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发行航母期待试水

    中国报业协会常务书记连福寅向记者透露,2006年3月23日至25日,中国报业协会将在苏州召开内部会议。会上将具体落实筹建“中国报业联合发行有限公司”的有关事宜,若进展顺利,今年下半年公司将正式挂牌运营。届时不仅能彻底打破邮政独家垄断报刊发行的局面,而且可以有效整合各地报刊现有资源,变单兵作战为联合作战,共同开创加入世贸后的报业发展新格局。

  邮政垄断让人不快   

  连福寅介绍,传统报刊发行很大程度上被邮政一家垄断,但邮政方面仍按计划经济模式操作,不仅征订渠道窄,发行费率高,而且投递时效慢,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另一方面,许多自办发行的地方报刊也存在着资源分散,效益低下,发行的社会化及专业化程度低等局限性。1985年,自河南《洛阳日报》开自办发行先河以来,到现在全国已有1000多家报刊采取自办发行方式,但大都各自为政,相互排斥,不能发挥已有资源的优势。

  他指出,我国100家媒体加起来,实力还不如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一个传媒集团的实力。加入WTO以后,中国传媒业面临国外传媒在中国扩张的压力,报刊发行走联合化、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就显得尤为迫切。未来中国报业发行能否做大做强,关键是中国报业能否构筑起全国一网化的现代报刊物流体系,中国只有组建一个跨区域,跨行业的报业发行公司,才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同竞争对手“与之共舞”。

  连福寅指出,中国报协有近1500家报社员单位,若不将这些资源有效整合而任这种条块分割的局面延续下去,就会错失打造强势媒体的良机,势单力薄的单个报社,在互联网及跨国传媒业的双重压力下就会显得欲振乏力。

  《北京青年报》副社长兼发行公司经理刘涵说,一家修一条路,一家一条羊肠小道是没有竞争力的,大家应当联合起来修一条可以收费的高速公路,而且这条公路应当是四通八达的。

  “1+1模式”构架全国发行网络   中国报协发行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忠说,“中国报业联合发行有限公司”将按“1+1”的模式进行组建,即股权置换加战略合作。即以拥有全国发行网络的二三十家报社或报业集团为基础,通过股权置换、产权交易,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成法人参股的独立公司,实行统一运作,权益共享。另一种方式是加盟合作,组成网络联盟合作,即不愿参股的报社可以以会员的身分加入联合体,接受联合体的业务联盟关系。

  中国报协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国报业联合发行有限公司”筹委会秘书长李勇表示,新组建的公司在项目上将与相关企业集团进行技术方面的战略合作。通过媒体高科技公司的技术平台,中国报协发委会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构筑起世界重要的现代报业发行物流网之一,中国报业发行联合经营网。同时,还将导入渠道孵化器新概念,在资本运营和业务积累两个层面上同时展开“中联发”网络的架构。一方面,以项目为基础建立“战略联盟”,通过一系列单一成熟的项目如DM广告等,在市场化运作较成熟的城市先做起来。通过项目与地方发行公司之间,构筑起不同合作方式的战略联盟,并在战略联盟的基础上,累积资本,完善操作经验,为下一步的全国一网化发行物流网实体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以股权置换和产权交易为基础,构建现代企业制度,以资本手段快速打造全国性发行渠道公司。条件成熟时还可以推动公司上市。

  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李勇告诉记者,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2001年7月,中国报协发行工作委员会组建了“中国报业发行公司协作联合体”,吸收了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今晚报、四川日报、河北日报、北京日报、羊城晚报等11家报社为常务理事单位,解放日报、湖南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深圳特区报、齐鲁晚报、京华时报、证券时报等20多家报社为理事单位。2001年10月底,在联合体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报业联合发行有限公司筹委会”,由发行工作委员会牵头运作。李勇说,在今年3月8日举行的“首届中国报业资本运作合作论坛”上,李忠提出的“1+1”组建模式得到了各与会报社负责人的一致认同,现在只等国务院批准后就能挂牌运营。

  连福寅说,3年前,杭州日报曾牵头组建过一个由11家地市报共同参与的发行公司,但当时有关部门怕影响党报发行而未给予支持,现在成立全国范围的报业联合发行公司,应该说是顺时顺势,不仅能产生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社会效应。

[时间:2006-03-22  作者:连福寅]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