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困扰印刷行业发展的工价问题,北京印刷协会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在业内进行了一次印刷工价的调研工作。这次调研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印刷企业,采集了多项经营数据,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在归纳各种数据和意见的基础上,对目前书刊印刷工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书刊印刷企业要生存发展,印刷工价改革势在必行。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企业范围
北京印刷协会向23家会员单位发出调查表,收回17家。这17家企业管理基础好,企业领导十分重视,由财务、统计、设备管理人员认真填报,调查数据真实可靠,代表性较强。
(二)调查企业所有制形式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4家、合资企业1家、民营企业2家。
(三)调查时限
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
(四)调查企业规模
注册资本268万元~2400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915.7万元~30553万元;分类产品产量:单色印刷产量1万令~58万令;多色印刷产量0.4万对开色令~800万对开色令;书刊装订产量6.4万令~99万令;期末从业人员130人~1179人。
(五)调查重点内容及分析
1、企业主要设备情况
17家企业对398台主要设备进行了清点,对各设备进行了开工率统计。
2、边际贡献和保本点销售额分析
按照产品品种分析收入的构成,对生产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按照产品品种进行了边际贡献分析,边际贡献是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相应的变动成本的差额,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是利润。进行边际贡献的分析,是因为边际贡献运用了盈亏分析的原理,是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产品边际贡献并不是企业的最终利润,但它的高低可以反映每种产品为企业创造利润的能力的大小,它提供了各种产品的盈利能力。因此,边际贡献具有弥补固定成本和创造利润的特性。
在被调查的企业中,多色印刷单价在每对开色令26~44元(含上版费),单位边际贡献每对开色令7.44~24.37元,还能提供边际贡献,单位固定成本每对开色令12.09~36.58元,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大部分企业的利润是亏损(见调查表1)。
调查表1:2007年多色印刷边际贡献分析(单位:元/对开色令)
项目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单价 |
43.86 |
31.11 |
26.06 |
40.25 |
35.53 |
41.62 |
30.89 |
单位变动成本 |
25.10 |
19.34 |
9.12 |
15.88 |
19.39 |
34.18 |
11.86 |
单位边际贡献 |
18.76 |
11.77 |
16.94 |
24.37 |
16.14 |
7.44 |
19.03 |
单位固定成本 |
27.13 |
20.21 |
12.09 |
22.30 |
25.91 |
36.58 |
13.78 |
单位利润 |
-8.37 |
-8.44 |
4.86 |
2.07 |
-9.77 |
-29.14 |
5.25 |
商轮进入市场的初期工价曾达到每对开色令25元的水平,现在北京的商轮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大幅度下降,已无法保住企业适度而合理的利润空间。在调查的企业中,商轮单价每对开色令12~14元,有的已跌破10元,单位边际贡献每对开色令6.29元,边际贡献极小,单位固定成本每对开色令 9.37元,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利润全部亏损。
单色印刷价格每令20~29元,单位边际贡献每令3.11~14.34元,目前都可以提供边际贡献,单位固定成本在每令9.35~24.22元,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企业利润都是亏损(见调查表)。
调查表2:2007年单色印刷边际贡献分析(单位:元/令)
项目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单价 |
27.42 |
20.41 |
26.64 |
22.47 |
29.90 |
单位变动成本 |
13.08 |
17.30 |
16.56 |
10.58 |
22.62 |
单位边际贡献 |
14.34 |
3.11 |
