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管 亮出新商机

  针对加强产品质量及安全的电子监管体系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开始计划并实施,所以电子监管码对于中国市场并不是一个新兴事物,但由于近期国家相关政策法令的明确出台,使得电子监管成为了印刷行业内部讨论最多的话题,而作为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最有可能的受益者票据行业,则更是密切关注电子监管体系的进展,本期业界纪实让我们一起来探讨电子监管体系对票据印刷行业来讲,究竟有多少机会。

  政策解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实施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的通知》(国质检质联[2007]582号)以及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做好重点产品质量电子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质检质[2007]624号)和《关于2008年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工作部署的通知》(国质检质[2008]83号)(以下简称“三个文件”)的要求,对纳入《首批入网产品目录》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9大类69种产品在2008年6月底之前必须100%实现赋码上市,2008年6月以后,将进一步扩大范围,逐步覆盖重点产品。

  电子监管借助电子监管网作为实施电子监管码的网络平台为每件产品赋予唯一的电子监管码,实现“一品一码”管理,将电子监管码对应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等动态实时信息采集到数据库中,通过覆盖全国的无缝网络、数据库和客户服务中心,从源头实现产品质量监管。为建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提供信息技术平台,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络。

  电子监管码是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而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监管码是唯一的,即“一品一码”。目前电子监管码已经从16位升级到20位,生产企业准确登记其产品的商品编码后,电子监管码可以建立与商品条码编码的对应关系。

  电子监管的实施首先有力地保护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及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电子监管体系的实施虽在一段时期内会发展较慢,但可以清楚地感觉到随着相关政策的公布,这一体系的实施势在必行。

  涉足赋码印刷  需要审时度势

  对于正在实施的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包装印刷企业最大的瓶颈问题是实现电子监管码的连线印刷。由于目前多数赋码印刷设备与包装印刷生产线的印刷速度不能够完美匹配,致使一些包装印刷企业在电子监管码印刷的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虽然可以实现脱机印刷,即印刷完产品包装后,再利用数码印刷设备对产品包装进行打码印刷。但这样对设备投资、人员管理、质量监控和企业效益方面都有所要求,而且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同时,可变数据印刷对于大多数包装印刷企业来讲是一个新领域,需要一定的摸索时间。由此,许多票据印刷企业将此视为一次扩展业务的极好机会,准备跃跃欲试。

  票据印刷行业之所以如此觊觎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这一市场,其根本原因在于,赋码印刷属于可变数据印刷,这一技术对于经历了有奖发票(卷票)招标的票据印刷企业并不陌生,它们已经拥有了可变数据印刷和数据管理方面的经验,并尝试过防伪标签印刷和直邮商函印刷,对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有一定的把握。

  国内现有单张票据及电脑票据印刷企业近1200家,其中,电脑轮转票据印刷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5万人左右。票据印刷行业使用的主要设备大多来自日本或中日合资企业,包括日本宫腰、上海新闵太阳、北人富士等,也有一些企业使用欧美设备,如瑞士马天尼、德国格贝尔等品牌的轮转印刷机,这些机型都可以通过加装机组来实现胶印、柔性版印刷、凸印和丝网印刷等的互换,更有一些企业已引进数码印刷设备进行全幅面可变数据印刷。但要涉足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并不是简单的设备共用问题,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

  设备通用性
  票据印刷设备多数是卷筒纸胶印机,带有可变数据打码装置,有些还带有连线模切功能,对于可变数据印刷已经轻车熟路,如果印刷普通纸质标签(图像层次丰富,少有专色实地),在设备上不需做太大改动;如果印刷不干胶标签,在印制工艺上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至于标签印刷常用的模切、烫印、压凸及覆膜工艺,可以近线完成,但需要相应的设备投资。而对于纸张以外的其他包装材料,票据印刷设备基本无法印刷。

