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丝网印刷的基本工艺是:使用丝网、网枢制成模版载体,并在载体上产生图像,然后借助于刮墨极的压力,迫使油墨通过图像区域的开孔转移并附着在承印物上。这个工艺过程并不难理解,特别是色块的丝网印刷,应当说已有了丰富经验。
可是,这种色块的丝网印刷愈来愈不能满足对精细丝网印刷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半色调的丝网印刷市场的需求。
因为半色调丝网印刷可以应用于许多领域,诸如广告画、纺织印花、T恤、陶瓷玻璃印花、陶瓷贴花印刷、CD印刷等。半色调丝网印刷甚至可被用于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如:航天、航空和电器产品的表面的装饰等。
近年来,丝网印刷业对在不同的承印材料上进行彩色半色调复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丝网印刷能够在不同形状、不同材质的承印物上进行彩色复制的能力,已被许多图形设计、广告制造、包装装满及印刷业者所认识,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其市场很富有竞争力。
目前,在我国半色调丝网即刷技术不仅可用于小幅面丝网印刷,而对大型户外广告的半色调丝网印刷,显示了丝网印刷特有功能,如:用于印制公共汽车站牌和地铁广告,户外广告的丝网印刷逐渐得到普及,应用领域正在扩展。因此,半色调丝网印刷也正在吸引着从事织物、塑料、玻璃、金属网印业者和大型广告及工艺装模业者。他们从工艺、技术、材料诸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也有许多印刷精细的半色调印品面世。
可是,要掌握半色调丝网印刷的工艺并非容易,因为当深入观察半色调丝网印刷工艺时,就会发现这一工艺本身比预料的要复杂得多。整个半色调丝网印刷工艺存在许多可变因素,而每一个可变因素又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网即产品的质量。
半色调丝网印刷应考虑的!司题:简单地说,最终的成品是什么样的?印在什么承印材料上?使用什么样的油墨?采取几色印刷?具体一点讲在制版中如对原稿的确定、对阳图底版的要求、对丝网的选择、对绷网张力的确定、对模版质量要求、对曝光量的要求与控制,在网印中如对刮板的要求与控制、对模版变型的控制,对油墨转移量的控制、及承印材料对精度的影响示日对静电的防止、半色调网印套色的顺序及套准要求等。本文就是围绕上述半色调网即中影响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借以引起网印工作者的重视,提高半色调网即产品的质量。
1 什么是半色调丝网印刷
1.1什么叫半色调
印刷中表达层次的方法较多,常见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连续晕染色调层次表达法;另一类为半色调层次表达法。
反射原稿的画面,从高光到暗调部分的色调浓淡层次是以连续不间断地由深到钱或由钱到深均匀密度形成的,叫做连续调。如不加网的分色阴图底版、黑白照片的底版和画稿及照片等都是连续调的。不论阴图底版还是阳图底版的图像从高光到暗调部分的浓淡层次是用网点表现的,都叫做半色调。
1.2 网印半色调层次表示方法
半色调层次的表示方法,是将连续最染色调分割为粗细长短不同的线条,或大小疏密不等的小点来表示的。一般表示方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线条表示法,即原稿的高、中、低色调层次,用粗细、疏密、长短的线条来表现。线条粗且密表现低调层次,线条细且疏表示高调层次。此种表现方法的不足在于:它比较粗糙,对画面鼻梁连续的色调层次表达不细,而且,只能以黑白或单色出现,没有色彩变化,不能通过重叠套色来反映原稿的丰富色彩。
