伫立潮头看长天>——“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厂长心态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在各种类型的印刷企业当中,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无疑是处境最为艰难的一个群体。资金短缺、业务不足、离退休负担沉重、利润率偏低等难题像一座座大山压得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喘不过气来。近年来,为了摆脱困境,国有书刊印刷企业采取了种种措施,改制便是其中之一,但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离改制的目标——现代企业制度究竟有多远?作为改制的主要发起和领导者,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们在扑面而来的改制大潮中又作何感想?


  为了对这两个问题有一个更清楚的了解,去年年末,我们特别策划了一次“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厂长心态调查”,名为心态调查,实际上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更全面的反映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现状,使调查更具可参考性。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46份,所有接受调查的对象都是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现任厂长或副厂长,现将调查结果做一简单分析,以供业内人士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次调查所说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是一个特定概念,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企和经过改制的已经失去国有身份的前国企。


  国有独资仍占大头股份改造最得人心


  本次调查共分七大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主要是企业的基本情况,如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员工情况、利税情况等参考性内容,在此不做详细分析。


  本次调查的第二大部分是“产权问题”,主要对应现代企业制度四大特征中的“产权清晰”。本部分共包括4个小问题,各个问题原文及调查结果如下。


  1.您现在所在的企业是:


  国有独资企业□ 股份制公司□ 股份合作制企业□ 其他(请注明)


  在本次调查收回的46份有效问卷中,以上4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40、3、0.3,所占百分比依次为87.0%、6.5%、0%、6.5%。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国有独资仍是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主体形式,所占比重高达87.0%。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国家倡导的中小企业的改制模式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仍屈指可数,二者相加,只有3家。这说明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制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虽然许多印刷企业都已经透露出了改制的意愿,但真正付诸实施并取得成功的很少,对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来说,改制的路还很长。


  2.如果您所在的企业是股份制公司,主要股东包括:


  国家□ 外资□ 民间资本□ 企业管理层□ 职工□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3、2、0、1、1。由于在上一问题中,只有3个企业的老总选择了股份制公司,因此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实际上只是3家企业的回答。


  由统计结果不难看出,在3家已经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印刷企业中,国家都占有一定的股份,此外还有两家有外资成分,只有一家吸收了内部员工股,而被众多行业寄予厚望的民间资本,在国有印刷企业的改制进程中,还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于国有股在改制企业中的地位问题,据记者私下了解,在改制之后,书刊印刷企业中原有的国有成分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所减少,但由于书刊印刷企业的特殊性,主要是为了从处于有关政府部门严格控制的出版单位那里获得业务,改制后的企业一般都会保留一定数量的国有股,这在本题的调查结果中也得到了体现。


  3.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您认为是否已经达到了现代企业制度所要求的“产权清晰”:


  是□ 否□ 说不清楚□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6、32、8,所占百分比依次为13.0%、69.6%、17.4%。


  从表面上看,如果以第1题87.0%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为国有独资企业的调查结果为依据,本题的结果似乎有点不合情理,至少这87.0%企业的产权是清晰的,即国家所有。但有一位经济学家的话讲,这种所谓的“清晰”是一种与市场要求格格不入的计划式的清晰。在市场条件睛,产权主体的虚置必然导致人们观念上的模糊和国有企业效率的低下。


  4.就企业的实践,您认为明晰产权的最佳途径是:


  国有独资□ 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 其他(请注明)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1、28、19、2,所占比重依次为2.2%、60.9%、41.3%、4.3%。由于本题出现了多选现象,因而各选项的被选次数之和与所占百分比(各选项选择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之和分别超过了46和100%,下文出现类似情况不再说明,只注明“本题为多选题”。


  将本题的调查结果与第1题相比,国有独资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逆转。在46份问卷中只有1份选择了国有独资,所占比例为2.2%。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相加,被选次数达到了47次,其中股份制更以28次的被选次数和60.9%的选择率成为众望所归的改制首选,这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国有印刷企业的改制实践也基本吻合。


  政府任命挥之不去 责权关系至今不明


  本次调查的第三大部分是“责权问题”,主要对应现代企业制度四大特征中的“权责明确”。本部分同样包括4个小问题,其中第4个小问题是笔答题,本刊将另有专文论述,因此在此只对前3个小问题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1.您所在企业管理层的产生方式:


  董事会任命□ 职工民主选举□ 政府任命□ 其他(请注明)


  4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6、1、29、10,所占比重依次为13.0%、2.2%、63.1%、21.7%。


  从调查结果看,在与企业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密切相关的管理层产生方式上,政府仍发挥着绝对的主导作用,政府任命这一计划经济体制的遗留仍是目前大多数国有书刊印刷企业领导层的主要产生方式。如果再加上“其他”一项中注明“由上级任命”的问卷,由政府直接或间接任命的管理层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所占的比重将更为可观。从调查结果还可以看出,“董事会任命”这种与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相适应的管理层产生方式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联想到第二大部分第1小题的调查结果中只有3家企业选择了股份制公司,在这6家由董事会任命管理层的企业中,肯定有一部分是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运行,而从目前我国的买际青况看,这种传统体制与新型管理制度的嫁接质量很值得怀疑。调查结果同样显示由职工直接选举管理层这种较为极端的民主形式在目前的国有印刷企业中也不多见。


  2.您认为现在企业权责明确是否已经落实:


  是□ 否□ 说不清楚□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9、27、10,所占比重依次为19.6%、58.7%、21.7%。


  “权责明确”是企业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但目前这一原则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中的落实情况似乎难以尽如人意。从调查结果看,在企业权责是否已经明确的问题上,有近60%的企业老总选择了否定的回答。调查结果的另外一些情况则显示,部分企业正处于由责权不明向责权明确的过渡之中,一位企业老总在“说不清楚”一项后面注明“有些明确,有些有待明确”。令记者感到奇怪的是,在3家已经改制成为股份制公司的企业中,仍有两家选择了“说不清楚”这说明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制进程中仍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国企改制任重道远。


  3.您认为现在企业的责任与权利之间的关系是:


  责大于权□ 基本对等□ 权大于责□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34、12、0,所占百分比依次为73.9%、26.1%、0%。


  在权责孰大孰小的问题上,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再次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将近3/4的企业老总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是责大于权,1/4强的企业老总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基本对等,没有人认为自己所在的企业权大干责。情况果真如此吗?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万面这反映了部分国企的实际情况,另一万面也存在一定的不实成分,现在许多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实际上对国家只负有形式上的责任,比如,有些地方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占用国家资产,却无须向国家分配所有者收益,虽然名义上要向国家交纳利税,但其中的很大部分又被以各种形式返还给了企业。这一调查结果的出现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企业的老总在责权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政企关系积极转变 待业管理尚需改进


  本次调查的第四部分是“政企关系问题”,对应现代企业制度四大特征中的“政企分开”。本部分包括3个小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您认为现在政府与企业之间是否已完全分开:


  已完全分开□ 尚未完全分开□ 没有分开□ 说不清楚□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3、22、18、3,所占百分比依次为6.5%、47.8%、39.2%、6.5%。


  政企不分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征之一,政企分开、各负其责则是现代企业制度重要的游戏规则之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虽然目前坦然承认政企已完全分开的企业只占6.5%的比例,但正处于改革之中的企业(尚未完全分开)却占据了最大的份额47.8%,这说明我国的政企关系正在向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方向积极转变。不过,在高兴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近4o%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在政企分开进程中仍举步维艰,无所作为。如何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加快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政企分开的步伐仍是摆在各级印刷管理部门和印刷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


  2.现在政府对企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


  经营上□ 宏观调控上□ 政策保护上□ 其他(请注明)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6、29、10、7,所占百分比依次为13.0%、63.0%、21.7%、15.2%。本题为多选题。


  与上题的调查结果相吻合,随着政企关系的转变,政府的管理职能也在发生积极的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全面参与已经得到基本改变,46份调查问卷显示,政府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在全部企业中已经下降到13.0%的比例,而宏观调控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正在由理论逐步转变为现实。不过,与市场经济大方向不太和谐的是,“政策保护”这一具有浓厚的计划经济特色的手段仍被20%多的企业认为是现在政府管理的职能之一。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政企关系改革进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把握好宏观调控和政策保护之间的界限。


  3.您认为政府对您所在企业的管理在客观上起到了什么作用:


  促进了企业发展□ 没有什么作用□ 阻碍了企业发展□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为18、19、9,所占比重依次为39.1%、41.3%、19.6%。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至少从出发点来说,政府管理,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的发展。但调查表明,现在政府对企业的管理并没有达到它的初衷。在全部接受调查的46家企业中,只有18家企业的老总认为政府管理促进了企业的发展,认为政府管理对企业没有什么作用的居然达到了19家,此外,更有9家企业认为政府管理在客观上阻碍了企业的发展。对习惯了计划经济思维的行业管理部门而言,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必然会经历一个过程,但在我国经济大环境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政府部门的市场意识仍有待加强,如果总是以计划经济的思维管理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其结果只能是阻碍企业的发展。


  人事改革进展不一 分配制度进退之间


  本次调查的第五部分为“管理问题”,主要对应现代企业制度四大特征中的“管理科学”。本部分包括4个小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的人事制度和分配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您认为在干部制度上,企业是否已经实现了干部“能上能下”:


  是□ 否□ 说不清楚□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21、23、2,所占百分比依次为45.7%、50.0%、4.3%。


  干部能上能下几乎是每个企业改革的目标之一,但从调查结果着,只有45.7%的企业实现了这个目标,却有整整50.0%的企业断然回答说“否”。实际上,人事制度的改革要远远早于近两三年刚刚形成风潮的企业改制,之所以有那么多的企业在“干部能上能下”上仍没有大的突破,固守传统思维,担心改革会打破既有的利益平衡是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改制大潮正以风卷残云之势冲击着顽固的传统思维模式,但愿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能乘改制之机彻底打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局面,为企业发展扫清一个障碍。


  2.在用人上,企业是否有自主权:


  有□ 没有□ 说不清楚□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24、12、10,所占比重依次为52.2%、26.1%、21.7%。


  与上题主要了解企业干部制度改革情况相呼应,本题主要是想了解企业在普通员工使用上是否有自主权。如果仅仅从肯定的回答上看,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在用人自主权上的进展和干部制度改革的进度相差无几,一为52.2%,一为45.7%。但如果从否定回答的角度看,二者的差别就显而易见了,一为26.1%,一为50.0%。这至少说明在普通员工的任用上,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已经拥有了比干部任免更大的自主权。


  3.在用人上企业如果没有自主权,阻力主要来自哪些方面:


  政府□ 上级部门□ 职工个人□ 其他(请注明)


  4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7、30、10、5,所占百分比依次为15.2%、65.2%、21.7%、10.7%。本题为多选题。


  目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管理较为混乱,以北京为例,既有属于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的印刷企业,也有属于各大部委的印刷企业,还有属于经贸委系统的印刷企业。但不管在哪个系统中,尤其是在非行业管理的部委系统里,印刷企业大多是作为某些单位(比如出版社)的下属辅助单位存在的,在人、财、物方面都要受制于主管上级,而上级部门出于种种考虑往往对印刷企业的改革并不热衷,这体现在本题的调查结果中,就显示出上级部门成为国有书刊印刷企业不能拥有完全的用人自主权的主要障碍。作为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最大的牺牲者,职工对改革抱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所难免,因而职工个人成为企业人事自主权难以完全落实的第二大阻力也顺理成章。对目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制来说,上级部门的问题企业自身可能无能为力,但对于职工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措施予以消除。


  4.在分配制度上,企业的情况是:


  平均分配□ 按劳分配□ 介于前两者之间□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0、16、30,所占比重依次为0%、34.8%、65.2%。


  在事关能否充分调企业员工积极性的分配问题上,各企业的改革都已有不同程度的进展,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平均分配目前在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已经销声匿迹。但情况似乎也不容十分乐观,虽然各企业在分配制度改革上都已经迈开步伐,但目前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的企业只占接受调查企业的34.8%,大多数企业(65.2%的比例)仍处于按劳分配和平均分配之间。在分配问题上,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正面临进一步困难重重,退一步时代不容的两难境地。目前对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来说,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是惟一选择。


  技术改造位居首选 资金来源日趋多元


  本次调查的第六部分为“技术改造问题”,如果说现代企业制度涉及的主要是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体制问题,属于企业的软件范畴;技改涉及的则主要是企业的设备问题,属于硬件范畴。本部分同样包括4个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1.对一项是发展方向,但近期不能取得效益的新技术,您的态度是:


  率先采用□ 等普及了再说□ 不采用□ 说不清楚□


  四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30、8、2、5,所占百分比依次为66.7%、17.8%、 4.4%、11.1%。在46份问卷中,有一人未回答此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在对待新技术的问题上都具有较为长远的眼光,在回答了问题的45位企业老总中,有2/3的人表示会率先引进一项是发展方向,但暂时无法取得效益的新技术。明确表示不会采用的企业只有2家。对体制改革短时间力还无法见到成效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来说,加快技改步伐,占领潜在市场无疑是明智之举。


  2.企业目前只有一笔有限的自有资金,您将用于:


  技改□ 职工福利□ 其他(请注明)


  各项选择数量分别是42、2、2,所占比例依次为91.3%、4.4%、4.4%。


  在技改和改善职工福利之间,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再次表现出了长远的发展眼光,把技改作为首选的企业占到90%以上,但有厂长指出,不选“职工福利”并不代表不重视改善职工福利,注重技改,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促进企业发展,实际上是对职工的长远利益负责。毕竟,人才是价值的创造者,在技改和职工福利问题上只存在重长远还是重眼前的问题,而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企业要发展,技改和职工福利必须并重,而不能有所偏废。忽视了其中的任何一个对企业发展都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


  3.您认为企业中的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哪一个更重要:


  管理干部□ 技术骨干□ 说不清楚□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34、9、2,所占比重依次为75.6%、20.0%、4.4%。45人口答了本问题。


  本来管理干部与技术骨干不应存在谁轻谁重的问题,那两位选择了说不清楚的老总也都注明了“二者同样重要”。但问题似乎也不尽然,现在每每被业内人士提起的“世界一流的设备,二流的产品”,就常常被归咎于管理水平不高。这体现到本题的调查结果中,就成为如果非要在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之间做出选择,超过3/4的企业老总选择了管理干部。不过,同上题选择技改,不等于否定职工福利一样,有的企业老总指出,选择管理干部只是目前特定历史时期——国企正处于由传统管理体制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化过程中的特定选择。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都是企业发展的依靠力量,缺一不可。


  4.您所在企业技改资金的来源:


  政府拨款□ 自我积累□ 贷款□ 其他(请注明)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4、27、34、4,所占比重依次为8.9%、60.0%、75.6%、8.9%。本题为多选题,45人回答了本问题。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计划经济时代,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政府拨款,在目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技改资金的融资渠道中所占的地位几乎已经无足轻重,除了个别企业(4家)仍能获得部分政府投资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已经将“自我积累”和“贷款”作为企业技改资金的主要来源。除了上述两种主要的融资渠道外,一些企业的老总还在“其他”一项中注明了“股份制,吸引多元投资”、“职工集资”、“下一步考虑上市融资”等融资方式。这一切都表明,在市场经济日渐成熟的情况下,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融资渠道正日趋多元。但据一些印刷企业的老总反映,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上述几种可行的融资渠道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对技改资金的需求,上市虽然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融资渠道,但大部分书刊印刷企业离上市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付出收入不成正比 国企老总坚守明天


  问卷的第七部分实际上才真正触及本次调查的主题—-厂长心态,本部分围绕国有印刷企业老总自身对企业和自我现状及前景的看法,提出了7个问题,其中第7题为笔答题,将另有专文论述,在此只对前6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做简单的介绍和分析。


  1.作为经营者,您对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否满意


  满意□ 不满意□ 一般□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10、15、19,所占比重依次为22.7%、34.1%、 43.2%。44人回答了本问题。


  与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整体不太景气的大环境相适应,在接受调查的44家企业的老总中,仅有10位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表示满意,表示不满意或一般的相加则达到了34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老总们的回答至少表明,在困难面前,他们对企业的处境有着清醒的认识。但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仅仅对企业的困难处境有清醒的认识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采取措施改变这种处境。


  2.您的收入与付出比:


  付出多,收入少□ 收入多,付出少□ 基本对等□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38、0、8,所占百分比依次为82.7%、0%、17.3%。46人全部回答了本问题。


