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公共服务步入良性轨道

  建成各类农家书屋1万余家;推荐各类适农出版物4400多种;建立民族出版资金,先后分三批拨款650万元,资助出版项目159个,涉及11种少数民族文字;投资1008万元,在西藏新建和改扩建了35个县级新华书店;降低、规范中小学教材价格,使中小学教材价格总体下降幅度近12.5%,为学生家长“减负”20多亿元……

  这一连串的数字,体现了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日益凸显的地位。努力实现“村村有书香”

  1万余家农家书屋的建成,让“村村有书香”正由口号逐步变为现实。在北京市延庆县大榆树镇东桑园村,常住人口有500多人,有不同程度阅读能力的村民几乎都到村里的“益民书屋”借阅过图书,书屋的5000多种书刊始终保持着良性流通状态。民俗旅游接待是该村的重要收入来源,因此书屋中关于民俗、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图书很受村民欢迎,他们通过阅读、参与相关的培训和民俗知识比赛,提升了自身素质,对更好地从事民俗旅游接待起到不小的作用。

  东桑园村村民从“益民书屋”获益,只是目前遍布全国的各类农家书屋的一个缩影。

  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切实解决广大农民“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国家从2007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工程实施以来,在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推动和各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已成为新闻出版工作的一大亮点。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支持,一些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工程建设,捐建农家书屋。目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建成的10000余家农家书屋已全部投入使用,亿万农民捧起了书本,接受着最新的信息、技术和知识,享受到读书带来的益处。“建设一个农家书屋就是开辟了一扇传播知识和文明的窗口;举办一次读书活动,就是营造一个求知求乐、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多一个人读书,就是帮助一个人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每一个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者最切身的体会,也道出了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的现实意义。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2010年底要实现全国建立20万个农家书屋的目标,要通过5~10年的建设,在全国农村逐步建立起“供书、读书、管书、用书”的长效机制。目前新闻出版总署已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实施规划,认真研究制定了农家书屋工程财政预算申请,计划2007年至2010年向中央财政申请拨付20亿元建设资金和1200万元的工作经费。同时,为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多渠道吸纳资金,总署日前委托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设立了农家书屋工程发展基金。

  与此同时,“三农”出版物的出版发行工作也取得显著成效,品种更加丰富,题材更加广泛,内容更加贴近实际。2006年10月,为向农民群众提供看得懂、用得上的图书,新闻出版总署启动了农家书屋书目推荐工作。各出版单位积极响应,报送书目1万余种,最终确定并发布书目4445种,内容涉及农业科学、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文学艺术等22个类别,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群众对出版物的多样性需求。大力推动全民阅读

  阅读既是一种个人行为,更是一种社会风气。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对于建设学习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近年来,新闻出版总署精心组织全民阅读活动,大力提倡社会阅读风尚,结合“世界读书日”筹划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2006年,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1个部门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联合发出倡议,倡议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组织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开展优惠售书活动,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一系列捐赠图书活动,积极推进“健康口袋本在行动”工程,在相关媒体开展“我最喜爱的一本书”征文活动,调动了广大群众读书、爱书、藏书的积极性。全国各地纷纷举办了种类丰富的图书阅读活动,如全国各大图书馆围绕“全民阅读”组织讲座、荐书等活动,全国各大书店、书城开展优惠售书活动,各地各部门开展了向困难群众赠书等专项活动,“阅读可以丰富人生,知识可以和谐社会”的理念由此深入人心。

  2007年春节前夕的“带一本好书回家”爱心捐赠活动更是成功地预热了2007年的全民阅读活动。5家发起单位率先集资购买优秀少儿图书11.3万册,捐赠给来京务工的建筑工人。活动得到了广大北京市民、在京出版机构和社会团体踊跃参与,短短一周时间内,设在北京图书大厦、北京市新闻出版局等地的捐书点获得捐书31562册,参加活动的市民人数超过1万人,团体近20家。

  2007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前夕,更多的部门参与到了全民阅读活动中,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等17个部门联合发出了开展“同享知识,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活动倡议,并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再次举办了推动全民阅读的系列活动。

  从国家层面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由于参与发起“全民阅读”活动的这些部门联系群众面广,拥有推广阅读所具备的丰富信息资源和传播渠道,联合行动后,很快就形成了合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书香弥漫神州大地。文化精品源源不断

  出版业的崇高使命是积累文化,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为百姓和国家源源不断提供文化精品。为此,新闻出版总署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重点出版工程,力求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

  精品战略的实施,带动着整个出版业的健康发展。2006年全国图书出版品种继续增长,超过20万种,新版图书和重版、重印图书均告增长,出版了一大批好书,一些重大出版工程正在推进。整个图书出版既抓普及,又抓提高;既抓为当前读者的迫切需要服务,又抓厚重的文化积累,取得了显著成就。

  几年来,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在多出好书、办好报刊、多出精品、引导文化潮流等方面,新闻出版总署做了大量工作,及时组织出版了一批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精神以及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弘扬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迎接十七大的重要出版物;围绕长征、抗战、建军等重大节庆,策划出版了大批精品力作和主旋律作品;坚持“三贴近”原则,出版了大量面向“三农”、面向未成年人、面向大众的为读者喜闻乐见的优秀读物。

  为打造更多更好品牌的出版产品,为国民提供高质量、雅俗共享的文化产品,新闻出版业积极抓好“十一五”重大出版工程,组织力量实施新闻出版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做好“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中华民族网络游戏出版工程等国家重大出版工程。目前,已经启动了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华大典”、《人民文库》等100多项重大出版工程。以重点工程为突破口,将所有重点工程真正建设成新闻出版业的品牌工程、名牌工程,新闻出版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着越来越多“深阅读”的内容。

  目前,新闻出版部门正继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多出好书,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阅读需求。

[时间:2007-10-10  作者:王坤宁  来源:人民网]

黄品青微站