10.08 |
11.89 |
7.28 |
单位固定成本 |
16.96 |
9.35 |
15.77 |
18.55 |
24.22 |
单位利润 |
-2.62 |
-6.24 |
-5.69 |
-6.66 |
-16.94 |
骑马订价格每令14~23元,单位边际贡献每令6.28~10.06元,能提供边际贡献,单位固定成本每令8.7~20.97元,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利润是亏损(见调查3表)。
调查表3:2007年骑马订边际贡献分析表(单位:元/令)
项目 |
××厂 |
××厂 |
××厂 |
××厂 |
单价 |
14.07 |
18.44 |
23.28 |
17.35 |
单位变动成本 |
7.79 |
8.38 |
14.37 |
12.71 |
单位边际贡献 |
6.28 |
10.06 |
8.91 |
4.64 |
单位固定成本 |
8.70 |
13.72 |
20.97 |
8.97 |
单位利润 |
-2.42 |
-3.66 |
-12.06 |
-4.33 |
胶订的价格每令20~27元,边际贡献每令-6.32~11.76元,单位固定成本每令3.30~33.58元,边际贡献减去固定成本之后利润是亏损(见调查表4)。
调查表4:2007年胶订边际贡献分析表(单位:元/令)
项目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厂 |
单价 |
20.50 |
27.04 |
24.37 |
25.66 |
24.32 |
25.37 |
单位变动成本 |
14.38 |
17.77 |
30.69 |
13.90 |
17.55 |
21.98 |
单位边际贡献 |
6.12 |
9.27 |
-6.32 |
11.76 |
6.77 |
3.39 |
单位固定成本 |
12.68 |
33.58 |
29.90 |
27.80 |
12.57 |
3.30 |
单位利润 |
-6.56 |
-24.31 |
-36.22 |
-16.03 |
-5.80 |
0.09 |
从调查企业的资料看,固定成本已接近生产成本的50%左右,其构成是设备房屋折旧、设备大修费、企业员工的各项社会保险、劳动保险费、企业财产保险等。改革三十年来,印刷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通过精简机构,减少冗员,企业的管理构架与生产一线已趋于基本合理。在调查的企业中有的企业已实现了主辅业的分离,但主营业务经营的结果仍然是不能完全摆脱企业亏损。[next]
在工价调查中还进行了单一品种保本点销售额的分析,即盈亏平衡点分析。盈亏平衡点分析是指企业的经营处于不盈不亏状态或保本状态时的销售量或销售额。就是说,在该业务量水平上,企业的销售收入等于总成本,边际贡献等于固定成本。因此,盈亏平衡点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指标,企业的销售量只有达到了盈亏临界点水平,才能保本,要想获得利润,企业的销售额(量)必须大于盈亏平衡点才行。本次调查的印刷企业开机率已达到80%以上,在书刊印刷企业中应是较好水平,即便是这样,多数企业也达不到保本点,一些企业会计报表虽反映有利润不亏损,也是用其他收益补亏而形成的。
3、生产成本费用分析
(1)原材料价格提高导致印刷企业成本提高。
原材料价格提高。原油价格上涨导致其延伸产品油墨、橡皮布、洗版液、OPP膜等原材料价格攀升。仅举以下几种材料为例:
表5:原材料价格调整
材料名称 |
单位 |
2000年价格 |
2007年价格 |
光膜 |
吨 |
12000 |
18000 |
亚膜 |
吨 |
12000 |
19000 |
热熔胶 |
吨 |
14000 |
20000 |
铜版胶 |
吨 |
24000 |
36000 |
汽油(93#为例) |
吨 |
2920 |
4900 |
纸张价格随纸浆上涨不断上升(如07年下半年~08年上半年)。而印刷企业作为生产型服务企业,每年的原材料消耗巨大,价格上涨直接提高了印刷企业的经营成本。成本上升直接导致印刷企业资金匮乏,利润降低。
(2)能源价格上涨导致印刷企业成本提高。
仅以1999年与2007年的能源价格变化作一比较:
工业自来水价格:1999年1.30元/立方米,2007年4.10元/立方米;
污水处理费价格:1999年0.5元/立方米,2007年1.50元/立方米;
工业用电综合价:1999年0.679元/千瓦时,2007年0.70元/千瓦时;
工业用汽(热力)1999年0.60元/吨,2007年0.80元/吨;
(3)人工成本升高导致印刷企业成本提高。
企业人工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各项费用的总和。主要由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员工福利、劳动保护费、教育培训费和住房费用等组成。
下面仅以1999年与2007年人工成本的变化作一比较:从调查企业的年人均工资水平来看:1999年为11124元,2007年为23145元,增长108%;北京市社会年平均工资1999年为13778元,2007年为39867元,增长189.4%;可以说印刷企业的工资水平是不高的,远低于北京市年平均工资。