  毋庸讳言,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调节个人收入是人们最为敏感的刺激手段之一,一个人对个人收入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关系到他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的发挥程度,对掌握着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的资产经营权的企业老总来说,尤其如此。但我们遗憾地看到,46位接受调查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中有超过80%的人认为在收入与付出的关系上,收入要少于付出。不知道每天在这种心态下工作,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们究竟能拿出多大的积极性,也很难说,目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艰难处境与老总们的这种心态无关。国前国企普遍存在的分配问题实际上是我国长期实行的“低工资,高就业”政策的历史遗留,这个问题不解决,国企老总们的积极性就很难得到完全发挥,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脱困或改制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据说,目前部分行业正在推行企业经营者持股和期股、期权制,有的书刊四刷企业也进行了相关尝试,但大部分书刊印刷企业还无动于衷。对此有关专家建议,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步子不妨再迈得更大一些,对一些先进的经验予以大胆借鉴,惟其如此,才能从企业的经营者开始,真正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3.您的期望年薪:__万元


  本题与上一问题紧密相关。实际上,目前大多数国有书刊印刷企业并未实行年薪制,本题的调查结果只是部分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老总对自己收入的预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本题是本次问卷调查中应答率最低的一个问题,只有34人做了回答。从调查结果看,在这34人中,期望年薪的最高额达到了30万元,最低的只有0.8万元,平均9.7万元。从分布区间看,在5万元以上到10万元之间最为集中,认同人数达到了15个。其次是在10万元以上到20万元之间和3万元以下两个区间,分别有6人的期望年薪在这两个区间内。据说,某跳槽到南方一合资企业担任总经理的原国有企业副厂长现在年薪已达百万元。而我们的国企老总的期望年薪平均下来却只有区区不到10万元,并且这还只是期望,国企老总的实际收入肯定要在期望值之下。看来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变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经营者收入偏低的情况的确已经刻不容缓。


  4.您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国企改制的看法:


  充满信心□ 一般□ 不抱希望□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20、24、2,所占百分比依次为43.5%、52.2%、4.3%。


  作为改制的主要推动和实际操作者,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的个人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改制的成败和实际效果。然而,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目前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改制大潮万兴未艾,但国企老总的个人心态却不答乐观。在46位接受调查的老总中,对改制前景充满信心的只有20人,看法一般的人反而超过了半数,达到了24人,此外居然还有2人对改制不抱希望。以此推论,对正在改制或将要改制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可能不是如何制定方案,如何剥离资产,而是如何消解老总自身面对改制的担忧。


  5.您现在的工作状态:


  势力进取把企业搞好□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放任自流,不管不问□


  3个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40、3、0,所占百分比依次为93.0%、7.0%、0%。43人回答了本问题。


  虽然在前面几题的调查结果中,许多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对自己的收入表现出了一定的不满,并对正在进行的改制的前景提出了怀疑,但本题的调查结果依然显示,目前,大部分企业老总仍以企业发展为己任,努力进取,把企业搞好。对近况艰难的国有书刊印刷企业来说,这不失为一笔巨大的财富,但如何把这笔财富用好,还须各书刊印刷企业的主管上级采取积极的激励措施。


  6.如果有外企出高薪挖您,您是否会考虑跳槽:


  会□ 不会□ 不清楚□


  各选项的选择数量分别是4、31、8,所占比重依次为9.3%、72.1%、18.6%。43人回答了本问题。


  现在,外资印刷企业出高新挖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管理人才是很常见的事情。但值得欣慰的是,在高薪的诱惑下,国企的老总们再次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有70%多的人明确表示不会跳槽。不过,我们决不能因此就沾沾自喜。实际上,目前支持国有书刊印刷企业的老总坚守岗位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一位曾拒绝了某民营企业以30万年薪为条件邀其加盟的国企老总说,他之所以不为高薪所动,主要是靠党性,是党培养了他,对党、对国企都有难以割舍的感情。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仅依靠管理者自身对企业的感情来维系企业的管理层显然是不够的。如果国有书刊印刷企业迟迟不能在面向管理者的分配制度上有大的突破,总有一天,国企的老总们可能会弃国企而去。到那时,就像不能责怪现在已经有心跳槽的管理者一样,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来指责国企老总的这种“背叛”。要怪只能怪我们的企业对管理者的价值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合理的回报。


[时间:2001-05-18  作者:刘积英  来源:印刷技术2001-3]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