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友:引领中国出版业改革第一人

一、主政作家社,九年翻四番
   
    任何杰出人物或凡夫俗子,家乡的浅浅的溪流,都是他走向人生拼搏的海洋最初的潮汐。
   
    与别人不同的是,张胜友29岁才走出家乡。他在这里的乡村中学毕业后,回乡种过田,修过水渠,挖过矿槽,筑过公路,做过裁缝……真如他的家乡的倒流水经历九曲迂回,仍在山涧奔湍。?
   
    张胜友的家乡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陂镇,不仅山川秀丽,而且文化积淀深厚。它属于汀江的支流,是自中原南渡的士庶寻觅到的开辟客家祖地的一片沃土;同时,这里距河洛文化的龙岩州城只有25公里,仅仅一道倒流水,高陂的溪水注入汀江,而与九龙江的上流擦肩而过。?
   
    当然,这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地理版图概念。而在2005年初春,张胜友为电视片《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总撰解说词时,他是站在国家改革的高度,叙述他的包括高陂镇、永定县、龙岩市在内的福建家乡的:?
   
    “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与台湾一水相隔,地缘相邻,血缘相融,文化相合,经贸相通;同时北承长江三角洲、南接珠江三角洲、背靠赣、皖、湘广阔内陆腹地,毗邻港澳、独具连接两岸三地的区位优势。”就文化层面来说,这乃是河洛(闽南)文化、闽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交汇的东南经济活跃之地。?
   
    说了这一长段关于张胜友家乡的话,是因为美国《纽约时报》所称“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第一人”的张胜友,国内外的记者访问至今仍理着平头颇似农民本色的张胜友,许多人都对他的边远山村家乡有一种神秘感,而往往缺乏历史的、时代的、立体的地理和人文概念。?
    而他的家乡关注着离开故园28年的游子张胜友,由记者、作家而“出版界的一匹黑马”,特别是如鲁迅所说,改革在中国,有时搬动一张桌子都要流血的。人们总是牵挂着他在作家出版社改革的荣辱兴衰,某种意义也反映着中国改革的一个侧影。?
   
    1995年9月张胜友出任作家出版社总编辑,继而兼任社长,2001年升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仍兼着出版社的职务,直至2004年9月正式辞去兼任的社长、总编之职,他在作家出版社主政整整九年。对他离任时的《任期责任审计报告》表明,作家出版社在此期间出版各类获奖图书达100多种,年图书发行总码洋由1200万元飙升至1.8亿元,增长15倍;国有资产年平均增长率31.15%,所有者权益(净资产)年均增长率39.55%,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率67.60%;结论为“很好地完成了管理体制改革,将政策导向与市场竞争进行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出版社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中国深入发展的体制改革中,牵涉到意识形态的出版业的改革,张胜友没有流血,也没有落荒,这匹黑马领跑,拓展了中国出版业改革的一片新天地。家乡人们心头的牵挂放下来了,而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无限的生机和希望。?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让我们先从前期生活的磨砺和知识积累,来看张胜友勇于九年改革的坚定意志和原动力。?
   
二、改革,这是他所处时代的唯一出路
   
    1948年9月,张胜友出生于一个乡村教师的家庭。在古老的中国,这应属于“书香门第”。前面说过,他的家乡属于客家地界,古属汀洲府,他的父亲张超格是沿永定河入汀江(流入广东潮汕称韩江),去广州中山大学读书的,而没有就近经龙岩州转赴厦门大学。当时广州的生活费用远比厦门为高,家庭供得起这么一个大学生,足见张胜友的祖父是富裕的商人,在农村里有钱而以正直著称,他的祖父就被推举经管公产学田,土改中被评为“工商业地主”成份。直到1968年张胜友高中毕业后回乡当农民,他必须继承这一成份,这在今天看起来是很荒谬的事,当时却使少年张胜友背负着沉重的包袱几乎产生自杀的念头。
   
    中原南迁百越故地的客家人,保持黄河流域祖先的“耕读”传统。张胜友自幼喜爱文学,他在永定一中就读文理科皆优,但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成份”对从文的障碍,他尽量压抑文学的秉赋,而向“理科第一”发展,他自度有信心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当一名科学家或工程师,埋头于实验室不致与政治有过多的接触。可是这一愿望也因“文化大革命”的回乡当农民,美梦被彻底地粉碎了。?
   