企业依法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已呈政策性刚性增长,1999年为“三险一金”,综合缴费比例为工资的30.5%;2007年“五险一金”综合缴费比例为工资的41.3%;2008年“五险一金”综合缴费比例为工资的45.3%。
(4)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正式实施,对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对劳动密集型的印刷企业而言,加班费以及为职工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支付加大了人工成本的压力。
4、印刷工价走低
现在北京地区实施的印刷工价是在1994年制定的,近年来只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但是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企业的改制、企业成本的不断增加,政策性费用的刚性增长与印刷工价的长期走低,使印刷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由于印刷低水平,重复投资致使印刷能力相对供过于求,于是就出现了书刊印刷工价下滑的现象。高成本压力之下,很多印刷企业都在苦苦维持,甚至跌入亏损,如短期内印刷工价继续走低,很多印刷企业将无力支撑。 [next]
二、印刷工价现状的市场分析
(一)书刊印刷市场价格偏离了价格构成的基本要求
商品的价格由两大要素组成,即生产成本和利润。生产成本应当是社会平均成本,利润应当是社会平均利润,按照社会平均成本和平均利润制定的价格是商品的市场价格,这是价格构成的基本要求。
首先从印刷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利润看:从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按现行工价标准印刷企业组织生产,边际贡献在17%~38%之间,反映出近年来由于印刷生产工艺的变化,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变动成本呈不断上涨的趋势。随着企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改造后折旧费用也相应增加;随着劳动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呈刚性政策性增长,使企业的固定成本大幅提升,导致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已基本持平。有的企业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项相加后的生产成本已接近或超出销售收入,其结果是微利或无利润可言,表明印刷工价偏离了商品价格构成的基本要求。以上是大多数印刷企业的基本情况。而印刷工价历经15 年未做调整,印刷企业作为商品的加工行业,不能像制造行业可以通过提高商品的出厂价格来减轻生产成本上升的压力,在已知接活即亏损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消化固定成本又不得不接活,不接活单位成本更大,其结果是恶性循环。
其次从图书定价看:在1993年放开图书定价权之前,图书定价的构成大体是出版、印刷(含纸张)发行各占三分之一。1993年放开纸价和印刷价格后,图书定价也随之放开。大部分出版社图书价格制定的原则和方法还是根据印数核算出版、印制、发行成本并进行市场预测来制定图书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出版社稿费标准提高,广告宣传费增加,库存书压力加大使资金沉淀,纸张采购价格和人工成本提高等上涨因素,出版社内部也要求降低印刷成本的呼声愈来愈高,导致一些出版社在管理体制从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换的进程中,开始把这些成本上涨因素转嫁到印刷企业,即降低工价。而印刷企业就组织生产本身来讲,只要把活印好,无质量问题,不造成损失,虽然成本不断上涨,但相对比出版社经营风险要小,也就开始接受了压价这个做法。另一方面,出版社作为商品的第一生产者,居市场主导地位,有着决定商品价格的权利。而印刷企业作为商品的来料加工行业,是被动的商品生产者,在经营中没有任何自主产品的定价权,只能服从服务于出版社,出版社和印刷行业虽然都走入市场,但这两个行业间不可能存在竞争。因此,这种社厂合作的不平等性使得出版社核算整个商品生产过程的生产成本和利润是以社为中心的,而印刷工价从1994年至今未做过调整,使得印刷工价愈来愈偏离商品价格构成的基本要求,企业愈来愈难以接受。从这次调查测算的部分图书定价看,印制费用已由原来占图书定价平均15%左右(不含纸张)降至平均10%左右。一方面印企生产成本不断加大,有些已经大于销售收入,而另一方面,图书定价中印制费用的比例又在缩小,出版社在争取新的利润空间的同时,印企的利润空间必然进一步缩小。
