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辊模具图形的制造

织物、纸张、皮革、塑料和各种包装盒等制出凸凹图案和精美的花纹,是由压辊模具碾压的方法制做的。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的今天,压辊模具也间接地起到了点缀生活和美化生活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压辊模具的图形制造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和提高。

  压辊模具主要由压辊主体和表面图形组成,这里我着重对压辊模具的表面凸凹图形的几种制造方法进行专门介绍(图1是压辊毛坯):

  1 手工雕刻法


<img src=

图1 压辊毛坯


  手工雕刻法是50-60年代常用的方法,它不用任何化学药品,无污染,适于单件生产,生产效率较低。

  工艺流程:

  ……毛坯制造→表面制图样(转印)→手工刻制→淬火→磨光……

  手工雕刻法是先用转印或复转的方法将绘制的图形制在毛坯的表面,然后按此图形进行雕刻,最后再行淬火,淬火的目的是使压辊的图形表面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压辊图形雕刻是靠工人的技艺和工具来完成。雕刻工人凭自己多年来学徒所获得的手艺和在长时间的工作积累经验后,自己锻制和磨制出不同宽度、不同角度的几十种小錾子作为雕刻的工具。雕刻时用小锤击小錾子,而小錾子按图案的笔划和轮廓线一点一点的将应凹下的部分剔出,极细的线条或较繁的笔划的字还必须用极细的雏形。然后向要求的深度雕刻,将凹下的底部用不同尺寸的平凿凿平,最后再用小錾子修理笔锋或极细的拐角处。于是一件压辊的图案就完成了,为了增加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还应进行淬火(也叫热处理,就是不增加金属表面的厚度而增加金属硬度的一种方法),为减少表面的毛刺还需进行磨光(磨光处理应放在淬火工序前进行)。

  手工雕刻耗费体力,劳动强度较大而且是手艺性较强的一种作业,完全是科班师傅带徒弟一一传授下来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驶和技术的进步,拥有这种雕刻技术的人才在逐步减少,而且用雕刻方法制造压辊图形的厂家也越来越少了。

  2 化学蚀刻法

  此种方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方法。其优点是周期短,便于成批生产。由于感光化学技术的应用,较之雕刻法能制出更精细和精密的图形,使压辊模具的图形制造技术又前进了一步。

  2.1 以沥青为掩膜的蚀刻法

  此种方法适于制造简单、重复、有规则线条及满版的网点等的图形。

  工艺流程:

  毛坯制造→淬火→磨光→涂布沥青→划制图形→蚀刻→除沥青→清洗

  2.1.1 沥青的配制

  工业沥青       200克

  松香         10克

  甲苯(或溶剂汽油)  200克

  首先将松香溶于盛在玻璃瓶中的甲苯内。完全溶解后,将切成小块的沥青放入,轻轻摇动瓶体或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注意事项:

  ①配制时远离火源;

  ②在通风处配制;

  ③配制好的沥青装入小口玻璃瓶中,拧紧瓶盖,随用随取防止溶剂挥发;

  ④用甲苯或溶剂汽油调整沥青的稀稠。

  2.1.2 沥青的涂布

  用板刷占沥青均匀刷在压辊的表面(涂布前应将压辊表面清洗干净)。甲苯或溶剂汔油挥发较快,涂布时最好一气呵成,若涂第二次会使表面不均匀。

  2.1.3 图形绘制

  就是用划破沥青面使图形完全露出金属。

  绘制方法:将压辊卡在车床上在表面划螺旋线,最后再划若干条等分的横线和螺旋线相交,这样压辊表面形成若干个重复的“井”字。蚀刻后就成为若干凸出的小点遍布于整个压辊表面。

  划破沥青时不能用车刀,一般是自制划针,图如2,夹在卡盘上或用自制弹簧刀,如图3。

<img src=

图2 自制划针


<img src=

图3 弹簧刀


  2.1.4 蚀刻

  最早的蚀刻方法是将蚀刻液浇涂在压辊的表面,不时地转动(改变蚀刻的位置)能均匀蚀刻到压辊表面的每个部位。这种方法速度较慢,劳动强度大,同时因蚀刻挥发的有害气体影响工人健康。现在的蚀刻方法是把压辊的表面浸在一蚀刻槽中,一个变速器连压辊主轴,然后开动电机,使压辊转动速度为10-15转/分这样能使压辊表面的每个部位都能获得均匀的蚀刻。

<img src=

图4 蚀刻或显影


  2.2 以感光膜(胶)为掩膜的蚀刻法

  2.2.1 以蛋白胶为感光掩膜

  此种方法是以蛋白片水溶后加入感光剂重铬酸铵,然后时行辅助掩膜-上红粉,最后进行蚀刻。这种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能将图形蚀刻的很深,但工艺繁琐、工序多、周期长、劳动强度大,不适于成批生产。