第二种是调幅网点表示法。原稿的深浅色调,用面积大小不同且有规则排列的网点表示。
第三种是调频网点表示法。这种方法比较特殊,是用一些不规则排列的细点来表现层次色调,密集表现深暗层次,点疏散表现浅亮层次。
网版印刷,除实地色块图案、文字、线条外,都是用半色调网点的大小,再现浓淡深浅的阶调层次,代替原稿上连续晕染的色调,完成原稿图像的复制。
现在普遍使用的是调幅网点。这种网点是在网印印版上构成图像的最基本的单位,它是中。已距相等而面积不等的规则排列的实点。网点是丝网印刷复制过程的基础,网点在网印制版、印刷中正确传递是半色调网即最基本的要求。在丝网版印刷中,网点起着下述作用:
(l)在印刷效果上担负着呈现色相、亮度和彩度的任务。
(2)在印刷过程中。是图像传递的基本元素。
(3)在颜色合成中是图像颜色、层次和轮廓的组织者。
众所周知,半色调网版印刷的图文正是由网点来完成的。经过在网版上涂布感光胶、晒版及其它一系列处理,使网点成为图像部分,除网点组成的图像部分透墨之外其余部分将网孔封住不透墨。
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半色调网印限1做网点印刷。那么,网点为什么能够逼真地再现原稿上的连续调层次呢?这是因为原稿图像一经加网以后,就把原稿图像分割成无数个大小不等的网点,即把连续调图像信后、变换成网点图像信息。颜色合成时,由于各个大小不同的网点以不同的角度,套印在一起或相距很近,在光线的作用下,网点上的油墨对光线进行选择性吸收和反射,反射出来的那一部分光线,经过空间混合,作用于人的眼睛(感色神经),使人的眼睛产生错觉,看起来就像是连续调似的。实际上,网印品上的每一个网点所占的空位置是相等的,人们所看到的色调的不同,是由于每一个网点所占的空间面积大小不回所致,而色调的深浅是由该网点空间的反射光强度来决定的。
2 半色调丝网印刷对原稿的要求
半色调丝网印刷其主要目标是控制油墨沉积,使印刷的油墨量极为准确,让人看上去就感觉到图像色彩的明暗、深浅和细微层次等都能忠实地再现原稿,为此在整个印刷作业中,这种效果在印张与印张之间都要始终保持一致,而工艺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会造成图像色彩和层次之间的差异,并且必须在整个工艺过程中对可变因素严加控制,方能印刷出合格的产品。然而,要对整个工艺过程进行控制,首先则要对原稿加以控制和选择。原稿是基础。
原稿是由客户提供的,有的也称原件。严格地说,只有原作品才能称之为原件,一幅国画是原件,而用原件拍摄的彩色反转片,黑白或彩色照片则不能称作原件而称之为原稿。
原稿的形式、颜色和结构区别很大,可将其进行明确的分类。
2.1按原稿种类分
(1)摄影原稿——彩色反转片(天然色片)、彩色拷贝正片(用彩色负片拷贝的彩色正片)、彩色照片和黑白照片等。
(2)美术作品原件——国画、水粉画、水彩画、版画和铅笔画等。
(3)第二次原稿——一般是指将美术作品原件翻拍后的彩色反转片或彩色照片。
(4)印刷品原稿——是指用印刷品作原稿。
(5)线条原稿——指黑白线条面和由图案实地、美术字及文字等组成的原稿。
2.2 按光的照射方式分
可分为透射稿与反射稿两大类。
(l)透射搞。原稿是透明的,在分色时光源是照在原稿的背面,用透射光进行分色工作的。
(2)反射稿。在分色时光源照射在原稿的正面,是用原稿的反射光进行分色工作的原稿。反射稿包括绘画作品原件,彩色照片、黑白照片及刷品等。
用原件直接分色质量最好,这类原稿反差小,一般只有1.4左右,亮稠密度在0.1~0.3。陪调密度 1.5~1.7。
彩色相纸是彩色多层感光材料的一种,它的结构和成色原理与反转片相似。彩色照片的图像是由彩色负片经放大晒印在彩色相纸之上的,因此明暗对比强烈、色彩鲜艳真实。只是国东反射原稿,不及反转片反差对比强烈,又因它是彩色负片拷贝或放大而成的,因而层次受损失,色彩有偏色,宜作原大或缩小复制。
2.3 适用与非适用原稿。
