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各位同仁:今天非常高兴来参加我们中国印刷技术协会的一个官方论坛,那么,我就是谈些感想。
我们在座的都是同行,中国印刷机械在我们政府的支持和关心下,在我们协会的支持和关心下,刚才我们的会长也讲了这几年的一个发展。但是到目前情况,中国印刷机械还没有真正改变进口机控制市场这个局面,特别是在中高档的胶印机方面,我们国内的印刷机械还没有一个真正的突破,从这方面来讲,我们最近也在研究上海电气印刷机械的下一步的发展,那么我想把我们研究的一些体会给大家。一个就是需求市场的变化给印刷机械制造方带来的挑战,我们也回顾一了下,中国印刷机械一的个发展历程,我们感觉到了就是在50年代、60年代中国印刷基本上以照相制版、活字印刷为主,在70年代和80年代,那是以平版胶印和凸版印刷为主。到了90年代一直到现在,基本上中国的印刷技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科普对于印刷机的需求,快速的提升,以往的中低档很快的就往中高档方向走,这样需求的一个变化,不定带给我们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对客户来说也是由于竞争的需求,生存的需要,盈利的需要。所以按照他的上游,也就是我们印刷企业的客户,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精品印刷对我们印刷机械,从印刷精度、功能、自动化控制程度,包括对机械的色比,等方面对我们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这点上,我们国家从今年包装机械的征税开始调整,但是现在进口机械仍然没有出现什么大规模的下降。所以今年上半年,我们单单是胶印机的进口也达到了500多台,我们与国内著名的企业的领导交流,他们也谈到:虽然中国政府把取消了,但是企业为了竞争,为了发展,他们仍然需要进口机。所以我们国内批准的进口机,在今年的500多台中,也存在以前批准,现在买入的情况。但是我们了解将近有40%的客户是纳税买到新机。
我们来讲该怎样理性来看我们机会,挑战。客户在选择机械期间他的考虑是相对成本和绝对成本:买进口机相对成本比较高,但是购买之后,对客户来说,他的绝对成本反而降低。因为我们的机械,我们的经营理念,特别是服务理念都与国际著名品牌相差非常大。,从这个角度,我们要理解客户,客户也不是傻瓜,也不是不愿意买国产机,关键是我们的机械档次、功能、自动化控制程度、耐用性、服务的及时性与国外距离非常远。
现在国外机械的技术进步,包括印刷机械的产业链,印前、印刷、印后, 到目前为止,我们要认识到差距。印刷虽然是中国发明的, 然而现在在印刷机械上的差距仍然停留在20到30年,除了一些与国外有合作的项目,其它方面还有不小的距离。我们从2002年收购了秋山,但是目前为止还不能100%的达到秋山的标准,自我打分在85分,还有大约15%的距离。
这就是我想谈的第一点,客户要求的提升对于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距离在拉大, 生存危机很严峻。
二、世界印刷技术的进步对中国印刷技术带来的挑战。
目前我们分析,印刷设备的机械技术已经基本达到一个顶点,其中也包含他的控制技术。从CIP3发展到CIP4,再发展下去的空间也是比较有限。未来印刷机械的技术进步,根据我们的资料掌握,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
其一就是系统控制,也就是将单机的控制变为对印刷品质的控制。将印前、印刷、印后等等连成一线,系统性的控制技术是目前国际主流、优秀企业制造商主要研究的方向。
其二就是全自动的调控技术。将原先需要手动调整的全部实现自动化,集中在屏幕上和操作台上,不同规格的承印物等均可以在一个操作台上完成设定。这样操作的方便,提高了机械效率。所以全自动的特点已经越来越明显,包括装订机械和印刷后道等等,都有这样的走势。
其三,印品的自动检测。这个检测是广义的,不是之前比较简单的狭义理解,是指对整个产品按客户要求的质量检测,这也是国际上目前集中解决的问题。
其四,就是多功能一体化。在今年的广东东莞的展会期间,我看到海德堡推出的单张纸胶印带烫金,我们知道的国际品牌主要研究方向有:印刷折页一体化、包装中是印刷模切一体化,另外墨路系统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墨辊的数量也在减少,这都是一种走势。在方便管理技术方面、本身结构等方面,不再依靠多个零件,用结构优化来替代。
配合客户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特定需要,也就是标准化我们来设计,但同时可以任意拼接客户需求。用模块化设计,来简化要求,实现高速、高效。
