底联接形式 b-面与底分开形式


  6.蝴蝶装。蝴蝶装简称蝶装,盛行于公元13世纪末的宋代(至元代)。蝶装是我国书籍制作史上第一次把分散的带有折缝的页张集中在一边,形成订口而装订成册的方法。

  蝶装的书页是(单面印刷)面对面地双折成筒子页书帖,折口按顺序相连,用浆糊粘牢书背,装上硬纸面书皮(软面也可以),还可在面上裱一层绢、绫等较薄的织物,这样,其书籍外观不仅漂亮而且也很牢固。蝶装的优点是折口与版心向里不易损坏,翻开书册可以看到书页的全貌。现在一些精致的整张画册、军事地图或海洋图等最适用这种装订形式。这是因为折缝中间没有订痕和针眼,不影响图面的内容,阅读时摊得开,便于保存和收藏。现在北京图书馆收藏的宋刊本《文苑英华》一书就是很典型的蝴蝶装形式(图5-7)。



图5-7 蝴蝶装


  7.和合装。和合装是在蝴蝶装以后一种少量而简单且书芯和书封可以随时分开更换的装订形式。

  加工时可按一定规格和尺寸先制作书封及封里,而后再制作书芯。制作书封时先在书封里层(封里)的两个接缝处,各粘在条供穿线绳(或丝带)联订用的挂订衬板条(形状如耳朵也称书封耳),与书芯眼孔订口宽度尺寸相协调,眼孔一般是2-3个(也可配以气眼牢固眼孔)。制作书芯时,将配完或裁切好的书芯,在订口上按一定规格(与书耳相同)打上订眼孔,然后将书芯放入书封的两个书耳中间,对齐眼孔,用绳条或丝带穿扎起来后成为一本和合装书籍。

  和合装的方法由于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书芯可以随意取下调换,很适于现代的帐册、帐卡、户口薄、活页本册等使用。因此,至今一些活页裱头装仍采用这种装订形式,并有新的改进(图5-8)。



图5-8 和合装




图5-9 包背装书籍


  8.包背装。随着蝴蝶装的盛行以及和合装的出现,包背装也于公元14世纪(即元末明初)问世,盛行于明朝中期。包背装的折法与蝴蝶装完全相反,是把印好的书页(单页印刷)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成筒子页的书帖,配页后将书帖折缝边撞齐压平,再把折口对面的(前口边)纸边作为后背粘牢粘好,包上封面成为一本完整的包背装书籍。包背装的封面有“软面”和“硬面”两种,可按其要求采用其中一种。这种装法的书籍从元朝到明朝整整普及了二百多年时间,为后来的装帧形式打下良好基础(图5-9)。

  据清代内阁收藏古籍书所见,元朝大德年间袖珍宋本《前汉书》及陈梦根手写本《徐仙翰藻》等书,均用包背装形式。可见在元代成宗年间就使用这种装法了。明代内阁写本《御集》、《永乐大典》等书,都是用黄绫子作书皮料的包背装形式的书籍。明代中期此装法盛行,后由于书籍装订技术又进行了变革,因而逐渐减少。到了清朝重修后的《四库全书》却还是采用了包背装,这部书分经、史、子、集四类,封面分别为绿、红、蓝、灰四色,以区别内容和品级。

  9.线装。线装也称古线装,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5世纪(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发展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集中后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线装的折法与包背装相同,所不同的是不用粘接剂粘连,而是用棉或丝线联结,封面也不用整张纸包粘,而是在书的前后面各放一张纸,也可粘裱一层纸或较薄的织品当封皮面,折口为前口,全部露在外面,折口的对面为订口,穿上各种式样的订线,配以各种式样的书函,显得格多庄重大方。

  线装书的加工,根据书籍的品级及保存价值,在订和装的方式方法上多种多样,是传统装订的技术史上最进步的、典型的、带有民族特色的一种书籍装订形式。现在一些历史经典或有价值的书籍仍采用这种装订法(图5-10)。



