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套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
套版印刷,隶属于雕版印刷,是雕版印刷从单色向彩色发展、技艺益发成熟和精湛的产物。因此,有人把套版印刷又称作彩色雕版印刷,以区别于最先发明的(单色)雕版印刷。从工艺技术角度讲,彩色雕版印刷要比单色雕版印刷复杂的多。正因为如此,彩色雕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才总是伴随或略迟于单色雕版印刷。从历史渊源上看,新石器末期的彩陶拍印要晚于单色陶器图案的拍印;秦汉时期的套印花布要晚于单色花布的印制;隋唐以降的版印佛像、书籍插图中的图像,多色要远迟于单色。由此不难看出,彩色雕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是在单色雕版印刷起源与发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出现,既有社会文化对“美”的需求的促使,又受印刷工艺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
古往今来,印刷术的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名称各异。其中:有的因印刷用印版的不同而异,即用什么印版,就叫什么印刷,凸版印刷、凹版印刷、活字版印刷、蜡版印刷……皆属之;有的因承印载体的不同而异,即采用什么承印物,就叫什么印刷,织物印刷、塑料印刷、铁皮印刷、软管印刷……皆属之;也有因印刷方式的不同而异,即采用什么印刷方式,就叫什么印刷,套版印刷、饾版印刷、喷墨印刷……皆属之。
套版印刷,通常人们称之为“套印术”,也有称作套色印刷、多色印刷、彩色印刷、彩色雕版印刷者。其中,套印术是“套版印刷工艺技术”的简称或总称,其它称谓的出现,则因印刷应用广泛所导致的,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审视套印术,而又对印刷术从总体上不太了解所致。因此,探讨套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首要地是先把什么是“套印术”搞清楚。
顾名思义,“套印”一词由“套”和“印”组成。在这里,“套”的涵义是衔接和重叠(见《现代汉语词典》“套”字条),“印”的涵义是印刷。因此,广义地讲,凡以衔接或重叠这种方式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都可称之为“套印术”。
同雕版印刷一样,套版印刷的起源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现有文献、文物证明,远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初期,套版印刷已广泛用于织物印花了。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了两种印花织物,一种是金银色印花纱,一种是印花敷彩纱。其中,前者是用凸版“套印”的(图1),后者则是印刷与彩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随后,甘肃武威汉墓又出土了“套色印花绢”,是用三块镂空版(即漏版、孔版)套印而成的。1983年,广东南粤王墓又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印花织物,织物上的花纹图案与同墓出土的两块铜质印花凸版上的图纹相吻合,证明这些印花织物就是用这两块印花版印制的。这些西汉印花织物的出土,尤其是这两块铜质印花凸版的发现,为西汉时期已用凸版和漏版套印印花织物提供了无可争议的实物证据。著名考古专家牛达生先生撰文《我国古代印刷术含义初探》明确指出:“织物印花技术是印刷术”,“以纯技术意义上来说,(织物印花术就是印刷术)这一说法无疑是正确的”。而笔者则认为,秦汉时期的织物印花—不论是凸版印花还是漏版印花—尚处在印刷术起源史上的雏形阶段,雏形时期的印刷术与真正意义上的印刷术是有区别的、不可等同视之。
图1 印花纱分版套印示意图
雏形时期的套版印刷,有填色印刷、涂版印刷、漏版套印等几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出古代人们为获得“美”的享受而探索套版印刷的艰难历程。其中:
填色印刷,是版印与彩绘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方法是:先将图案花纹刻成印版(凸版或漏版),再在印版上施墨印出图案花纹的线条轮廓,然后根据设色要求手工填色制成彩色印刷品。这种方法应用很久,现存西汉墓出土的印花敷彩纱、隋朝大业三年(607年)印制的“木刻彩绘佛像”、辽代印刷的《炽盛光佛降九曜星官房宿相》等皆属之。
