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原稿的特点及复制要点

第八章 各类原稿的特点及复制要点



  原稿是制版工艺的原始复制依据和基础。原稿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原稿被称为组成印刷品的五大要素之首(原稿、制版、印刷、纸张、油墨)。制版原稿,无论是创作的绘画、宣传画或彩色照片均属视觉欣赏艺术,都渗透着原作者的构思和情操。因此,欲复制再现其艺术性,必须对原稿的特点进行分析,抓住重点、制定相应的工艺实施方案,使复制品完美地表达原作品的艺术精髓。

第一节 反射原稿分析



  反射原稿有:国画、油画、水彩画、彩色照片、版画、黑白照片以及印刷复制品等。

一、国画



  1.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在世界美术领域内自成独特体系,为东方绘画的主流。国画描绘景物,要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着重意境含蓄,构图视界宽广。主要用线条、墨色表现形体,有高度的表现力。

  在表现手法上有工笔、白描、写意、工笔兼写意等方法;在使用色彩上又有水墨、淡彩、浓彩、没骨法等方式。一般都画在宣纸及画绢上面,所以有纸本和绢本之分。由于作画年代的久暂,又可分为新画和古画两类。

  国画主要是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及质感,因此,它主要的特点是“以墨为主,以色为辅”。所以制版时必须抓住焦、浓、重、淡、清五个不同浓度墨色来表现。色彩则要明朗。沉着、朴厚、柔和、和所谓“以浓而腻、淡而不薄”的民族绘画特色。

  写意画着重物像意境描绘,用简练有力寥寥数笔表达主题的意境。画面上湿笔的墨韵,干笔或枯笔的笔触,以及淋漓至尽的泼墨,均是复制的重点。

  工笔画一般是用工整秀丽的线条勾勒出形体的轮廓,然后再涂以浓淡适宜的墨色或色彩,强调“以线立骨”。它的明暗层次大部分依靠线条粗细、曲直、浓淡来表现。复制时防止无浓淡,无粗细和生硬失真,缺少国画的应有风格。

  工笔夹写意画,占画面比重中较多的一类画法。画面主题用工笔笔法描绘,主题的陪衬则用写意手法,在笔墨、设色方面是粗细相同,浓淡相隙,疏密匀称。复制时必须两头兼顾,焦墨和浓墨应有所区别。这类画的色彩不宜过艳,也不应淡薄。

  水墨画,只用焦、浓、淡、重、清的黑灰色调作画。由于水墨的晕渲及宣纸的吸水性较强,整个画面层次丰富,并有很好的润泽效果。制版时以黑、灰墨的变化为重点,主要表现出水墨画中“破”、“擦”、“点”、“染”等四种绘画持法,焦、浓、重、淡、清的色度渲染,均需顾及。

  淡彩画,色彩较淡,在用色上油墨色相要谈些,色量可用中等,但黑、灰的墨量应浓。

  重彩画,绘画用色重量浓研,要求鲜艳且稳沉。多以浓重的朱红、石绿、群蓝、藤黄墨表现。

  对古画的复制,要求色彩古朴乱真,底色平服;保留绢纹或宣纸的质感,不应单纯追求强烈对比,而破坏整个画面。根据画面有彩和无彩,须制定出以原色为主或专色为主的制版方法。以原色为主的绢本要注意绢地平整。以专色为主的,要尽量避免画面呆板单调。印章印刷可另用专色版,保留粉质感,并根据印章的晦暗程度,决定各色版对印章衬色的色量。

  2.国画印版的制作要求

  (1)桌面印前系统

  ①国画不是以色彩取胜,强调的是艺境,是阶调的分布。因此,我们首先要强调定标,黑白场的数值一定要准确。一般都是根据画面的冷暖色调确定白场数据,若是画家有意留白,我们可将白场定为绝网,用白纸的白色来表达。

  ②国画极重视用黑墨,因此,我们采用全调黑版,阶调分布如图8-1-1所示。要充分领会原作的意境,黑墨的焦、浓、重、淡、清五种等级要准确使用,拉开层次。黑版最轻处,也即是画面的亮调部分,可根据情况选用淡清黑墨表达,可以从1%、2%的网点起用。

  ③若复制的是古旧的国画,则应注意使用满版销10%~20%的灰网,也就是将黑版的整体阶调往上平移,以表达出原作年久变灰的古旧感。

  ④因为国画忌使用过分鲜艳的颜色(写意类尤其突出),分色时要有意控制暗场的CMY在 50%以下。四色阶调分布见图8-1-2所示。若要加大CMY数值,则可增大UCA Amount的量。



图8-1-1 黑版队调分布




图8-1-2 四色阶调分布


  ⑤国画的清晰度调节的原则是中等偏低,千万不能过。对于以黑墨线条为主的国画,锐化适中就可以了。对于强调水墨渲染的国画,则要表现出渲染的气氛、蒙俄的意境,可将锐化强度放低。根据画家的原意利用Photoshop软件中局部调节的功能,若对图像的个别部位作大量锐化,可以通过局部作选区的方法或工具箱中的Focus Tools局部锐化的工具。

