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10亚太经济展望


(Asia Pacific Economic Outlook Update:2000-2010)

亚洲经济复苏并增长,但有些经济领域仍很脆弱
  亚洲从1998年遭受的经济危机中苏醒过来,再次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深受危机之害的各个国家的经济出现强劲反弹,在出口经济的带动下,很多经济领域的增长速度也提高了。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这种强劲增长的态势是否能够得以稳定持续。

  尽管起点较低,但亚洲的各个主要经济领域再次扩展。多数国家的增长点在5%到8%(实际GDP增长)之间,但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越南相对弱一些。一些国家在金融和体制结构经济问题中投入大量的资金(主要是韩国);而有些国家虽然在改革和调整方面投入很少但是仍在回升;其他国家受危机影响不严重,正在进一步加强经济实力(台湾、中国、澳大利亚)。

  这次从衰退中复苏比多数经济学家预计得更有力。周期性升降是一个正常的需求现象,指出这一点很重要。这次下跌如此严重,主要是因为消费和投资方面的急剧下降。上升强劲曾经是因为政府消费推动,股市突然好转,现在则是强劲的出口需求、个人消费开始复苏。然而,主要的动力是竞争急剧增加带来的出口和强劲的世界经济增长。

  现在的需求力度对在高额债务下挣扎的公司大有好处。然而短期内对任何增长中断都对他们影响很大。但是它们不可能中长期稳定增长,因为长期存在高额债务和未清偿的贷款,一些国家在这方面进展不大。

  强劲的出口增长推动整个亚洲的经济上扬,部分是由于地区间相互贸易的的复苏和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因为全球需求飙升,电子出口增长很快。由于油价更高石油出口国受益很多(马来西亚核印度尼西亚)。有竞争力的兑换率(特别是元)和过多的生产能力业促进了出口增长。

  个人消费在衰退时降到低水平,这需要复苏,就业和收入增长仍不乐观,人们的信心仍不足(虽然提高了)。在多数受害严重的国家,个人消费从1998年严重倒退到1999年轻微增长(除了韩国正飙升),现在建设动力 (除了印度尼西亚以外仍很虚弱)。进口也在增长,进口产品消费是衰退时下降最大的。

  同时,公共部门消费的高水平也在持续,政府不断增加大笔预算赤字和公共债务。这种情况不可能一定增长。股票突然好转,情形一直乐观,但是失去了控制。如果没有上述两种情况,将会抑制预计的GDP增长率,由于复苏的真正力度被夸大了,这个增长率可能过时了。总之,多数经济领域的GDP增长仍在持续。

  私人投资将最后复苏。因为除了缺少投资基金以外,还存在许多部门的过量生产力结合的问题。制造业内的许多领域以及房地产部门存在生产力过剩的问题,这是繁荣时期过量投资的遗患。在下一轮投资(建设、工厂和设备)开始之前,要花好几年时间吸纳这些生产力。然而,即使到了那时候,银行仍有许多未清偿债务没有收回,投资基金能否到位还是个问题。

主要论点和问题:
  尽管大多数国家经济复苏,由于一系列重要问题,一些国家前景未明。主要是:

  公司背负恶性债务,在银行有未清偿的高额贷款

  泰国首先陷入危机,立即采取了一些补偿措施,但收效甚微。在联合和金融调整中,韩国收获最多。马来西亚在二者之间,它在金融部门合理化方面获益良多,但公司调整方面收效不大。印度尼西亚金融困难更深入宽泛,由于政治不稳定,调整举措被耽误。

  政治不稳定(可能是最大的风险因素),地区、种族关系紧张、政治自满。

  印度尼西亚在转变政治体制方面作了很多,但是看起来这种安排并不稳定。菲律宾由于缺乏对政府和总统的政治信心而困扰。台湾和香港与大陆关系紧张。其他国家也面临政治风险,包括面对经济复苏的政治自满。
相对于这个地区其它国家,一些国家丧失竞争力。

  对香港和日本来说,过去三年汇率重整意味着相对于这个地区其它国家来说竞争力的巨大损失。日元的strength(?)是日本90年代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香港面临同样的问题,与本地区其他地方相比,它现在很没竞争力。曾经作为地区贸易和金融服务的老大,现在香港失去这个位置,新加坡、上海等赶上来了。

  具有竞争力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工资和其他花费。许多年来,以前的五虎经济领域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从把未培训的工人吸收进劳动力大军和增长的劳动生产率中受益匪浅。由于工资增加、生产力和技术提高,这些国家地点的优势被忽略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印度。

短期展望
  短期内我们希望亚洲的强劲复苏持续,然而2001年我们希望增长速度缓慢下降。2001年增长力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世界尤其是美国的经济增长的减缓程度。现在世界经济增长强劲对亚洲出口尤其是电子商品出口的需求增长,尤其是美国这方面的需求随正在减慢,但是仍很大。2001年,美国经济预计会减慢到约2.5% 。

  同时欧洲又有提高的迹象。由于欧元持续贬值,竞争力提高,法国和德国获得了更高的发展速度。这又带来了更高的就业和消费。由于欧元坚挺和利率被推出以便控制通货膨胀,2001年发展速度可能和缓一些。

  总之,我们希望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慢一点,但是仍要稳定。由于2001年出口增长仍是驱动力,这对正在进行的亚洲复苏很重要。

  由于各种弱点和未解决的问题,在一些亚洲国家,我们关注的是长期稳定增长。预测下跌的确切时间和规模是很困难的,但是我们估计未来5年一些经济领域增长速度会有大的后退。而且,我们估计,未来10年,与危机前相比,多数国家会出现低的年均增长率。

  政治问题毫无疑问会阻碍经济增长,资金积累率将不如繁荣时期,因为国际投资者更加慎重。而且,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已经经历了这样一个时期,当时,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快速发展,雇用的是未受培训的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现在中国、印度将扮演这种角色。

  南北分化亚洲经济的表现和前景比以前更多样化。观察这一地区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它们受1997-1998年危机影响如何,看它们过去三年表现如何。以此为依据我们可以把这些国家分为四类:

  受影响最深的(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被盟友拖入危机的(菲律宾、新加坡和新西兰,它们不像第一类有严重的金融问题)

  由于自身独特的国内问题而受影响(香港和日本,受到增值汇率影响;越南,受国外投资急剧下降影响)

  经济一直保持强劲势头(中国、印度、台湾和澳大利亚;亚洲经济下降在可能经济过热时通过抑制增长帮助台湾和澳大利亚发展)

  然而,对于现在的情况以及前景,这个地区的国家需要不同的分类。某种意义上,出现了南北分化。尽管几乎亚洲所有地区的所有经济领域都增长很大,亚洲北部的经济(中国、香港、台湾、印度、日本和韩国)比亚洲南部(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处于更强的地位。1998年的衰退主要集中于东南亚,印度尼西亚、马里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都深受其害。按平均来说,这儿的增长速度还没有恢复到与亚洲北部相同的水平。在更长的时期内,会出现更大的分化。

[时间:2001-08-24  作者:必胜网  来源:必胜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