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全局的策略”称之为战略。细细分析获得成功的企业,战略正确是其良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综观改革开放30年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历程,在十字坐标一根向上的放射线上也不乏存在着内部的波动。先是获利最多的印前制作大面积退潮,继而印刷进入微利时代,最近又不断有印刷企业关闭或转让的消息传来。在这一股股的寒流中,能够脱颖而出成为行业领头羊的企业,无不因为他们的战略正确,先于芸芸众生,看清大局的发展趋势,敢为人先。此列举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公司、深圳雅昌公司、上海伊诺尔公司的发展战略予以分析。在印刷企业普遍感到生存困难的今天,这几家印企的经营战略更具研究价值。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彰显着一条成功的管理之路:每一家企业都必须重视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在战略目标的引领下,拓展企业的目标市场(营销战略),采购企业需要的设备(投资战略)、确定企业的产品价格(销售战略)……最终赢得企业的经营利润。
香港中华商务联合印刷公司:用港企经验拓内地书刊印刷市场
香港中华商务公司(以下简称“中商”)的发展轨迹走的是规模化、网络化之路,用港企的管理经验,蚕食国内的出版物印刷市场,同时承接海外印品,弥补生产订单上的缺口,提升设备的利用效率。也就是在这一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商”相继在深圳、北京、上海等三个国内重要经济区域开设了工厂,三地合计持有11台商业轮转机、50余台多色及单色平张纸印刷机,雄踞国内同类企业之首,2007年以实现总销售15.9亿元的骄人业绩在全国印刷百强企业排行榜上名列第七。
“中商”的发展轨迹告诉我们:在决策层确定了企业发展战略以后,管理层应该坚定不移地加以执行,持之以恒,必有收获。
还在多年以前,笔者就曾呼吁国内企业关注这一发展模式,应该受此理念的启发,尽早完成企业在国内网点上的战略布局,但时至今日,除了不少外资与港资印刷企业积极跟进以外(如“当纳利”、“利丰雅高”、“虎彩”、“利奥”等等),内地印刷企业还鲜见大动作。
毫无疑问,中商公司在内地布局的成功是该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成功。当然,也是他们利用内地赴港工作干部管理内地企业取得的成功。
深圳雅昌公司:IT+传统印刷+文化艺术产品新路
深圳雅昌公司1993年通过租赁广西一家印刷企业的制版设备在深圳开始其发展之路。在上世纪末,印前渐渐走入衰退的时候,他们没有简单地仿效其他工厂,单纯地从印前延伸至印刷,而是敏锐地捕捉到刚刚开始在国内兴起的互联网技术,于2000年大胆地走上了创建雅昌网站的道路,最终形成了IT+传统印刷+文化艺术产品这样一条新路。时至今日,雅昌公司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成为国内印刷界的精英,声名显赫。
该公司能获得今天的成功,关键在于其经营战略的正确选择,投资者远见卓识,敢冒风险,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试想,在当时环境下,一家印刷企业自办网站,其投资结果将会如何?网站又能为一个加工性质的印刷企业带来什么?谁都不可预测。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证明“雅昌”当时确定的经营战略是正确的。
现在的雅昌公司不仅是在艺术印刷领域做出了的声望,成为拍卖行拍品制作、印刷的一把好手。艺术网站也顺应了国内已经走上小康道路、更期待跨入收藏领域的中产阶层的需求,在艺术网站的浏览率上名列前茅。而且,文化艺术产品的市场需求也属蒸蒸日上。由此可见,成功的战略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多大的作用!
[next]
上海伊诺尔公司:看准数字技术准确把握引进时机
如果说,雅昌公司的成功在于投资者难能可贵地把握了企业的发展方向,敢于突破传统,在印刷业界闯出一条新路,那上海伊诺尔公司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准确把握了引进新技术的时机。
上海伊诺尔公司原本是一家票据印刷企业,与同类票据印刷厂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数字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他们看准方向,敢于投入,比较早地将数字储存技术与个性化账单打印运用于生产,在印刷竞争加据、印刷品利润率大幅下跌的时候,他们的数据库为企业带来了滚滚客源,从供电局、自来水公司等公用事业单位,到电信、银行等大量运用个性化账单的机构。先于同行的战略投资意识铸就了企业的辉煌。
伊诺尔公司的成功,关键在于投资者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恰当地选择了采用新技术的最佳时间,最终,他们成功了!在市场上票据印刷企业同样普遍面临竞争压力的时候,他们却因为合作伙伴的稳定、强大,日子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专家观点:准确制定企业战略才能抓住更多市场商机
企业战略的确定决非领导的突发奇想,也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它应该建筑在调查研究、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应该与整个国家的发展走势相一致。我们不可能要求企业制定的战略规划十全十美,但应该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印刷业发展得很快。统计显示,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第一年,我国的印刷工业产值仅有47.97亿人民币,但30年后的2007年,已经达到4400亿,增长了90.7倍。在充分肯定这些年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的印刷行业毕竟以中小企业为主,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印刷企业依旧缺乏战略规划意识,还是凭借所能捕捉到的机遇、各种社会关系扩展市场的居多。
当然,近十年来,以质量求市场的思想也已逐渐深入人心,但这对于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印刷大国的中国印刷业来说,仍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关注国际印刷业的走向、需要关注印刷新技术对传统印刷带来的冲击,我们的工作需要有前瞻性,需要有预案去应对各种变化,对那些正在酝酿新一轮投资的企业,更需要把握市场发展趋向,应势而动,决不能莽打莽撞,等到撞了南墙才回头,这样的话,对企业来说成本就太过巨大。
[时间:2008-10-21 作者:潘晓东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