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中国出版业30年改革开放之路

  在前不久闭幕的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有关方面确定,中国明年将作为该书展主宾国参展。从30年前读者买书难的“书荒”,发展成为首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世界最大书展,中国出版业跟随着改革开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法兰克福书展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图书贸易平台。在刚刚闭幕的第60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女士完成了与本届主宾国土耳其的交接仪式,接过主宾国象征标志文字卷轴。李东东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09年中国将以主宾国的身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这也是中国首次以这样的身份,参加这一国际书业盛会。届时,我们将带去5000多种中国出版业的精品制作,不但反映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也是经过30年改革开放的中国的缩影。” 

  在1966年到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化发展停滞,绝大多数出版单位被关闭。文革结束后,中国人被压抑很久的学习热情如火山一样喷发,但出版的恢复和发展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主席杨德炎先生回忆说:“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经大力提倡学习外语,走出去,当时出版方面是书荒时代,新书很少。我记得买英语书《许国璋英语》要排队,排出万人购书的场面,每天供货供应一点就没了。当时学生学英语没有书没有字典。书荒形成的原因一个是来不及出很多新书,根本没有编出来,第二个当时纸张很匮乏,印刷力量很匮乏。” 

  杨德炎先生当时在恢复运行不久的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部工作。创建于19世纪末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一直以引进西学为宗旨。顺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开放和民众高涨的学习外语的热情,商务印书馆加紧工作。杨德炎介绍说:“当时商务印书馆1978年已经跟牛津大学出版社接触了,牛津字典是我们最早出版的一本,是小的《精选英汉汉英词典》,出版已经是上世纪80年代了。” 

  杨德炎说,商务印书馆从慢慢恢复,到现在出版品种非常繁多。他说,中国出版业经过30年发展,现在到了十分繁荣的多元化局面。 

  据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1978年中国出版的图书品种为1万多种,2007年则达到了24万多种,期刊品种由1977年的600余种增长到去年的9000多种,报纸品种也由当年的200种增至去年近2000种,印数达到400多亿张;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发行量在1978年是3000多万张,2006年则达到4.6亿张。 

  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人告别了“买书难”的历史,徜徉在书海中,分享着出版业发展的成果。这一点,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也有体会。俄罗斯人安娜于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中国,至今已在中国生活十几年。她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的外文出版物也多了起来,特别是近些年,非常丰富。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在中国的书店不仅内能够买到像《战争与和平》这样的俄文经典图书,还能买到很多当代作家写的书。发展到如今,在北京王府井和西单的图书大厦都有很大的柜台专门卖俄文图书的。特别是在奥运会期间,我们还可以买到当天的俄罗斯报纸和杂志。在中国的俄罗斯人可以订阅所有俄罗斯出版的报刊,没有任何限制。” 

  这30年中,中国也初步形成了围绕《著作权法》的新闻出版法律体系框架,构建了司法与行政双重保护的执法体系。仅2007年,中国各地版权行政管理机关共收缴各类盗版品7000多万件,其中查缴盗版图书1000多万册。 

  郑渊洁先生是中国著名的高产作家,他创作的童话畅销20多年而不衰。他认为,著作权保护促进了作家的创作积极性。他说:“我是1981年出的第一本书,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盗版。后来盗版就开始多了。开始跟盗版书商较量。有一段时间,我记得是1991年还是1992年,有的时候就觉得管不过来,政府也管不过来,有的时候甚至一生气就想说不写了,反正写出来也是被人家去盗。我觉得现在环境是越来越好,著作权有保护了,创作更有积极性了。最近比较大的一件事就是去年发现盗我的《皮皮鲁总动员》,由江西省公安厅派警察,把这个案子给破了,人是在北京抓的,抓了6个盗版书商,都判刑了。” 

  30年来,中国出版业也不断对外开放。1992年,中国加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2003年,中国兑现了加入WTO时的承诺,开放了印刷业和出版物分销服务市场,加快出版国际合作的步伐。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美国纽约书展、英国伦敦书展、日本东京书展、韩国首尔书展等国际出版业界交流平台上,中国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在前不久结束的第15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阎晓宏先生表示,中国将继续为中外合作出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他说:“今后,中国政府还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的力度和广度,鼓励中外出版企业扩大合作的范围、合作的领域和形式,鼓励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同时,中国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打击盗版力度,建立低成本、快捷交易的版权服务体系,为中外合作出版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时间:2008-11-03  来源:国际在线]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