  工艺流程:

  ……毛坯制造→淬火→涂感光胶→曝光→滚油墨→上红粉→显影→烘烤→蚀刻→除胶膜→清洗。

  ①感光胶的配制:

  蛋白片      50克

  重铬酸铵     5克

  水        700-900毫升

  ②红粉配制

  制版红粉     80克

  松香       10-15克

  以上用研钵碾碎过300目分样筛。

  ③涂布感光胶:在暗处或在黄光下,涂布时请参照图5。在刮胶器的前沿粘一双层250目的丝网,丝网约突出刮胶器的前沿2-3mm。

  上胶时的倾斜方式和直接法制网版的刮胶方法相同。不同的是使压辊转动,使感光胶能均匀地涂在压辊的表面最后在热风下吹干。

<img src=

图5 旋转涂胶(涂感光油墨)


  ④曝光:应选择冷光源、卤族系列灯、如碘镓灯,高压汞灯、功率应在2kW以上为佳,曝光方式和涂胶方法相似,也是将压辊固定在一支架上,调好光源距离,然后转动压辊如图6所示。底片的压紧非常重要,压紧的方法可采用透明胶带粘合压紧,也可以自制一个聚酯或塑料口袋用抽真空的方法压紧。在敷底片时,一定注意底片的首尾相接,定位准确。

<img src=

图6 曝光


  ⑤滚油墨上红粉:先用胶辊将印刷油墨滚涂在已经备好的橡胶平台上(平台上铺一层橡胶)再将压辊在橡胶平台上滚动,把平台上的油墨转涂于压辊表面。最后将压辊表面涂一层红粉。

  ⑥显影:在滚流水下显影,亦可用水枪冲洗显影(注意压力的控制)。

  ⑦烘烤:在100°的烘箱中烘烤30分钟,使油墨和红粉松香熔化。

  ⑧蚀刻:蚀刻方法参看图4。

  ⑨多次重复:滚油墨上红粉、显影、烘烤、蚀刻四道工序。重复这四道工序的目的是使蚀刻出的侧面能有效地被溶化的油墨红粉所保护,使蚀刻的方向较垂直地向底部进行,减少侧蚀。所以较之其它方法能获得较深的图型,变形性较小(即侧蚀较小)。

  ⑩去膜:用毛刷沾汽油刷去表面的油墨和红粉,最后用热水冲洗干净。

  2.2.2 以骨胶和聚乙烯醇做掩膜

  此种掩膜适用于蚀刻不太深和较简单、粗略的图形。因为这两种掩膜的耐酸性能有些局限性(对硝酸类型和硫酸类型的蚀刻液的耐蚀性较差),以上两种感光掩膜均以重铬酸为感光剂,故在使用中不六价格的排放,污染水源和环境。只是在配制上有所不同。

  骨胶感光掩膜的配制:

  骨胶        100-200g

  重铬酸铵      5-10g

  水         500-700ml

  聚乙烯醇感光掩膜的配制:

  聚乙烯醇(聚合度1200)  100-200g

  重铬酸铵         8-12g

  水            800ml

  将聚乙烯醇放入水中煮一小时以上,使其完全溶解加入称好的重铬酸铵,最后加入足量的水经350目的丝网过滤即可使用。

  工艺流程为:

  压辊毛坯制造→淬火和表面清洁处理→涂感胶→干燥→曝光→显影着色→高温聚合→蚀刻→去膜→清洗表面。

  大部分工艺流程都和蛋白片感光掩膜相同,所不同的是:①它以胶膜为直接抗蚀膜。②显影后直接着色以显示图形的反差。③高温聚合是指:显影后在250℃的烘箱中烘烤1小时左右使紫色的掩膜呈金黄色,原理为:最简单和普通的原理解释为:在紫外光照下由Cr+6→Cr+3的同时与邻近的PVA长链中的(OH)以配位键的形式生成不溶于水的网状螯合物,留在板面上。而不变光的部分被水冲掉故Cr+6继续存在形式了Cr+6的污染。还有一种解释即:通光UV及热能使(OH)脱水发生缩合反应,以醚键的型式组成光架桥的网状不溶物留在板面。不论作何种理论来解释它都是会排放Cr+6,造成污染。是这种掩膜的主要缺点。

  2.2.3 以光成像抗蚀油墨为掩膜

  此掩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抗蚀能力强,可进行批量生产,同时避免了六价铬的污染。

  工艺流程:

  压辊毛坯制造→淬水及表面清洁处理→油墨涂布→干燥→曝光→显影→烘烤→蚀刻→去墨→表面清洗

  光成像抗蚀油墨也称照相抗蚀油墨。它不同于UV光固油墨。后者是用网印图形后进行UV固化以达到抗蚀的目的。而前者则是整版网印,干燥后敷上底片进行曝光,最后显影而完全图形的制作。所以较之UV固化抗蚀油墨,具有分辨率高,能制出更精美精细的图案,且抗蚀性能好,在一定范围内还耐碱性蚀刻,是90年代末最新型的抗蚀材料,用此油墨制出的栅网线宽(镂空)可达0.012mm。现已经有几个公司大批量生产。