无论是出版社还是印刷厂,作为经济实体都应追求利润最大化。以上的数据表明大部分印刷企业已是微利或无利可图,比较而言多数出版社的日子总要比印刷厂的日子好过一些。由于印刷企业使用的原辅材料价格不断上涨,能源动力价格不断攀升,印刷设备的价格逐年上涨,人工成本呈刚性增长,工价却未作调整,显然是不符合图书市场发展规律的,印刷企业已经愈来愈难以消化这些上涨的因素。国有企业靠出租房屋、土地置换资金支撑着,民企、外企靠负担轻、靠规模效益摊薄成本支撑着,但支撑到现在都感受到低工价带来的压力。去年部分外资企业开始与出版单位协商提高工价,这就说明这些外企虽然有微薄的利润,但也到了企业难以支撑的境地了。又如装订工价一直偏低,在纸浆逐年提高的情况下,靠废纸边收入还能扛着,而去年下半年以来,纸张价格回落,废纸的价格大跌,导致相当数量的装订厂经营亏损。据统计,仅燕郊地区原有装订厂近400家,目前已关闭或停产近200家。这表明工价到了必须调整的时候了。尽管供求关系、竞争环境等市场因素决定着价格,但大部分印刷企业的现状反映出印刷工价不合理,已是行业的公论。制定一个符合价格构成的基本要求,又符合市场运行规律,社厂双方都能接受的书刊印刷指导工价已是大势所趋。
通过近年来市场化运作,特别大量出版物到广东深圳地区印制,受该地区计价方式的影响,部分出版社已接受了包印张(本)工价的形式,印刷工价已开始向简明化发展。改进出版物的装帧,提升书刊的质量,缩短出书周期,满足读者需求,已成为出版单位的经营目标,在此基础上,部分出版社也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规范印刷工价的工作如高品质的画册、图书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原辅材料,同时在印刷工价上给予优价,实行优质优价的办法,质量主导应是确定合理印刷工价的发展趋势。社厂双方虽有利益分歧,但这种旨在平衡利益,共同发展的办法符合市场经济的法则,必然实现互利双赢。 [next]
(二)供求关系、竞争环境成为确定印刷工价的重要因素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对商品的价格产生重要影响,由于印刷市场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在印刷行业中,供求关系、竞争环境已成为确定印刷工价的重要因素。
作为加工行业的印刷业准入门槛相对较低,印刷厂依据出版社定单组织生产,不存在产品积压,相对风险小,不可能一夜暴富,也不可能一夜赔光,对于小额投资又求相对稳定的投资者是一个优选的行业。作为加工行业,没有自己的产品,且优胜劣汰这一在制造行业通行的法则,在印刷加工业中似乎有些失灵,又没有严格的“退市”机制,所以只要设立了企业,就能得以维持生存。
这种政策导向,使北京地区印刷市场自发的、盲目的发展,一些大企业淘汰的印刷设备,由于价格低廉,纷纷被新建的中小企业购买,书刊印刷企业由几年前的200多家到现在已发展到近600家。书刊印刷企业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生产能力相对过剩,供给和图书市场的需求严重失衡。如果印刷厂是商品,那么在出版社眼里,印刷厂就是过剩商品,出版社有多种选择商品的权利。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地区出版物年生产能力在3000万令以上,而出版单位年出版量在2200万令左右,如果再考虑教材的季节性生产所占比重,生产能力更显严重过剩。
供求关系比例失调,导致印刷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出版市场虽然每年略有增长,但有限的市场无法满足印厂的需求,企业为了争得一块市场,出现了相互压价,甚至发展到恶意竞争。无序竞争的结果是,削弱了印企与出版社的议价能力,或者已经没有资格和出版社谈价格了,这就给出版社采取压价以降低其生产成本提供了条件,最终形成目前印企这种完全被动接受的局面。
应该讲民企、外企初入北京地区印刷市场时,对解决求大于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这种充满了竞争活力的新体制和机制影响下,对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也是有力的推动。而无序的低价格竞争迫使承接业务的印刷企业使用低性能的设备和廉价伪劣的原辅材料为出版社加工生产,也造成了出版印刷严重的负效应。2005年,北京地区出版物印刷在全国图书评比中出现了倒退,在全国排行倒数第2、3名;图书成品抽查合格率也大幅下降,读者退书率增加。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出版社的高度关注。同时低价格的竞争还为不法书商和个别不法小出版单位提供了投机条件,以致给一些印刷企业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印刷企业期待着有序竞争,它可以使企业在生存中不断发展,目前企业十分关注和积极参与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就是因为其公开公正。这毕竟是一种公开竞争的形式,印企凭自身实力和利益采取相应的价格决策求得合理的利润。
(三)隶属关系复杂使印刷工价长期得不到调整
外省市出版社、印刷企业大多都隶属新闻出版局统一领导,新闻出版局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发挥着指导、协调作用。
