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主流大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在去年10月28日即将迎来“百岁寿诞”(11月25日)之际,宣布将从2009年4月起停出印刷版,每天改用电子邮件发送网络版报纸给读者,成为美国首家停止印刷,几乎完全采用互联网战略的美国报纸。
三年前,美国北卡莱罗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尔普迈尔就对报纸的“寿命”作出了预言:“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他是意思是说,在本世纪50年代前报纸将要消亡。
菲尔普迈尔教授作出预言之时,以手机为视听终端、将手机与网络相结合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手机报,正方兴未艾,作为纸质媒体代表,在目前存世的媒体中“年龄”最长的已有400岁“高龄”的报纸,会像菲尔普迈尔说的那样,在新媒体的一轮轮冲击中,走向最终的消亡吗?
不可否认,在新闻时效性上,报纸比不了广播、电视,更无法与网络以及可以随身携带、在绝大多数时间和地点都可获取信息的手机报相抗衡。在视觉冲击上,亦不如电视及网络。于是,在经历了广播、电视冲击后仍坚强屹立于传播界的纸质新闻媒体、尤其是报纸,在如此多重打击下,在一些地方现出颓势。
不过放眼全球,关于报纸的好消息还是比坏消息多。2008年6月2日在瑞典哥德堡召开的第61届世界报业大会上,来自232个国家和地区的统计数据表明,世界报业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与2006年相比,2007年世界付费报纸发行量增长了2.57%;如果加上免费报纸,世界报纸的总发行量增长了3.65%。与2003年相比,全世界的报纸发行量增长了14.3%。如果按照平均阅读者推算,全球每天的报纸读者数量超过17亿。
若按国家来分,近年来,报业市场发展最强劲的国家非乌克兰莫属,2007年其报纸发行量是2003年的481%。2007年,全世界有3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报纸发行量增长速度超过了中国,如马来西亚增长了61.83%、肯尼亚增长了45.45%、利比亚增长了42.86%、冈比亚增长了33.33%……
报纸在相对欠发达地区增势强劲的事实说明,今后纸质媒体在人口众多地区的发展空间极大。
报纸的生存基础是广告收入。资料显示,2007年,全世界报纸赢得了27.5%的广告市场份额,虽比2006年下降了1.2个百分点,但处于世界第二大广告媒体的地位,仅次于电视台。数据表明:与2003年相比,世界各地2007年报纸广告收入都处于增长之中,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请注意,这5年正是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5年。
与广播比较,报纸的优势是,分把钟便可把十几个版的信息大致一览无余,“一目十行”只有在纸质媒体上才能做到。与电视相比,报纸不会受到机器和电源的限制,能够自如携带。与网络相比,从我国目前情况看,由于缺乏采写能力,网站发布的新闻只能依靠转载报纸或其他网站的消息。
“第五媒体”虽然具有可随身携带,时间占有率高,深受年轻人群喜爱等特点,但手机报的存在也与报纸有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关系。
有人说:纸质媒体的反复阅读、抽象传播优势,互联网可以轻易超越;报刊便于携带,茶前饭后、人在旅途都可以阅读的特点,随着巴掌大的电脑、随着手机报的问世,还算什么优势?
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探讨:至今有哪个门户网敢说,在内容和质量上,我就是“这一个”,我就是与众不同呢?而你转过身来看世界各地的知名报纸,无不个性鲜明,各有千秋,哪一个不是特色独具,而让读者觉得他人就是无法取代?《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虽然宣布以网络版替代印刷版,但其网络版仍将延续报纸的鲜明特色。
成为有如此有个性的媒体,网站是难望报纸之项背的。即使是大型门户网站,只能是将海量信息无限叠加,犹如不讲究的餐厅里的服务员一样,将色香味俱全的全聚德烤鸭和忘了放盐的烧茄子一股脑端给受众,让你自己去“眉毛胡子一把抓”;广播、电视则更是只能推出“一过性产品”,常常让受众连回味都来不及。
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这样认为,“大众传媒业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而变革是惟一的确定因素”。依笔者之见,报纸首先要扬长避短。报纸的真实性、权威性,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力和多种体裁报道,还有采用文艺手法引起阅读兴趣的连续报道等,都是新媒介所不能完全具备和取代的。报纸应该有意识地将这些优势不断发展强化、推陈出新。报纸亦可充分利用网络、手机等新媒介与受众双向互动,及时获取消息来源。网络媒体为了抢速度,一般采取将大量的滚动新闻堆积在一起的方法,此举容易造成形式雷同、栏目刻板的问题,而这恰恰是纸质媒介编辑所擅长的:图文并茂的编排,字体字号的变化,瞬间就可以让版面充满视觉冲击力,信手就可抓住读者的眼球。
面对新兴媒介百年来的三次强势冲击,报业并没有一蹶不振更没有从此走向消亡,而是越挫越强不断完善、整合自身,以崭新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人们可以相信,这一次,也会跟前几次一样。
[时间:2009-02-18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