  可以说,要真正涉足标签与包装的监管码赋码印刷,还需要不少的投资,如专业的标签印刷机等。

  生产管理
  票据印刷属于安全印刷范畴,因此票据印刷企业在生产管理方面具有普通企业不具备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这一点对于包装印刷及其上游客户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其生产的安全性和合作上的信任度可能是决胜的关键。

  业务来源
  票据印刷与包装及标签印刷是不同的业务范畴,票据印刷企业要进入其中,需要开辟新的市场。是做包装印刷厂的外包;还是直接进入上游的产品制造市场,与包装企业平等竞争;或是独辟蹊径,以产品特色吸引客户?在开辟新市场的同时,票据印刷企业应该认识到,由于标签及包装产品对颜色、质量有许多固定要求,且因产量较大,一般不轻易调换供应商,因此,要赢得市场,需要培养和机遇。

  介入方式
  国内票据印刷企业已沉寂多年,如果没有新的票种出现,很难找到新的出路。因此,票据印刷企业要发展,必须走综合型印刷企业发展之路。北京豹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杨晓明总经理给出了他的观点:票据印刷企业对于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的参与可分为有限介入、深层介入,或者彻底转型。有限介入就是企业依据现有票据印刷设备,承担一些不涉及色彩变化跳跃的纸质标签印刷,这类业务的印制与票据印刷的常规业务相似;深层介入,就是进行适当的设备投资,将标签与包装印刷作为企业业务的一部分,长期经营下去;彻底转型,顾名思义,就是退出票据印刷行业,进入新的领域,当然,这笔投资是可观的,而且需要锐利的投资眼光。

  据了解,一些票据印刷企业已进入标签印刷行业,如天津路征印务有限公司,为满足电子监管码印刷业务的需要,前瞻性地引进了多套喷墨系统,并已投资标签印刷设备,在标签印刷这一新领域打拼出一片天地,也为推动电子监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值得注意的是,票据印刷企业要想涉足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业务,甚至逐渐涉足标签及包装印刷领域,首先要对自己的设备进行准确评估,充分认识新业务对人员、技术、管理的要求,根据业务的发展决定调整方向。

  机会与风险并存

  对于包装印刷企业和票据印刷企业,发展电子监管码印刷业务的机会是均等的。对于包装印刷企业来讲,它的限制在于没有可变数据印刷的经验,而对于票据印刷企业来讲,其限制在于没有包装印刷的经验。而当两者都突破了各自的瓶颈,包装印刷企业逐渐掌握可变数据印刷技术,票据印刷企业逐渐介入产品包装印刷领域时,电子监管码这一市场机遇在他们面前是平等的。

  但是当两者分别冲破发展瓶颈时,相比之下,票据印刷企业在电子监管码印刷领域的发展难度要大于包装印刷企业,因为可变数据印刷在全国几千家票据印刷企业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技术能够被众多印刷厂掌握。因此,对于数码印刷技术的掌握既不神秘也不困难,包装印刷企业完全有能力解决好电子监管码的数码印刷工艺。

  对于票据印刷企业,虽然现有的设备能够承接一部分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业务,但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纸质标签业务,而对包装领域中更多标签及包装材料的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则爱莫能助,票据企业要想拓展更广范围的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业务,必须对设备进行必要的投资,而这种投资又涉及到将来企业业务转型的问题。可以想像,相比包装企业增加喷码印刷的难度来讲,票据印刷企业的困难更大些。

