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刊印刷行业是我国印刷工业一支历史悠久的主力军,集中了我国一大批大中型企业,人才荟萃,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对我国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及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功勋不可磨灭。然而进入新的世纪面对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时代的挑战,书刊印刷前途如何,怎样发展?已成为业内同仁十分关注的焦点话题。在此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谈一谈对我国书刊印刷工业结构调整及发展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并借此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近期重要工作。
一、未来印刷媒体的地位和发展前景
20世纪末电子媒体和因特网进入高速增长的时代,印刷媒体发展前景如何,这是近年来国际印刷工业界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在这个问题上存在着一些不同观点,但目前应该说基本上取得了共识,大多数观点认为:
在电子媒体和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虽然印刷媒体面临着印刷技术发明以来最严峻、最重大的挑战,但印刷媒体在新世纪依然具有美好的前景,印刷业拥有广阔的未来。虽然电子媒体和因特网有更强的时效性和更多的个性化内容,可以与客户对话,可更快、更广泛的搜索信息,但展信息资料
印刷品不仅没有失去其重要意义和迷人的魅力,而且印刷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其观点主要依据如下:
一是,印刷媒体的发展还远未达到其极限。海德堡公司认为,十年以后虽然电子媒体如电视、CD-ROM、Internet将占据整个媒体市场一半以上,印刷媒体占整个媒体需求量的比重将会继续下降,但市场对印刷媒体需求量的绝对值将继续增长。据介绍:德国人均印刷品年产值450马克,美国为600马克,日本为860马克、中国则仅约20马克。据统计1997年全球人均印刷品年消耗为56美元,西欧和北美国家印刷品消耗占了全球的70%-80%。其中书报刊的消费方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大致如此,同样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纸张消耗量是印刷业增长的一个重要尺度,全球每年消耗纸约3亿吨,其中美国人均年消耗纸张300公斤,欧洲约为其一半,第三世界国家只有1公斤。因为印刷品的消耗随着人品的增加、可供支配的收入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而增加,因此印刷品市场远未达到极限,印刷媒体(包括书刊印刷)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潜力会更大,其绝对值将与电子媒体需求量共同增长。
二层包装印刷展印刷媒体新需求的重要支柱,包装印刷品的功能是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印刷品不仅是书籍、杂志和报纸,而且包括包装印品、广告、样本、说明书等。包装具有保护产品功能,能显示和传达信息,具有迷人魅力,能提高产品竞争力。这些功能是电子媒体所不能代替的。产品样本及说明书一般随着销售产品发送,大都不能由电子媒体所代替。而包装、广告和销售说明等印品在商业印品市场中与图书、报纸、杂志印相比占有更大份额。据Indigo公司介绍,美国商业印品年销售额1400亿美元,图书和杂志只占8%,传单和插页广告占14%,小册子和销售说明书占29%,样本和直接邮件占17%,新闻通讯、文具和商业表格占5%,其它占27%。
三是印刷媒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长期保存,随时随地阅读,不需要增加任何新手段。读书看报要比使用计算机方便,这是电子媒体和因特网所无法替代和比拟的。阅读印品从人们习惯讲往往是一种感官享受,而使用计算机则有些不同,有人喜欢早餐时看看报纸,睡前读读书,这种需求也是电子媒体等无法代替的。
四是印刷媒体的技术进步--数字印刷和印刷流程数字化,使印刷媒体在现代媒体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媒体工业的支柱产业。印刷媒体和非印刷媒体都需要准备特定的文本和图像,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子媒体、internet的信息源及其注程与现代印刷媒体前期制作是基本相通的,而且实际上电子媒体和因特网的信息源不少来源于印刷媒体及其数据库,而电子媒体和网上信息下载也离不开现代印刷工艺。印刷媒体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必将与电子媒体部分融合。电子媒体将与印刷媒体集成,会使图书、报纸和杂志等复杂的印刷及传播过程变得更快、更优良。总之,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工艺变化,将确保印刷工业在走向多媒体服务业进程中仍具有相当的竞争能力。
以上观点并不否定电子媒体和internet迅速发展的优势,但同时正如Drupa展览会资料中所肯定的,“印刷媒体具有数不胜数的优点,它是无可比拟、不可替代的,所以在下个世纪,印刷媒体工业依然具有美好的前景”;Drupa也向人们展示了传统印刷技术令人难忘的生气和活力,久经考验的高效率的工艺方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使丰富多彩、富于创新的印品生产成为可能。
中国有12.5亿人口,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也将是国际间最大的印刷市场,这是毫无疑义的。中国印刷工业将会以更高的速度稳步地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中国印刷工业是这样,书刊印刷也将是这样。过去20年我国印刷工业取得了巨大进步,在新的21世纪必将取得更大的发展。
二、关于我国书刊印刷工业结构调整和提高竞争力问题的几点思考
我对书刊印刷不太熟悉,也未进行过系统调查研究,谈这个问题有点班门弄斧,仅供参考。