    在乡间犁田插秧、修渠挖矿,高强度劳动后的挑灯夜读,重新唤起了他的“文学的幻想”。而命运的奇特也在于此,此时,同样有一批带着“原罪”的作家、文化人,自省城“下放”边远的山村,仍然对文学“九死而不悔”,他们的介入县里的文艺刊物编务,使张胜友的眼界一新,他在那里发表了短篇小说《禾花》,而开始了文学创作的“喷涌”。?
   
    物极必反,随着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和起用老干部,毛泽东也说“诗歌少了,小说少了”。龙岩地委决定成立创作组,加强《闽西文艺》(后改名《闽西文丛》),张胜友也以借调的方式,列名创作组成员和文艺编辑。后又经历批邓、反复辟的逆流,张胜友随创作组“避祸江东”,寻访当年红军走过的道路上了井冈山,在此他获悉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的喜讯。?
    张胜友预感到自己和祖国的命运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他紧扣“拨乱反正”,参予诗集《古田颂》和散文集《毛主席在闽西》的创作和编辑,这两部书被国家选送德国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他并以《闽西石榴红》一文,刊登于1977年的《人民日报》,也以此篇题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散文集,成为新时期红土地文学发仞之初的一员骁将。此时地区创作组申报张胜友的“干部编制指标”尚未下达,共青团福建省委创办青年杂志有指标,决定吸收他去当编辑,却被当地公社革委会以“家庭成份”为由不同意转办户口,另换一名“贫农子弟”送去了,也好,多输送了一位闽西子弟到外面去闯荡成才。?
   
    这时的张胜友已别无退路,1977年秋,在邓小平力主下全国恢复高考,张胜友只有不足一个月的复习准备时间,他重温三年的高中课程,以高分考取复旦大学中文系。他成了改革开放时期的第一代大学生,历史需要他们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融入当今世界主潮去探索、开路。?
   
    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理论和路线,挽救了中国,也挽救了张胜友及其一代人。是改革开放重铸了张胜友的生命,浸染了他的全部血液。从此,他的命运与改革开放同进退、共荣辱、生死相依,义无返顾地一往直前。?
   
    这就是走出闽西之后张胜友生命的底色。?
   
三、以疾呼改革的记者和作家闻名
   
    在上世纪的三十年代,通常是中国留学生修完博士回国当教授的年纪,张胜友却于1978年初春,带着他在农村基层挣扎29年的“经历也是财富”,跨进了上海黄浦江畔的名校复旦大学。?
   
    他的青春和中国命运的抉择一样,在于抓住最后机会一搏,别无退路。?
   
    现代的中国之命运,继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和1949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初步实践的胜利之后,一场被称之为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正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掀起。张胜友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敞开胸怀吸纳古今中外的浩瀚知识,思想自由地驰骋。他认定了改革路标,这是当代中国的唯一出路,而树立了他自己未来的核心价值观。?
   
    1981年暑期,他临近毕业,应邀回到龙岩,在古田会议旧址的宾馆,参加他曾参与发起并创办的的“闽西文学讲习班”,这期的序列为第5期,他在这里传播了他将义无反顾地投身社会大变革的理想,与他的创作伙伴们自由地讨论和交流。参加这期讲习班的年轻人几乎都很优秀,例如现为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著名诗评家王光明,《光明日报》副总编何东平,曾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长不幸英年早逝的黄啓章,杰出的作家兼编辑家谢春池、陈小培等等。?
   
    1982年初由复旦大学毕业的张胜友,分配到北京《光明日报》工作,他立刻以记者的政治敏锐,采写了全国第一个家庭剧团引发的社会效应以及著名演员赵燕侠领导的承包剧团改革,这两篇长篇通讯的发表,受到时任国家文化部部长朱穆之的关注和赏识。他从此担任报社机动部记者,可以随时出入中央和国家机关,捕捉最新的改革讯息和社会实践的重大动向,是当时全国最具实力的时政记者之一。?
   
