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油墨的传输和转移
第四节 油墨转移过程的动力分析
油墨是粘弹性物质。油墨在分裂和转移的过程中的力学行为很难用解析式来准确表达。油墨的分裂和转移是瞬完成的,油墨受到的作用是周期性的冲击,周期很短,力幅很高,这也给油墨转移过程的动力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下面介绍的只是部分初步的成果。
一、油墨转移的力学模型
先从一个简单的力学模型出发,分析油墨转移过程中各个力学量变化的情形。
图3-18 油墨转移的力学模型
如图3-18所示,设有一个压印滚筒,半径为R,压印在平版上,压印滚筒上的纸张表面到印版表面的最小距离为h0。在印刷过程中,印版上的油墨有一部分转移到纸张上,另一部分仍留在印版上,而油墨分裂的部位尚无法指明。取坐标系oxy,令其固结在印版上,如图所示。按照相对运动的观点,从坐标系oxy看到的,将是一股墨流(或称油墨皮膜)自左而右通过纸面和版面间的通道。这个通道的高度则是变化的,若设通道的最低处为h
0,则在通道任意处高度h可表达为x的函数,且有下面的近似公式
h=h0+x2/2R (3-18)
同时还假定,通过通道的墨流中的压力分布按下式变化
dp/dx=ηp(d2u/dy2 (3-19)
式中,p代表墨流中任一点的压力(单位Pa),u表示该点沿x方向的速度(m/s),η
p是油墨的塑性粘度(单位P)。如果仅考虑p随x的变化规律,且认为u与x无关而仅为y的函数,则(3-19)式可写成
dp/dx=ηp(d2u/dy2 (3-20) 墨流中的压力p、速度u、剪切速率D的解析表示。将(3-20)式逐次积分,得剪切速率D和速度u
∫0Dd(du/dy)=∫h/2y(1/ηp(dp/dx)dy
D=du/dy=(1/2ηp)(dp/dx)(2y-h) (3-21)
∫Uu(1/2ηp)(dp/dx)(2∫0yydy-∫0ydy)
u=(1/2ηp)(dp/dx)(y2-hy)+u (3-22)
(3-20)式中,du/dy代表剪切速率,在y=h/2处,即在通道高度方向上的中点处,du/dy=0,而在任意点y,du/dy=D;(3-22)式中,u代表印版的速度,正常印刷情况下,印版的速度与压印滚筒与印版接触点的线速度相等。
注意到
∫0hudy=Q (a)
Q为墨流的流量,积分(3-22)式,有
∫0hudy=(1/2ηp)(dp/dx)∫0h(y2-hy)+∫0hudy
Q=(1/2ηp)(dp/dx)·(1/6)h3+uh
dp/dx=12ηp(u/h2-Q/h3) (b)
将(3-18)式代入(b)式,积分,有
∫pipdp=12ηp)∫xix[u/(ho+h2/2R)2-Q/(ho+x2/2R)3]dx
p=(3ηp/h0){(2u-(3Q/2h0)[(x/h-xi/hi+(2R/h0)1/2(tg-1(x/(2Rh01/2-tg-1(xi/(2Rh0)1/2
))]-Q(x2/h2-xi2/hi2)}+Pi
(3-23)
图3-19 印版与压印滚筒接触面的压力分布
图3-20 印版与纸张间隙墨流的速度分析
式中,当i=1时,x
i=x
1,h
i=h
1,p
i=p
1分别表示通道入口处的横坐标、通道高度和压力;当i=2时,x
i=x
2,h
i=h
2,p
i=p
2,分别表示通道出口处的横坐标、通道高度和压力。
图3-19、图3-20、图3-21的曲线,是分别依据公式(3-23)(3-22)和(3-21)作出来的。公式中R=10.16cm,h
0=9.5μm,u′=94cm/s,η
p=129P,印版墨层厚度δ=10μm。图3-19表示沿通道(x主向)压力的分布情况。压力的峰值并不在通道的最狭窄处(y=h
0的地方),而是偏向通道的入口;压力的分布大致是左右对称,这些结果与实验基本相符。
图3-20表示在纸张与印版间(沿y方向)墨流速度的分布情况。曲线A表示对应于压力曲线上升段上的某点A的x坐标处,速度u沿y的分布情况。油墨与印版的接触处、油墨与纸张的接触处,都具有和印版同样大小的速度u(u=94cm/s),速度从纸面和版面向通道的中心线(x=h/2处)逐渐减小,上下是对称分布的,u在y=h/2处取得最小值(u
min≈86.5cm/s)。曲线B表示对应于压力曲线值的x坐标处,速度u沿y的分布情况,此时速度是恒定的(u=94cm/s),与y并无关系。曲线C表示对应于压力曲线上下降段上的某点C的x坐标处,速度u沿y的分布情况。如果C点与A点在压力曲线是对称的,则C曲线和A曲线在速度曲线上也是对称的,C曲线在x=h/2取得最大值(u
min≈101.5cm/s)。
图3-21 印版与纸张间隙墨流的剪切速率
图3-22 τ-D关系曲线
图3-21表示在纸张和印版间(沿y方向)墨流剪切速率的分布情况。与速度分布曲线相似,曲线A表示对应于p曲线上的A点的剪切速率分布,由两条斜线组成,在y=h/2处,D=0;曲线B表示对应p曲线峰值剪切速率分布,D恒等于0;曲线C表示对应p曲线上C点的剪节速率分布,也是由两条斜线组成的。
图3-22是关于油墨的剪切应力τ和剪切速率D的关系曲线,三条曲线都表明,τ随D的增加而增加,而且τ和D相近似地成线性关系。注意到图3-21中D分布情况,便很容易得到τ的分布情况。剪切应力τ的分布情况对油墨的分裂和转移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油墨粘度的变化
