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区该如何承接沿海印刷产业的转移

  随着经济全球化,印刷业的发展得到了快速推动,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四大印刷中心,中国的珠三角也是其中之一,令中国的印刷产业在世界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印刷业的发展同地区经济相互促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近年中国印刷业也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飞速发展;同时,各个地区、行业的进步都离不开印刷服务的支持。因此,内陆地区若能够成功承接珠三角地区的印刷产业转移,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将有莫大的好处。

  当前印刷业面临的困难

  在展望美好未来之前,先来回顾一下当前珠三角印刷业的形势,以供内陆地区参考借镜。

  2008年,国家经历了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全球正遭遇史上最强劲的金融海啸,印刷行业也遭受到来自经济、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困难。

  经济因素冲击生产

  首先,国际大环境中,美国金融海啸持续时间长,来势凶猛,各国经济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世界金融体系的破坏快速牵连到实体经济的运转。10月底,珠三角一星期内已有7家大中型企业倒闭,其中包括一家印刷厂。

  经济危机对印刷行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印刷品的需求上,国外购买力明显减弱,海外订单数量必将下降;在金融方面,国际银行业危机处处,令信贷困难,加上供货商收紧货款支付期限,令许多印刷企业的资金无法周转。此外,各类实体经济受到影响,印刷业作为各种商品的配套服务型加工行业,业务量大幅减少。金融海啸对印刷业的影响已开始呈现,主营欧美业务的印刷企业面对的困难更大。

  再者,人民币迅速升值,在今年4月,人民币兑美元更跌破了7.0大关。对于绝大部分业务来自海外市场的港资企业来说,利润骤减近两成,日子更不好过。

  法规政策变化频仍

  近年国家颁布或更新了一些政策,如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等,良好的改革方向在规范市场、保障劳工权益方面,推进中国环保事业发展方面都迈出了一大步。企业也非常支持正面推动国家发展的改革,但这一系列的政策来得过于突然,下药太猛,使企业一时无法缓和。

  环境保护方面,国家限制「两高一资」,开除了不少违规经营的造纸企业,令原本使用国产低档纸品的印刷企业,也必须购买由大型规范性造纸企业生产的高价原料,导致国内的纸品供应出现紧缺。同期遇上全球商品价格的升价潮,原材料价格整体上涨,单是今年上半年涨幅就已达到20%至30%。纸品原料占印刷企业生产成本的最大部分,纸价飙升无疑令早已跟客户签订合约的企业,利润大打折扣。

  新《劳动合同法》的原意是保护劳工权益,企业也十分赞同。但在具体执行时难免遇到困难。劳动法规定了每月最高加班时限,尽管现在最低工资标准已提高,但加上36小时的加班工资仍不能满足部分劳动者的需要。很多任务人从偏远山区来到沿海城市打工,就是为了多挣钱以缓解家庭生活压力。企业方面,也希望能够有充足的工作时间,满足客户紧张的交货期。但在改为三班轮流工作的形式后,工人也无法得到理想的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可以由劳资双方共同协商,达成共识,将更有利于促进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去年调整的出口加工贸易政策,将部分纸品的出口退税率由过去的13%下降至5%;国家对「三来一补」的加工企业在政策上也有所收紧,使印刷企业在成本上面临了又一次考验。加上经济、法规方面的影响,今年印刷企业的成本总体增加了超过30%,使原本陷入不良价格竞争的印刷企业,由微利转变为亏损,以致近期出现多间珠三角地区印刷企业倒闭、搬迁的现象。

  整体而言,国家在政策上实在走得太快,有时候政府更换了领导班子,政策也跟着起变化,企业无法预见,也难以立即适应。更严重的是,使各方投资者对大陆政策产生顾虑、恐惧,感觉摸不清方向,不能提前做好准备,转移风险。

  因此,最近不少海外投资者开始撤资,退出国内市场,转向东南亚等成本更加低廉的地区。例如新加坡的国家印刷集团,其最大加工业务原本在中国大陆,拥有多家工厂(如利丰雅高等),在今年被凸版印刷全面收购后,新加坡印刷开始逐步退出中国舞台。其实,新加坡国家印刷集团原本对内地市场抱有很大期望,试图在中国享有低成本的优势;但在今年,面对快速变动的国内政策,以及加工成本猛增,只好选择放弃在中国的投资。