    正是当中央大报记者的大视野,与他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文学功底相结合,他与复旦大学毕业的同班同学胡平合作,写出了一系列反映中国改革前沿和时代潮流的报告文学,光看题目就具有巨大的震撼力,例如:?
   
    《中国潮》?
   
    《世界大串联》?
   
    《历史沉思录》?
   
    《东方大爆炸》?
    …………………?
   
    这位从边远的永定土楼——“东方神秘的古城堡”走出去的“文学小子”,以改革派作家的锐气,骤然被推举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领袖群伦。?
   
    而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传媒手段的更为现代化、多样化,尤其是电视荧屏走进13亿人口大国的千家万户,张胜友初与胡平合撰电视片《世纪风》,继又以独立总撰稿人的身份,开始了被称为张氏系列电视政论片的创作,并达到了他的创作生涯的高峰。?
   
    下面仅就张胜友总撰的电视政论片的目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们构成了中国改革开放史诗式的画卷,在中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要目举例:?
   
    《十年潮》?
   
    《历史的抉择》?
   
    《石狮之谜》?
   
    《海沧:中国热土》?
   
    《海南:中国大特区》?
   
    《闽西:山魂海峦》?
   
    《泉州与海》?
   
    《中国公务员》?
   
    《现实与梦幻》?
   
    《商魂》?
   
    《让浦东告诉世界》?
   
    《力挽狂澜》?
   
    《人口纵横》?
   
    《基石——依法治国纵横谈》?
   
    《改革,永远的旗帜》?
   
    《中国,迈向21世纪门槛……》?
   
    《2000’奥运:光荣与梦想》?
   
    《陈嘉庚》?
   
    《崛起的海峡西岸经济区》?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先后调看了《十年潮》和《历史的抉择》,颇为赞赏,后者并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集体观看,这应是中国电视报告文学的盛事。张胜友所生的时代有幸,他是“御用文人”,但却是代表一个大变革时代和广大人民吐露心声的“御用文人”。?
   
    他以疾呼中国改革开放的记者、作家登上中国文坛,闻名于世。?
   
    1996年,从他的故乡闽西红土地出席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注意到,张胜友名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的创作简历上,著述如此丰厚,他仍然选择写上1977年由龙岩地区文化局出版散文处女集《闽西石榴红》。这是他走向文学道路的起点,也是不忘家乡经历血与火的洗礼的红土地,给予他人生的座标和创作的底气,使他永远和人民、土地紧密相连而永不迷失方向。?
   
四、书生拜大将鏖战改革前沿
   
    1995年9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下达通知,将张胜友由光明日报社调入作家出版社任总编辑兼常务副社长,初时社长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陈建功兼任,不久之后,此职也交由张胜友一人承揽担当了。?
   
    按中国的“官制”,张胜友擢升为司局级正职干部,放到一个设区市可任市委书记、市长,放到一个大中型国有企业可任董事长、总经理。但放到作家出版社,却成为全国性改革的一个风眼和焦点。?
   
    缘由是作家出版社隶属于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的创作思潮和成果,历来为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作家出版社的改革,不仅仅是一个出版业重镇的改革,也反映着文学的潮流和走向,甚至一本书都会牵动到改革大局的神经,为中国思想界所关注,也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从名记者到出版家之前,张胜友有一段过渡期的历炼和考验。1993年末,他所在的光明日报社所办的出版社,因经营不善,滞销书堆满库房,经济严重亏损。报社编委会决定把他调去当出版社副社长兼总编辑。张胜友初试改革,仅一年多的时间,就还掉了360万元的债务,装修了出版社的办公楼,买了汽车,给职工发了优厚的奖金,还给光明日报社上缴了80万元利润。小试锋芒,已被知情者惊呼为“出版界一匹黑马”。?
   
    报社舍不得张胜友走,找到了光明日报社总编辑出身、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徐光春说项,被晓以大局为重,还是让张胜友到作家出版社走马上任了。?
   