  (2)电分制版 国画适宜非彩色结构复制。通常采用底色去除和非彩色结构复制方法。电分复制应遵循国画的特点,重用黑版,黑版阶调应尽量长,并兼顾到淡、清墨韵滋润饱满,色彩与墨韵处理得当,力求达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使复制获得更好的效果。

  ①UCR复制。以墨色为主的国画在制版时,把黑版作为主色,其阶调做长做全,而且色量要做足。黑版的定标应该从亮调的淡、清部位到最暗的浓墨部位都有网点。亮调的淡、清墨部位网点面积率控制在2%~3%,宣纸的底色处绝网。暗调的浓墨部位网点面积控制在85%左右,极黑墨部位可达95%~100%。三原色在黑色部位处理的原则如下:

  a.底色去除的范围要长,应从谈、清墨部位就开始。

  b.去除量在焦墨处,可采用两组数据:一组是青版为60%,黄、品红版为45%,黑版为10%,面积覆盖率为250%;另一组为青版55%,黄、品红版为40%,黑版为100%,面积覆盖率为235%。

  c.黄、品红与青版的比例相差6%为宜,使三原色油墨仍保持对应网点比例的灰平衡关系。

  原稿的纯焦黑处,可用暗调增益使原稿焦黑(100%)与黑(95%)拉开距离。为了避免深、中调起增益作用而成平调,则要求暗调增益起始范围尽量小,增益量可大一点,达到焦黑处所需量为止。

  国画类原稿的底色,常常容易因色量过量而与淡灰调并级。可采用电分机设置的极高光提升(高光陡度),将衬底色去除,即可拉开衬底色与浅灰调,同时图内基本色及浅灰调有足够的色量。

  黑版阶调的设定应根据去除量而定。凡是去除量大的原稿,黑版要定深,去除量小的原稿,黑版要定浅。用黑版来弥补各色版因去除而损失的密度。这对于黑版无补偿功能的电分机更为重要。

  古画类原稿的复制,应注意保持其色调协调统一,色彩稳重沉着、线条处应保持挺拔有力、层次清晰逼真的特点。复制方法与墨色为主的国画类原稿相似,也应重用黑版。通常是以画面中黑色占有面积的大小及有无漂亮的基本色来确定黑色定标数值和黑韵处黄、品红、青版的底色去除量。例如复制阶调正常的古画、为了达到图内漂亮的基本色色量,要求暗调定得稍深(阳网黑场定标:Y90%、M90%、M2%、BK85%;白场定标:Y、M2%、C1%、BK3%),黑色处的Y、M的衬色量也要比国画多一些(即去除量少一些,去除量达到Y、M35%、C30%)。

  黑版也要用长阶调即BK高调比C版较低(C99.5%,BK约97%)。暗调定标85%还要通过颜色增益一个层次(到93%左右)。同时,图内的灰调应适当选用好高调的阶调值。

  清晰度强调量选择合理,使清晰度强调中平滑值大于锐化值。国画校色时,应注意特有颜料再现色彩的正确再现,保证其色彩的正确,如大红Y、M100%,C5%,BK10%;石青Y、M20%、C79%、BK15%;朱砂Y80%、M20%、C70%、BK10%,来表现国画色彩特征。

  古画类原稿要特别注意大面积衬底色的还原效果。大面积底色的确定,可采用以下方法:白场定标在取三色平衡值后,应检查底色衬色的色彩比例。在一般情况下,应把以底色衬色的相反色通道用图片调节旋钮调至所需要的定标值(此时将扫描头对准底色衬色),这样其余两个基本色也就大致符合要求。

  另外,电分操作者应根据成批画册的特点及其工艺要求,若需要改变油墨色相及实地密度时,必须事先对此有所了解,以便确定正确的定标数据。

  ②非彩色结构复制。非彩色结构工艺复制国画,应设置全阶调黑版,以阶调长,墨量深,层次丰富来正确复制出五种不同浓度的墨韵变化。但黑版定标不宜过深,墨量不宜太重。因过重墨量会出现墨色混浊,太深太跳,墨韵层次并级,线条虚口太生硬等弊病,从而失去国画柔和清淡的感觉。因此,阳网定标一般控制在:Y、M版45%~55%、C版50%~60%,BK版80%~90%。如原稿暗调偏色,应先通过UCR或UCA纠正后再使用ICR。清晰度强调应比正常使用量要弱些,使国画线条有柔和感。如强调量过大,往往造成灰色部分边缘虚口太深太硬,产生浮雕,失去国画的柔、淡效果。

  ③专色制版法。中国画复制中往往遇到同一版面上,纸本、绢本不一,底色呈色不一,色彩沉稳、华丽不一,给复制带来困难。当采用其它制版方法不能达到较高水准时,可采用专色制版法。

  青色制版工艺要保持整个版面和谐统一和国画的固有色为主的复制要求,专色一般不超过六色。典型的彩色版设色为:黄、品红、青、黑、灰、地六色,若遇石绿、曙红、石蓝等浓艳色则另设一专色版。一般纸本水墨画设黑、灰、章红三色。

