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年底以来的纸张涨价,涉及新闻纸、图书出版用纸、印刷包装用纸等各类纸种,不断攀升的纸价“撩拨”着用纸单位的“神经”,随之带来的相关产品价格调整,引发了公众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记者试图从产业链的上下游,解析其面临的产业环境和涨价背景。
新闻纸遭遇十年来最猛涨价潮
核心提示
自2007年底以来的纸张涨价,涉及新闻纸、图书出版用纸、印刷包装用纸等各类纸种,不断攀升的纸价“撩拨”着用纸单位的“神经”,随之带来的相关产品价格调整,引发了公众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记者试图以“遇到十年来最严重的涨价潮”的新闻纸为例,从产业链的上下游,解析其面临着怎样的产业环境和涨价尴尬背景。
“巨大的纸辊被高速切开,卷上包装纸、打上产品信息标签后,继续前行,还没来得及在仓库停留,随即被装上车,送往各地。”
上周末,记者在晨鸣纸业新闻纸工厂车间见到上述一幕。
一直以来,内蒙古日报印刷厂的郭明星都会按时收到订货,但是这几天让他很头疼的是,四辆载满新闻纸的运货车已经在路上耽误了十几天,他担心不能及时送达影响了报纸的出版,但是更加困扰郭明星的麻烦是,新闻纸价格从去年年底开始持续攀高。
价格半年涨近两千元
小报社已无纸可买
“新闻纸价格现在可以用猛涨来形容”,虽然去年第四季度就已经预见到新闻纸会涨价,但是目前的涨势仍旧让郭明星难以接受。“新闻纸的价格已经失控了。”
郭明星是内蒙古日报印务中心的总经理,该厂除了承印内蒙古日报社的《内蒙古日报》(蒙、汉文)及《北方新报》等子报外,还承印了《人民日报》、《参考消息》、《环球时报》、《中国证券报》等30多种国内报纸,一年要消耗新闻纸1万吨左右。
从去年年底的每吨4400元-4800元左右,到今年初的每吨5200元,刚刚过去的6月又涨到了每吨5800元,最近又涨到了6300元左右。郭明星给记者粗略算了一笔新闻纸涨价账,“截至目前,由于新闻纸涨价带来的经济差额已经超过1000万元了,最近新闻纸还要涨价,初步估计差额控制在1500万元就很不容易了。”
一般情况下,印厂存纸总要存上3个月的纸量,以备不时之需,而现在,内蒙古日报社的纸库里,只剩下够一个礼拜的印刷用纸。而更让郭明星担忧的是,8月份奥运大战,新闻报道肯定会加大,到时候印量也会增加。
记者询问了多家报社的印刷厂,每当问及还能保持多长时间的库存时,得到的答复基本上都是“库存?现在哪还有什么库存,能买到纸就不错了,一般的小报社现在连纸都买不到。”
“最近一直酝酿着继续涨价。”新闻纸生产大户晨鸣纸业天津区负责销售的李先生直言不讳,他告诉记者,考虑到和一些大的印刷厂和报社长时间的合作关系,之前提价的幅度还不算大,如果不考虑关系的话,会提得更高。“我们的原则是保大报,小报尽量不供应,即便是给一些小报社提供纸,价格现在已经是每吨6200 元、6300元了。”
而同为新闻纸生产龙头企业的华泰纸业虽然没有明确表示近期会再次提价。但在接受询问时,华泰集团的相关负责人则明确表示,8月份原材料的价格会继续上涨,不提价是不太可能。
不见顶的价格涨势让郭明星们愁眉不展,更严峻的现实是,即便有钱,也未必能按计划购买到足量的纸。中央一报业集团印刷厂的王厂长向记者抱怨道,“现在的情况是,造纸厂不能足额供应,我订500吨,只能给400吨。”
“以前是纸厂求着印刷厂采购自家的产品,先用纸后付款,随缺随补;而现在情况反过来了,印厂要恳请纸厂发货,还都是要现款交易甚至是预付款,有时预付款交了还要排队等候。”对此,郭明星无可奈何。
对于新闻纸价格的走势,郭明星如此判断,“肯定还会继续上涨,下半年可能会涨到每吨6500元左右”。业内人士也普遍预测,“这次新闻纸涨价是刚性的,涨上去很容易,跌下来却很慢,所以不能寄希望于几个月后新闻纸价格还像以前一样又回到原来的低点。”
10年暴涨探源
成本上涨,政府“限产”
其实早在去年第四季度,郭明星就已经预测出新闻纸会遇到1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涨价潮,“当时也引起了业内的争论,部分人认为即便是涨的话也就涨个200元、300元,我的预测也是至多涨800块钱。”
郭明星告诉记者,10年前,新闻纸即出现过一轮危机,当时每吨纸的价格已超过了6000元,报社印厂也都拿着钱上门到各家纸厂买纸,之后,随着国家允许进口新闻纸,再加上陆续出现一些中小造纸企业,逐步缓解了供需的矛盾,新闻纸价格也渐渐走低。但是去年开始,国家关闭了不达标的中小造纸厂,大造纸厂的原料又不足,不能满负荷地生产,造成了供应紧张,引起了价格的变动。
纸业专家郭永新指出,10年来的价格变化曲线折射出盲目扩张导致供过于求的产业发展困境,致使新闻纸生产出现了十年不遇的供不应求现状。
从2005年开始国内新闻纸市场便供过于求,2006年、2007年新增产能投产更远远超过消费需求的增长,国内新闻纸产能严重过剩,生产厂家议价能力下降。2005年公司新闻纸均价为5180元/吨,2006年开始纸价大幅下降,2007年持续萎靡,均价维持在4787元/吨。进入2008年,受成本推动,新闻纸一反常态,价格开始大幅上涨。