图5-10 线装书

a-线装书册 b-书函及套合后的线装书


  10.平装。公元19世纪以后,我国开始通用平装书籍,这是一种总结了包背装和线装的优点后进行改革的一种形式。加工平装书籍的特点是: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书册厚度可订装30mm左右(相当于52g/m2凸版纸280张左右)。平装也称平面装,是根据现代印刷的特点,将大幅面页张先折叠成书帖再配成册、包上封面后切去三面毛边成为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籍。平装书籍在装帧时封面可分勒口、不勒口和复口等几种形式。封面的用料一般为80-200g/m2的胶版纸,也有用塑料压膜纸作为封面的。这种装法的书籍在我国极为普及,深受欢迎,生产量比任何一种装法的书籍都多(图5-11)。



图5-11 平装本


  11.骑马订装。骑马订装加工更为简便。由于工艺简单出书快,适合装订一些要求出书时间较短的期刊杂志书籍。加工时封面与书芯一起配套成为一册,订联、切成后即可,装订后的骑马订书册订锔外露在书刊的订口(后背折缝)上。这种装订形式是沿折缝配好骑在机器上订书的,形成骑马式样,故称骑马订装(图5-12)。

  12.精装。精装,指书籍的一种精致制作方法。精装书籍主要在书的封面和书芯的脊背、书角上进行了各种造型加工。加工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书芯加工有圆背、方背、方角和圆角等之分。封面加工有全面、半面(布腰纸面或皮腰布面),在封壳面上再给经烫印字迹、花纹图案的装饰,使书籍显得格外大方、富有艺术感。



图5-12 骑马订装


  精装书籍的工艺加工,主要分书封、书芯、套合加工三个工序。采用精装工艺加工制作的书籍精致美观,牢固耐用,易翻阅好保存,一般较厚或常用的经典书籍及工具书均用这种装订形式进行加工(图5-13)。

  13.特装。特装也称艺术装或豪华装,主要指精装中一种特殊的装帧方法(图5-14)。这种装法比精度更为考究、华丽,工艺过程复杂、技术性强、操作难度大,大部分加工都需手工操作完成。



图5-13 精装书

a-方背精装书 b-圆背精装书




图5-14 特装

a-特装书籍 b-特装书盒


  特装工艺加工与精装加工的最大不同点是在书芯上加工书封壳,最后才烫印(精装是先制好封壳和书芯以后套合即可)。特装书籍的加工除精装应有的造型以外,还有将书芯的切口面滚烫一层金口或蘸粘一层花口及皮封面上进行镶嵌等艺术加工的过程。另外,还有一种从外形上看是一本非常漂亮讲案的书籍,打开后是一个精致的书籍装饰盒,可以容纳一些用具(当做妇女手提包用),成为一种工艺装饰品,当做礼物相互赠送(一般欧洲国家比较时兴)。

  14.活页裱头装。活页裱头装主要指一些单据、发票、本册、帐卡、集册、信笺等的装订加工。装法简单、容易加工,由于所加工的式样、规格无一定规律,工艺复杂不统一,因此,目前大部分加工均用手工进行(图5-15)。



图5-15 活页裱头装

a-发票本 b-信笺本

二、书籍制作中联结法的发展



  书籍装订联结法,从最古老的甲骨扎结法和编排法开,逐步演变到现代的无线胶订粘和塑线烫订的书籍联结法,有几千年的历史,改革了9种方法。

  1.扎结订。扎结订的联结法有两种:一种是甲骨的联结:有藤树上的藤条和动物皮(牛、羊皮)条等将龟甲或牛、羊肩(胁)骨扎结缀联成册。这些联结料可不作任何加工处理,剪开或折断直接使用。另一种是简策的编排所结,所用材料是藤条或皮剪成皮条及用丝结绳后将竹、木条(简)编排扎结联缀成策(册)。这种方法的材料较前一种有了改进,即做一些加工处理。扎结编排法有“韦编”和“丝编”之分,都是我国书籍联结的最早形式,为龟册装和简策装所用(图5-16)。



