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27日,全国技能大赛北京地区印刷行业平胶印大赛现场操作环节鸣锣开赛。北京地区近50个企业的数名职工同时在各自的厂房内开机现场操作。想像着数十家企业同时印制着同样数码样下的印品,何等壮观!
本次技能大赛印刷行业部分北京赛区除了有全国大赛的平版印刷部分外,还设了另外3个工种:文图制作工、计算机排版工、无线胶订联动线工。此次是平版印刷部分的实战考试环节。
笔者随同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北京新闻出版局李国荣处长及北京印刷质量监督站王术功站长等为一队随机对四个厂进行了比赛现场的考察——北京圣彩虹制版印刷技术有限公司、北京1201印刷厂、北京1205印刷厂、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笔者不仅实地体会到了大赛的规范、企业的大力配合,也深刻感受到了参赛队员紧张而认真地气氛、积极的参与热情。
(各位领导查看参赛队员现场印出的样张,左起:北京印刷协会理事长任玉成先生、北京新闻出版局李国荣处长、北京印刷质量监督站王术功站长)
同等竞技条件下的较量
此次胶印比赛采用同样的指定原材料——金光128克铜版纸、康尔达PS印版、天狮油墨;设备以海德堡、北人N300、三菱机器为主。每个厂先得到一份相同的数码样,然后在各自的机台上进行印刷。要求每位参赛队员在100分钟时间限定内,印刷500份,从其中抽取参赛队员满意的10份样张。现场参赛队员只能找一名助理进行上版、清理等辅助工作,其他考核内容部分不能参与。据现场裁判员向笔者介绍通常操作熟练的参赛者均能在80多分钟内完成比赛内容。
裁判员采取参赛企业技术专员代表循环监督的模式,每个参赛企业派出自己的技术骨干分配到其他的参赛企业中作为裁判员进行监督。但同时,裁判员不应是两个参赛企业之间的互相监督,即裁判员所在企业的监督员不能与裁判员所判罚的企业相重合。这样极大地保证了公正性,让参赛队员在充分公正的环境下比赛。
在笔者见到的四个比赛场地,每个比赛现场有两位裁判对参赛者进行监督。在参赛者印刷完成后,由裁判员现场用密封条对精选出来的样张进行封装,之后上交到大赛组委会进行评审。同时,组委会的各个单位,例如北京印刷协会、北京新闻出版局及北京市劳动保障局等都同时出动对各个比赛地点进行督察,做到无一漏掉。严格保证了比赛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比赛现场参赛人员的名单、详细的裁判规则以及加盖公章的密封条)
(裁判员当众将比赛者选出的参赛样张进行密封保管)
(统一比赛专用的印版)
提升素质第一、比赛名次第二
北京赛区竞赛将按不同工种以初赛、复赛、决赛三个比赛级别依次进行。初赛由参赛企业自行组织,复赛、决赛由组委会组织。
笔者在跟随督察的过程中几次被企业积极的热情所感动,每个参赛企业中都悬挂着条幅、背板资料对此次大赛进行宣传教育。而且还在参赛企业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参赛的目的为的就是提升员工对技能知识的掌握和重视,比赛名次是第二位的。话语非常质朴,却深刻地说明一个道理,比赛名次固然重要,这是对员工素质的一次真正考核,然后提升整个企业对技能知识大重视和热爱其实更是企业管理者所想要看到的、最重要的。
第一次参加技能大赛的解放军1201印刷厂,在周兴国厂长的鼓励和带队下,此次有3人参加平版印刷部分的比赛。从无到有、无论名次如何都是一个突破,这无疑也说明着企业对技术要求水平的提高。
[next]
主要以教材印制工作为主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此次参赛的机型同样为海德堡Speed master,共推荐8人参加三个不同项目的竞赛。焦保平厂长表示,企业不仅要为员工提供技能水平教育的“企业土壤”还要从生活礼仪等各个细节进行市民教育等一系列的培训,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己企业员工的素质。
本次技能大赛已是第十三届,据了解,已经多次派人参赛的北京圣彩虹制版公司每届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去年平版赛组的前三名就由圣彩虹公司全部包圆。而这些昔日的获奖选手今天在公司内有的是业务骨干、也有任副总经理职位,都得到了圣彩虹公司的重任、提拔。据圣彩虹公司行政经理马新女士介绍公司非常重视技能人才,对在比赛中获奖的选手在待遇、职位等各个方面都有明文规定给予良好的福利优待。
(人民教育出版社印刷厂赛区内精美的背板)
(比赛队员正在紧张地进行比赛)
(参赛队员待选的样张)
完善激励制度 促行业进步
此次技能大赛的印刷行业竞赛中,北京赛区的表彰奖励制度可谓丰厚!组委会将对决赛前六名的选手颁发国家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将对决赛理论、实操均合格者颁发国家三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将对复赛前十名选手颁发国家三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组委会还将授予一些选手“经济技术创新标兵”、“北京市青年岗位能手”、“北京市工业高级技术能手”、“北京市(行业)技术能手”等称号,对组织比赛成绩突出的单位及企业领导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工作人员奖和优秀教练员奖。最后,北京市还将对开四色胶印机复赛前6名选手推荐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
除此之外,根据实际的组织情况,北京印刷协会任玉成理事长向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督察同志建议是否能够对大赛的优异者能够除了在给予职业资格证书和行业认可的前提下,还能够给予户口等政策上的奖励。如果可以对特别突出的优异者能够落实户口,让人才扎根在北京、企业中,将他的家庭安定在这里,相信这不仅大大地可以提高行业人提升自我技能素质的积极性,还可以让企业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作出更大的支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小编的话:摆脱红海竞争、进入蓝海是现在多数企业在寻求的发展道路,而其中良好的技术是企业发展最好的润滑剂,优秀的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软件支持。人才带动技术、技术促进生产、精美的产品又促使着企业朝着更精细化、更娴熟的技术水平要求和促进,各个元素相辅相长、互相促进,只有行业和企业共同来重视技能素质的提升,各个相关元素才能更好的共同作用带动行业朝着健康而有序的方向发展!
[时间:2008-09-28 作者:王勤 来源:必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