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立上市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欲借壳A股

  出版“国家队”,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正在积极筹划上市。

  在中国传媒业的上市热潮中,资产结构复杂的中国出版集团,选择了一条更为便利的道路——分拆上市。

  “集团公司上市的消息是确实的,我们前期经过多次研讨和反复论证,最后一致认为,‘分立’上市是目前最好的途径。因为我们的业务板块比较多,结构也比较丰富,拿出某一板块上市会更加便利,速度也会更快一些。”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说。

  上市方案已经初定。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核心经营资产——发行业务,将整合进入10月成立的“发行股份公司”,继而寻求在A股借壳上市。未来,其还计划将即将成立的“数字传媒公司”打造成为另一家上市公司。

  聂震宁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不论整体上市还是分立上市,我们都会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目前,我们初步计划运作这两个板块。如果一切顺利,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会有至少一家公司完成上市。”

  出版“国家队”

  作为国内唯一的中央级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上市,将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2002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是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将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12家历史悠久的出版发行机构,从原政府主管部门剥离出来,组建了这家中央级大型现代化出版集团。

  2004年3月,中国出版集团整体转制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以出版物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包括出版、销售、连锁经营、进出口贸易、版权贸易、印刷复制、信息技术服务、科技开发、金融融资等。

  人民文学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等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最为显赫的成员单位。

  成立于1897年的商务印书馆,历史最为悠久,与北京大学并称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100多年来,其共出版各类书刊4万余种;人民文学出版社则为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则进口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家机构的出版物,年进口出版物10多万种,占国内进口报刊、图书市场份额的60%以上。

  4月11日,聂震宁对本报记者介绍说:“目前,在我们剥离了7个亿的不良资产后,集团公司的净资产是18个亿,总资产56个亿左右。2007年,我们主营业务收入约36亿(比上年同比增长5.07%
 
),净利润在1.4亿左右(同比增长22.46%)。”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如此评论:“作为国内唯一的中央级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出版产业的改革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这个中国出版业“航母”行将上市的消息一出,立刻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其上市计划、改制情况、资产重组的进展,无不吸引投资者的目光。

  核心资产借壳

  “现在能看见的是,集团公司打算对发行业务进行整合。”关于上市进程,聂震宁如此表述,“我们将把下属所有的出版社的发行业务剥离出来,组成‘中国出版集团联合发行公司’。”

  “我们有比较丰厚的发行资源,2007年,我们在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占有率为7.06%,持续保持第一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拥有70多家子公司、控股公司、参股公司,拥有各类出版社29家(包括图书和音像),期刊44种,报纸3种。其在国内的连锁书店和卖场共220家,海外连锁书店和办事机构23家。

  中国出版集团联合发行公司,预计将于2008年10月底正式成立。其在进行股份制改造、引入新的投资者后,即为将来的上市主体——“发行股份公司”。

  目前,中国出版集团已进入整合的第一步:对旗下12家图书出版单位的发行部门进行资产和业务量价值评估。

  以新华书店总店为基础的物流业务,也将整合进入联合发行公司。成立于1951年的新华书店总店为大型批发企业,承担着500多家出版社向全国5000余家新华书店和社会书店的发行业务。

  发行业务是中国出版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其出版单位实现营业收入11.6亿,而发行单位的营业收入则高达24.15亿元。据介绍,当年,发行业务创造的净利润在2000万至3000万人民币之间。

  “发行业务是我们重要的商源、商流,整合之后,结合集团的物流、信息流和现金流,可以形成四流统一,成为比较好的题材,下一步是安排一个壳资源。”聂震宁说。但具体的壳资源目标,目前尚未确定。

  对于引入外部投资者的计划,聂震宁称:“我们目前已经跟几家意向方进行了接触,我们对战略投资者的要求是:有良好信誉、良性资产、经营有一定稳定性。”

  聂震宁透露,目前的接触的“意向方”主要是国有控股企业。“当然,我们也欢迎民营企业加入,这可能是下一步工作。”而海外战略投资者,他则表示
“目前还不太可能”。

  但在引入新的投资者之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首先需要解决是,现有资产的“估值”问题。聂震宁称之谓“遇到瓶颈”:“与一般企业的固定资产评估不同,对公司的无形资产、专属经营业务、现有业务资源、人才,国内的评估办法还不完善,评估的定量和标准,非常困难。”

  两手准备

  数字传媒业务,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上市的另一手准备。“数字传媒这个题材比较好,也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聂震宁说。

  据他介绍,目前,将于4月20日前挂牌成立的数字传媒公司,将整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数字出版资源。“数字传媒公司成立后,将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集团内外资金。我们的目标也是将其打造成上市企业。”

  据了解,数字传媒公司的注册资金将为1000万人民币,主要业务为网络出版、传统出版物网络销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的“中图信息技术公司”和“中版通数据信息有限公司”,都将被纳入其中。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李朋义也表示:“目前要看这两个公司(联合发行公司、数字传媒公司)的运行情况,哪个上市条件成熟就哪个上,条件都成熟,就两个都上。”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官方称,数字传媒公司“最终规模至少为3000万人民币”。但相比每年贡献三分之二总收入的发行业务,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上市计划中,数字传媒公司难免替补角色。

[时间:2008-04-15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