图5-16 扎结订

a-甲骨扎结 b-简策扎结


  2.粘联订。粘联订,即用胶粘剂将书页(帖)联结成册的形式。由于书籍材料的改革和发展,使用藤、皮等扎结成册方法已不适应需要。在出现织品和纸张作为书籍材料的同时,胶粘剂也已普遍使用,胶粘剂的材料在当时大部分以面粉浆糊为主,以鳔胶为辅。如卷轴装、蝴蝶等、包背装等均是采用这些胶粘剂联结成册的。使用面粉浆糊时,可直接加入冷水熬成浆糊或用煮沸的水冲匀成浆糊,也可将面粉(一般用江米面粉)加适当冷水调成面块后,用水洗去粗糙部分,洗出面筋汤后加热煮成粘剂,粘联和补帖一些较讲究的书籍。鳔胶一般用于粘联一些硬质纸板或较厚的书册。鳔胶主要极料是鱼皮、猪皮等经加工熬成粘状,其特点是粘着力强、吸水量少,可以降低书籍变形的程度。

  3.古线订。古线订就是线装本的联结订法。所用材料开始以丝为主和以棉为辅,之后以棉为主以丝为辅,搓纺成线联结成册。古线订的方法多种多样,有唐本式、四目线式、坚角四目式等八种,其中唐本式和坚角四目式使用最为广泛。

  利用古线订联结的书册,翻阅平整,牢固性强,因无面粉粘剂因此不怕虫蛀(图5-17)。

  4.三眼线订。三眼线订的书籍联结方式,是平装最初的线订方式。主要是将配好书册的折缝处距离订口5-7mm处的均匀地打穿三个眼孔,用棉线(一般用上蜡线)或丝线,穿入孔内扎结订联成册。三眼线订与古线订比较不但操作方便、速度快,还可以订零散页张、插衅和较厚的书册。

  三眼线订均用手工操作,消耗体力、效率低,较厚书册订联后不易翻阅,因此,很快就被铁丝平订和无线胶粘订所代替。目前此方法使用很少,原因是质量不好也不适于大生产的加工(图5-18)。



图5-17 古线订

a-唐本式 b-坚角四目式




图5-18 三眼订


  5.铁丝订。一种用金属铁丝联结书册的方法。这种方法最初是采用人工操作,即先将配好的书芯在订口处(一般离书背5mm处)先下锥打眼孔(一般是四眼两锔),再将铁丝剪成订锔的长度,用手弯成了锔子状扎订在眼孔内,扎进的订脚露出后弯回平扣在书的背面。有了铁丝订书机后,用机器订联速度快,质量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铁丝订的联结方法,已成为我国书刊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装本和骑马订装本均采用铁丝订,但较厚书册订后不易翻阅,如地区潮湿铁丝易生锈后缩短书刊牢固程度(图5-19)。



图5-19 铁丝订

a-平面订 b-骑马订


  6.缝纫订。缝纫订是采用一种与家用缝纫机结构相同的工业缝纫机,将书册订联的方法。主要是在书册的订口处用缝纫机进行穿联,针距最大为10mm,最小为1.5mm。

  采用缝纫订方法,订联牢固,不怕潮湿。最厚可订200页,最薄可订3页(以凸版纸为标准)。但是,由于这种订法慢,不易搞联动化及高速生产,只能单机操作。目前用途最广的是南方一些潮湿地区及一些零散证件等工作物的加工(图5-20)。

  7.锁线订。锁线订产结法是一种用棉或丝线经上蜡加工后,在书帖的最后一折缝线上,按照号码和版面的顺序逐帖穿联起来的方法,主要形式分平锁和交叉锁两种。这种订联法用途很广,适合精装、平装、合订本等所用。可订联特厚书籍,机器手工均可操作,订联后的书籍翻阅平整,经久耐用,很适于经典著作和品级较高的书籍装订所用(图5-21)。