    从写出第一篇散文和小说投稿开始,张胜友与千千万万的文学青年一样,对作家出版社怀有无限的憧憬;以后又毕业于大学中文系,当了记者和作家,“文学情结”更是如影随形,挥之不去,作家出版社是他和无数作家、读者心目中的“中国文学的神圣殿堂”。?
   
    但当他还穿着《闽西文艺》时代的那件的确良白衬衣、光脚蹬着一双塑料凉鞋,跨进挤在中国文联旧大楼第四层狭窄的出版社办公地址,看到每个编辑室摆了四、五张桌子容不得客人(作者)的一张凳子。这几乎使他回忆起初到永定《工农兵文艺》编辑部的情景。许多赫赫有名的编辑到单位打了一下上班卡,不愿呆在烟雾缭绕的办公室,随即又走人了。作为国家级的文学出版社,新时期尚未获得过茅盾文学奖或任何国家级图书奖,他上任当月的图书发行码洋仅39万元。包含众多高级知识分子在内的七、八十名员工,平均月工资500元,最低的才380元,这比他在报社工作的收入低很多,甚至比不上他仍留在《闽西文丛》编辑部工作的早年同事们的工薪水平。?
   
    当张胜友在十平方米的总编辑办公室安放了一张行军床,关起门来调看文件两天两夜,又找了各方面的人员谈话后,他召开全社员工大会,有人在私下嘀咕“新官”不知要发表什么“空洞”的施政演说,张胜友却说了两条:?
   
    一、重组编辑室,今后上班不打卡了;?
   
    二、下月起,实施“工资过千”工程。?
   
    人们都怔住了,也忘记了鼓掌,只有那位每月拿300多元的打字员怯怯地问声:“也包括我吗?”?
   
    张胜友断然回答:“你下月起就拿一千块。”?
   
    从来“言不及钱”的高级知识分子们,才忽然醒悟地哗啦啦鼓起掌来。?
   
    事后张胜友也捏把汗说,这是韩信用兵,背水一战。?
   
    作家出版社这座文学的圣殿,原先都按传统文学样式,划分了小说、散文、诗歌、文学理论、外国文学等编辑室。室主任为正处级干部,又是这方面有威望、有影响的编辑家。每天打卡上班,有如机关的按部就班,各室互不通气,也无法竞争。张胜友一上任,宣布重组编辑室,编辑不用坐班打卡,站在用一起跑线上竞争,都可以组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多种选题。但每个编辑必须建立一个账本,每部图书需记三张卡片,分别是成本卡、销售卡、利润卡,年终总算账。这使不用坐班的编辑们工作飞转起来,而且从“君子恥言利”到主动关心市场,并使编辑工作与发行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当年就出现了有一部图书的利润达90多万元,编辑、发行人员的奖金不封顶,一一兑现。?
   
    他上任一个月后,作家出版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至276万元,一年后年发行码洋即从原来的1200万元达到3850万元,那位打字员的千元工资底线不但有保证,而且又翻了一番了。?
   
    美国《纽约时报》赞誉张胜友是“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的第一人”,国内的报刊、电台、电视台纷纷报道他的改革经验。?
   
    其实,张胜友作为指挥战役的大将,他深谙把市场改革的机制引入意识形态属性鲜明的出版社,最终必须服务和体现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缺一就要翻船。?
   
    而作为中国的改革者,他深知国情之复杂,他采用足球的AB队制,参与改革竞争的A队的编辑、发行人员最高年收入突破数十万元,被淘汰而不出局的留在B队,在原体制基础上拿的基本工资还是比原先高许多,而张胜友自己也只拿平均奖金,虽然按市场规则是一种个人的牺牲,却保持了全社员工的稳定与和谐。?
   
    下面介绍与意识形态有密切关联的作家出版社的经济效益之前,首先要介绍它取得的骄人的社会效益,才能令人信服。?
   
