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时纸张起皱是胶印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印刷时纸张起皱的产生必然会影响产品的质量,造成次品、废品,严重时使印刷生产无法正常地进行。印刷时纸张产生起皱,其原因是多方面,有纸张的不平整性造成的,也有印刷设备调节不当造成的。做好纸张的印前适性准备工作和印刷设备的合理调节是解决纸张起皱的关键。
一、纸张不平整性引起的起皱
纸张是由植物纤维、填料、胶料、色料及水所组成的多孔性的多相物质体。其中植物纤维是纸张的最基本成分,它具有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特性,从而使得纸张对环境的温湿度变化十分敏感。气候环境的急剧变化常常会引起纸张纸相的变化,从而使得纸张改变正常纸相,平整性下降,印刷时纸张在输纸合板上不能顺利输送,不能正确定位,从而产生套印不准,纸张起皱等故障。由纸张不平整性引起的起皱现象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纸边的波浪形引起的纸张起皱
单张纸(或者是一张张吊起来的数张纸,在纸层之间有空气的情况)在大气湿度发生变化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大气湿度保持平衡。在纸张向大气湿度趋向平衡的过程中,纸张会产生与之相应的伸长或收缩,由于这种伸长或收缩是整体均匀的,因此不影响纸张的平整性。
但是纸张在堆砌的情况下就不同了。将一堆平整、含水量较低的纸搁置在相对湿度较高的某一室内,这时室内的湿气将从纸堆的顶部、四周的侧面开始向纸堆内部渗透。不过这种渗透也只能到达一定的深度,而后其渗透的速度迅速减慢,结果纸堆对水分的吸收仅仅在顶部和侧面几厘米深的地方就停止了。这种局部吸湿的现象发生后,纸张就不能够再保持其平整性了。由于纸堆内部水分不发生变化,因此不产生变形,但是纸堆四周侧面吸湿后产生伸长,于是纸张四周必然引起弯曲,从而形成了波浪形。对于纸堆顶部的纸,由于能够从上部均匀地吸湿而保持其平整性,但是下面部分纸张引起的波浪形必然对其上部的纸张产生影响,因此纸堆顶部的纸张也跟着产生波浪形。
另一种能使纸张产生波浪形是由于“露点”的作用。在冬天或初春、深秋季节往往会发生刚拆箱拆包的纸张是十分平整的,但是相隔一二小时以后很快就发现产生波浪形,类似于梅雨季节时干燥纸张刚拆包的情况。这是因为冷的纸张进入到气温较高的车间,如果温差达到“露点”值,就会在纸堆的四周侧面大量地凝结水珠,而水珠又迅速地被纸张边缘所吸收,从而产生纸张的波浪形。
印刷时,对于在纸张短边方向上有蓬松现象的纸,在较大的印刷压力作用下向纸张拖梢边的中间部位挤压,虽然纸张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消除一些弓皱的产生,但是超过一定的限度,就无法应付而产生起皱。见(图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
责任编辑/李丹梅
[时间:2001-07-25 作者:文 唐裕标 来源:广东印刷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