记者了解到,去年10月,发改委颁布了《造纸产业政策》,严格限定造纸业未来新上产能规模。《政策》严格限定2010年的产能为9000万吨,相当于2008-2010年年复合增速仅为6.98%,并对新建、扩建制浆造纸项目单条生产线的起始规模作了明确规定,年产30万吨以下新闻纸造纸企业全部被淘汰出局。
供需关系的变动之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推动则更为直接。业内人士指出“原料涨价属于正常现象,但往年都是有涨有跌的,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纸张的价格就只涨不跌了。”我国纸浆需求量的80%以上均需要从国外进口。由于北美部分浆厂停工,国际木浆原料缺乏,浆价上涨。此外,由于节能减排政策的刚性约束。2007年9月,国内整顿、关停小型制浆企业1562家,形成国内外木浆供应紧缺的局面,导致木浆价格继续上扬。可以说,造纸生产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是纸张涨价的主要推动因素。
国内新闻纸原料主要来源于进口废纸和纸浆,国内造纸厂大多使用美废8#作为主要原材料,而全球废报纸的年供应量同比逐年下降,美废8#供需失衡。中信证券造纸印刷行业分析师许骏分析指出,进口废纸将维持上涨趋势,这一方面来自供求关系的紧张,即供给因发达国家纸品消费日趋稳定,无法产生更多的废纸而增长,需求却因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大国造纸业的发展而持续上升,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海运费用的上涨。
根据许骏的统计,按人民币计价,美废2007年以来上涨39.71%,2008年以来上涨20.25%。
刚刚从美国订货回来的华泰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份美废的价格是303美元/吨,下个月就要涨到320美元/吨。”而5月份的这一价格为250美元/吨,2006年平均价只有140美元/吨。美废8#约占新闻纸直接成本的60%。
作为国内最大的新闻纸生产企业,华泰生产的新闻纸以美废8#为主要原材料,使用量在80%-90%左右,国废用量在10%-20%之间。 2007年下半年起美废8#价格节节攀高,今年一季度更是大幅飙升,与2007年底相比涨幅达13.6%。受废纸价格影响,公司新闻纸生产成本在2007 年下半年大幅提高,仅按照每吨250美元的美废价格计算,其生产成本较2007年上半年每吨上涨了217元,涨幅达7.12%。
38亿元纸张成本
报刊纷纷提价应对
新闻纸价格的大幅上涨,直接影响到下游的纸媒行业。为应对纸张成本上涨压力,各地报刊纷纷上调或准备上调零售价格。
青岛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半岛都市报》已经在本月开始将零售价格调整为每份1元,青岛七区五市零售统一优惠价每份0.8元。而其发出的涨价公告中解释道“今年以来,由于纸张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导致报纸发行成本与零售定价倒挂、价格与价值倒挂现象日趋严重,个别流通环节甚至出现了违规销售的现象。”
同样的公告,也出现在了四川成都地区的3种主要市场报纸上。《成都商报》和《华西都市报》的年订价均从原来的140元调整为240元,这两种报纸的零售价均从原来的0.5元/份调整为1元/份;《成都晚报》的年订价从原来100元调整为170元,零售价从原来的0.5元/份调整为0.80元 /份。
而4个月以前,南京市场上的4份都市报零售价集体提高40%至0.7元/份,提价的报纸分别为《现代快报》、《扬子晚报》、《金陵晚报》和《南京晨报》。去年11月1日起,《南方都市报》也将其深圳市场的零售价从每份1元上调至2元,成为全国最贵的都市报;改版后的《财富时报》从以前的2元提高到现在的5元;《经济观察报》也从去年的2元提高到现在的3元,《中国经营报》最近也将售价由2元提到了3元。
“一直以来,我们每张报纸零售价与报纸的直接成本存在“价格倒挂”现象。创刊伊始,《成都商报》零售价就是0.5元。15年了,成都商报从以前的4个版8个版增加到现在日均几十个版,周四、周五很多时候版面达到七八十个版。这样,一张报纸光纸张、印刷、发行等直接成本就高达1.5—2.5元,报纸的批发价却只有微不足道的0.3元左右,让报社不堪重负。”《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道出了报社的苦衷。
记者从中国报业协会获悉,2007年我国新闻纸用量约为350多万吨,估计2008年会有8%的涨幅,约为380多万吨。在报纸的生产成本中,纸张成本大概占到了60%~70%,新闻纸提价对报社的影响显而易见。新闻纸价格上涨,发行费用的亏空将更高。以中国全年新闻纸消耗量380万吨计算,若每吨新闻纸价格上涨1000元,意味着报纸行业将多承担38亿元的纸张成本。
虽然一些报社已经或者正在酝酿提高销售价格,但由于提价背后面临着发行量下降的风险,绝大部分报纸都不敢轻言提高发行价格,只能被动承担新闻纸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
[时间:2008-07-17 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