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业五十年


  中国报业所走过的艰难而光荣的50年历程大致分三个阶段。报业的发展曲曲折折,到近20年才开始真正走向繁荣。

  一、从无到有,艰难曲折,走向辉煌(1949~1966)

  新中国的报纸事业是随人民政权的诞生而生长发展起来的,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自己创办的报纸事业。对旧中国报纸的接收改造,构成了新中国报业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新中国的报业是在旧中国报业和解放区报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分别吸收融合了它们的长处,开始了自己的道路。并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特点。

  第一阶段又可细分为建国初期(1949~1956)和“文革”前十年(1956~1966)两个时期。

  (一)建国初期的报业特点

  1.报纸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是完成了私营报纸的接收、改造、重组。1950年我国有铅印报纸382种,总印张数6.51亿。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特征相适应,当时的报纸种类繁多,有党报、工会和青年团等人民团体报纸,也有民主党派报纸,甚至还有一些私人和外国人办的报纸;报纸既有公营,还有公私合营、私营,但以党报、工会和青年团等国营报纸为主体。

  2.报纸内容和宣传报道手法的变化。保持了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特别是党管报纸,坚持政治导向;服从党的中心工作的好传统和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新闻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批评自我批评的作风和新鲜生动、平易务实的文风等等。

  3.确立了新的报纸管理体制。中央人民政府在1949年12月成立了新闻总署(1952年撤销,报纸归党委宣传部门管理),负责解决处理报业发展中的间题。制定了《全国报纸杂志登记办法(草案)》(1950年)及其他一些管理条例,使管理有章可循。

  4. 通过改造,吸收保留了旧中国报业的一些优点。如现代报纸的生产方式、管理经验、人才资源、技术水平和生产设备等。《大公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一批旧中国有影响的报纸都加入了新中国报业大军。

  5.实行企业化经营。为解决物质匮乏问题,1949年12月全国报纸经理会议确定报纸的经营必须采取企业化方针,“必须把报纸贞了作为生产事业来经营,逐步实行经济核算制”。报社一方面裁冗员,一方面又努力发展广告业务。同时,决定参照苏联和我国东北、山东解放区报纸发行的经验,在全国推行邮局发行体制,把报纸逐步交邮局发行,邮发至今仍为报纸发行的主要方式。

  可以说,初创时期的新中国报纸发挥了报纸的宣传教育、指导工作和传播信息等方面的功能。报纸的政治属性、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和商品属性均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它奠定了新中口报业的基础,并使之走问了初步繁荣。

  (二)中共“八大”到“文革”前新中国报业的特点

  1.这时报纸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私营和公私合营的报纸已经没有。从所有制上,报纸已经全部归国家来办,都属国有。并且适应计划经济体制,报纸某本上中日家提供经费,“公款办报,公款订报”模式逐渐形成。报纸的商品属性已逐渐萎缩,到后来几乎不复存在。

  2. 报纸事业有厂很大发展。1960年我国报纸392机,比1950年增加了10种,但其总印张却由6.51亿增加到了47.84亿,这说明报纸的社会影响大大扩大了。同时,在党的号召下,新老报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出现了一大批知名的社会主义新报人。

  3. 报纸传播大量的经济建设信息和建设成果。新中国在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通过报纸的传播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诸如武汉长江大桥通车、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等,永远载入史册,并成为民族的骄傲。

  4. 宣传了大批社会主义新人。通过报纸树立了一批典型如雷锋、焦裕禄等,建设了中华精神文明。

  5. 存服务政治运动中,报纸在宣传方面也曾有失误,帮倒忙,并产生过坏文风。50年代我们党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反右扩大化、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严重失误,这不可能不影响到报纸。在这些重大失误中,报纸实际上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对后来报纸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总的说来,“火化大革命”前17年,我国社会主义报纸事业从无到有,经过曲折反复,从初步繁荣走向了空前辉焊。

  二、“文化大革命”,跌入谷底,近于毁灭(1966~1977)

  1966年,我国发生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场内乱。它使党和国家的工作、社会正常秩序受到巨大的破坏,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不正常情况同样影响到了报业的发展,报纸事业遭到空前浩劫,近于毁灭,当时报纸大量停办,到1970年,全国报纸仅剩42种,多是机关报或机关报性质的报纸,在发行方式上基本上是派送。在内容和宣传报道手法上单调雷同,除了社论和大批判文章外,基本没有其他社会、经济、义化等方面的信息。“文革”对报业最大的破坏有两点:一是破坏了报业自身规律,特别是抹杀了报纸的信息本质属性和信息传播这个基本功能。报纸不再作为大众传媒而存在。二是破坏了报纸事业的工作队伍,一大批党的优秀新闻工作者惨遭迫害,甚至含冤死去,如邓拓、范长江等,致使后来报业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这个时期,报纸已失去了自己的个性,降到了和文件、政治传单等同的位置。这个时期的报纸,从其基本属性上讲,只剩下了政治属性(而且也是片面的);从功能上讲,只剩下了政治宣传功能,并且这种功能也被极端化了。报纸成了林彪、“四人帮”反党集团对人民实行专政的帮凶,成了少数人操纵的工具,成了政治的奴婢,在群众中威信空前低落,失去了广大读者。

  三、改革开放,重建繁荣,走向辉煌(1978~1999)

