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企业积极应对“利润蒸发”

  利率和汇率的变化,属于宏观经济的系统风险,对企业来说,是一种不可控风险。企业面对这种变化,唯一的办法就是寻找相应的对策来适应这种变化,最大程度地降低由此带来的损失。

  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

  【背景提取】

  至2007年12月21日,央行在去年已连续6次加息,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去年年初的6.12%上调至7.47%,增幅2.21%,也就是说,100 万元的贷款因利率的上调一年要多支付2.21万元利息。分析人士认为,2008年仍有加息的可能。作为经济杠杆的利率上调,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但同时也加重了企业的运行成本,尤其是向银行贷款的企业,更是如此。利率的持续上调,企业不得不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尽可能减少贷款的数量,压缩生产经营规模。

  另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至2007年12月31日,基准汇率由年初的7.8087升至7.3036,升幅达6.47%。人民币对美元的持续升值,对出口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企业的利润因此被蒸发,获利水平明显下降。

  从出口产品报价寻找对策

  众所周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必须要有盈利,从某种角度上讲,获取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经营的目标。在某一时期来说,利润就是收大于支的差额。

  如何实现收大于支,首先要从报价开始计算。概括地说,企业接到客户的订单,在报价时就需要计算出该订单的支出费用,在支出的基础上加上企业一定比例的利润,作为对外报价的依据,这样才能确保企业稳赚不赔。要做到在报价时收大于支,关键在于企业要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系统,在确定订单成本的基础上对外报价。

  成本核算系统

  对印刷企业来说,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如何计算确定每一个产品成本,首先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和管理要求,选择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方法。

  我们知道,产品成本项目包括直接材料、辅助材料、动力费、人工费、制造费用。产品加工工序包括排版制版等印前工序、印刷工序、配页锁线等装订工序、外协加工工序。将每一工序作为一个成本中心,按成本中心归集当期的费用,将成本中心当期发生的费用再按工序的加工工时分配至每一产品中。例如:汇总某一工序当期发生的辅助材料费、动力费、人工费、制造费用,同时该工序加工了若干个产品,每一产品在该工序都发生了加工工时,则按每一产品加工工时作为权数来分配该工序当期汇总的加工费用,计算产品在该工序的加工费用,加总该产品在每道工序(即每一成本中心)的加工费用,就计算出该产品的加工成本。直接材料按产品直接领用,所以直接材料费直接归集至该产品,不存在分配。

  每一企业当期都会发生期间费用(即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三大费用),按产品加工发生的人工工时来分配当期的期间费用。因为对于印刷企业来说,有的产品是客户来料加工,有的产品是企业自购材料加工,同一本书对于来料加工和自购料加工,其售价相差很大,因为来料加工的产品售价中不含料值,自购料加工的产品售价中包含料值,所以按销售收入分配期间费用不尽合理,相比而言,按人工工时来分配期间费用要相对合理些。所谓人工工时,就是每一工序(大部分为机台)的分产品加工工时与该工序的定员相乘而得出。最后汇总当期该产品所经过的所有加工工序的人工工时,以此为权数来分配当期发生的期间费用。

  通过以上计算,该产品的加工成本和应分摊的期间费用就确定下来。

  产品报价方式

  印刷产品的报价方式有多种多样,我们选择按计划成本进行对外报价的方式。当接到客户对产品的询价时,该产品所用直接材料品种和加工工序路线被确定下来,通过计算直接材料计划费用和成本中心(即工序)计划成本以及计划分摊的管理费用,以此为基础对外报价。

  首先计算询价产品所用的直接材料数量,同时以最近一次直接材料入库价格或者询问材料供应商直接材料价格,以此为依据确定询价产品的直按材料计划成本;其次,知报价产品的数量,通过每道工序的加工定额计算该产品在每道工序的计划加工工时,与相应的每道工序计划工时加工费用单价相乘,计算出产品在每道工序的计划加工成本,再汇总每道工序的计划加工成本;最后根据每道工序的计划加工工时与定员计算人工工时,再根据每一人工工时计划分摊的期间费用计算出该报价产品应分摊的计划期间费用。

  报价时容易被忽略的是应收账款机会成本,这是一项很重要的成本,尤其是应收账款预计收款时间超过1个月,我们应考虑这项成本。首先根据历史数据计算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销售收入);其次确定该报价产品预计的报价收入和收款时间(天);再次按银行贷款利率确定资金成本;最后计算出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即收账款机会成本=报价收入× 变动成本率×收款时间(天)×资金成本÷360。

  这样构成产品报价的依据即直接材料计划费用、每一工序加工计划费用、应分摊的计划期间费用、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均被确定下来。以此为基数,加上一定的利润就确定了产品的对外报价。

  汇率对报价的影响

  对出口企业来说,因人民币持续升值,报价时还要考虑汇率的影响,尽量减少因汇率的变化使企业遭受的损失。我们可用前3个月的实际汇率,选择若干个时点,用回归直线法或者加权平均法预测以后几个月的汇率,用预计收款时的汇率折算成美元进行对外报价,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因汇率变化对报价的影响。对汇率的预测,要随时跟踪,不断修正,使预测更符合实际。

  应收账款的收款策略

  产品发出满足对外销售条件后,便产生了应收账款,此时的应收账款是一个确定的数据,为了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取,我们可以考虑给予现金折扣的方式与客户商谈,对国外客户,还可考虑因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而给予客户的汇率现金折扣。

  策略一 现金折扣

  应收账款除即时收款外均有收款期,少则1个月,多则3个月、4个月,有的达1年以上,对不同的客户可以有不同的收款政策。我们设定某一客户合同收款期为 3个月(自产品发出为计算时点),给予的折扣不得高于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折扣成本),以目前银行基准利率为7.47%基数作为折扣成本,1个月内付款为折扣期,根据公式:折扣成本=〔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信用期-折扣期)〕,7.47%=〔折扣百分比÷(1-折扣百分比)〕×〔360÷(90-30)〕,则折扣百分比=1.23%;若2个月付款为折扣期,则折扣百分比=0.62%,也就是说,与客户订的合同收款期为3 个月,如果客户在1个月内付款,可以给予1.23%的折扣,若在2个月内付款,可以给予0.62%的折扣。

  策略二 人民币升值而给予国外客户的汇率现金折扣

  根据过去(可选前3个月)的汇率来预测将来的汇率变化趋势。已知2007年12月31日的基准汇率为7.3036,经预测2008年1月31日基准汇率为7.2549,2008年2月28日基准汇率为7.1985,2008年3月31日基准汇率为7.1544。2007年12月31日实现出口销售发生的应收账款,1个月收到款项,其折算汇率为7.2549,3个月收到款项的折算汇率为7.1544,与国外客户订的3个月付款期的合同,与客户商谈在1个月内付款,因汇率影响可以给予的折扣比例可确定为2.00%,尤其是最近美元存贷款利率下调,给予的汇率现金折扣,国外客户很愿意接受。

  根据以上计算分析,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与客户订的3个月付款期的合同,客户在1个月内付款,可以给予的折扣比例为3.23%(现金折扣1.23%+汇率折扣2.00%),客户也乐于接受,企业也不受损失,同时加快了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使企业资金周转更为有效。 

[时间:2008-01-29]

黄品青微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