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表格印刷机Form printing machine(报批稿)


  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北人富士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上海紫光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宝南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耿万民、吴晓琳、吕艾萍。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表格印刷机的形式和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多功能机组式的表格印刷机,同时也适用于单功能的表机印刷机的部分功能。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91-1990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4973-1985 信息处理用连续格式纸尺寸和输送孔
  GB 4879-1985 防锈包装
  GB 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 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9969.1-198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T 13306-1991 标牌
  GB/T 13384-19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4436-1993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连续格式纸、输送孔及有关的定义按GB 4873-1985中第2章的规定。
  表格印刷机Form printing machine将卷筒型纸张进行格式(表格、票据等)印刷及印后加工成连续格式纸或类似印品的机器。
  4 型式及基本参数
  4.1 型式
  表格印刷机一般由给纸、印刷(胶印、凸印)印后加工(涂碳、打输送孔、打折线及折叠、复卷、裁单张等)主要机组组成。
  4.2 基本参数按表1规定


  表1
项目名称 基本参数
卷筒纸宽度 177\8~520(7in~20.5in)
最大纸卷直径 ≥1000(39.38in)
最大印刷宽度 ≥457.2(18in)
版辊筒周长 ≥254(10in)
折叠长度 ≥177.8(10in)
纸张定量范围g/m2 35~160
机器最高速度m/min ≥180