图5-20 缝纫订




图5-21 锁线订


  8.无线胶粘订。无线胶粘订是一种用胶粘剂代替金属或棉线等将散页帖的书书联结成册的方法。

  加工时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在折页机折最后一折缝线上,打成有规律的刀孔,以备成册后进灌胶液粘 联用;第二种是利用无线胶粘订机的铣刀,将书背铣掉1.5mm或铣成毛散状后着胶灌进粘联成册;第三种用手工在书背上锯口进胶粘联成册。无线胶粘订是一种较先进的工艺,使用范围广,省工节料,提高效率,无论书籍薄厚、幅面大小或精(较简易的精装)、平装均可采用,并能配套进行联动和高速生产作业(图5-22)。

  9.塑料线烫订。塑料线烫订的联结方法,是在折页机进行最后一折之前,以类似骑马订形成穿线的原理,将每一书帖最后一折的折缝上从里向外穿出一根特制塑料线,穿进的塑料线被切断后,两端(两订脚头)向外而形成书帖外订脚,然后在订脚处加热,使塑料线熔化并与书帖折缝粘合。再经配页、包封面、烫背压紧成形后,各帖之间的塑料线订脚相互粘牢在书背上,达到联结成册的目的。

  塑料线烫订是比无线胶订更为先进,使用方法更为广泛的一种书册联结方法。它综合了骑马订、锁线订、平订(铁丝订)、无线胶粘订几种联结方法的特点而形成的新工艺。但因我国目前这种塑料线烫订机没有研制成功和生产,所以还没有被普遍使用(图5-23)。



图5-22 无线胶粘订




图5-23 塑料线烫订

三、书籍装订技术主要发展阶段



  我国书籍装订技术发展,从龟册始至现代的精、平装,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是书籍装订技术变革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龟册装至简策装的使用阶段。时期约在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3世纪,这个阶段在历史上可称为书籍装订的“起源阶段”。用两点说明:一是从书籍材料和所用联结料上分析,这两种书籍材料主要是甲和骨、竹和木,主要联结材料是动物皮条、藤条或丝结绳,材料来源于动、植物,同时所用材料基本上没经过什么加工处理,只是用刀或剪削而成或者用手搓捻使用。二是装订的联结形式,只是订联的加工,而装的形式尚未形成。这种书籍装订技术是处在萌芽、低级装订方法的起源阶段。

  第二阶段,从卷轴装至经折装使用阶段。时期约在公元前5世纪——公元9世纪,这个阶段在历史上称为书籍装订技术发展阶段。这时期的文化科学发展得较快,出现了纸张和印刷术,同时改革了很多种装法,所用的书籍材料和联结料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如书籍材料使用了丝织品和纸张,特别是纸张的使用,促使书籍装订形式向着高一阶段进展,联结料则以面粉浆糊和面筋浆水为主进行粘接。装订方法主要以整块(或一块)缣帛或一张纸进行卷曲或折叠而成书册(或卷)的,但还没有将其变为散页进行有次序的重叠组合或用线订联成册的程度。

  第三阶段,从蝴蝶装至现代的各种装法。时期约为公元12世纪——现在。这个阶段书籍装订技术不但将散页(或帖)重叠成册、形成订口的各种联结及各式样的装帧形式的改革,特别是由于装订机械的出现和联动化的发展及工艺上逐步的系统化,致使书籍装订技术基本上达到完整化。因此,这个阶段可称为书籍装订技术基本完整化阶段。但这并不等于书籍的制作形式就已达到最后阶段。应根据科学事业的发展而发展,将来很可能以微型书籍和电脑储存信息取而代之,而出现第四阶段的高潮。

[时间:2001-09-29  作者:王淮珠  来源:《精、平装工艺及材料》第五章 装订工艺基本知识]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