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拨动印刷工价的那根“弦”?

  在印刷行业,你一定找不到第二个话题如同印刷工价这样,争论持久,牵涉众多的博弈方。当1993年国家相关部门放开纸价和印刷价格,交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操作的时候,和其他许多行业一样情况却并没有像政策制定者所想象的那样发展。

  一直以来造成印刷工价过低的原因有很多,业内众多的媒体、专家也有过深入浅出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版社在管理体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的进程中,开始把这些成本上涨因素转嫁到印刷企业,即降低工价。同时出版社作为商品的第一生产者,居市场主导地位,拥有着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利。所以无论是出版社抑或发行商,为了追求最大化利益也都有意压低印刷工价。

  另外随着原材料成本的不断上涨,以及作为劳动力密集性的行业,新劳动法的出台自然给印刷企业的用工成本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同时也由于印刷企业作为商品的来料加工行业,是被动的商品生产者,在经营中没有任何自主产品的定价权,只能服从于出版社。

   话语权缺失 导致印刷低工价

  其实当我们认真来总结这种种原因的时候,也许一句话就足以概括所有的原因,正是印刷企业自身缺乏行业的话语权,才使得近年来印刷低价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经济现象得以存在。

  我们知道在国内作为加工行业的印刷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印刷厂依据出版社定单组织生产,不存在产品积压,相对风险小,对于小额投资又求相对稳定的投资者是一个优选的行业。作为加工行业,没有自己的产品,且优胜劣汰这一在制造行业通行的法则,在印刷加工业中似乎有些失灵,又没有严格的“退市”机制,所以只要设立了企业,就能得以维持生存。

  但作为加工行业可以没有自己的产品却万万不能没有自己的品牌,缺失品牌也就是放弃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失去了行业的话语权。

  我们应该明白,一个市场如果缺乏合理、严格的监管机制必定是危险的,就像是菜园如果不定期的进行除草,任由其自然生长那么结果必然是杂草丛生的。显然93年以后的印刷市场多少就有点像这样的菜园,以北京为例正是由于错误的政策导向,和监管机制的缺失,使北京地区印刷市场自发的、盲目的发展,书刊印刷企业由几年前的200多家到现在已发展到近600家。书刊印刷企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供给和图书市场的需求严重失衡。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出版物年生产能力在3000万令以上,而出版单位年出版量在2200万令左右,如果再考虑教材的季节性生产所占比重,生产能力更显严重过剩。

  供求比例的失调,进一步导致了印刷企业间的无序竞争。许多企业为了争得一块市场,出现了相互压价,甚至发展到恶意竞争。显然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就是印企自己放弃了行业的话语权,削弱了同出版社的议价能力,或者早已经没有资和出版社谈价格的资格了。

  提高入行门槛 夺回话语权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是谁拨动了印刷工价的那根“弦”。市场并没有错,当相应的监管机制缺失的时候,这个背后看不见的手难以发挥作用,出版社和发行商也没有错,被推向市场后他们也要生存下去,而追逐利益的最大化也是无可厚非的。

  印刷工价标准的出台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挽救那些印刷企业呢?时间自然会证明。但笔者认为也许比制定一个放之全国而皆准的印刷工价更重要的应该是强化化印刷行业的管理机制和入行的门槛,而印刷企业自身也该认真思考,如何夺回行业的话语权,在印刷工价的博弈上能够真正的“独立”!

[时间:2009-04-08  作者:李亚星  来源:慧聪]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