  5 技术要求
  5.1 表格印刷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5.2 表格印刷机应能自动完成卷筒纸的单色或多色格式等彩色印刷及印后加工,并制成连续格式纸或单张格式纸以及类似的印品。
  5.3 主要零部件装配质量
  5.3.1 给纸机组
  给纸送纸辊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25mm。
  5.3.2 胶印机组
  a)墨斗辊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30mm;
  b)串墨辊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60mm;
  c)串水辊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60mm;
  d)印刷辊筒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25mm;
  e)印刷辊筒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050mm;
  f)每一印刷单元内部相邻辊筒的平行度公差在全长范围内不大于0.030mm。
  5.3.3 凸印机组
  a)凸印辊筒工作面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30mm;
  b)凸印辊筒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050mm;
  c)凸印版辊筒圆周刻线等分均匀、深浅一致。
  d)各辊筒之间在全长范围内平行度不大于0.030mm。
  5.3.4 涂碳机组
  a)涂碳辊筒工作表面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50mm。
  b)涂碳辊筒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050mm。
  c)涂碳版辊筒圆周刻线等分均匀、深浅一致。
  d)各辊筒之间在全长范围内平行度不大于0.030mm。
  5.3.5 输送孔、打折线加工
  a)输送孔轮工作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大于0.050mm。
  b)输送孔轮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10mm。
  c)折线辊筒及底辊工作面的径向跳动不大于0.050mm。
  d)折线辊筒及底辊的轴向窜动量不大于0.10mm。
  5.4 给纸张力控制
  给纸张力控制应稳定可靠,纸带的偏移应能自动调节,保证机器印刷套准的精度要求。
  5.5 印刷
  5.5.1 印刷套准误差0.18mm内,不得低于96%。5.5.2印刷画面与打孔套准误差应不大于0.25mm。
  5.5.3 网张印刷要求网点清晰、结实,无明显墨杠及重影。
  5.5.4 图文印刷要求文字清晰、墨色均匀,无明显重影,图案层次清晰。
  5.5.5 实地印刷压印均匀性(μi)不大于20%
  5.5.6 单色实地印刷压印稳定性(ej)不大于0.06。
  5.6 涂碳
  5.6.1 涂碳加热器温度调节应稳定、可靠、安全。
  5.6.2 传墨稳定,可进行正反两面涂碳。
  5.6.3 碳墨层均匀、牢固,达到复写清晰。
  5.7 输送孔及折线
  5.7.1 输送孔要求应符合GB 4873-1985中第5章的规定。
  5.7.2 经折线辊轧成后的相邻纸边应整齐一致,左右误差不大于1.0mm。
  5.8 折叠
  5.8.1 折页时不应出现断纸、堵纸、乱张或收页不齐等现象。
  5.8.2 在500张折页高度范围内,折页精度(纵向、横向)歪斜误差应不大于2.0mm。
  5.8.3 在500张折页高度范围内,折线边距齿形误差应不大于1.0mm。
  5.9 复卷
  5.9.1 复卷纸卷运转平稳、松紧度一致。
  5.9.2 复卷纸卷两侧纸边左右错动量不大于±5.0mm。
  5.10 裁单张
  5.10.1 单张出页整齐,不应出现乱张或收页不齐等现象。
  5.10.2 裁切后的单张纸左右误差应不大于±0.25mm。
  5.11 空运转
  5.11.1 机器应运转正常,传动系统工作正常,无异常声音。
  5.11.2 操作系统灵敏可靠,执行机构动作协调、准确,无漏油、漏气现象。
  5.11.3 润滑及气动系统工作正常,管路畅通、可靠,无漏油、漏气现象。
  5.11.4 轴承温升应不高于35℃。
  5.11.5 机器在规定的调速范围内平稳调速。
  5.12 机器工作噪声应不大于85dB(A)。
  5.13 安全要求
  5.13.1 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可靠。
  5.13.2 电气
  5.13.2.1 电气系统布线整齐,排列有序,接头牢固
  5.13.2.2 电气设备和机械的所有裸露导体件都应连接到保护接地电路上。
  5.13.2.3
  短接的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施加500Vd.c时,测得的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M 。
  5.13.2.4 电气设备的所有电路导线和接地电路之间应接受至少1s时间1000V电压的耐压试验。工作在或低于PELV电压的电路除外。
  5.14 外观
  5.14.1 外露加工表面不得有磕碰、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2 外露非加工表面不应有气孔、凸瘤、凹陷等有损美观的缺陷。
  5.14.3 涂漆层应平整、光滑,颜色、光泽要一致,若采用美术漆,其花纹要均匀一致,漆膜丰满,无明显突出颗粒、粘附物等。漆膜不允许有流挂、起泡等现象。
  5.14.4 油路及气路管道应排列有序。
  5.15 产品成套性:
  a)主机(包括给纸、胶印、凸印、漆碳、输送孔及折线加工、折叠等机组);
  b)电动机及其控制装置;
  c)操作维修必需的工具,必要的附件和易损备件。
  6 试验方法
  6.1 主要部件的装配质量检验
  主要零部件装配质量,用常规测量仪器检查,应符合5.3的规定。
  6.2 空运转试验
  6.2.1 机器运转试验时,应在离水、离墨、不给纸的状态下进行。
  6.2.2 以60%的机器最高速度运转,试验时间不得小于4h;以机器最高速度进行空运转,试验时间不得少于30min。目视检查机器运转状况,应符合5.11.1~5.11.3的规定。
  6.2.3 空运转试验后,用点温度测量辊筒轴承温升,应符合5.11.4的规定。
  6.2.4 每台表格印刷机应进行在规定调速范围内,由最低到最高运行速度的变速运行不少于五次,目视检查机器运转情况应符合5.11.5的规定。
  6.3 安全检查
  安全防护装应符合5.13.1 的规定。
  6.4 电气质量检查
  6.4.1 目视电气系统质量应符合5.13.2.1的规定。
  6.4.2 按GB/T5226.1-1996中20.2的试验方法,检查保护接地电路的连续性,应符合5.13.2.2的规定。
  6.4.3 按GB/T5226.1-1996中20.3的试验方法,测得的绝缘电阻应符合5.13.2.3的规定。
  6.4.4 按GB/T5226.1-1996中20.4的试验方法,其耐压强度应符合5.13.2.4的规定。
  6.5 实物试验
  6.5.1 试验条件
  a)印刷试验时,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湿度50%~70%
  b)印刷用纸为40g/m2~70g/m2表格印刷机用纸或胶版纸;涂碳试验用40g/m2涂碳原纸。宽度为大于241mm。
  c)卷筒纸不应有受潮、卷边、松紧不一和接头过多等缺陷。
  d)印版尺寸不小于361mm×265mm,胶印用的试验版图按附录A(标准的附录)。
  e)凸版印刷使用文字版图。
  6.5.2 走纸、打孔、折叠试验
  a)以不低于85%的机器最高速度进行走纸、打孔、折叠试验,连续取样500张。
  b)检查给纸及折叠稳定性,应符合5.4、5.8.1的规定。
  c)用直尺及游标卡尺检查打孔精度,应符合5.7.1的规定。
  d)用直角尺和钢板尺检查(见图1、图2)折线及折叠精度,应符合5.7.2、5.8.2、5.8.3的规定。
  6.5.3 印刷试验
  6.5.3.1 套准误差的检验及计算
  a)以不低于80%的机器最高速度进行一次输纸二色以上的多色套准印刷,连续取样100张,检查套准误差。
  b)用分度值为0.01mm的读数显微镜测量样张中左、右两个位置的套准十字线的宽度值,并计算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套准误差即为此差值,按样张计,应符合5.5.1的规定。
  6.5.3.2 压印均匀性与压印稳定性的检验及计算
  a)以不低于80%的机器最高速度进行印刷,对于每块印版,在连续印刷中,每隔10张取一张,每块印版取样20张。
  b)用密度计测量规定样张中每一样张上实地测试条的实地密度Dji;
  按式(1)计算压印均匀性μi;按式(2)计算压印稳定性ej
  机器的压印均匀性为样张中压印均匀性误差的最大值应符合5.5.5的规定;机器的压印稳定性为测试条位置中压印稳定性的最大值,应符合5.5.6的规定。
  