  国画复制好坏,底色是个关键。纸本的底色只要求是比白纸部分略深的淡灰色,可采用底色镂空,铺8%~10%平网方法,使画面平服。如用三色版网点组合,各色版的网点都在3%~6%之间,这样大面积的平网网点的质量难以控制,印刷极易窜色。

  做楼空版时,若修版基础差,楼空版修不好,易出现硬口现象,损失国画特征,可改为衬色版。将三原色衬色1%~2%,保证其谈层次完整,再用5%~8%灰色版作为衬色桑加。如果是冷色调灰色版中添加一些品红和黑墨,如果是暖色调底色中加一点黄和品红油墨,以显示纸质和色调冷暖,复制效果非常理想。

  绢本底色大都呈较清新的褐色、绢纹清晰,色调平整,网点在55%~60%,分色通道Y、M均可,以让出大部分鲜艳色为选择,并略加大清晰度强调量、底色去除以掌握黑墨部分与绢纸相平或略低为好。

  水墨画电分复制时、黑灰二色版阶调、色量要有区别,其特定曲线如图8-1-3所示。黑灰版队调的连接至关重要。黑版一般放足,阶调拉长,着重于中、暗调区域,焦墨部分网点值要偏深些,压缩小量的清墨部分。根据原稿情况进行限位,使高光部位保持3.5%~10%网点。灰版主要渲晕的清墨,必须强调高光层次的完整,在中暗调区域只是作为黑版的衬托。



图8-1-3 特定曲线


  金版在古画制版中用得较为广泛,特别在扇面画中,为画面增添了富丽华贵之气质。随着年代及收藏条件不同,折痕或磨损使画面留下不规则的剥落痕迹,这些自然交织的斑驳,形成了一种具有对比美的韵律感,为求逼真的复制效果,采用金墨作专色印刷。

  金版的制作工艺比较繁复,大致步骤如下:

  a.电分扫描一张无网高光片制作金版。通过图片调节达到金与底色脱档,但金与黑墨相平。

  b.用黑版分色网点阴片拷贝一级无网蒙片(在网点阴片和感光片中间衬白纸)。

  c.用一级无网蒙片与黑分色片迭合,拷贝二级无网蒙片,其目的在于使中调区域出现足够密度。

  d.用此二级蒙片与金版分色片迭合,用接触网屏拷贝金版的网点片,网点值在60%~70%左右。

  制作金版要求翻拍的二次原稿,在金色部位不能有一点反光,在彩色片上金色部位实际应略呈深棕色的斑块。

  国画复制有多种方法,应根据原稿特点,采取相应的工艺、技术措施和正确的调节方法,制出形神逼真,令人叹服的佳作。

二、油画



  油画的特点

  油画全面地运用了绘画的造型艺术,表现力极强,真实地表达各种景物的质感,立体感。油画是用油质的颜料绘于画布上,由于油画是用画笔在布上涂抹堆砌而成的,因此具有特殊的笔触和堆砌感。从笔触里可以观察到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颜色。主要笔触部分强烈,深色调深而不黑,淡调亮而不薄,多数画面是以混合色调为主。油画的幅面一般尺寸较大,是反射原稿中反差最强烈的画种。

  (1)油画印版的桌面系统制作要求 油画的复制应该采用以三原色为主,三原色版做长、做全,采用短调骨架黑版的工艺方法。

  白场定标数据根据具体的油画而定,当页面有采用白涂料画面,可以将最白处定为绝网。选定有层次的亮调部分为白场。为表现亮调部分的层次质感,一般以三原色小网点表示。黑场定标要注意黑处不是全黑,三原色采用最大的变化数据,一般数据配比为C95%~98%、Y、M85%~92%、BK55%~65%。采用短中反差黑版。

  (2)油画印版的电分制作要求 电分复制接触较多的原稿是油画,油画的复制应该采用以三原色为主,黑版为骨架的工艺方法。只要调节得当,都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复制品。

  例如原稿反差适中,色彩鲜艳、厚实、阶调正常的油画。复制时应尽量拉长制版阶调,暗调定标要深(阳网Y、M94%、C96%)。黑版调子要短(80%),高调处要组网,漂亮色适当多校。图内黑色部位大的原稿,Y、M、C的暗调定深的缘故可适当去除,去除点以中间调开始,去除量达到12%;黑色部位不大的原稿,Y、M、C的暗调处可不去除或尽量少去除,以使画面立体感更好。

  主校、选校旋钮置于正常位置。

三、水彩画



  1.水彩画的特点

  水彩画是水溶性颜料在粗纸上描绘而成。凭借水份的多少,表现出色调的浓淡和透明度。利用画纸的白底和水份相互渗融性能,反映出透明、轻快、湿润等特有效果。

  水彩画中,绘画风格有淡彩和浓彩之分:浓彩是在纸上用铅笔勾画出大体轮廓,用色彩变化表现出物体的形象、光线的变化、景物的透视和整个画面的艺术气氛等。淡彩是在铅笔素描的基础上,选择地涂上几笔轻快飘逸的色彩。由于水彩颜料的半透明性,画面仍可见铅笔的轮廓线痕迹。水彩画具有明朗、轻快、色彩鲜艳独特的风格,并具有自然晕染层次,画面反差较小,一般在四开尺寸以下。

