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出版的两种取向



  所谓“出版”,在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向社会公开发布的过程,在狭义上可以界定为伴随机械复制技术应用、精神产品进入商品流通而发展起来,与版权相联系的信息传播行为。网络出版是电子出版的高级形态。广义的电子出版包括以电影、广播电视和电脑媒体为依托的出版,狭义的电子出版则专指以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电脑存储器为依托的出版。后者又区分为两种类型,即单行出版与网络出版。网络出版集中地体现了电子出版的特征,即著述队伍扩大化、接受范围全民化、相互交往便捷化、信息存储多维化、选内容个性化、产品形态网页化、鉴赏过程交互化、传播时差缩小化、媒体管理民主化。在广义上,网络为人们提供了自由发表言论的新空间:在狭义上,网络正成为具有合法出版资格的专门化出版机构进行信息传播的依托。

  一般认为:传统出版基于体脑化工,适应社会精英的需要。它是脑力劳动者大显身手的途径,也是造就社会名流、灌输官方意识形态的途径。网络出版则反其道而行之,以消灭体脑分工、消灭精英与大众的区别为已任。

  网络出版的始作俑者是“超文本之父”特德·纳尔逊。他一开始就将自己设想的电子超文本“仙都”(Xanadu)作为一种在线出版系统来加以开发。伯纳斯·李在分析他的思想时指出:“对特德来说,超文本就是版权的对立物。Xanadu的全部想法是受这样的感受驱动的,即他认为任何人都应当能发表信息,而如果有人想要使用那些信息,其发布者应该自动得到报偿。Xanadu从未能够流行起来,原因之一是特德对一种定价机的制的坚持,以及要在整个世界创建这样一个协调一致的机制的困难。”尽管他的努力未能取得最后成功,但其思想对于后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同为超文本系统,万维网之所以比Xanadu成功,原因在于伯纳斯·李并不热衷于只拥有一种为信息支付费用的商业模式,而是将立足点置于让“任何人都应当能发表信息”方面。就此而言,作为电子超文本网络之代表的万维网与传统出版系统迥异其旨。虽然“出版”在词典中被定义为“把书刊、图画等编印出来”、“把唱片、音像磁带等制作出来”,仿佛仅仅是一种技术活动,但是,相对于传统出版而言,上述“印”、“制作”事实上同时意味着对于某种信息产品的质量或水准的社会承认。因此,绝非任何人都能在传统出版系统中发表信息。由于政府对书号、刊号、片号、准印证的控制,也由于包括书籍、报刊、唱片、音像磁带等传统媒体的容量限制,只有一小部分信息能够获得正式出版。传统出版系统也为非正式出版留出了空间,但即使加上非正式的成分,所出版的信息产品数量仍然有限。相比之下,万维网以Internet为依托,容量令传统媒体望尘莫及,从而为任何人都能发布信息提供了条件。不仅如此,伯纳斯·李虽然明白只要作些技术上的扩展便可以在万维网上实现对信息的自动定价与收费,但他并没有朝这方面努力,从而亦为任何人都能利用万维网上的信息创造了条件。信息的海量发表、海量存储与海量利用,万为万维网作为出版系统的特色。目前,万维网在Internet上大受欢迎,而Internet已经成为计算机网络的龙头老大。这样的背景下,一提起“网络出版,”人们经常自然而然地起到万维网。

  可以认为:网络出版从一开始就存在两种迥然有别的价值取向,即商业化与非商业。网络文学是以网络作为平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繁荣离不开网络商的支持。近年来网络商与文学界的互动日益频繁。例如,搜狐引擎(www.sohu.com)于2000年推出原始文学园地,从而建立起互动性强的文学主题社区;伊丽人网(北京)刚开通不久便推出“伊丽人新女性浪漫爱情网络文学”大赛;亿唐公司(www.etang.com)陆续举办了网络文学、校园情书等赛事,还和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合作推出我国第一部网络题材的小剧场话剧《WWW.COM》。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有着以文学吸引用户的商业因素。文学站点亦有不少向商业化方向发展。例如,在海外,《花招》成了公司,兼顾服饰、饮食、保健、理财、美容、旅游;在国内,喻汉文将“黄金书屋”(www.goldbook.com。曾被为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十大个人主页之一)卖给了门户网站多米来。由清华大学学生创办的著名站点“化云坊”(Fanso.com)在2000年5月推出网站“中文在线”(www.chineseall.com),计划以文学为切入点,建立一个国内最有影响力文化类门户网斗,并通过在出版业率先引入“网络出版”这一全新的商业模式,以网络出版和相关的文化增值服务为主营方向,成为网络出版业的领导者和中文电子最大的提供商。中国今日作家[www.jraj.com.cn/]鼓励作家在上面公布自己的写作计划、未出版的作品,以更透明、信息发布范围更广的方式来进行网络文稿拍卖的前期工作。全景中文图书/小说大全[cnovel.hypermart.net] 也是商业性的。在文学网站成长过程中,文学与商机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对立的一面。如何处理二者的关系,关系列网络文学的命运。1996年底,《新语丝》面临着被商业公司“亚美网络”吞并的危险。这种外部威胁导致了内部分裂:《新语丝》的创办人方舟子毅然决然地在纽约正式将它注册成非赢利机构,另一些人却因此退出《新语丝》,去为亚美网络办《国风》,自那时以来,方舟子坚持自己的办刊宗旨,有效地避免了商业网站“烧钱”的通病。目前,该网站有两个镜像站点(国际版www.xys.org,国内版www.xys2.org),其点击数合计约40万,在海外中文网站里名列前矛。由于访问量大,带来的广告收入完全可维持运行费用。

[时间:2001-09-19  作者:黄鸣奋  来源:电子出版2001-8]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