在油墨的流变参数中,粘度对油墨的分裂和转移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前面列举的公式中,η
p是油墨的塑性粘度,然而在油墨分裂和转移过程起作用的却是油墨的表观粘度η
a,表观粘度η
a在此过程中又是变化的。
油墨是触变性流体,即油墨的表现粘度在温度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会在机械作用下降低,因此油墨的表观粘度明显受到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的影响。实验证明,在靠近纸张的墨流中,1/1000s内油墨的剪切速率可能发生30000s
-1的变化。变化如此剧烈的剪切速率定会造成油墨表观粘度的明显下降。图3-23表明,在靠近纸张表面和印版表面的地方,油墨的表观粘度η
a接近于剪切速率D趋于无穷大时的表观粘度η
∞,η
a从纸张表面和印版表面分别向墨流的中心线(x=h/2处)急速地增加,在x=h/2处达到最大值,此值接近于η
∞的1.1倍,即在靠近纸面或版面的地方,油墨的表观粘主要比在中心线处的小10%。
图3-23 印版与纸张间隙墨流的粘度变化(1)
图3-24 印版与纸张间隙墨流的粘度变化(2)
油墨的表观粘度还受温度的影响;一般是随温度的上升ηa有所下降。纸张与油墨之间、油墨与油墨之间、油墨与印版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使墨流内部的温度升高。但温度上升是不均匀的,由于纸张的传热性较差,在靠近纸张一侧的墨流中,温度上升显著;由于金属的传热性较好,在靠近金属印版一侧的墨流中,温度变化不大。考虑到剪切速率和温度的影响,墨流中表观粘度的分布情况如图3-24所示。
三、墨流的分裂和转移
墨流的分裂是在张力和剪切力的综合作用下进行的。墨流在进入通道后,压力急剧上升;在到达通道最窄处以前,压力达到峰值;此后压力急剧下降。在压力下降过程中,墨流受到张力的作用。如果剪切速率保持不变,则张力在y=h/2处达到最大值。张力最大值大于油墨的内聚力时,油墨便在y=h/2处分裂成两部分。但实际上剪切速率在压力下降的过程中是变化的,剪切应力对于墨流分裂的作用便显示出来了。从前面的分析中,已经得到了这样的结论:在靠近纸张表面的地方,墨流受到有剪切应力较大,而油墨的表观粘度较低。因此,这里合迈出最易被剪断的地方。在墨流被剪断的地方出现极微小的空隙,即油墨分裂的核,篚后成为空洞。由于油墨是非均匀的流体,核发生的几率还与油墨的不均匀性有关。靠近纸张一侧的油墨中的连结料,有一部分被纸张吸收,致使这里颜料粒子的逍度上升,在颜料粒子的表面,连结料与颜料粒子的结合比较薄弱。因此,在靠近纸张表面的墨流中,剪切应力较大,油墨的表观粘度较小,颜料粒子较多,因而作为墨流裂隙的核总是在这里产生。
图3-25 空洞的长大过程
核发生后,一方面随墨流一起向通道的出口移动,另方面形成的空洞逐渐拉长长大,空洞与空洞之间的油墨则逐渐被拉长变细呈纤维状,逐渐成为墨丝。墨丝大都在两处以上的地方断裂,致使一部分油墨游离出来,而大部分油墨在墨丝断裂后分别留在纸张和印版上,这样便完成了墨流的分裂和转移。
油墨这种微粒子分散体,在剪切速率很大的时候,核的发生仅与颜料粒子的填充比有关。在切变速率很低的情况下,颜料和连接料之间分子的作用力愈大,核发生的几率也愈大;颜料浓度愈高,油墨的丝头愈短,则油墨内部空洞发生的几主弛愈大。这样,当颜料浓度高,颜料和连结料作用力小时,如图3-25所示,空洞向颜料浓度低的印版方向长大。空洞由(1)→(2)→(3)→(4)渐渐成长,至(4)时形成墨丝,此位置一般在膜中央的下方,因此,油墨在靠近纸张的部位断裂,使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量减少。
图3-26表示了连结料的极性对核发生几率的影响。极性连结料和非极性连结料,核发生的几率是不相同的,非极性的聚丁烯和颜料之间的界面张力小,空洞在纸张方向产生的几率多,墨膜分裂后,留在纸张上的油墨量就少。相反,极性大的亚麻仁油和颜料的界面张力较大,润湿性强,空洞在印版方向产生的几率高,结果墨膜分裂,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量多。
图3-26 连结料的极性与发生几率的关系
印刷速度增加,空洞发生的数量随之增加,但由于空洞生长的时间变短,各个空洞的成长度变小,故在油墨转移层中,没有向版面方向(低粘度方向)充分成长的机会,使油墨层在靠近纸张的方向分裂,以致油墨转移率下降。
表面粗糙的纸张,连结料被过滤的油墨层增厚,空洞在此范围内发生的几率大为增加,所以自由墨量在靠近纸张的部位分裂,油墨转移主下降,因此在相同的印刷条件下(印刷压力、油墨种类、机器型号),粗糙度大的新闻纸比平滑度高的铜版纸,印刷墨色浅淡。
[时间:2001-07-09 作者:冯瑞乾 来源:《印刷原理及工艺》·第三章 油墨的传输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