  2.水彩画印版的制作要求

  根据水彩画幅面小,反差较平的特点,照相复制中可采用直挂工艺。网点反差一般控制在5%~75%左右。对于画面鲜艳色较多的原稿,可采用架子法进行校色。为保持水彩画的轻快感,用色上应以三原色为主,黑版应淡而崭,在画稿上暗调处色量不宜过多,在鲜艳、光亮部分,不宜使用黑版;在谈调灰色处,为便于修整可用黑版细网点表现。

  在淡彩画中,以突出线为主、色彩为辅,深调反差也须作适当的降低。对于质量要求精细,而四色又难以表现的原稿,可考虑增加浅色版,以表现大面积的亮调层次。

  对于色彩鲜艳,基调轻快明朗的水彩画,电分复制宜采用三原色为主,骨架黑版为辅的常规复制工艺,黑版的最深处控制在70%的网点。对于一些以黑线条为主,颜色艳丽的水彩画的原稿可采用非彩色结构复制工艺效果更为理想。非彩色结构复制去除量应大于国画,黑色部分可用100%黑色来代替,以提高黑色线条反差、清晰度和印刷时的稳定性。图像晴调油墨覆盖率控制在Y、M30%、C40%、BK100%,即240%。

  制版时应注意把水彩画的多水份和色彩多变而又含蓄的特点表现出来。由于用油质颜料表现水质颜料存有局限性,往往是印刷品颜色过重,失去水彩画明朗、轻松的风格,使印刷品产生发闷和生硬的现象,所以在用色处理上要加以注意。

四、水粉画



  1.水粉画的特点

  水粉画是用不透明的水溶性粉质广告颜料绘制的,它具有色彩娇艳,遮盖力强的特点。在绘画技法上有厚涂法和薄涂法两种。厚涂法画面水粉有些堆积笔触与油画相似。薄涂法与水彩画相近,特多枯笔、干笔的笔触。运笔恰当,往往能表现出油画和水彩画两者兼有的艺术效果。

  2.水粉画印版制作要求

  水粉画多用于宣传画、招贴画,封面图案装帧设计有时亦用水粉画。宣传画大都是用鲜艳的色彩,来突出地表达画面的主题思想,对粉质感特征要求不高,复制时不要过分追求粉质的特点,只要保持水粉明快、轻松等风格。

  以黑线条为主,颜色艳丽的水粉画原稿,电分复制可采用非彩色结构工艺,采用大量的底色去除,黑色线条下的三原色墨量减少40%~50%,黑色部分用100%黑色代替。暗调油墨总覆盖率Y、 M30%、C40%、BK100%,即240%。

  色彩艳丽,线条比较清淡的水粉画,电分复制宜采用传统三原色为主,墨版为辅的四色工艺。三原色阶调长,黑版阶调短,BK65%。为突出色彩的新鲜感,高光至明亮中调不用相反色,只用基本色作层次。高、中、暗调基本色比原稿所需要的色应适当加深些,基本色宜深不宜浅。

  水粉画复制要注意白底色与浅色,中间混合色与基本色层次拉开。当需要颜色高光浅调与白底色并级时,将扫描头对准白底色,用高光陡度使之绝网,拉开二者距离。三原色混合调往往偏深,与基本色相矛盾,电分定标时对准混合色,降低暗调层次曲线或提高暗调定标设定密度即可解决。

  3.水粉和水彩画的桌面系统制版要点

  青、品红、黄三原色色版采用极长阶调(0%~100%),充分表达画中应有的层次内容,使用极短调高反差黑版,最大量可定到75%,以拉开暗调的层次,强调图像反差,如图8-1-4所示。分色后若该鲜艳的颜色中仍有不少的相反色,可通过将Curves曲线拉成“S”型来调整,降低甚至去除相反色,对于水粉画尤其要将相反色色版阶调做短,这样才能利用油墨的最大饱和度充分反映画面上骄艳的色彩。加大UCA量,可加强暗调部分的色彩再现,使中暗调颜色更加鲜艳。



图8-1-4 阶调定标

五、年画



  1.年画的特点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系。传统习惯在春节时张贴,寓祝贺新年之意,故称年画。年画采用水彩颜料、有时还掺入水粉颜料,具有水彩画的特点,但不同于水彩画。其色彩鲜艳夺目,笔触细腻柔和,画法细致,尤其人物面部更见独到之处,采用炭精擦笔肖像画法,对人物的面部作细微轮廓垫底,再赋予色彩,并借用喷雾笔将色调喷到均匀理想的程度,形成特有的风格。