我国印刷工业发展,正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过去20多年来,我国印刷工业有了巨大发展,印刷工业的总体结构及所有制成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市场国际化和我国即将加入WTO,而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面临着科技革命迅速发展,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及印刷工艺流程数字化和一体化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以及印品越来越个性化、短版化、高质量、快交货的新需求,这一切都使我国书刊印刷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临着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实现两个根本转变以提高竞争力的艰巨任务。面对新形势,采取什么对策,除了希望国家给予支持外,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要从企业本身采取措施,通过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提高质量,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1.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印刷企业经营机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市场观念已普遍树立,但是对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企业来讲,尚未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尚不适应。
十五届五中全会《建议》中提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和所有制结构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印刷工业所有制结构已经多元化,私营和个体经济已占有很大比重,在一些国营书刊印刷企业已成功的进行了改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对于大多数国有大中型印刷企业来讲,仍然面临着进一步深化化改革、改制、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艰巨任务。
2.调整结构
十五届三中全会指出:“今后三年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这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调整结构是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
我国大中型书刊印刷企业大多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大多企业结构大而全、小而全,生产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很低,企业也企业之间低水平重复十分严重;历史包袱沉重,冗员过多,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经济效益差,且都比较突出,因而进行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的任务十分迫切。
首先,要加强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结构重组。一是对存量资产进行重组,优势互补,更合理地利用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二是在大企业内部建立母子公司制度,划小核算单位,面向市场,提高设备利用率和效益;三是促进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我国书刊印刷企业规模偏大的比较普遍。1000多个省以上定点企业平均每厂有700-800人。国外及港台地区也有一些大的书刊印刷企业,但大多在一个公司下分设若干较小的独立核算单位,除内部配套外,对外开放。如台湾沈氏公司建立了一个统一恒温、恒湿、除尘、换气的现代化印刷大楼,但在楼内独立设置了沈氏彩印厂、精益装订厂、票证印刷厂等,精益装订厂内有38人,除承担沈氏彩印厂的装订任务外,有一半能力对外营业。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集团在2.3万m2的15层中华商务印刷大楼内设立了多家子公司,除了中商彩色印刷公司外,还有中商安全印务公司等。此外还在深圳开设了中商(深圳)印刷有限公司和中商(广东)印刷有限公司。大公司内的这种组织结构形式值得我国书刊印刷企业在组织结构调整中借鉴。
对于书刊印刷企业来讲,在改制和调整企业组织结构的同时,还要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一是要扩大服务范围,实现产品多元化,发展按需印刷等;二是随着印前工艺数字化,除生产印刷媒体书刊外,要充分利用文字和图像数字资源,同时生产电子媒体出版物;三是除生产传统印品外,要生产精装书刊、特装和畸装书刊等特殊印品,提高产品档次。
3.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
目前对书刊企业来讲,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当前存在的“北书南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质量满足不了要求。很多经营好的企业,无一不是靠强化管理,以质取胜,赢得用户信任的。香港中华商务,深圳雅昌,丹阳教育印刷厂的经验,都是很好的范例。
书刊印刷企业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现代大质量观,包括良好的实物质量、优质服务、按期交货、合理价格的大质量观;坚持不懈地进行国际质量管理标准,积极贯彻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开展质量体系认证,并要在体系有效运行上下功夫;要第一把手抓质量,要思想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要以人为本,坚持不懈地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深入广泛地开展QC小组和群众性质量改进活动,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抓质量,包括印前制版、印刷、印后加工及印刷器材的质量:要抓培训,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人才、高技艺的技术工人;要用严格管理和采用先进设备技术来提高印品质量。
4.进一步提高技术和装备水平
近20多年来我国印刷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进步,进口了国外一大批先进印刷设备,但是在总体水平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随着CTP技术及印刷工艺流程一体化技术的成熟和推广,我们也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当然印刷品市场需求是多样的,即有高档精品,也有大量普通印品,在企业选择装备技术水平时,既考虑先进性,也要讲求经济效益和实用性,盲目片面追求先进并不一定能达到好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国外对印刷标准化及印刷工艺和质量控制问题谈论较多,我们要关注这一趋势,并及早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开发工作。