而北京地区,出版社和印刷厂分属中央、军队、院校和地方,国企、民企、外企都唱主角,隶属关系复杂且数量众多。印刷企业目前在北京尚未形成有一定实力的规模化的大集团,小、散仍是这个行业的重要特征。印刷协会的会员单位虽然大部分是骨干企业,但会员单位数量仅占北京地区印企的 15%,协会缺乏制约的能力。作为政府主管部门也就缺乏监管的基础。北京地区印刷工价长期,不能解决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四)印刷工价长期得不到解决带来的隐忧
印刷工价长期得不到解决所带来的结果是大部分印刷企业微利或无利。而在出版和印刷的产业链中,这种现状如得不到改变,必然影响到图书市场未来的发展。工价低与质量优是不可能成正比的,降低原材料的使用标准等因素必然影响图书质量,这从近期市场质量检查反映出来的质量问题可以看出,大部分质量问题都与使用劣质材料有关。低工价犹如杀鸡取卵,印刷企业发展后劲不足,近年来印刷企业技术改造的力度大不如前些年投入的力度,技术更新明显放缓。从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看,印刷业的现状并不符合出版业发展的最终利益。所以双方应站在更高的层面上看问题,即用科学发展观分析研究问题,印刷企业成本的不断上升,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读者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双赢。而拚工价,没有合理的工价支撑其结果必然使双方利益都受到影响。 [next]
三、推进书刊印刷指导性工价要靠印刷出版单位的共同努力
要解决供求比例失调、产能过剩,规范合理印刷工价,使印刷企业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是业内广大同仁的共同愿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问题不可能期望有一个行政命令就可以解决,要通过市场自身规律,实现优胜劣汰,要靠我们广大印刷企业的努力,要靠出版单位的支持,要靠政府有关方面政策的指导和协调。
为了达到推进指导性工价的目的,我们建议:一是要坚持印刷行业内的自律,各企业在经营中,要用指导性工价与出版社协商来承接业务。反对无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不以谋取蝇头小利而损坏行业利益,合法经营,诚信经营。二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读者对出版物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出版社对印刷企业需求的是周到的服务和高品质的印刷品。为应对出版社对印企的需求,要加大企业改革力度,改进经营降低成本,努力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把企业做强做大,以适应出版对印刷企业的需求,以应对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三是探讨书刊印刷企业如何为出版社提供增值服务,在这方面北京地区已有不少印刷企业创造了成功的经验。他们不仅停留在为出版社加工生产上,而是提升到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层面,为繁荣出版、服务读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服务。这是值得印企借鉴的。四是随着首都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循环经济,节能经济,环保经济,将使印刷企业整体水平将得到提高。
以上四个方面是提升北京印刷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推进印刷价格更趋合理,更好为出版社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印刷企业共同努力来实现。
当前,印刷工价的不合理性已得到出版社的理解。部分出版社也感到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并积极主动介入,使形势向实现社厂共赢的方向发展。此次北京印刷协会通过调研,收集了既有代表性又有说服力的数据,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调整工价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了北京地区书刊印刷指导性工价,这是为印刷企业做了一件好事。
调整工价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行业主管部门的参与介入,需要出版社和印刷企业的支持和配合,需要在运行中改进,在调整中完善,以推进印刷工价的实施,以促进出版和印刷行业的健康发展。
因时间关系,调研意见和指导工价尚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在此,对支持、帮助我们工作的政府机关、出版、印刷单位及相关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
北京印刷协会书刊印刷工价调研小组
2009年3月31日
[时间:2009-04-02 作者:书刊印刷工价调研小组 来源:北京印刷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