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纸占据报纸成本的70%,是报业经营中重要的原材料。当前,新闻纸价格直线上升,已经直接触及报业生存的命脉,并继续给报业带来巨大冲击。分析新闻纸涨价成因,揭示其波动脉络,重在把握运行规律、寻求应对之策。
演变及成因
一、基本走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纵观我国新闻纸价格波动,基本呈现“W”走向。
特征之一:“三高两低”的波浪式变动。1995年为第一个高点(也是历史最高点),每吨7000多元。此后几度小幅回落。2000年起再次攀升。2004年底达到第二个高点,每吨5900元。2005年起开始下降。2006年中期降至4500元左右,下降近千元,为多年最低。2007年末市场执行价格为4850元/吨。进入2008年,国内新闻纸价的大幅跳涨,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8月份国内部分纸厂纸价已接近6300元/吨,预计下半年可能突破6500元/吨,形成第三个高点。
特征之二:总体价位螺旋式上升。国内新闻纸价格由1980年的每吨600元攀升到目前的每吨逾6000元,在不到30年时间里渐进增长了10倍。6000元/吨的价位是否已到波峰,何时止涨回落?是报业经营者必须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特征之三:报业产业受到“重创”。此前每次新闻纸涨价都伴随着报业广告收入的快速增长,但2008年纸价上涨却是在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整体疲软情形下出现的。相关数据表明,2007年中国报业广告到账收入比2006年同期增幅仅为6%,考虑版面折扣与实际到账率指标,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上国内报业整体广告收入增幅有限。
二、成因分析
从纸业发展经营方面来看,本轮新闻纸涨价是三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第一,原材料上涨。国内新闻纸原料主要来源于进口废纸和纸浆,造纸厂大多使用美国废纸作为主要原材料。全球废报纸年供应量同比逐年下降,导致美国废纸价格呈现加速上涨的态势。截至2008年1月底止,国内的报价已经达到了250美元/吨,导致国内新闻纸行业的毛利率大幅下降,整个新闻纸行业经营难度加大。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造纸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市场的“无形之手”引领纸业发展。自2005年开始,新闻纸出现严重滞销,文化用纸、包装用纸及生活用纸行情见好,部分新闻纸厂纷纷转产。产业内整合加速,产能集中趋势明显,带来阶段性的产量紧张,并使现有造纸企业在产品议价中的主动权提升,市场供求向“卖方”倾斜。
第三,国家政策调整。高耗能、高污染的造纸业是国家节能减排政策调控的重点。按照国家节能减排规划,2007年全国各地加大了淘汰落后造纸工艺的力度,关停了大量的小造纸和草浆生产线。仅2007年9月,国内就整顿、关停小型制浆企业1500多家,造成新闻纸整体缺口增大、供求关系紧张、供需失衡。
另外,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对造纸业的影响不容忽视。国内人民币加速升值,原料及用工成本不断上涨,出口退税降低,加上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多重因素交织,导致造纸企业生存压力增大。新闻纸涨价,成为该行业不得已的选择。
从报社纸张供给方面来看,有两方面因素导致新闻纸价格上涨。一是供应减少。纸厂产能有限,加上突发的自然灾害带来的运力紧张,导致新闻纸供给不足;二是需求增加。平面媒体奥运宣传升温,同时二线城市及专业报、县市报用纸量的快速增长,刺激了新闻纸需求。
三、未来趋向
纸张价格遵循经济学价格曲线规律:纸张需求增加,造纸企业投资新厂或增加生产线,产品大量涌入,导致供过于求;纸张价格下跌,纸业处境艰难,部分纸厂关闭,纸张因供应不足而价格上涨。
综合分析,供需关系的变化,仅仅是纸价上涨众多因素中的一项,原材料的供给制约、政策的刚性约束,都意味着这一轮新闻纸涨价是刚性的。据专家推断,此轮新闻纸价格上涨可能持续至2011年,短期内切莫寄希望于价格回落,更不能幻想回落到历史低点。
纵观国际国内纸业发展动态,新闻纸行业已经开始整体复苏,预计经过一段时间盘整,价格将日趋稳定,但短期内纸价的高企仍将成为常
“拐点”与“重创”
一、媒体变局对报业发展不利
目前,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下,报业市场份额在萎缩,在传媒产业中的强势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传统报业发展环境越来越严峻。特别是2005年以来,报业经营出现局部波动,报业经济增长幅度由高位走低,增速放缓。进入2008年,由于原材料市场的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报业面临的经营形势更加严峻。
传统媒体广告经营整体行情疲软,报纸广告投放继续出现负增长,呈持续低迷态势。中国报业经过20多年的高速成长,进入21世纪开始感到发展乏力的困惑。这种困惑,首先通过报纸广告增速明显下滑表现出来。据国家统计局披露,2007年我国GDP增速达11.9%,2008年上半年同比增加10.4%。然而,在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背景下,传统媒体广告市场却呈现疲软态势,2007年中国传统媒体广告市场总额为3120亿元,仅增长9%,创下近年来最低增幅,远远低于2006年的18%,也低于2007年我国GDP的增长。
报业广告收入的总体增势渐缓,经营体质没有根本的改善,同业激烈竞争导致两极分化,受新媒体冲击越来越大,凡此种种,都预示着报业经营的“拐点”仍未过去。
二、纸张涨价使报纸行业遭遇“重创”
首先,报纸发行亏损加剧。报纸经营大多采用“两次销售”盈利模式,即报纸廉价发行亏损由广告经营利润弥补。新闻纸价格上涨后,新增成本难以有效消化,报纸发行亏空将会更大。纸价上涨,报业广告新增收益难以弥补发行新增亏损,导致报社收支严重失衡,资金链紧张。
第二,预算透支难以支撑。报纸征订合同基本上是在上一年年底之前签订的,与此同时和印刷厂签订全年的承印合同。订报价格和印刷价格约定在先,如果新闻纸厂随时涨价,或涨价幅度过大,报业难以承受,印刷企业也不堪重负。
第三,地域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报业经营的区域特征依然明显。新闻纸涨价,给不同区域的报社带来的冲击程度不同。发达地区距纸厂近,运费低,总体纸价相对较低;中西部地区纸厂少,距离远,运费高,总体纸价更高。如此,全国报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更加拉大。
第四,报业竞争能力下降。在物价上涨和实施新劳动法的环境背景下,传统媒体经营面临着巨大成本压力。单纯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让处于困境中的报业力不从心,新闻纸涨价使报业经营“雪上加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报业具有意识形态和市场经济双重属性,获利能力及经济实力的削弱,直接导致报业的影响力、竞争力下降,甚至将影响报纸的舆论引导能力。
[时间:2008-10-27 来源: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