[next]

  中国印刷业在严峻时期中的机遇

  今年的印刷业注定是要面临一个严峻的冬天,但我们也需要看到黑暗中的曙光。经过一系列困难和考验,国内印刷业也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一些长期陷入不良价格竞争的企业,和管理不规范的小企业将被市场淘汰,生存下来的企业将会处于一个秩序更好、机会更多的市场。

  另一方面,与其余的三大世界印刷中心相比,目前珠三角乃至全中国的印刷总产值,还不足世界印刷总量的10%。虽然与美国和日本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恰好说明中国的印刷业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不断获取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印刷业务,正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低廉成本能吸引更多业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从新加坡国家印刷集团的撤离,以及部分投资者的转移,可见当前珠三角地区已不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东南亚的印刷产业正快速发展,成为新的外商投资热点。因此,要把握住严冬后来临的光明机遇,必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政府支持,建立良好发展平台

  虽然目前沿海地区的印刷业正面对不少困难,部分海外企业对于到内陆地区投资的取向将会更加谨慎。而有实力的企业就会懂得为未来发展作长远计划,较低的生产成本,成为内陆城市吸引企业转移的主要因素。然而,成本并非企业投资的唯一考虑,一个地区必须具备良好的配套和政策,才能成功营造优良的投资环境。因此,希望各地的领导能清晰了解当前印刷行业的形势,为外资企业在内陆投资发展构建良好的平台。

  就此,香港印刷业商会理事长杨金溪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领导可以考虑一下。

  首先,以稳定的管理政策作为企业发展的指引。由于政府颁布的政策变化较快,在更换领导班子后,往往引起政策的变动,缺乏承前启后,让企业无法预计市场情况,做出合理决策,影响生产经营。希望政府能给企业一个稳定的政策指引,领导间做好交接工作,使企业家能掌握好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准备,减少风险。

  其次,循序渐进地推行政策变革,让企业可以在调整期中适应过来。近年,多个政策同步开展,的确使企业应接不暇,令整个行业都受到巨大影响,因此希望政府在推行各项政策时,循序渐进,不要一刀切,给企业缓和、调整的空间。

  第三,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外商投资办理的效率,改进对境外出版物印刷的管理方法。希望政府对港澳台地区和其它国家企业的投资设厂尽可能提供方便,例如缩短审核时间,缩减对来料加工和其它境外出版物的审批程序,促进行业发展。

  第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交通运输便利,建立完整的印刷产业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作效率。近年,在生产成本压力下,有不少企业从珠三角搬离,转移到地价、人力相对便宜的地区,试图降低运营成本。然而由于当地印刷产业链不完整,仍然需要从珠三角地区买入多种物料,使物流成本大增。同时,由于交通不便,货品运输效率低,也不利于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最终不少搬迁企业仍无法改善经营状况,不禁对搬离珠三角的决定打上问号。

  最后,放宽对合资企业股份比例的限制。目前,中国限制合资印刷企业的控股方必须为中方,外资方最多只能持有49%的股权。这样的规定让外商感觉到不稳定因素的存在,一旦企业的中方领导变更,往往带来管理政策上的变化,过去优秀的制度也可能被推翻。

  外商无法得到企业控制权,导致很多策略布置、管理制度无法彻底执行,大大降低外商的投资意欲。内地企业和外资企业在管理理念和技术掌握上仍有很大差距,在吸纳外资的同时,却又限制外资方的经营决策权,无疑会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珠三角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之初,由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广东省印刷复制业协会和香港印刷业商会三方,合办了「珠三角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的研讨会,研讨会中也表示,希望能够通过珠三角增加自身经济的辐射能力,带动粤周边的赣、闽、湘、桂、琼以及长三角等地,构建华南经济协作区。

  通过更多的研讨交流,希望能够推动泛珠三角地区成为真正的世界印刷中心,促进沿海和内陆地区的印刷产业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推动中国印刷事业的进步。

[时间:2008-11-12  作者:杨金溪  来源:香港印刷业商会]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