  1976年,“四人帮”反党集团被粉碎,但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1976年至1978年我国社会发展仍处在一种徘徊时期,报业发展也是如此。真正扭转这一局面的是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以来,报纸在紧扣时代发展的主题,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的同时,遵循报纸自身发展的规律,在“文革”的废墟上,重建繁荣,并带来了空前的辉煌。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报纸内容的变化。由原来为政治服务的舆论工具变成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的大众传播媒介。报纸在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同时,大量传播其他信息,为读者提供各方面、各层次的服务。彻底改变了过去内容单一,板着面孔说教的状况。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创造性地发挥了报纸的政治属性和宣传教育功能。随着政治民主化建设的推进,报纸报道内容不断拓宽、加深。舆论监督增强,读者参与增多。报纸版面也大大增加,改革开放前,我国报纸除人民日报外,其他几乎都是四个版,现在主要报纸都在12个版左右,多的达一百多版。报纸已成为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报纸数量结构的变化。1978年全国报纸种数仅为186种,印张数113.52亿,到1996年种数已达2202种,印张数达400亿左右。报纸由单一的机关报结构变为以机关报为主体的,几乎涵盖经济、军事、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所有行业的多层次、多品种的多元报业结构。报纸根据不同读者对象,在信息传播上出现了专业化趋势。比如像金融证券报、计算机报、广播电视报、都市报都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新品种。

  3、经营方式的变化。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法则逐渐为报社所接受,并给报社带来了很多变化:(1)报社由过去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纯粹事业单化转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经营的事业单位,并逐步向企业转化。到1998年,过去全部要靠财政拨款的各省、市委机关报,都实现了自负盈亏。中共哈尔滨市委更是第一个明确决定《哈尔滨日报》转制为企业。一些报社也开始探讨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的问题。(2)在报纸的生产和经营管理上吸收市场运作的方式,确立了市场意识、营销意识和质量意识,并把经济界先进的管理方法大最引入报业。(3)恢复并迅速发展广告业,1983年全国报纸广告仅为0.7亿元,1998年已达115亿元,广告已成为报业的经济支柱。(4)报纸发行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邮发方式,以降低成本,扩大发行量。1985年《洛阳日报》第一个冲破邮发旧体制,率先自办发行,1988年首家省级党报《天津日报》自办发行。到1998年已有近千家报纸自办发行,并且已有4家省级党委机关报(天津日报、宁夏日报、南方日报、重庆日报)加入自发队伍。报纸发行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邮发、自办发行及两者并行的多渠道发行格局已初步形成。各报社纷纷增加分印点、零售点,以提高报纸的投递质量。(5)报纸从单纯的公费市场转向公费、自费并行,自费订阅比重越来越大。全国多半以上的报纸实现了自费工阅,就是一向以公费为主的机关报随着其内容更贴近读者也开始扩大自费比例。《广州日报》到1999年自费订阅率达80%。

  4. 报业开始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1994年,在新闻出版署主持一下,我国报界在浙江举办了首届报业集团研讨会,1996年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第一个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又先后批准了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和上海的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从现在试行情况看,报业集团化已显示出其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对内互补,对外竞争。以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对内实现了信息互补,集团拥有的10报1刊一个出版社,集团所属报纸占广州市场公开出版的报纸总数三分之一以上,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的各种信息互补的网络。人才互补。集团成立后,大胆培养和使用新干部与年轻干部,从办报实力雄厚的主报先后向子报子刊派送办报骨干20人,促进子根子刊的健康发展。财力互补。集团建立了以资产为纽带的集团内部经济关系,实行既集中又灵活的“内部银行制度”,由主报统一向子报子刊派驻财务主管,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集团1997年总产值16亿,净资产为11亿,利润3.8亿,是广州市国有资产十强之一,1998年的广告额近7.2亿。集团一下属的广告公司、报刊发行公司、房地产公司、印务中心、连锁店公司、宾馆酒家及俱乐部等经济实体迅速发展,利润占集团的50%,初步具备了现代化报业集团的经济实力,在对外竞争中表现出较为雄厚的实力。

  5.报业科学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进步和报社自身经济实力的提高,全国各报计都已告别“铅与火’,普遍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计算机联网、激光照排电脑分色等技术在报社得到进一步推广,我国报业在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太大缩小。先进技术的采用大大提高了报纸的制作水平和质最,彩报越来越多。近年来一些报纸利用因特网,外始出版电子版(网络版),进一步扩大了报纸的影响。

  6.报业管理体制的变化。自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撤销后,我国报纸一直由宣传、文化等部门多头管理。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作为国务院对报纸进行行政管理的专门行政机构,并先后颁布了《报纸管理暂行规定》、《出版管理条例》等条例、规定共40件,报纸出版管理已逐步做到了依法行政。

  但是在这个大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报纸的信息属性和传播功能逐渐为人所认识、所重视,这也为一些人提供了生财之道。在承认按商品经济、按市场规律办事的过程中,报纸上也出现了假新闻。这是继“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之后50年间我国报纸出现的第三次虚假风。与前两次不同,这次造假者主要不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是为了经济目的。一些作者、编者借离奇新闻刺激、招深读者以扩大发行,延揽广告。为此管理部门专门发了文件,社会方面广为揭露,与之进付了不懈的斗争。■

[时间:2002-01-28  作者:梁 衡  来源:出版经济]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