  另外尚有国画形式绘成的年画,多数以线条平涂为主。面部色彩略有明暗深浅变化,衣服的质感常用不同粗细浓淡的线条来表现。

  2.年画印版的制作要求

  年画一般采用三原色为主,黑版为骨架的复制方法。重用三原色,少用黑色。以免失去鲜艳明快之感。由于年画中描写人物主题的居多,故有时选用淡红辅助色达到润泽面部色彩的目的。

  复制时要求色调柔和鲜艳,画面光洁、明暗分明。一般不强调笔触、水渍、阶调应求丰富,但整个阶调不应太满,便于印刷放足墨量。在色彩处理上要求鲜艳明快,在统一的色调中基本色和主体部分要突出表现。在暗调部位的混合色要有轻松透明的感觉。在面部处理中,其色彩力求真实和高于真实。人物面部的修整,应饱满柔和,要避免粗糙、生硬、失真。

六、版画



  1.版画的特点

  版画是运用笔和刀在各种版材的版面上进行刻画,直接用油印、水印或水漆印复制成多张作品的一个画种。它具有刚强有力的黑线条、浓厚鲜明色彩晕染色调、对比强烈、画面的暗部木纹痕迹明显,起伏隐约的特点。

  版画可分为:木版画、铜版画、石版画。木版画是常见版画的一种。画面是以刀刻出的痕迹来显示它将有的刀锋、刀味和木材印迹。木版画分为单色和套色两种。套印木刻一般仍以黑色为主要色版。但也有以彩色为主,黑色降为次要色。对画面重点彩色,复制中以专色处理。

  石版画是用毛笔或淡笔等直接或间接制作在版面上的画。较好的石版画表现单色人物像面部、层次比较柔和丰富,黑白对比极为明显。

  铜版画用刻刀或刻针雕刻成图案线条,并经腐蚀即成凹线图案。它以黑白线条为主,以线条疏密排列来表现景物的形态和明暗。复制中不宜

  用网点来表现。

  2.石版面印版电分制作要求

  彩色版画可用底色去除复制或非彩色结构复制工艺。扫描阴网,拼修后拷成阳网版。若采用底色去除复制法,黑版应采用网点版,但给定值要深,宽容度要小,调子特别陡,黑色线条三色版作大幅度底色去除,以免套印不准及墨层糊版。如图8-1-5所示。



图8-1-5 彩色版画复制导线次曲线


  精细产品版面,可采用150线细网扫描,适当加大细微层次强调量,以提高细微线条和轮廓的清晰度。并注意强调不要过头,以免轮廓边缘出边口现象,应使木刻画中的线条精细自然,保持原稿的风貌。

  在油墨配色上,可适当减淡油墨色相,在印刷中墨量适当提高,达到实地色厚实平服,保持色平衡还应考虑用着色墨高的黑色油墨获得线条轮廓、版面轮廓清晰的良好效果。

七、素描



  素描是用单一色料绘成的画稿,总称素描。如铅笔画、钢笔画、蜡笔画等。其中铅笔画是素描中最普通的一种。它是用单线条或铅笔的浓淡晕染层次来表现景物形体明暗和质感的。它分为两种:

  一种是用线条表现的,只有在落笔和起笔的轻重上恰有浓淡之分。另一种是用擦染法的笔法表现,画在粗糙的铅画纸上,具有晕染色调和笔触。

  钢笔画是以粗细、疏密不同的线条来表现浓淡不同的中间色调。具有流畅、刚毅的特色。素描画用照相复制方法较多,但生产中大多采用特硬片直接拍摄阴网和镂空蒙片,二片相叠后持晒成阳网。钢笔画可直接拍摄无网单色。对于略有晕染色调的钢笔画,可直接拍摄阴网再翻拍阳网。电分复制的版面阶调宽容度要窄,调子要陡,网点要崭,白纸部分电分用高光陡度绝网,其复制曲线如图8-1-6所示。



图8-1-6 钢笔画复制导线次曲线

八、彩色照片



  彩色照片即天然色照相纸,也是彩色多层感光材料的一种。它的结构和成色原理,与天然色正片基本相似,也是目前制版经常采用的一种原稿。

  1.彩色照片的特点

  彩色照片是由天然色负片放大或晒印在彩色照相纸上,它不但具有黑白照片明暗对比强烈的特点,并且有较真实的色彩。因为它是三层乳剂组成的色彩,在放大彩色照片时,可以用浓淡的黄、品红、青补色滤色片予以校正,其色彩较为鲜艳,质量比彩色片稳定。但清晰度较差,颗粒较粗,反差大,高低调层次损失较多。有的彩色照片由于天然色负片本身色彩不正,虽经放大冲洗时校色,仍呈偏色现象,有的呈冷色调,有的呈暖色调,因此在分色前要作正确判断,然后在分色中加以纠正。

  2.彩色照片印版的制作要求

  彩色照片,一般用直接加网分色工艺或电分工艺。这类原稿采用电子分色最为适宜,通常用三原色为主,黑版为骨架版的复制方法。通过电分机设置的清晰度强调,可以获得比原稿更清晰的效果。对画面色调、气氛的处理可以参照天然色正片的修整主导思想。对某些高调层次微弱的原稿,尚应用透明照相染料加以润饰、整稿,这对复制是有利的。