原稿是丝网印刷复制的基础,原稿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制版、印刷产品质量的好坏,所以在接稿和工艺设计时,首先要对客户交来的原稿认真审定,确定是否符合制作网印底版制版的要求。
2.3.1 适合网印用的原稿
适用原稿常称合格原稿,即符合网印制版分色制作底版工艺的要求,不必再经加工修正就可进行复制的原稿。其标准是:①图像实,清晰度好;①颗粒细腻,图面干净清洁;③反差适中,高、低调层次丰富;④色调正确,色彩鲜艳,感色平衡;⑤复制时,放大倍率不超过3~4倍;⑤反射原稿及图画等原件,要平整,无破损污脏。
2.3.2 不适合网Elf用的原稿
非适用原稿,即不符合复制要求的原稿。这种原稿虽然能复制,但要经大量的加工调整和修正,而最终复制效果也难以理想。如:①图像虚浑不实,有双影,清晰度差;①颗粒粗,图面污损,脏点、道子多;③反差过大,调子过闷或过于淡薄;④编色,色彩陈!比⑤放大清率超过10借以上。
2.3.3 不能复制的原稿
有些原稿不能复制,应该退回。如:①图像严重虚浑,轮廓层次不清;①颗粒过分粗糙,借率放得过大;③图面严重皱损、污染。图像主体部分有明显的脏点、道子、霉点等;④严重偏色,色调完全失真。
总之,不管是实物原稿还是艺术品、或是阳图底版,这些原稿都决定着未来的印刷品的质量,因此最重要的是,印刷者要能够检查和鉴别原稿的质量,即使是用户提供的用户认为淌意的原稿,也要能够正确地鉴别原稿的好坏。为什么对原稿不满意,原稿存在哪些缺点和不足,这些必须能够事先指给用户,让他们知道这些缺点可能造成的后果。如果事先不经说明接收了原稿,在交丝网印刷品时被顾客拒收时再说就为时已晚,丝网印刷者要为此负责。 3 半色调丝网印刷底版的制作 底版是丝网印版晒版的依据,丝网印版晒版用的底版一般为阳图底版。在丝网印刷中,制作模版需要一个透明阳图底版进行制作。透明阳图底版是正读的。一些不太精细的色块、线条、图形等阳图底版可用手工描绘,而半色调用透明阳图底版必须采用照相分色、电子分色或数字化方法制作。
由于网印产品的精度不断提高,市场不断扩大,加网技术不仅直接影响到网印产品质量的好坏,而且还标志着当今网印制版及印刷水平的高低,所以加网技术对于网印业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提高网印制版加网技术,无疑会把网印制版、印刷推向一个更高水平。所以广大网印工作者对丝网印刷的分色加网制版技术表现了极大兴趣。
从概念上讲,当前底版制作的网点技术可分为两大类:即常规网点技术也称“调幅”网点,随机网点技术也称“调频”网点技术。
在常规网点概念下,网目具有固定的空间位置和频率(线数),层次的调整是通过改变网点大小来实现。颜色深的地方网点大,浅的地方网点小,深浅告网点的大小调剂,所以在西方简称为AM,即幅度调制。调幅网点的中心位置是固定的,在其相对固定的范围内,网点的面积的大小反映了该位置的彩色深浅。调幅网目制作的底版有挂网线数、挂网角度、网点形状等要素。
3.1 常规(调幅)网点挂网技术
如国画、照片是连续调的,把连续调的区域被分解成带有一行行大大小小网点的栅格,在显微镜下观察,网点的尺寸与颜色强弱紧密相关,网点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换名话说,我们得到的是固定的网点间隔和可变的网点面积,如果我们把网点面积对应垂直坐标轴,网点间隔对应横坐标轴画一条曲线,结果是,曲线的振幅随着网点的遮盖率而变化,而网点的间隔则固定不变。曲线的一般形状像是一个“调幅”的波形,带有固定的频率和变化的密度或幅度。如图1。
图1 带有可变面积(幅度)的模拟网点 网印通过丝网印刷复制图像,若原稿是线条、色块的,那是比较容易的事。若原稿是连续调的,那就必须通过一个很复杂的工艺过程来完成。连续调通常指在一幅画面上,由淡到浓或由深到浅的画面是连续的色调。明亮的地方被称为亮调,黑暗地方被称为暗调,介于亮调和暗调之间的阶调为中间调。不同的图像,其亮调的密度值或暗调的密度值均不同,画面的密度范围大小也不同。
