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标准制定服务i-ColorQC简要说明:
伴随着数码化的进展,色彩的确认和信息的交流变得困难了,无谓的交流和认知上的差异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印刷颜色的标准,实现稳定并且能顺畅使用的工作流程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全工程保持共同的色彩标准,确立各工序的保证体系,从而实行全体最适合化,同时实现高品质化和效率化的色彩管理。通过对每个工序的标准化管理,对生产全过程应用色彩标准化。
为此,富士胶片早在1987年即推出ISS(印刷品测定分析系统),一直到2006年的i-colorQC色彩基准制作服务,富士胶片已在日本国内为800多家公司筹划指定印刷标准,取得3000多组印刷状态数据,对印刷各个环节的问题有了详实的分析。通过i-colorQC的服务,我们把影响到印品质量的各环节数据化、进而标准化,达到印刷品质量的控制。
客户感受:i-ColorQC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听说日本富士公司在进行i-ColorQC色彩软件的推广试验,我们跃跃欲试,积极与他们促成合作。
6月初,富士公司的工程师由坂田部长带队,如约而至。季超董事长亲自组织车间主任、机长和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认真学习i-ColorQC的测试内容、详细流程和注意事项。统一认识,协同工作,决定先在比较重要的海德堡SM74和CD102机上实验。
刚开始,就碰到色序问题,考虑到我们平时印刷品中蓝天、草坪、树木等居多,所以色序为KMCY,如果按照标准的KCMY色序印刷,则容易产生花斑,颗粒粗糙。第一次,我们按照当时的色序进行了取样印刷。富士的工程师回去后,知难而上,挑选蓝天图案,在日本本土的2家工厂进行印刷试验,结果证明,花斑与色序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进而分析其他影响印刷品质的因素,包括纸张,油墨,胶辊压力,水墨平衡,空气温湿度,水的电导率,转速等等,一一分析,逐个排查,控制把关,比照实验,最终使机长信服,采用了KCMY的印刷色序。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上述提到的影响印刷品质的种种因素,都会在印品的网点上体现出来,都逃不过i-ColorQC锐利的眼睛。透过网点的形状、密度、边缘、色相、饱和度等表面现象,可以分析内在的原因,进而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改善设备状态,使网点更趋完美。在实验中,为了不影响正常的生产任务,我们决定分两步走,将两台机器轮流保养,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前后进行了4次印刷取样,一次比一次细致,一次比一次时间长,一次比一次质量高。大家知道,对开机因体型较大,从控制台调整数据到在印品中体现出来会有一定的时差,油墨密度难以及时调整到位,富士公司的工程师坚持全程跟踪指导,他们很认真的用密度仪将印品上的色条一一测量并记录,一次要抽查测量10来个印张,数百个色块,一站就是3-4个小时,不肯休息,一丝不苟。他们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打动了在场的员工,使大家意识到,优秀的产品品质是刻苦努力做出来的,细节决定成败。
我们提出,i-ColorQC的应用,不仅是诊断,就是说帮机器体检,检查疾病,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和专家会诊,找出设备“亚健康”状态的病因,对于器质性的病变就更换配件,对于功能性的障碍就调整和改善,进而有针对性的根治疾病,使印刷设备既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性能,又能科学使用,延长寿命。
通过取样、分析、保养设备、调整参数、反馈、优化等一系列步骤,综合分析每台机器的个性特点,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有的放矢,对症施治。分别解决了困扰我们多时的问题,如:4K机水大的问题,对开机起墨皮的问题,通过与业务部门的协调,解决亚粉纸与铜版纸印刷任务的科学切换等等,同时将4开机带病工作的5只小马达全部更换。
如今,印品的网点更加饱满,色域更趋标准,层次更丰富,色彩比以前更加鲜艳,异丙醇的用量也大大减少,由于机器状态正常,节约了上机调试的时间。更可喜的是,通过i-ColorQC软件,生成了新的印刷ICC文件,重新置入到EFI数码打样软件中,色彩更加逼真,机长反映追样也比以前方便了。
前些天,有个客户在我们电脑房“叫苦”:没想到我们南通也能出这么高质量的画册,以前都要去上海的,你们为什么不打广告呢?我们回答:目前我们的任务是苦练内功,打造品牌,如果你觉得满意,请转告你的朋友,这才是最好的广告。
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不能一曝十寒,最近,我们已经与富士公司约定,年底前,i-ColorQC小组还要再来回访检查。i-ColorQC在我们单位的成功应用,进一步改善了产品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i-ColorQC让我们尝到了甜头。
作者:南通超力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徐建榕
富士星光联系方式:
电话:021-58400766 传真:021-58400958
[时间:2008-12-31 作者:南通超力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徐建榕 来源:必胜网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