  
  

图1 折线边距齿形偏差测量

  

图2 折叠精度歪斜编差测量(纵向,横向)

  6.5.3.3 网点质量检查
  目视检查样张6.5.3.2中大块网线区中的网点,应符合5.5.3的规定。
  6.5.3.4 图文印刷检验
  以不低于80%的机器最高速度,进行实用图文印版印刷。目视检查图文印刷质量,应符合5.5.4的规定。
  6.5.3.5 印刷与输送孔、折叠合并试验,应符合5.5.2的规定。
  6.5.4 涂碳检验
  以不低于70%的机器最高速度,使用40g/m2涂碳原纸,在纸的一面涂碳印刷,另一面作表格印刷。应符合5.6的规定。
  6.6 噪声试验
  在进行打输送孔、折叠试验时,用普通声级计测量A声压级噪声,测点为机器高度与1m之和的一半,距机器外形1m。测量点在周长上的位置机器见图3,噪声为所有测量点噪声值的算术平均值,应符合5.12的规定。
  

图3 机器噪声测量

  6.7 外观质量检验
  目视检查产品外观质量,应符合5.14的规定。
  6.8 成套性检验
  目视检查产品成套供应范围,应符合5.15的规定。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2
  每台产品出厂前须经质量检验部门按6.1、6.2、6.3、6.5.2、6.5.3.1、6.7、6.8的规定进行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该产品为不合格品。
  7.1.3 每批产品抽一台,按6.4、6.6的规定进行检验,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应加倍对该项进行复检,若仍不合格,应对该批产品该项逐台进行检验。
  7.1.4 每台产品须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7.2 型式试验
  7.2.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做型式试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中,如结构、材料、工艺、设计有较大变更,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停产三年又恢复生产时;
  d)连续生产时,每年不少于一次的例行检查等。
  7.2.2 型式试验应按本标准所有项目检验。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每台产品应在明显部位固定铭牌,铭牌尺寸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其内容应包括:
  a)产品名称及型号;
  b)主要技术参数;
  c)制造日期;
  d)出厂日期;
  e)制造厂名称。
  8.1.2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产品特点,并应符合GB191的有关规定。
  8.1.3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6388的有关规定。
  8.2 包装
  8.2.1 产品包装前应擦拭干净,外露加工表面应涂防锈剂;机件、工具备件、附件的外露加工面的防锈包装,应符合GB4879-1985的防锈包装等级的D级,出口包装则选用C级。
  8.2.2 产品包装箱的制造与装箱要求应符合GB/T13384的规定。
  8.2.3 每台机器出厂时,应附有下列随机文件:
  a)产品合格证
  产品合格证编写应符合GB/T14436的规定
  b)产品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的编写应符合GB9969.1的规定。
  c)装箱单(包括总装箱单和分装箱单)
  产品分多箱包装时,随机文应放在主机箱内,分装箱单放在相应的包装箱内。
  8.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起吊时,要按包装箱外壁箱面的标记稳定起轻放,防止碰撞。
  8.4 贮存
  8.4.1 产品包装箱内应铺防水材料,并可靠地固定在箱内。
  8.4.2 产品应贮存于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受潮。在室外贮存时,包装箱应有防雨措施;若存放期超过一年,出厂前应开箱检查,若发现产品包装已不符合有关规定时,应重新进行包装。
  
附录A
(标准的附录)试验版图

  
  A1 试验版均用同一版式晒制,图A1中各图案上标示的1,2,……n代表压印组序。
  A2 对单功能表格印刷机进行印刷试验时,每一压印组均使用同一种图案的印版,春上应保留套淮线(或页码)及1~n标志的大块网线区(或文字、插衅)和1标志的压印均匀性与稳定性检查条,其余去除。
  A3 对多功能机组式表格印刷机进行印刷试验,除套准线为共有外,各压印组印版上只保留相应序号的检验图案,其余去除。
  A4 数据处理方法按以下的规定。
  A4.1 概述
  选用标准偏差(*)处理数据时,对超出一定概率的值允许剔除。
  A4.2 剔除方法
  当数据中出现的最大值大于X+3*之和最小值小于X-3*差均给予剔除。剔除后重新计算标准偏差,直至不能剔除时为止。平均值X按各种指标给出的代号代入。
  

图A1 试验版图

[时间:2001-05-14  作者:印刷机械标准化  来源:印刷机械标准化2000-2]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