网目调(也称半色调)通常是指经过特殊加工后的印刷品上的图像由浅到深或由浓到淡的色调是由网点面积大小构成。对于阶调层次丰富的连续调原稿,在复制时,由于印版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层厚薄不可能对应其丰富的阶调层次发生连续变化,因此,只能用改变图像的基本单位内着墨面积的多少来表示连续变化的层次,即用单位面积内网点面积覆盖率的高低表示阶调层次的。所以画面上的调层次均是由大大小小网点组成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点用变化的幅度表现图像的深浅明暗,照相分色、电子分色机分色、都是采用的调幅网点,即便是现在还在普及的桌面排版基本上也是采用的调幅网点。
3.1.1 照相分色《调幅》加网制版技术
(1)颜色分解
连续调原稿彩色图像有复制过程中首先必须经过色分解,将五颜六色的彩色原稿分解为黄(Y)、品红(M)、青(C)、黑(BK)四色,并根据印刷的需要,对它们分别进行彩色和层次的校正,以及放大缩小和挂网等处理,在打样或上机网印过程中一色一色的叠印在承印物上合成为彩色制品。这些彩色复制品都与色光的加色法、色料的减色法原理与技术有关。
a.色光的加色法:因为用红光、绿光、蓝光可以合成为其他色光,故称红光、绿光、蓝光为三原色光。两种以上的色光相混合,使人的视觉神经产生另一种色觉效果被称为色光的加色法,也叫加色效应。
两种光相加得到白光时,称这两种光为互补色光。绿光、品红光互为补色光,黄光、蓝光互为补色光,青光、红光互为补色光。黄、品、青光分别为蓝、绿、红三原色光的补色。图像的分色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b.色料的减色法:当从白光中减去某种色光时,可以得到被减去色光的补色,如:白光-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由上可知:白光是复合光。如果让白光通过某种色料,则色料吸收白光中的部分色光,透射或反射剩余部分的色光,我们称之为色料的减色法。把品红与绿、青与红、黄与蓝称互为补色。黄色、品红色、青色为色料的三原色,用色料的三原色可组成各种色彩。图像的复制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c.印刷复制中色还原,由于各种不同的颜色都可以由黄、品红、青三原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获得,因此,只要制得原稿的黄、品红、青三原色分色正片制成三块三原色丝网印版,经分别用相当色的油墨分别叠印,可得彩色复制品。而黄、品红、青分色底版可以通过加滤色片照相分色页获得,如图2所示。
图2 分色原理示意图 黄色阴片:如果加蓝滤色片拍摄原图,则原图反射的蓝光透过滤色片,使感光片感光,经冲洗加工后获得密度,除蓝光以外的其它色光,即蓝光的补色光-黄光被以片吸收,不可能通过,在感光片上不感光,显影定影后相应的区域为透明。由于摄影获得的是阴片,原稿深色部分在其上应为较透明部位,原稿的浅色部分则为密度较深区域,由此可知,加蓝滤色片获得的是黄分色阴片。
品红阴片:用绿滤色片。绿滤色片透到绿光,吸收红光与蓝光(相加为品红光)。原稿的品红部分在感光片上不感光,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品红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版上不透明的部分,即是原稿上的品红色部色。
青阴片:用红滤色片。红滤色片透过红光,吸收绿光与蓝光(相加为青光)。原稿的青色部分在感光片上不感光,经显影、定影后,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青分色阴片。翻成阳图后,底版上的不透明部分,即是原稿上的青色部分。