九、新闻照片制作的特点



  新闻印刷的纸张为卷筒纸,印刷过程中靠张力完成印刷,纸张缩涨严重,网点扩大率高,底色严重,结构比较疏松,吸墨强,加上印刷时使用高速轮转机,层次较易缺失,色彩由于带发挂毛而饱和度降低,所以加网线数为130线/in以内。在新闻照片复制中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在制作时做适当补偿。

  (1)色彩鲜艳明快:为了体现彩报的宣传效果,考虑印刷条件较差,应尽量让颜色纯净饱和,防止相反色过多致使套印串色后带来脏感。在Photoshop中可用提高饱和度和专色纠正提高基本色,降低相反色来实现。

  (2)反差强烈:新闻纸印刷最大密度仅有1.2左右,纸张的高光绝网处带有纸张的底色,最深处也由于高速轮转印刷的关系而显得淡薄。操作时可用定标偏崭的方法予以适当弥补,白场处可放弃部分高光层次,兼顾纸张的底色色偏。黑场最深处各色版要做足,四色墨叠印后达到300%以上。有时可单独加深黑版在最深处的网点值,以此用足新闻纸阶调表现范围。

  (3)强调清晰度:高速印刷过程经常引起虚晕,造成细节损失。放在做锐化蒙版时要较为过度,人物稿要弱一些,风景和建筑物等强一些。

  (4)底色去除:运用底色去除可以减少彩色油墨量,便于轮转机的快速套印,利于稳定中性灰平衡,使版面显得干净明亮。在使用Photoshop分色时用GCR方式,油墨总量为280%~300%,黑版用中等量,最大值取80%,网点扩大为30%。

  (5)由于各种原稿受时间、传输、设备诸因素影响,因此审美观对操作者而言很重要,最后制作结果如何,操作人员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彩色图片,首先应使图片整体色彩不失真,颜色接近其真实效果。例如,对人物照片,人脸上的层次应丰富细腻柔和,肤色的四色值控制在C:0%~10%,M:10%~40%,Y:10%~40%,BK:绝网。对于风景照片,应保证色彩明快层次清晰,天空中以育版为主,适当加些品红版,否则天空变得发暗,给人一种压抑感。在总体部分掌握好后,设定好图片的黑白场,小范围的极高光处可以绝网。但大面积部分不能开天窗,暗调部分要保留部分层次。达到软片实地密度为4以上,灰雾度小于0.04;各级网点误差小于2%。阶调范围2%~90%。

  (6)照排机输出四色软片重复精度≤0.05μm(四开版),要求照排机精度1600dpi左右,最低不低于1200dpi。

十、黑白照片



  1.黑白照片的特点

  黑白照片是摄影者运用了造型艺术和摄影原理拍摄而成的。高质量的黑白照片,应该是层次丰富,反差强烈,暗调黝黑深厚,中调丰富柔和,高调淡薄滋润和辉点洁白。但制版的原稿质量优劣不一,有许多照片的弊病难以在制版过程中克服。因此,在分色前对黑白照片进行整稿是很重要的。如调整原稿的密度反差,使之符合制版拍摄要求;修整阶调不完整处,如强调暗调,太大的高调面予以润出;修补原稿中某些形象轮廓的缺陷;修去脏点,补平白点,补光过粗的颗粒等。

  2.黑白照片印版的制作要求

  黑白照片的照相复制,普遍采用直接加网工艺,用特硬SO软片,灰色接触网屏拍摄阴网,反拷阳网工艺。照相直挂用一张片子是无法取得三点兼顾理想黑版复制层次曲线,因此黑版本片的拍摄以画面中调为主,肩部运用无网高光蒙片促其顶部脱网,代替过去的手工修整,使高调层次自然表达。趾部运用无网暗调蒙片,拷晒阳网时作分层曝光,使暗调尽量保持层次,如图8-1-7所示。



图8-1-7 单色版


  黑白照片的电分制版,可制成单色版、双色版和四色版。用于期刊插图多数用一个黑版,用于画册多数用黑、灰色版两个色,用于画册彩图与黑白图并置,印刷则用黄版、品红版、青版和黑版四个色。

  单色版制版,黑版采用长阶调复制曲线,暗调定标深至98%,局部焦黑可为实地,高光点应绝网。为加强中调和暗调墨量,提升暗调层次旋钮,使暗调曲线变陡以加强暗调反差,中调曲线拉直以适应单色制版的需要(中间调脱节的原稿则反之),如图8-1-7所示。印刷时,有一定的墨量也能符合总体要求。

  双色制版,利用黑灰进行双色印刷,其目的在于扩大再现密度区域。即指在高光调到暗调的可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再现原稿中特有的调子。

  通常方法是分解主版(黑版)和副版(灰版),分解时主版阶调应长。两版定标如下:



色版 白场 黑场
黑版 2%~3% 98%~100%
灰版 3% 85%


  黑版白场定标移向次高光处,使高光点绝网,组网区略扩大,灰色版高光点绝网则稍缩小予以匹配。暗调最深处可深至98%~100%,如暗调层次丰富,黑场定标可浅一些,黑版要在高调、谈调的衔接处多起一些衬托作用。灰版要在最暗处起加强黑度作用,使暗调不能并级,用以分清层次。淡调和高调也要有相应的色量。

  灰色的墨色不能浅,浅了起不了上述的作用,但也不能深得近如黑,否则就会使画面缺乏滋润光泽的感觉,还容易暴露网点重叠后明显的不美观。墨色可以根据客户要求、照片影调的需要,改变灰色的色相(如黄色、蓝色等)。灰版实地密度应由通常的0.3~0.4改为0.9,复制品才能达到与原稿媲美的质量效果。

  还应指出黑白照片的复制,黑版、灰版决不能只有版面深浅和墨色浓淡的不同,而各版面上各阶调的不同分工,单纯地依靠两个角度重叠印刷,是不易得到良好的复制效果的。要强调黑版、灰版的不同分工,才能使原稿各级阶调比较完整地重现在印刷产品上。

  四色制版采用非彩色结构原理印制黑白照片,是以黑版为主,用三原色版组合成灰调铺衬于黑墨之下,以补偿黑墨的不足的一种工艺。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在一个版面上多数是彩色图片,而其中带有一、二张黑白照片。如果仅采用单色制版,由于目前黑墨质量差,印品色调单薄,与周围的彩色图片很不协调。如用黑、灰双色制版,影调效果会好些,但与彩色版一起印刷,四色印刷就不能一次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宜采用非彩色结构工艺印制黑白照片。它的优点是:

  ①色调厚实、立体感强、层次丰富,逼真的再现了艺术品的特点。使印刷品亮部达到洁白,暗处浓黑,酷似一张黑白照片;

  ②由于色调浑厚,与周围的彩色图片能协调一致。

  四色版的设定:

  ①黑版的阶调做长、做足。极高光绝网,需要层次的高光调,其网点为1%~2%。暗调需要层次部分,网点做成85%~90%,极黑处的网点为95%~100%。

  ②黄、品红版的极高光绝网,高光调的网点为1%~2%,暗调45%,局部最深处为50%。

  青版权高光绝网,高光调的网点2%~35%,暗调为60%,局部最深处为65%。三原色版在黑版15%~30%处,开始产生高光点(Y、M2%、C3%)。暗调四色版的网点面积之和为270%~280%,可以达到全黑的效果(如图8-1-8所示)。

  以上是标准原稿的调定数据,如遇到密度反差过大或过小的原稿时,设定数据可作些变动。



图8-1-8 四色版层次曲线

十一、印刷品复制



  用印刷品原稿进行翻版复制,生产中虽有而不多,但各种翻拍类印刷品原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开始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熟悉它的制版方法。

  印刷品原稿,由于印刷品本身有网点结构,复制时再经加网,两种网纹相交后会产生不美的花纹,甚至是龟纹。这种情况在原稿作原大或放大分色制版时尤为严重。仅缩小倍率在一倍以上时,印刷品上的网纹则不起影响作用。因此,在制版中需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网纹的影响。

  (一)电分扫描

  ①小光孔完全开放得高度模糊度;

  ②四小孔以磨砂软片阻挡,模糊度大于①;

  ③四小孔封闭,则模糊度小于①。

  电分制版为避免扫描片再现原印刷品网点而产生龟纹,镜头聚焦故意调虚,以不见原稿网点边界线为限,细微层次强调比正常原稿略增加。其它调整与正常原稿一样,不赘述。

  (二)桌面系统

  在扫描印刷品时,应注意几个问题,我们将按对图像质量损坏最轻到损坏最严重的顺序来依次讨论。

  1.通过旋转来消除莫尔条纹

  首先可以采用一系列类似于调整加网角度的方法来消除莫尔条纹。以某一角度扫描原稿然后把它正确地放置到Photoshop中,有时可以避免条纹图案的产生。这基本上应归功于Photoshop旋转像素时所引起的平均效果。如果你用平台扫描仪工作,把图像中艺术家的三角形沿着平台边缘放置然后再反方向放置,以便你能确切地知道图像所处的角度。会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不同角度,如果一个不合适,试一下另一个。

  当需要旋转扫描所得到的图像时,选择 Image/Rotate/Arbitrary,输入旋转角度就可以按要求进行。如果不知道图像旋转角度,也可以选择自由旋转选定区域或剪切遮罩。旋转剪切遮罩时,按下Optiop(Mac)或Alt(pc)拖住遮罩一个顶点,就可以自由旋转图像。

  下一个消除莫尔条纹的核心技术是对图像柔化的量。大部分图像柔化,如何做得很精确实际上是使图像如何变化而且让自己觉得更合理的问题,关键是多大的柔化既能除去莫尔条纹而又基本不损坏图像质量。

