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振斌再现西夏印刷术

  在宁夏西部影视城,有一个年轻人,他的篆刻图章摊前,摆放的活字印刷工具每每吸引了外地游客的眼光。有人要买他用木活字、泥活字、石活字当场印刷出来的诗,还有人要亲自操作,体会一下古人印刷书页时的情景……

  这个年轻人叫任振斌。桌子上摆放的活字是他历时一年选材、造字、烧制成功的。他看到自己制作的活字被人喜欢,在振奋的同时,又感到心里没底:自己造的这些活字,是否真的有价值,它们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3月27日,他在《新消息报》上看到一篇《改写印刷史的人——牛达生》的报道后,知道了牛老发现的西夏时期的木活字印本,是已知最早的活字印刷品。他产生了让牛达生这位专家给自己造的活字把把脉的念头。

  通过本报编辑牵线搭桥,任振斌终于带着他复制的活字及用这些活字印刷成的印刷品见到了牛老。牛老对记者说:看到这位年轻人用自己复制的活字印刷出的文字后,他感到非常震动。因为,过去有人做过泥活字,木活字近代还没有人做过,石活字更没有人提到。任振斌一个人造了泥活字、木活字和石活字这3种活字,尽管他起步晚,但成绩和价值是超过前人的。

  现场演示古人印书

  4月10日,记者邀牛老一起到镇北堡影视城任振斌的摊位前实地参观他造的活字印刷术。记者看到,那看似棋盘般的木盘上,托着无数2厘米大小的方块,上面是排好的西夏文、汉文对照的字,很整齐,又似大一号的电脑键盘。

  任振斌为我们演示了用木活字印刷的过程。先用刷子蘸上墨汁均匀涂抹在活字上,覆盖上需要的纸张,用特制的平底刷压实,使纸张与活字完全接触,片刻,揭起纸张,一首西夏文、汉文对照的韦蟾的诗跃然纸上,清晰,用色均匀……

  任振斌所用的工具多是大大小小的刷子、擦子、刻刀等,刷子有用来裱画的,有印刷用的,擦墨用的,有一个提篮形状的擦子,据说是他制作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现脉络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得知,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经历了雕版印刷和
 
活字印刷 target=_blank style=color:blue>活字印刷两个阶段。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经济、省时,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北宋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元代王祯创制了木活字,但至今未发现可以确认的宋元时期的汉文活字版印本。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学术界对泥活字是否真的存在很疑惑,甚至胡适都认为泥不可造字。直到改革开放后,印刷史的研究取得了新的成就。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宁夏贺兰山拜寺沟西夏方塔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西夏的木活字版西夏文佛经,牛达生考证后得出结论:它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这个发现改变了多年来“木活字是元代王祯发明的”说法,使木活字的发明和使用从元代提早到宋代;接着,人们又在甘肃出土的西夏文献中和俄藏黑水城西夏文献中,相继发现了西夏文泥活字版和木活字版印本。这些重大发现,填补了早期活字印刷的空白,对研究中国古代活字印刷技术和印刷史具有重要意义。

  四样技能缺一不可

  牛老这样评价任振斌造的泥活字、木活字、石活字:它们对宁夏研究西夏印刷文化的进一步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活字印刷术的创制过程是这样的:造字、贮字、排版、选纸、固版、刷墨、拆版等。泥活字需要制泥、烧制。因此,再造活字必须具有篆刻技艺、艺术的眼光、西夏文的知识和耐心。无疑,这4点任振斌都具备了。

  任振斌1972年生于宁夏固原,高中毕业后到武汉工作。痴迷篆刻、绘画。1989年时,他偶然看到了西夏王陵,被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所震撼,开始了对西夏文化资料的收集、学习。2004年,他辞职到银川,复制散失的西夏壁画和唐卡。为了生活和学习神秘的西夏文化,他到西夏王陵篆刻西夏文印章。去年,他被西部影视城吸收为篆刻艺人。

  在这里,他对活字印刷产生浓厚的兴趣,源于他看到了一篇关于“政协常委呼吁建设西夏印刷博物馆”的呼吁报道,很受启发,他决心再现西夏印刷术。整整1个月,他几乎天天都在埋头造字。当时找不到合适的木材,他想到了用贺兰石代替,造出了石活字;后来,他又进行了木活字的试验,梨木的细腻最适合用来刻字。刻了一年,他通过反复钻研,无数次试验,制出了3种活字。

  泥活字:选泥是关键

  据介绍:现在,我国还有3个人复制出了泥活字。一个是安徽科技大学张秉伦教授;一个是甘肃省武威市博物馆原负责人孙寿龄先生,他用烧制出的几千个泥活字印刷出古西

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为只见于文献记载的古老印刷术提供了一个活生生的例证;另外就是中国印刷博物馆的泥活字实验小组。这些成果都证明,泥经过适当的处理,是可以刻字的,刻出来的字是可以印刷的。

  复制泥活字时,泥的加工过程很不容易,要先选土,用箩筛过,筛出最细的泥,经过沉淀,倒掉粗泥,把最细的泥像揣面一样细揣,用的工夫越大,泥越粘。然后把泥弄成字大小的方块。刻字这个环节,要考虑到泥的软硬,掌握好干湿分寸,最后进行烧制。因此泥活字又叫陶活字,掌握好火候很关键。牛老介绍:孙寿龄烧制泥活字时因为没有专业的炉子,就在自家炉子上烧,烧的过程中有的字会炸开,这说明泥没有选好,而任振斌选用宁夏的红胶泥,方法更简便易行,炉子是比较专业的电炉,对温度控制好,一般不会发生炸开的情况。这是泥活字在技术上的进步。

  木活字和石活字

  木活字印书的步骤是:按韵写字后贴到木版上,刻好;用细齿小锯将版上的字锯成单个字;将单字修理整齐,使之高低大小一致;造轮盘贮字;捡字排版;印刷。

  据牛老介绍,除了任振斌以外,现在还没有人认真地造过木活字。因为木活字是任何一个搞篆刻的人拿一块板子都可以雕出来,技术单纯,但是任振斌有意识地刻成木活字,再印刷成文字,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任振斌造的石活字也很有意义。因为在石头上刻字对于搞篆刻人来说,是很自然的事情。但谁也没想到用石头刻字的方法刻一本书。任振斌想到了,用贺兰石刻出了活字的西夏文《心经》。

  创建印刷术演示室的想法

  任振斌看到关于活字印刷的资料总是很振奋,总会认真地收藏起来。

  在那篇关于“政协常委呼吁建设西夏印刷博物馆”的报道中,专家们呼吁:建议尽快在西夏古都银川兴建西夏印刷博物馆,集中收藏、展示西夏印刷文物和史料。博物馆内,可设立印刷模拟室,展示雕版、活字印刷工艺;可设立印刷实验室,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亲手操作。使他们从中受到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的熏陶。

  这提醒了任振斌,如果能在影视城中办这样一个印刷术演示室多好啊!用自己复制的泥活字、木活字、石活字,现场为游客演示,印刷出作品。这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这个想法,他已经跟影视城的董事长张贤亮先生谈了,他得到的是支持的答复。他的另一个心愿是:用自己造的活字复制出历史上所有歌颂宁夏的诗歌,让每个来宁夏的游客都能体会到宁夏古老文明中焕发的美!

[时间:2008-04-15  来源:中国广播网]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