黑阴片:滤色片不固定。可用红、绿两种或红、绿、蓝3种滤色片,也可用黄滤色片或不用滤色片,应视原稿情况而定。其主要目的是使原稿上的各种色彩,通过多种滤色片,在感光片上获得足够的密度,原稿黑色部分在底片上是透明的,这就是黑色阴片,翻成正片后,底版上的不透明部分,即原稿上黑色部分。
(2)调幅加网
a.网点的作用。网点是利用网屏对光线的分割作用,分解连续调原稿而得到的,用阴图翻阳图时的感光片前面加上网屏,使感光片上的浓淡景像由大小不同的网点来表现,可得到网目调阳图。用网目调阳图底片晒制网目调丝网印版,原稿上的浓淡层次可以基本正确地翻转到丝网印版上:原稿深暗部分,网点面积大;原稿明亮部分,网点面积小。以此晒成的丝网印版,就有感光与不感光即感光硬膜层的硬化与不硬化之分。如丝网印版上某部分网点面积小,透过的油墨量就少,印出来的色彩就淡:某部分网点面积大,透过的油墨量就多,印出来的色彩就深,从而再现原稿的连续色调。这种用网点大小来表现浓淡层次的印刷品称为网目调印制品,亦称为加网印刷品、半色调印刷品。
在彩色网目调丝网印刷中,网点起着组织颜色、层次和图像轮廓的作用。
b.网点的大小。识别网点大小的方法有3种:一种是用网点密度计测量,可以直接测出网点面积百分数,即网点覆盖率:二是用连续调密度计测量网点积分密度,然后换算成百分网点覆盖率;三是用放大镜目测网点面积与空白区面积的比例,来估计出网点的大小,习惯上以“成”来称呼,这是一种比较易行的方法,在制版中被普遍采用。
网点大小分为十个层次,以实地为100%,目测网点成数,要区别是阴图还是阳图,阴图版的网点为白点(即透明部分),白点面积越大,图像越深,反之则浅,网点成数的多少,随白点的增大而递增。
阳图版的网点为黑点,版面深浅由黑点面积的大小来决定,黑点面积越大,图像越深,反之则浅,网点成数的多少,随黑点的增大而递增。
c.网屏的种类。网屏是将连续变化的密度转化为网点的工具。
按网屏点形分类:常用的有方形点、圆形点、链形网点,特殊用途的有:三连点、波纹点、同心圆形、平行线形、砂目状、堆砖状等等。
照相制版使用较普遍的是接触网屏,因使用时必须与感光软片紧密接触而得名。它是在优质的聚酯片基上,涂布感光乳剂制成软片再与网屏母版曝光,再经后处理制作而成。接触网屏也可为圆形和长方形。圆形网屏周围标有360°角度,使用中可转动网屏更换角度。分色照相时,黄版、品红版、青版和黑版各选用一张网屏,分出各色合适的角度。
接触网屏是由一个个密度渐变虚晕点组成。每个网点上中心密度最高,四周密度渐低,直至过渡到网点与网点之间的小白点。网屏上每个网点的密度都是渐变的,网点上任意处的密度由该点偏离网点中心的距离而定。偏离中心越远,密度越低,阻光能力越弱,而透光能力越强。因此网屏可以有规律地调节通过的光量,穿过的光量越大,致黑越强、形成网点黑度越大,网点面积也越大。
d.网点的角度。就是网点排列(网线)的角度。常用的网线角度一般有90°(0°)、15°(105°)、45°(135°)、75°(165°),如图3所示。
图3 网点的角度 直接拍摄单色加网负片时,常用的网点角度为45°;间接加网拍摄正片时,一般加网角度为:黄版90°、青版15°、品红版75°、黑版45°;直接加网拍摄负片的加网角度与间接加网拍摄正片的相同。直接加网,一般将最显眼的色版定为45°,其它两色版与此各相差30°,不明显的黄版角度则可插入这些角度之间相差15°即可。如:黑版45°、品红版15°、青版75°黄版30°(或90°),也可以采用黑版15°、品红版75°、青版45°、黄版30°(或90°)。也可参照下表:
| Y(黄) | M(品) | C(青) | K(黑) |
风景 | 90° | 15° | 45° | 75° |
人物 | 90° | 45° | 15° | 75° |
一般 | 90° | 75° | 15° | 45°
[时间:2006-01-22 作者:郑德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