  2.通过抬高的方法消除莫尔条纹

  在用平面扫描仪扫描图像时可以通过稍稍抬高图像和玻璃平台之间的距离,使之处于焦距之外。通常中档扫描仪的景深是有限的,大约为1/4in。抬高图像远离台面最容易的方法是做一套框架,我们用一些薄的带有招皱的卡片盒剪成许多不同长度的纸片做一套框架,纸片能粘在一起做成不同尺寸的方形,而方形尺寸取决于所选择的那套边框,这种方法不仅具有容纳不同尺寸的原稿的灵活性而且不会使原稿图像弯曲。我们也见过人们使用一分钱或一毛钱的硬币来支撑图像远离玻璃台面。当完成这种偏离焦距的扫描得到图像后,可以用一个柔和的蒙版使之变得更锐化。

  3.通过柔化的方法消除莫尔条纹

  虽然柔化的方法会使图像受到一些损失,但这仍然是一种最可靠的消除劳尔条纹方法而且具有最大的灵活性。这里的灵活性是指用户输入的可能性。它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以所需分辨率的2倍扫描图像,这通常是加网线数的4倍;

  ②柔化图像;

  ③分辨率减半;

  ④当需要时可再次柔化,使用别的过滤器润色;

  ⑤锐化,获得鲜明令人愉快的图像。

  下面来关注这些步骤的一些细节。要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需要的分辨率加倍。这有两个目的,其一,它增加更多图像信息,减少各种过滤器对它的损害;其二,当一半的像素被去掉时基于这些像素的莫尔条纹将更难看到。

  虽然以如此高的分辨率扫描,很费时间,也非常慢,但必须这样做。尽管如此,质量系数低达1.5对许多输出设备来说是可以接受的,这就意味着若在150线/in设备上输出,像素分辨率达225就可达到可接受的效果,在扫描图像中加信达到450dpi和300dpi与加倍达600dpi相比在一个4×5in CMYK扫描图像中,那就是27.5MB和15.5MB的差别。

  我们使用两种过滤器来消除莫尔条纹。Despeckle(去龟纹)(Filte/Noise/Despceckle)和Gaussian Blur(高斯柔化)(Filter/Blur/Gaussian Blur)。我们使用高斯柔化代替别的柔化过滤器原因有两个。其一,在过滤器的窗口里高斯柔化后接一个省略,这种省略意味着有较多自由选择的参数。

  使用高斯柔化另一个原因是能得到更好的柔化。高斯分布,也能在Photoshop中别的地方看到,沿着钟型曲线放置过滤器效果。钟型曲线是中间强两头弱的曲线,这样就会减弱一点过滤器的效果,但不会完全消除过滤器的效果,别的Blur过滤器不能这样做,导致效果不大理想。

  高斯柔化能在1/10像素里工作,所选择的柔化强度由莫尔条纹的强度而定。关键在于选择一个柔化图像的数值使之既能足够除去莫尔条纹,同时又不至于引起细节的丢失。在我们的经验中从来没有使用过超出1.8像素的柔化值,通常以接近0.7为佳。

  在柔化图像之前,应把所有通道快速检查一遍,以便找出莫尔条纹存在的地方。通常,莫尔条纹仅影响一两个通道,这些条纹所处的通道很容易检测出来,如果仅是柔化条纹存在的通道,图像的质量就不会下降太多。

  对莫尔条纹进行更深入一步的检测也是可以的,一旦发现条纹所处的通道,选中条纹和周围的区域,应该清楚这些条纹占据空间的阶调范围。因此下一步是选中确定的阶调范围,通过选择彩色范围命令,选中颜色,选择条纹,增大柔化值直至在该通道中选择的莫尔条纹区域的像素值和邻近的像素值相等。选中高斯柔化或者选择Dust和Scratches过滤器,然后返回去,检查工作效果。如果选择隐藏边缘命令,不需要采用遮罩即可得到一个选区面积,这也是一个存储选区的好办法。对莫尔条纹所存在的其他通道重复使用这些步骤。需要记住消除劳尔条纹还要许多其他步骤来完成。为了获得一个高质量的图像,再多麻烦也是值得的。

  下一步,把分辨率减半,为了做到这一点,选Image/File Size。确信限制大小变化的选项没有被选中,限制文件大小变化这项功能使用相同数量的像素网格仅靠调节像素的大小来限制文件大小。取消这个选项能使Photoshop增加像素,而通常所需要的却是减少像素。按说当去掉一半像素时,图像质量应该有所提高。如果莫尔条纹仍存在,选择另一个更小量的柔化来消除。也可能发现一个由网点构成的环形玫瑰斑,若不至于引起视觉感觉,也不一定完全是坏的影响。可以使用Despeckle(去龟纹)过滤器(Filter/Noise/Despeckle)来消除玫瑰斑,过滤器在图像中搜寻边缘,然后对陈边缘外的所有像素给予轻微柔化。

[时间:2001-08-31  作者:张逸新  来源:《分色制版新技术》第八章 各类原稿的特点及复制要点]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