    九年来作为具有国家出版导向意义的图书,作家出版社获得了100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图书奖项(包括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及茅盾文学奖)。尤其是中国长篇小说四年一届的“茅盾文学”奖,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的桂冠。试举1999年的评选为例,全国每年出版长篇小说约800部,四年来累计达3000余部,全国推荐参评的156部,内有作家出版的21部,占了1/7,经无记名投票筛选出30部入围作品,作家社有7部,最后评出4部获奖作品,作家社有1部,均占1/4。1999年中央六部委联手推出10部优秀长篇小说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作家出版社的《中国制造》名列第一;2001年中央六部委又联合推出10部优秀长篇小说向建党80周年献礼,作家出版社有两部:《至高利益》和《英雄无语》,后者是闽西籍女作家项小米的倾力之作。?
   
    作家出版社还出版了许多引领市场潮流的畅销书,如《哈佛女孩刘亦婷》发行180万册,《三重门》发行110万册,《日子》发行90万册,《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各发行60万册,《十面埋伏》、《来来往往》均超过30万册等。?
   
    在图书的社会效益和导向上站稳了脚跟,我们再看张胜友九年领导作家出版社,年发行码洋突破1.8亿元,依靠出版社自有资金解决了全社员工的住房问题,员工年均收入超过6万元,就可知确是文艺类出版社的奇迹,也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贡献。?
   
    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的郑必坚,是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著名理论家之一,他知道作家出版社改革之初,告状信不断。到了1999年,张胜友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在“三讲”中仍由原单位全体员工无记名投票对他进行测评,满意率竟达100%,时任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校长为胡锦涛同志兼任)的郑必坚感到振奋,认为这是群众对改革满意度的体现。?
   
五、挂帅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中国作家协会现有7000多名全国会员,它还联系着全国省、市作家协会数以十万计的会员。而一名优秀的作家,他往往就联系、影响着一个地域、一个时代乃至千千万万的读者群。?
   
    张胜友升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进入这个具有民族智慧和时代特色的文学机构、组织的最高层,而且中国作协具有正省部级的行政级别。如果安于当一名“官员”,无论是在国内活动或出国,他都可以很舒适很风光了。?
   
    但这不符合改革派记者、作家出身的张胜友的性格。?
   
    九年来作家出版社的改革实践,出版了许多优秀的精神产品,还为国家上缴7000多万元的税利。
   
    而聚集了众多优秀的知识分子,体现中国文化高峰,并具有司局级行政规格的《文艺报》、《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中国作家》、《小说选刊》等报刊,为何不能与作家出版社联成一体,成立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呢??
   
    在中共中央宣传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党组的领导下,2003年12月22日,宣布中国作家协会所属11家报刊社组成的中国作家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成立,以张胜友为管理委员会主任兼党委书记。?
   
    集团宣布的第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就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文艺报》两名版面副总编和一名经营副总编;《民族文学》两名副主编;作家出版社一名副社长、两名副总编;《小说选刊》一名副主编。一下子向社会公开招聘九名司局级领导干部,这在北京造成的轰动效应也是不小的。?
   
    在各家报刊大刀阔斧地推进改革的同时,张胜友式地“扩张”也随即跟进,集团已经组建一个影视公司,开始拍摄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张平的长篇小说改编的30集电视连续剧《国家干部》,还空手套白狼,成立一家纸业、印务有限公司,抢占京城印刷行业一席之地。?
   
    张胜友式的旋风,还紧锣官鼓地筹划,拟在浙江省嘉兴市举办首届“火凤凰”小说节,那里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小说《搜神记》及其作者诞生的地方,也是茅盾、丰子恺、徐志摩、朱生豪、金庸等文学大师的故乡。从红土地走出去的黄坤明现任嘉兴市委书记,他本人是厦门青屿守军战士出身,后考取大学本科和研究生。他曾任闽西革命老区永定县委书记、龙岩市市长,所以对大诗人毛泽东离开嘉兴南湖“中共一大”后到闽西指导“一大”开展土地革命的历史实践更有心灵的领会和文学想象。?
   
    张胜友说,小说节之后,还将在历史文化古都河南省洛阳市举办散文节,计划筹办的还有诗歌节。他说,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做强做大后,应该反馈文学,形成文学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和复始循环。?
   
    每天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张胜友和他的伙伴们新一轮的改革事业又开始了!

[时间:2006-02-24  作者:张广秋]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