  ①光成像抗蚀油墨的选择: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光成像抗蚀油墨的型号和品牌亦不断增加,建议选择气洁小、污染小曝光时间短、细腻的油墨。

  ②油墨的涂布:可以喷涂、刮涂、刷涂(但刷涂有痕迹,均匀性较差),这里最经济、效果较好的就是刮涂,如图5所示。但因涂料新异置于刮刀前沿的丝网目数也不同,前者是胶体流动性较好而后者为油墨,流动程度远不及感光胶体故在涂布油墨时,置于刮刀前沿的丝网目数应在100-120目为宜。

  ③油墨的预干燥:为什么叫预干燥呢?这是因为油墨的干燥不是最后工序,干燥的目的是使表面敷上底片进行曝光。

  预干燥条件:85℃±5℃干燥15分钟至25分钟,注意:预干燥必须完全干燥,避免曝光时粘底片,造成制图形的返工。其干燥设备可用烘箱,也可用热风吹干。

  ④曝光:光源的选择较为宽松,一般因素灯功率较大(2kW)均可做为光源,曝光参看图6。

  ⑤显影:显影液配方及工作条件:

  0.8-1.2%Na2CO3水溶液,室温或28℃左右,显影参照图4,最后水洗干净。

  ⑥后烘:150℃,1-1.5小时。

  ⑦蚀刻:参看图4。

  蚀刻液可选择三氯化铁水溶液Be38°-42°酸性氯化铜溶液,硝酸系列蚀刻液等,但目前以三氯化铁和硝酸系列居多,现推荐以下几个配方供选用:

          Be40°-42°  温度35°-40℃

  <1>三氯化铁  Be38°-42°  温度35°-40℃

  <2>三氯化铁  5°-8%°  温度35°-40℃

    尿素  Be40°-42°  温度30°-35℃

  <3>三氯化铁  5°-8%°  温度35°-40℃

    盐酸  50%  温度  330℃

  <4>硝酸  50% 温度  330℃

    水  25-35%(总量的)

    盐酸  50%  室温

    硝酸  50%  室温

    水  30%(总量的)

    乙酸

  蚀刻一词来源于电路板行业,在标牌行业中称之为腐蚀,这一词是印刷行业制版的习惯用语,极容易和电镀行业的术语腐蚀相混淆。所以在此称为蚀刻,因为它有腐蚀金属直至成为图形的意思。

  侧蚀:在蚀刻的过程中,在垂直向下蚀刻的同时,侧面亦出现了新的金属面,在继续蚀刻中,侧面也开始蚀刻故出现了像图7所示的侧蚀,从侧面的图形看,金属顶端的宽度比复盖在表面的抗蚀保护层的宽度要小,这种现象叫侧蚀(也叫倒切口)。

  从侧蚀的图7中可以看到我们设计图形时所需要的是A值、那么A=+2,因此就必须先做试样测出A值、B值和D值。

<img src=

图7


  从图中可以看出D值越大B值就越小而I值就越大,也就是说蚀刻的越深,侧蚀就越大,通过测试值应可以很容易地计算深度而设置的线宽。最终是将A值加大多少。

  侧蚀的控制:

  a.蚀刻液的选择:在过去的很长时间从业者大都使用三氯化铁做为蚀刻的主剂,但很快发现蚀刻时间太长相继生产的严重侧蚀。而现在大部分工厂开始采用了硝酸为主剂的蚀刻液,其优点为可以不加温,而且蚀刻时间短侧蚀较小。但也有少数工厂仍在使用三氯化铁为蚀刻剂,其中要加温再加些促进剂和抑制剂,为使底部光滑还要加些光亮剂亦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b.温度的控制:蚀刻液加温需有个恒温控制,以便掌握蚀刻的速率,而不加温的蚀刻液经蚀刻一段时间后反应加快温度上升,这时就要设法将过高的温度降下来,使蚀刻的速率保持平衡和防止底面出现不平的现象。

  c.时间的控制:根据蚀刻液的蚀刻能力,控制好时间避免过蚀。为此还要时刻检测蚀刻液的浓度,掌握好蚀刻液的添加和更换。

  ⑧去墨:将蚀刻好的压辊充分水洗,浸入去墨液中去墨。去墨条件:5%NaOH,温度60℃,1-2分钟可以去干净,最后流入冲洗干净。

  ⑨清洗。

  (作者单位:七六一厂,100011,收稿日期:2001-08-13)

[时间:2001-12-11  作者:李春甫  来源:网印工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