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
记者:人们都在讨论、担心全球危机从金融到实体经济的蔓延,这是否会使情况更加糟糕?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您怎么看?
高路易:的确,全球危机一开始是从金融领域开始的,然后蔓延到实体经济,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观察到世界经济显著放缓,不仅影响到欧美等发达国家,也对新兴市场产生了冲击。两个月前,风险厌恶和金融系统的去杠杆化造成了很多新兴市场的融资紧缩(funding squeeze),而之前这些地区都是依赖全球资本市场来进行融资、投资和发展。这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很多国家陷入困境,尤其是金融上的困局。在很多国家,融资紧缩会造成国内需求和经济的急剧萎缩。
金融危机的影响已经扩展开来,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不容乐观。我们看到,经济活动很快下降,有些部分跟前一年相比跌落得非常厉害,如钢铁生产、房屋销售等,这些都是经济放缓的体现。经济的逐渐回暖,一方面取决于负面影响还会持续多久,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政府的刺激措施多大程度上有效。
记者:基于对衰退期的不同预测,有分析人士给出了L型、U型和V型的三种可能。您认为中国经济何时有望走出衰退?
高路易:我们认为,中国的刺激救市方案会在2009年的第二季度左右呈现更明显的效果,第三季度有可能向好。
记者:报告中提到近期内东亚会存在下行风险。您认为中国企业未来最大的风险是什么?
高路易:我认为对于具体公司而言,做好最坏的打算,要为6个月之后出现比现在更糟的情况做好准备,公司如何生存以及运营得更好。总体而言,中国的商业领域和制造领域在世界上有不错的定位,这使得中国的经济更有竞争力、更健康。公司必须思考重新定位、优先发展之事。
记者: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需要特别注意哪些外部不确定的因素?
高路易:这是我们着力研究的问题。发达国家的危机可能会更糟或持续时间更长,而在价格层面,国际商品价格正在下降,中国公司有机会受惠于此。这与2007年初和2008年初的情况恰恰相反,那时,在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之下,利润空间相当有限,现在价格下降,对公司来说有一点帮助。房地产预测当时过于乐观,现在又过于悲观,重要的是,公司必须对自己公司的未来有定见,必须了解主要价格和变化的需求,哪些价格与需求与本公司紧密相关,并对公司经营有利,需要多听取外部专家的意见。
在我们看来,现在中国的企业比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时更健康、更强大,获得富有利润的增长。那时,很多国有企业还在减债重组,现在,我们看到比以前更多的健康企业。很明显,外部的冲击可能会更大,但同时大多数中国企业比十年前抗冲击的能力更强了。公司如何应对呢?一方面要看到不好的一面,看到风险,但也不要过分忧虑,要看到机会。
[时间:2009-01-13 来源:中国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