涂版印刷,是先将图案花纹雕刻在版材上制成印版,再根据画面设色要求在印版表面相应位置涂刷所需要的颜色,譬如树叶涂绿色,花朵涂红色或黄色等,然后用涂有不同颜色的印版进行印刷的工艺技术。一般认为,元代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无闻和尚的《金刚经注》(图2)就是用这种方法印制的。该图系经书扉画,扉画中央坐着一位正在注经的和尚,和尚身边站着一个书僮,图的右下角站立一人,连同和尚前面的书案、方桌、灵芝,身后的云朵,均为红色。图上方的松树为黑色。正文经注也由红黑两种颜色印成。这是现存最早的套印本,弥足珍贵。
图2 元刻双色《金刚经注》
漏版套印,是将图案花纹雕刻在特制、较薄的版材之上(雕刻时要刻透、挖空)制成印版,再将印版与承印物贴合,然后施墨印刷的工艺技术。这种工艺与其它印刷方法不同的是,印版上的图文是正像,印刷时可以在一块版上分别刷上几种不同颜色一次施印,也可制成多块色版套印。多色版套印技术上要相对复杂一些。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套色印花绢”当属之。
套版印刷经过漫长的雏形发展,到了宋朝,出现了分版套印工艺。这种工艺是将图文按照原稿设色的不同,分别制成不同色版,譬如原稿上的黑色部分制成黑版,红色部分制成红版……,然后再逐版逐色地进行套印。分版套印工艺有两种情况:一种各色版大小不一,譬如现存宋代的关子印版,总共8块,大小各不相同;另一种是按照版面设色要求,一色一版,大小相同,印刷时按照统一的规矩,逐版逐色进行套印。除色版大小相同或不同的区别外,后者为一色一版,有几种颜色就制几块印版;而前者则不然,以宋关子印版为例,8块色版中的4块“印章”,有3块为红色。为叙述上的方便,不仿我们称后者为“整版套印”。
整版套印工艺,比填色印刷、涂版印刷、漏版套印和早期的分版套印工艺要复杂的多。以多色图书的整版套印为例。首先它要按设色要求以不同色墨写出原稿,再像当今木版水印那样在原稿上覆以透明书写纸写或勾描出分色版样,然后将各分色版样分别反贴在预先制作好的木版上进行雕刻,制成分色印版,最后才能按规矩要求固版、逐版套印。这样的工艺技术,套印准确是极为重要的。这种方法始于宋代的纸币印刷,盛于明代的多色书籍印刷。
套版印刷的起源时间,过去一直以元、明时期的说法居多。近年随着“站在印刷立场,从印刷角度出发,以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为主线”研究印刷史的众多印刷界学者的参加,认为套版印刷始于西汉初期多色型版印花者逐渐多了起来。由于这种说法既有套印品实物—譬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金银色印花纱—为证,又有印刷这些套印品的印版出土,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但仍有部分学者坚持旧说,认为印刷术只有印在纸上、而且印刷产品必须是“读物”,印出来的产品才能算是印刷品。秦汉时期的型版印花,既不是印在纸上,印刷产品也不是读物,自然也就不能算是印刷品了。对于毕生从业印刷而又研究印刷历史的印刷工作者,最了解什么是印刷,因此,对用同一块印版,印在纸上是印刷,印在布或其它材料上就不算印刷;对用同样的工艺技术,同样是印在纸上,印的是“读物”就是印刷,印的不是读物(譬如壁纸)就不算印刷的观点,不仅不敢苟同,而且还难以理解。客观上,处在雏形阶段上的套版印刷,远在两千年前的西汉时期已在应用,此后续有发展。物美、价廉,又具较好印刷适性的“纸”的发明和发展,为包括套印术在内的印刷术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以纸为承印物的套版印刷也随之发展、普及开来。唐代的夹缬印染,五代的印线填色,宋代的纸币套印,辽代的彩印佛画,元代朱墨套印本《金刚经注》,明代用五色套印的《程氏墨苑》和《风流绝畅图》,都以不同材质、不同方式,采用了套印术。这其中,有以织物为承印物的填色印刷,有在同一块印版上分别涂以不同颜色的涂版印刷,也有一色一版的分版套印和整版套印。到底哪一种算是套版印刷的雏形品,哪一种够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套版印刷,有待学术界通过深入研究来统一认识。但愿我们的学者不再拘泥于纸上印刷和读物印刷,实实在在地落脚于“印刷”立场来研究“印刷的历史”,还套版印刷的起源与发展以本来面目。
(下期预告:《 版拱花术的起源与发展》)
·责任编辑 李 丹·
[时间:2001-09-05 作者:张树栋 来源:中国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