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8年兴起的 “中国制造”,在10年后的金融风暴中,让我们感到了一丝苦涩——素有世界工厂之称的中国制造业正面临一个严冬季节。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的外贸拉动和国内房地产的繁荣,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外因和内因。如今,外贸遭到成本压力和需求量下降的狙击,地产业也因种种原因而陷入低潮。在被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逼回国内时,我们才蓦然发觉,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巨大的消费市场,扩大内需成为拯救中国经济的良方。
要减少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的风险性,要拉动消费,应大力发展品牌产业,同时鼓励民众进行品牌消费,这也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一。
品牌在一个国家竞争力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60%来自于品牌产业创造的价值,而目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只有不到20%的价值是由品牌制造业所贡献的。现在,我们看到有的企业在奥运会之后,比去年同期投入品牌的费用大大减少,这种费用的减少,是不利于品牌发展的。我们也看到了另一种现象,淘宝网高调宣布明年将用10个亿投到品牌里,恒源祥集团也宣布将一如既往地增加品牌的投入。
在我看来,这场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企业打造品牌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回头看一下中国内需市场:电话拥有量居世界第一;汽油、润滑油消费量全球第二;中国年产60亿双鞋;春节短信100亿条;手机每年以6000万部速度疯狂增长;饮料行业规模达2000亿。此外,中国地级城市有300多个,县城有2500多个,未来20年中,中国4亿农民向城市大转移……这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大市场,也将会是打造中国品牌最有利的时机。
这场金融危机是一次洗牌的过程,很多不规范和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肯定会被无情淘汰,剩下的将是有一定规模、有竞争优势的优质企业,这将减少恶性竞争,行业发展将更加健康有序。而且,对于以贴牌加工为主的企业来说,也是一次打造自身品牌的有利时机,坚持打造品牌或者增加品牌投入,取得的效果将会比以往更加显著。
今天令世人瞩目的三星,当年也是代工出身。上世纪末开始,韩国三星一改“仿造”定位,重金建立强大的研发团队,连续数年成为世界上获奖最多的公司;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三星加大品牌形象的投入,品牌营销每年投入达数亿美元;最终,三星的品牌价值在2006年超过索尼达168亿美元。同期,索尼和现代也在这一时期崛起,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一批“黄金品牌”,相关国家经济结构也为之一变。
现在,中国迎来了这样的“品牌机遇期”。从时间看,我们外向型经济发展已有多年,进入了日、韩等国曾经出现过的“品牌机遇期”,一大批企业在“中国制造”为别人代工中积累了经验和实力;从动力上看,随着需求下压、成本抬升以及竞争加剧,贴牌加工企业创建自主品牌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成本上升,制造业资本的再次转移在所难免,品牌的优化和提升是企业制胜的关键。
中央政府关于新一轮的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措施正在启动。可喜的是,政府首次把改善民生列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各项建设之首,通过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力度,改善居民生活、增强消费能力,以拉动消费。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增长,成为扩大内需的一大亮点。在此刻,我们的企业界也急需国家能够趁此机会,将培育品牌,发展品牌作为拉动内需的一大策略来考虑。中国人目前正由解决基本生存走向心理消费、精神消费的品牌消费过渡,等“冬天”过后,新一轮的消费热潮到来时,中国品牌的消费也会有一轮新的高潮出现。
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我相信,当别人的企业倒闭之时,正是中国品牌站起来之机。
[时间:2008-12-30 作者:刘瑞旗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