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建国:改革是解放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

  背景:

  新闻出版总署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确定明确的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全面完成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制;今明两年之内,所有地方、高校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社,要全部实行转制;三到五年内,重点培育六七家资产过百亿、销售过百亿,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传媒企业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等等。

  提要:

  4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蒋建国先生接受本台记者独家专访,回答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以及如何破解改革面临的障碍和困难等问题。他指出:改革的关键是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推动新闻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

  以下为访谈全文:

  记者:我们关注到《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了,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蒋建国:新闻出版总署制定这样一个指导性的意见,对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既画定了一个清晰的路线图,也制定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这个时间表主要是讲今明两年之内,我们要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方面,着重进行五个方面的改革:

  第一是地方的、高校的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营性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社,要全部实行转制。第二项任务,是制订公益性和经营性报刊的标准,推动经营性报刊逐步转制。第三项任务,是将非公有出版工作室作为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规划和管理,为他们的发展搭建服务性的平台。第四项任务,就是推动联合重组,重点培育六七家资产能够过百亿、销售能够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外知名的大型出版集团。第五项任务,就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要是推动实体走出去,到境外兴办报纸、期刊、出版社、印刷厂等等。

  记者:从这个《指导意见》来看,可以看出改革的决心是非常大的。我们为什么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去推动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呢?

  蒋建国:改革的意义非常重大。改革的所有的意义集中在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的生产力,推动新闻出版事业和产业的大发展和大繁荣。这样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增强凝聚力;另外,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软实力。要达到这样一个要求,必须进行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

  为什么这样说呢?产业的发展要靠企业作为载体,而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所以我们改革的关键,是经营性的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让他们真正成为市场的主体。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来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以此来承担繁荣新闻出版业的责任。这也是改革的意义集中所在。

  记者:《指导意见》已经确定了改革的路线图与时间表。它的可行性,你觉得是怎么样呢?

  蒋建国:我觉得要完成这样的改革任务是非常可行的。主要因素有两条:一个是具备了良好的基础,第二是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我们从2003年开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试点。当时国家确定了21家新闻出版单位作为改革试点单位,经过几年时间全面完成了改革的任务。在这样一个基础上,也几乎是同时,我们开始推行全行业的改革。几年下来,新华书店发行系统已经全部完成了转制,地方出版社基本完成了转制,高等院校的出版社已经部分完成了转制,中央各部门各单位的出版社的改革正在启动,还有一些报纸和刊物的改革也正在进行试点。这样就形成了我们整个改革的基础。

  在这个改革的过程当中,我们积极探索体制管理模式,机制运行方式,探索政策性保障的问题,探索一些具体的改革方法,也积累了比较成功的经验。我们认为有这样一个基础,有这样一套经验,继续推进改革的可行性比较大。

  记者:要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您认为会存在哪些障碍和困难?

  蒋建国:我认为做任何工作都不可能不下苦功,不进行一定的努力。要继续深化改革,障碍也比较多,现在主要的障碍是思想观念方面,有些地方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还有待转变。那么做好思想工作,讲清改革的意义、改革的方向、原则和方法,这是放在第一位的。

  主要的困难,抓改革有两句这样的话:“改革改到深处是产权问题,改革改到难处是人员问题”。一是产权,二是人员。这些方面的工作,政策性都很强。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政策规定办事,来一一破解这些难题。

  整个的改革,我们确定了几个总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政治方向不能够迷失;第二个原则就是意识形态阵地不能丢失;第三个原则就是文化品种不能丧失;第四个原则就是国有和公有资产不能流失;第五个是行业和系统的干部职工的利益不能损失。

  改革的所有目的是推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也包含着要维护好干部职工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改革。

[时间:2009-04-09  来源:国际在线]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