环保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印刷企业的环保问题也十分突出。国外不少印刷企业,除开展ISO9000体系认证外,同时开展ISO14000环保标准认证。印刷企业普遍存在噪音、废纸、溶剂、废气等处理问题。在Drupa2000展览会上,在印前、印刷、印后各个部分展品中,都有大量印刷厂废纸处理、排气过滤净化、废水处理等装置,共有158家厂商展出有关产品,颇为引人注目,印刷厂环保问题,也应提到议事日程,加以研究。
三、关于近期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几项重点工作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工业协会,其宗旨就是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作为行业性的自律组织,要宣传行政主管部门的方针政策,向政府反映企业的需求和建议,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最近一个时期,协会重点抓以下几项工作,希望书刊印刷企业参与和支持。
1.关于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
2001年5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与此同时第七次世界印刷大会也将在北京举行。这次展览会与历次展览会比较是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除了印刷设备和器材展览外,还同时同地举办丝网展,书刊印刷、包装印刷和特种印刷精品展,还要举行国内外各种技术交流活动。届时将安排第七次世界印刷大会的代表参观展览。2001年5月的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将是在新世纪初在我国举行的一次最具规模的国际印刷展,是一次大展示,大交流,对我国下世纪初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希望我国书刊印刷企业积极参与,一是积极报名参加印刷精品馆的展出,展示20多年来我国书刊印刷行业的巨大变化,展出精美书刊、包装及特殊印品,扩大影响、促进交流和国内外合作。除大型企业独立展出外,也可由省市主管部门组织企业联合展出。二是这次展览会荟萃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先进产品,可以说是一次不出国的考察,希望各省市书刊印刷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积极组团参观和参加技术交流,以促进本地区印刷工业的发展。
2.关于“十五”发展规划问题
1997年我会根据国家经贸委的委托,开展了我国印刷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和论证。任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 10年到15年间我国印刷技术发展方向,即“即前数字、网络化;印刷多色、高效化;印后多样、自动化;器材高质、系列化”的28字技术发展方针。这一方针是符合我国印刷工业技术进步实际的,并在行业内取得了共识。为了采取措施,实现这一目标,2000年国家经贸委又委托我会对印刷技术“十五”发展规划有关问题进行了论证,国缘经贸委已安排将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列入国家“双高一优”项目。近20年来,
“印刷技改专项”为我国印刷技术告别“铅与火”,走向“光和电”,推广胶印技术和彩印技术,促进技术进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根据新的技术发展,在“十五”计划中把印刷及设备器材企业的技术改造列入“双高一优”项目,体现了国家对印刷工业的重视和支持。我们协会要积极组织和促进这一工作的落实。根据“双高一优”项目的要求,选择技改项目的思路和重点,一是要突出提高技术水平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特别是突出提高综合技术1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开发能力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项目,而不是一般地继续扩大生产能力;二是要把技术改造与企业改制和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相结合,促进结构优化;三是要提高精品开发能力,提高印刷工艺综合一体化水平及印后加工技术水平,使我国书刊印刷在技术上再上一个新台阶。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希望书刊印刷企业能根据自己“十五”发展规划,把技改方面的打算报给协会李增明副秘书长。
除了技术改造外,在印刷行业还有一些需要重点攻关的技术开发工作需要进行。如数字化技术及印刷工艺综合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印刷器材标准化以及印刷工艺和印刷质量标准化问题;印刷企业管理软件系统的开发;精品、特品、畸装书刊的开发;印刷字体的不断创新及字库字数量的扩充和完善;印刷工艺的改进及新印刷工艺技术的发展等等。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书刊印刷行业企事业单位的重视,加强开发、研究推广,另一方面对于重要的基础性和共性的关键开发研究工作,力争国家能列入政府有关计划,给予支持。企业在这方面有哪些要求和打算,希望也能告诉协会,以便向有关主管部门提出相应建议。
3.强化协会的中介组织作用
在深化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新形势下,根据十五大精神,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中介组织的作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作为一个自律性、非盈利的全国性的社团组织,根据国家经贸委明确授权17条任务,还有大量其它工作需要开展,如国内外技术交流、信息发布、培训、咨询、诊断评估工作;行业自律性工作;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授权给协会的行业规划、标准、统计、技术检测和技术评审等等。协会成立近20年来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新形势下,要把有关工作全面有效地开展起来,还需要创造条件做出更大的努力,也需要得到会员单位更多的参与和更大的支持。同时也希望协会各分支机构,特别是书刊印刷专业委员会及会员单位,开拓进取,在新的世纪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作者为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责任编辑 李丹
[时间:2001-08-07 作者:李守仁 来源:中国印刷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