海德堡很早进口的机械就已经达到了100多万美金,现在加了很多功能和结构后,现在的价格却控制在了90万美金之内,所以可见,即使是这样的巨头公司也面临生存的压力,所以他们也在探索如何通过自身进步、管理进步,来满足客户需求,是企业得到比较好的收益。
所以我的第二点也很明确:世界印刷技术的发展,将对我们能带来更大的挑战。现在已经存在的距离很难突破,而且对手还在进步,比如海德堡04年将数码印刷和轮转出售,集中精力研究单张纸胶印机和后道设备。01年海德堡的员工是两万两千名,当年碰到了财务危机,02年员工人数下降为一万六,也就是通过出售数码等业务,实现员工的转移。到去年,员工人数又上升到一万九,去年海德堡的收益是38.5亿欧元,而去年其对于技术开发的投入达到了6%,大约2.3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3亿。就是花了这样的代价,在搞研发,而且其本身的自我创新能力也还要超出我们。
打个比方说,海德堡的员工如果大约有4000名在做技术,其中包括四个组成:订单处理人员、安装调试人员、现场施工工艺处理人员、最终才是真正的研发队伍,大约800个。但是他的产品也仅集中在单张纸胶印和后道,所以面对这样的压力,我们决不能小视。
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研究出相应对策,不过我们从中学到的是世界顶端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随着客户要求更高,我们也需要不断突破,而且在这一高层上的突破,会比我们在原有低点的突破难度更大。而且还面临未来他们将会用专利封死技术,所以这样的危机感要常有。
三、世界同行经营状态的变化及中国政策的调整给印机业的警示和可能的机会。
即使是世界著名品牌的印机企业他们也经历了非常痛苦的坎坎坷坷。海德堡02年的财务危机,不得不出让数码和轮转业务,股东也发生了变化。经过这样痛苦的调整才确定了发展方向,战略的失误使得赢利的60%化为乌有。包括罗兰、小森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进行过很多资产资源的重新调整。
这些对我们来说都很有借鉴意义,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海外集团也会面临很大的竞争,虽然印刷机械的需求具有潜在的规律,但却并非明显,也不能百分百肯定,存在投资和市场的问题。另外海外的劳务成本非常高,海德堡占了其销售成本的30%,罗兰占了28%,KBA在26%,所以是非常高。由此我们不能光看表面的强大,要深入内涵。但是为什么他们这么严重的损失,却没有在外界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原因在于他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分离的,股东和经营团队是分开的,改变的仅仅是股东的变化,也就不会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影响。
四、汇率的问题,人民币的升值对我们也是无形的压力。另外国家目前对于制造业的政策包括增值税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我们有影响。目前我们的优势是劳务成本低和销售中成本较低,其它在采购方面,如果我们真正要做到高档品,也不会有很低的成本。
五.教训和对策。在这一点上,我们电气集团很早就在美国、南非等地办工厂,后来又收购了秋山,03年、04年也有介入国外企业。但是我们的真正目的是推动中国产业的进步,能够更好的较少进口,增加国产能力,也就是产业安全能力。
走到现在,我们有几点体会:首先是材料上要真才实料,要按照标准来;其二是化学物的处理一定要做好;其三主要的原料,我们目前还是依赖进口;其四是精细化管理;其五就是员工的技能。
目前我国环境很好,还处于增长市场,所以印刷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只要我们能够运作的好,我们依然在成本上有很大的优势,怎样运作,是我们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以客户要求为准则,也是我们要坚持的,否则永远也无法更上一层楼。
我们电气集团非常关注印包集团的发展,我们也在引进人才,为中国印刷业的技术、管理做出我们的贡献。谢谢大家!
[时间:2007-10-18 作者:胡雄卿 来源:中华印刷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