  而对于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的票据印刷行业,在急需扩展业务的前提下,国家对电子监管的推进,让部分票据印刷企业看到了发展前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两类印刷企业谁先克服瓶颈、先发制人,谁就能抓住客户拥有市场。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商业票据印刷分会卢宾主任认为,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对于票据印刷行业来讲应该只是涉足标签印刷的一个开始,我们不能局限地只看到电子监管码这个单一的市场前景,而应该作为票据印刷企业进入整个标签印刷行业的一个切入口。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利用市场资源,推动票据印刷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电子监管体系的实施无疑给票据印刷行业带来另外一个春天,无论从相关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还是从可变数据印刷的经验来讲,目前票据印刷行业占有着先机。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子监管码的印刷适合于所有票据印刷企业。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上海连洋印刷发展公司连卫强总经理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连总强调,电子监管体系的实施并不适合于所有票据印刷企业,只有部分资金实力雄厚和社会资源丰富的票据印刷企业才有可能在介入电子监管码印刷之后得到预期的发展。因为对于普通票据印刷企业而言,首先是设备不能够满足印刷电子监管码技术的要求,需要进行设备投资,而投资回报率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在印刷微利时代,如果仅用于印刷电子监管码,到底多久才能回收成本还没有答案;其次,当票据印刷企业投资了设备后,到底能获得多少社会资源、能争取到多少电子监管码的印刷业务。这是一些综合实力有待提高的票据印刷企业需要正视的问题。

  目前,虽然电子监管码印刷对于包装印刷企业来说有一定困难,但我们可以看到,连线印刷电子监管码必然是包装印刷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可变数据印刷技术在短时间即可得到解决,连总预计了这段时间大概在1年左右。也就是说,票据印刷企业如果要想在电子监管码赋码印刷业务上有所突破,就必须抓住这仅有的1年时间,实现业务扩展。这种业务的扩展方式不单指印刷电子监管码业务,票据印刷企业理想的扩展方向应该以电子监管码为突破口,以此来介入包装印刷的可变数据印刷领域,发展标签印刷业务。

  观望 原因何在

  随着电子监管码的推广,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入网企业,但仍有一部分企业对这一新政策持有观望态度,这里不乏一些国内知名产品生产企业,包装印刷企业,当然也包括票据印刷企业。但他们所关注的焦点各不相同。

  产品生产企业也就是包装企业的终端客户,他们担心的是电子监管码强大的信息存储功能对企业产品从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详尽的统计数据,一旦泄露,企业损失巨大,也担心电子监管码在印刷过程中出错,影响到随后的产品质量监管、顾客投诉和假冒伪劣产品等一系列相关问题,因而对电子监管码的实施有所抵制。

  包装印刷企业大多是出于对投资的慎重考虑,政府对电子监管体系实施的态度、投资设备后的回报率、市场前景、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等关乎企业生存的因素影响着其最后的决策。另外,他们也担心一旦政策明朗,终端客户会自己建线,因此,提前投资会得不偿失。

  票据印刷企业除了有包装印刷企业的顾虑外,还在担心是否能迅速占领这一市场,在分析这一机会留给票据印刷企业的空间有多大,业务的持续时间有多长,也在分析判断来自其他商业印刷企业的竞争威胁。
一些企业对电子监管政策及电子监管码印刷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政策变数,二是市场分割,三是喷码印刷质量。

  其实,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当触及企业的利益时必然会遇到阻碍,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电子监管政策是对国家、企业及消费者都有利的新政,相信政府不会轻易放弃。

  至于市场分割,任何市场都存在风险,观望是正常的,其实也是在等待时机,但对于票据印刷企业来讲,这一机会更加重要,这一商机也可能使票据印刷企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喷码印刷质量能否保证,主要是指错码,这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对于票据印刷企业根本不是问题。影响电子监管码印刷质量的因素两个,一个是在印刷过程中因为缺墨而打印电子监管码应有的信息,另一个就是人为设置因素,而这两个影响质量的因素是完全可以通过规范操作避免的。

  票据印刷企业寄希望于国家对电子监管制度实施的决心;同时,也应该正确地评估企业本身的实力,冷静看待电子监管码带来的商机,一旦做出决定,应当机立断,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扩展相关业务。毕竟这是一套利国利民的质量监管体系,实施势在必行。

[时间:2008-08-28  作者:师元伟  来源:印刷技术]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